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和溝通不一樣?有效溝通,決定你職場上的成敗關鍵

《邏輯思考的技術》告訴你:訊息必備三大要素

許熙昀
愛麗絲 許
5 min readMar 12, 2020

--

平常說話、聊天,我們很少思考怎麼說,腦袋裡想到什麼就說什麼。但這並不是溝通,而是在說話。然而在職場上,不能只會說話,如何進行有效溝通,才是決定你成敗的關鍵。

說話是一種行為,但溝通是一個過程;說話是單向的,而溝通是雙向的。圖片來源:behance

何謂溝通?

《教育部國語辭典》將溝通定義為:彼此間意見的交流或疏通。《維基百科》則寫道:溝通泛指人和人思想的交流。而也有人說:溝通就是與對方以進行資訊傳接的過程。

說話是一種行為,但溝通是一個過程;說話是單向的,而溝通是雙向的。

溝通最常犯的錯

由上述可見,懂得說話不一定能夠溝通,更明確來說是「進行有效的溝通」。在職場上常常會遇到被誤解的狀況:明明覺得已經講得很清楚了,對方卻不能理解,或是理解錯誤!

你是不是常常覺得明明已經講得很清楚了,對方卻不能理解?圖片來源:Pexels

溝通無法有效傳達的原因在於「對方所接收到的訊息內容不是他所期待的」。

溝通過程中,重要的不是你想說什麼, 也不是你認為重要的是什麼,而是對方接收到的訊息長什麼樣子、是不是符合他的預期。因此,完整的訊息非常重要。

如何有效溝通?完整訊息必備的三大要素

想要進行一場有效溝通,你傳達的訊息必須具備三大要素:明確問題、預期答案、期望反應。

1. 明確問題|定義清楚溝通的主題

「我想講什麼?為什麼我要講這段話?」溝通前,你必須反覆問自己,然後明確的定義溝通的主題與目標,才能夠組織有效的溝通內容,避免偏離主題。此外,你也需要確認對方了解你的主題。

2. 預設答案|事先擬定有效的溝通內容

「答案」是你要溝通的內容,也就是預期聽者想聽到的訊息。平常說話時不會預先準備,但是如果你希望達成有效的溝通,要記得答案必須包含三個部分:結論、根據、方法。

👆結論:這是訊息的核心,可以「提議某行動、表達評價或判斷」。一般人結論最常犯的錯有兩個:偏離主題、給予聽者模糊不清的答案。

比如最近公司決定開拓新市場,因此指派A負責洗髮精的市場調查。隔週開會時,要向老闆報告市調結果,然而A只說「新市場的消費者髮質…喜歡果香類的洗發精…非常重視洗發精成份…」,但從頭到尾老闆還是不知道「到底要不要進入新市場?」這就是典型的結論偏離主題,完全沒回答到問題。

如果A在開會時說:「是否要進入新市場,得視情況而定」、「公司是否該拓展新市場,還是必須看情形」,就陷入結論模糊不清的弊病。如何改善這樣的答案呢?試著給予對方明確的判斷指標,讓他了解什麼樣的情況該採取哪些對應行動。

👆根據:這是推得結論的事實或判斷,用來支持結論。最常犯的錯有三個: 根據與結論無關、以主觀判斷代替事實、認定為理所當然所以不解釋。

「根據與結論無關」最經典的一句話就是:因為我沒有B,所以我需要B。這句話完全無說服力,說話者應該提出合理、符合邏輯的原因證明B的必要性。

「今年的秋冬大衣賣不出去,是因為樣式不符合潮流。」說話者應該提出有力的數據或資料,比如消費者市場調查或是時尚雜誌的相關報導,才能避免犯下「以主觀判斷代替事實」的錯誤。

最後一種就是說話者以為「結論不是本來就因為這樣嗎?」認定為理所當然所以根本沒解釋。

👆方法:如果結論是「提議某行動」,那就得向聽者提出行動的方法。其他類型的結論可省略這部分。

如果想有效傳達訊息,必須明確想表達的問題,然後預期對方想聽到的答案。圖片來源:Pexels

3. 期望反應|期待對方給予的反應

我們溝通的目的一定是希望對方能夠有所反應,而反應也分三種:

  1. 理解
  2. 回饋意見、建議或判斷
  3. 採取行動

溝通時,我們可以明確表達自己希望得到的反應,以防產生「說者有意,聽者無情」的窘境。比如說「希望您能理解」、「期待盡快收到你的回覆」、「請立即出發」等話語,都是很好的溝通方式。

推薦閱讀

如果希望能夠精進你的通與表達能力,推薦閱讀《金字塔原理》,學習麥肯錫的邏輯思維與溝通技巧。但這本書對於剛接觸溝通與邏輯思考的人來說,可能過於艱澀難懂,因此建議可以先從《邏輯思考技術》這本書開始。

也可以繼續閱讀下一篇【有效溝通的應用】,分享了「如何用訊息三大要素,架構一場成功的商業提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