出社會兩年多來,我是如何在工作上找尋人生的意義

Affe Liu
恍恍惚惚
Published in
13 min readApr 29, 2018
《衝吧烈子》,一部刻畫職場的搞笑動畫,但其實寫實到笑不太出來。

建立規則也同時代表了不自由,自由伴隨著不安,人類用不自由換取了建立規則的安心感

一直都很想用文字整理一下這兩年多發生的事情,不會談到什麼工作跟專業上的成長,大部分是我內心對於工作、生活及人生態度的轉變。對於時間軸的感知從創業後就忽快忽慢的,我希望在一切都變得模糊之前,好好地記錄下來。

別以戰術上的勤奮掩蓋戰略上的懶惰,選擇永遠比努力來的重要

如果能回去跟大一的我講一句話,我想應該就是這句話了。

我的大學生涯

對比其他「文組」的大學生,母校敝系的生活真的是苦逼到不行。當時覺得這就是專業的培養阿! 這麼高門檻的學問加上系所在業界的名聲,以後出社會應該可以有不錯的收入吧!

審計 ─ 一次課六小時起跳,考試也是同樣時間,進考場前我們會帶午餐跟晚餐進去吃。

以這樣的想像做規劃,大一就輔系跟會計有加成效果的財政,直接把財會稅一次修到位,然後大學生活差點就變黑白的。

關於未來要幹嘛,我自己真正喜歡真正想做的事情是什麼,我一直沒有去嘗試,不是跑社團就是泡在圖書館「為我的未來加值」。

我曾經以為這樣按部就班地往前走,這輩子就不用再煩惱任何事情,直到大三實習之後才開始對此有些動搖,或許我想像的未來永遠不會來。

實習─BIG4

如果有人問我們,推甄會計系一定要知道的問題是什麼? 大家一定會告訴你,一定要知道BIG4。

BIG4,又譯為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四大審計公司,是指4家最大的國際專業服務網路,由二戰後的八大會計師事務所多次合併而成。他們原本都是會計師事務所,但因業務擴及鑑證服務、稅務、管理顧問、諮詢、精算、企業財務、法律服務等整合性的企業管理服務,因而以「專業服務」稱之。

教授都說我們是資本市場的守護者,任重而道遠。那時西裝筆挺,第一次搭著高速電梯來到信義區的高層樓辦公室,整面的落地窗睥睨整個大台北,真的覺得自己超神氣。

整個實習過程中最有趣的事情就是去查行天宮的帳

想像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兩個多月來我的感想就是,我真的不具備當審計員的熱情QQ。身為一個只當過實習生的人做這樣的結論其實很草率,但也是從那時候開始我每天都在思考自己究竟要以什麼為業,自己的熱情又在哪。

看著同學實習完後更堅定的眼神,我覺得自己就像獵人第一場考試一樣掉隊了...為此我更拼命地念書,藉由努力與成績來填補心中那份不安感。

沒吃到葡萄的人沒資格說葡萄酸

恩,我當時很幼稚地想以自己的成就來證明一些事,證明我不想當審計員甚至將來不想走會計,是因為我不想,並非因為我不能。但其實後來也扎實地確認其實這社會的確是這樣運作的,要批評任何事情前,你得先有話語權,你得先是個咖。

哀,扯遠了。

因為這樣,我在畢業前莫名地拿了次書卷,到現在拿來面對自己我覺得很羞愧,那張獎狀就是當時這一連串逃避的心情,造就出這諷刺又可笑的結果。後來才意識到其實大多數的其他人都不會太在乎你的想法與選擇,真正要在意的只有自己的心,然後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徬徨當然不會因成績圓滿而停止,反而對於一路以來的努力與付出有更深的執念。這些本應該在大學好好花時間解答的問題,就這樣被我帶進了社會。

我阿公阿嬤都知道的大公司

如果你不知道你要去哪裡, 那麼現在你在哪裡一點都不重要

還記得那年夏天,我跟室友們搬進在水源路附近的頂加老公寓。中途來來去去了好幾個還沒找到房子來借住的朋友們,我們在這幾坪大小的空間內開著104,有點不知所措地決定著人生的下一步。

到頭來我覺得人生其實是這樣,一件事情對自己究竟是好是壞,短期可能很好判斷,時間一拉長其實沒有人知道。而我認為自己頂著還算可以的學歷,和剛出社會的新手運,縱容了我在思考上的怠惰。

記得自己除了財務想嘗試的職位是PM,寄送了人生的第一封求職信,獲得了一個面談的機會。只是在筆試時,完全沒有經驗的我被電得一蹋糊塗,那是我寫過挫折感數一數二的試卷,後來的面談對方也乾脆直接從面試變成指導,建議我可能可以嘗試的方向。

然後我害怕了,如果大學所學派不上一點用場,那這幾年的我是白癡嗎。

後來在104上我只投了「我能做的」,但我從來沒去想這些是否是「我想做的」或者是「感覺有趣我想試試看的」,最後我只投了一間公司,然後面試,無懸念的拿到offer。

工作 ? 不就是一天八小時嗎 ? 很少人可以把自己喜歡的事情當工作拉 ! 興趣這種事情可以下班再說阿 !

我想我這輩子都會記得15年的8月10日,因為我是那天步入社會的,人家說人生第一份工作至關重要真的是不是在開玩笑。白紙一張,你會變成什麼模樣跟這間公司的文化有極大的關係,每一分每一秒其實都是在「塑型」,像我就是那時候學會什麼是「總total」跟「double confirm」的XD。

而在被變成社會人的形狀同時,會重新認識一次自己。就算你仍然不知道你要什麼,但你會很清楚的知道,你不要的到底是什麼。

關於工作與人生的意義是一個填空題,幸運的人能早早找到解答,懶惰的人逼自己接受一個答案,執著的人只能從幾近無限的選項中使用刪去法,然後在有限的青春中塗塗改改。

主管跟同事真的是待我不薄,這真的是一間可以待一輩子的公司,但當時的我無法把安穩終老這個選項當成人生目標。我們都沒錯,只是不適合。

回頭想想,很多人說第一份工作一定要待滿N年,但其實拖延的越久對自己的傷害其實更大。「穩定」或許仍是有些企業所重視的人格特質之一,但在還沒有真正找到屬於自己想要的東西前,其實都只是刪除選項的過程而已,而我們還擁有選擇的權利單純只是因為我們還年輕。

GO BIG OR GO HOME

當有人給你一個可以登上火箭的座位,就直接跳上去,先別管坐哪裡了。

第二次求職也是只投了一間公司,我投的職缺依然是我之前想嘗試的PM。好笑的是,我之所以能獲得面試機會,是因為公司看到我的會計專業,而他們會計剛好缺個人。

但我最後還是去了。

為什麼? 原因其實很多,第一份工作讓我知道或許新創的風格比較適合我。二來我覺得主管是個可以學習跟效仿的人,而且處理的東西除了普通的會計還要寫點code做些數據分析。然後彈性上下班,零食吃到飽,有薪年假無上限哦哦哦哦哦哦!

赤裸一點地說,我仍不知道該不該放下這個熬了數千個夜晚培養出來的專業。還有我當時根本TMD沒有很懂PM到底在幹什麼,只覺得或許是個可以嘗試的方向,甚至可以說是刪去法過後的選項。

所以就以一個Accounting Analyst之姿搭上了火箭。

每天一小吃,每周一大吃,每月上館子

一直都很謝謝自己有機會來到這地方,當然不是因為有很多吃的,而是這裡讓我知道工作這件事還能有這種模樣。其實工作還是很忙碌的,但心卻很自由,優化工作流程省下的時間就是自己的,創造一個不會想逃離的工作環境,我想就是這麼一回事吧。

同時漸漸的理解PM這個職位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存在,因為工作需要開始寫code,漸漸上手之後有了成就感,看著新創圈子裡普遍技術先行的文化下,工程師的「優渥工作條件與待遇」,又開始在心中有些不一樣的想法。

但別誤會,這不是什麼「轉職成工程師的心路歷程」,我不會突然在這時候說我之後成為一名engineer,然後現在年薪是以前的n倍感謝大家,大家一起進入寫code的大航道時代。真的不會XD

我在這裡度過了美好的七個多月,最後以一場意外回到地球。

「所以你~為什麼又離職 ?」 ← 面試必問的101題

如果沒有接下來的事情,我或許現在還在這座火箭上也不一定。天公伯啊,不是說好機會來了要好好把握嗎?年輕人要勇於嘗試嗎?

我不祈求這社會寬容我的失敗,但既然不允許就拜託別再講這種幹話了。

最後一份工作談失敗,人生迄今最痛最谷底的那種。而人啊,一定非得要這樣,才會去思考自己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全台灣最大的求職評論平台,上線拉!

創業就像吞著玻璃的同時凝視著深淵

一切的開始

說來有室友的好處就是有人想離職的時候大家都會被彼此影響,畢竟離職需要一點衝動XD,我記得那時候我們是在差不多的時間換工作,然後又在差不多的時間開始了下一份工作,最後因為創業而一起離職。

其實在這之前我壓根沒想過我會創業,我覺得那是有錢人在做的事情。後來覺得真的就是這麼一回事QQ。唉唷沒有拉,但資源這種東西就是多多益善嘛呵呵。

後來回過頭看我覺得創業是一個能再更深度認識自己的過程,想像跟現實的落差往往很大,最美好的部分往往當下只有無限的痛苦,發現創業雖然有無限的自由,但在限制及框架下,其實常常是沒有太多選擇,而我們只能在這些裡面選一個最不糟糕的。

對,跟台灣的選舉有點像。

或許也是因為題目比較特別吧,一腳踏進去才知道水有多深,雖然早早就想過某些事情發生的可能性,但在真的遇到的時候才會知道,這種事情根本沒有準備好的一天。

但,什麼最糟的事情都遇過了,或許能體會到以前不曾覺得美好的事物,也能讓自己感覺到幸福吧。

你不是不想再做財會了嗎 ?等公司上軌道之後找個人交給他做吧! 你去做你想做的事。

曾在心裡有很多的藍圖跟計畫,已經更新到第n版的財務規劃如今還躺在我的雲端上,想要找一個設計師,想要再多找幾個工程師,最後要把財務交給其他人,我們最終想要改變台灣的職場環境……。

要站著,還把錢給掙了,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到現在都還沒撕掉的靈感牆XD

創業失敗後

後續公司解散的事情整個處理完也已經十月底了,突然沒事情可做超級不知所措。從每天醒著就工作的生活到突然擁有多到不知道怎麼用的時間。

其實說白話了就是創業失敗整天待在家的魯蛇阿!

剛開始其實有樂觀一點想,覺得是一個重新的開始,加上有好多好心的大大介紹給我工作,想說就慢慢找慢慢看,一方面慢慢找回正常生活的節奏。

結果pass過來的都是財務會計相關的工作啊啊啊啊啊啊!!!!!!! 但想想好像也蠻正常的,像我這樣背景的人,不做財會要幹嘛? 定型成這樣要在不完全砍掉(放棄所有薪資談判的籌碼)的前提下,真的需要一點時間。

而且一方面想找有興趣的產業,前面的經驗讓我知道,如果連進去之前心裡哪怕只有一點點的猶豫,時間一拉長都會變成巨大的憂鬱,無聊的東西久了只能會更無聊。

所以最後除了朋友幫忙推薦之外,我投的履歷其實不多,大概三十家吧,最後有收到面試的差不多十來家,但整個求職體驗能稱得上合格的大概不到三家。

自己離開職場創業就是為了想改變這種事情,但回到職場還是遇到一樣的狀況,真的很不甘心啊!

實驗證明:就算創立了全台灣最大的職缺評論平台,求職的路上還是要踩雷

這段時間每天都會花一點時間刷各大求職平台,我發現有個很有趣的狀況是,有一些職缺幾乎沒有jr的缺,大多數的公司都要收有幾年經驗的即戰力。那問題就來拉,沒經驗的人到底要怎樣進入職場然後變成有機會的人。

除了覺得培養新人是冤大頭的公司外,大環境不佳導致現在職場流動率很高,公司更不想投資員工訓練,最後乾脆撿現成的。大概是這樣的惡性循環吧,難怪有個前輩說台灣公司的職場教育訓練幾乎已死。

最後有些職業的生涯第一步就只能去超級血汗的地方貢獻肝指數,想辦法熬出頭然後再轉職。這社會表面上鼓勵年輕人多嘗試,但當自己真的開始轉職,邁出那一步時就會發現沒有想像中的友善。

待業間買了台switch,謝謝老任再次提醒我這個世界的美好

抉擇

想像一下,假設你已經待業到快沒有能力養活自己。而眼前有兩條路,一條是接受一個待遇極佳工作環境也很好,是一份你不喜歡但完全可以勝任的工作。另外一條是繼續往前尋找自己可能會喜歡的職缺,但待遇跟工作環境仍屬未知。

你會怎麼選?

我選了後者,然後說不害怕真的是騙人的QQ,但驚訝自己有做這個決定的勇氣,講以前無法改變的事情有點不切實際,但很希望畢業當時就有這樣的決心。

沉澱的期間想過很多的可能性,最後還是想試試看從畢業就一直想嘗試的PM,所在這段時間除了找工作就是修履歷跟上網進修,看JD上PM的缺都要求哪些能力,盡力去跟之前做過的事情做連結。

在不斷面試跟編修履歷的時候真的扎實地體會到什麼叫做選擇遠比努力重要,當努力的方向與自己想到的地方背道而馳,可能花了好大的力氣最後還是回到原點。

真的是多麽痛的領悟。

而找工作其實就是一場跟自己的戰鬥,看哪一個自己先妥協的過程,以前很難想像一份offer能帶給人的安定感竟然會如此巨大,但安定後人們便會開始思考更高層次的東西,待遇、工作內容這些在待業期間因為焦慮不安而勉強自己吞下接受的,都會在開始工作後一點一滴的腐蝕掉自己的心,要不麻痺自己要不回到原點,什麼都沒改變。

唯有在自己極度困頓時仍想用意志堅持住的東西,才是真正對自己重要的,在那一刻什麼有意義什麼沒意義,會看得特別清。

最後呢

最後在四月中左右拿到了一個值得嘗試的工作機會,重回了職場、重回人群,一切都還在慢慢適應,適應這個社會系統的運作,睽違很久再次親臨安靜如死寂的禮拜一早上的捷運車廂。然後開始跟這個社會產生連結,跟其他人開會通信吃飯社交,慢慢地感受工作帶給人的穩定感,與束縛感。

工作只會也只能是生活的一種樣貌,雖然大多數人的工作與生活永遠不會balance,但我們還是能想辦法讓工作成為人生意義的一部分。

這幾週上班早已沒有新鮮人時的興奮與期待,也沒有後來的徬徨跟不安,心情意外地很平靜。雖然一直都覺得很難找到一個舒適的姿勢面對社會面對生活的總總波瀾,但兩年多慢慢理解到自己想做的可能會是什麼,人生真正重要的東西又是哪些,算是對自己有個暫時的交代。兩年來真的沒賺到什麼錢(還負債乾哩Q),唯一的收穫大概就是弄清楚這些事情吧。

故事大概就寫到這裡了,真的就只是一個尋找自己的過程,是一個平凡男子兩年後仍然很平凡的故事。從上班族到創業最後重回上班族,跌跌撞望的心路歷程。

但他終於想通很多事,而這些讓他走得越來越踏實,恩,應該吧。

最後很謝謝這兩年身邊的人始終陪在身邊,一起找工作、一起創業、一起成長的朋友家人們,還有求職期間不斷給我建議與面試機會的前輩們,我想是這些,才能讓我勇敢地向過去的自己告別,回頭來看真的是好轟轟烈烈的兩年。往後不奢望一帆風順,只求在困頓時都能保持平靜與初心。

這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在認清生活的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

希望我們都能在平凡到不行的人生,找尋到不平凡的人生意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