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谷直擊:Google UX designer 的職場心法分享 (下)
在巨型科技公司做設計是什麼樣的體驗?一窺 Google UX 設計師的一天和必備的技能!
上集的矽谷直擊:Google UX designer 的職場心法分享,谷有成(Andrew Ku)與我們分享了 UX designer 的一天,以及設計師需擁有的軟實力。今天他將接著與我們分享身為 UXer 要有的硬實力!
UXer 要有的硬實力?
UX 領域需要的是 T 型人才 — 你必須各種專業都略有涉獵,但專精於某一項技能。
「現在常見職稱有 UX designer, UX developer, UX researcher 等,會發現 UX 只是一個形容詞,你仍然是一個設計師、工程師、或者研究員。所以相關的設計知識、工程知識、或研究方法知識還是你的核心。多數公司 UX 是非常稀少的資源,大部分的情況是公司要你全部都會,但到了大公司,你的工作內容就會非常專精。」
至於無論 UX 設計師、工程師、或研究員都需要的硬實力,則是對於科技 capability 了解的程度。
「你要能預估工程師需要花多少時間精力完成實作開發、有沒有其他設計方法更容易實踐你的理念等。雖然設計師工作內容不包含工程面,但當工程師知道你對實作有一定的了解,他們也願意分享更多工程細節。而對工程面有一定程度了解,某種面向來說也是捍衛自己設計的方法,你可以知道工程團隊是技術上或時間上真的做不到,還是純粹敷衍你說做不到。」
如何開始接觸語音互動?
跟語音互動結緣的起點,從 2014 年在 Amazon 實習負責Fire TV 開始。
由於傳統電視遙控器對於複雜的介面操作非常吃力,在實習期間,他開始探索「如何用語音增強電視遙控器的互動能力」。
因緣際會之下,至今從事語音介面互動設計,已經4年多。
Andrew 認為,語音互動其實已經有一段長時間歷史,然而過去多應用在電話語音介面,而非智慧語音助理。現在語音互動設計資源,相較於網頁或手機,也較為稀散,不夠集結。對語音互動有興趣的人,不妨嘗試從 chatbot 開始著手:一來是應用層面更多元,且 prototype, design tool, module 發展也已經較完備。
矽谷巨型科技公司工作經驗分享
沒有最完美的公司,只有適不適合自己的合作模式。
「矽谷公司的模式不外乎就是由上往下,或是由下往上。所謂由上往下是指,主管可能較有控制力、上層對設計影響力也較強,這種方式很適合喜歡有 direction 的人。由下往上則是員工較有控制力,上層不會給太多指示,這類公司就需要善於處理 ambiguity 的員工。並沒有哪種模式比較好,全然取決於自己喜歡或適合哪種合作模式。」
此外,在大公司做設計,也須經常考量規模化的可能性。
「在大公司做設計最有趣的地方是,你必須不斷思考:如何規模化你的設計?你的設計並非對使用者好就足夠,而是你的設計細節到底能不能大規模應用到不同層面。你必須找到一個對使用者好的,同時可以規模化的決定。很多時候必須在『對使用者最好的模組』與『可系統化的設計架構』中評估衡量 — 如何可以達到兼顧使用者需求,同時又可以模組化。」
給想要到海外工作的朋友一些建議
除了積極的投遞履歷、增強實力、了解自己在哪個層級、需要與誰競爭以外,千萬不能輕忽內部推薦的影響力。
「例如 Tesla 去年有50萬人投遞線上履歷,一個最直接的問題就是,公司根本沒有人力可以看完這麼多履歷。內部推薦的話,等於直接插隊讓人資看到你的履歷,差別非常大。公司也都相信員工也能力評估他們所推薦的人,因此內推是非常重要的管道。」
結語
這次非常感謝 Andrew 百忙中抽空讓我們專訪,一窺優秀設計師必備的能力。不管你是職場新手或老鳥,對於新事物一定要保持熱情,說不一定有一天,誤打誤撞就會發現下一個職涯的可能性喔:)
有任何疑惑,也歡迎在下方留言,我們會將問題統整後請 Andrew 回答大家。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請對鼓掌 icon 按住不放10 秒,會有神奇的事情發生!
關於慌世代拓荒時代 Public Group
如果你是想要嘗試卻又不確定自己能做什麼的青年,這是一個安全的地方讓你學習、詢問其他人的經驗。如果你是關心年輕人職涯發展,過去走出自己的路、願意分享的專業人,這是你給後輩慌世代青年建議、找尋產業新血、和其他專業經理人討論點子的地方。
歡迎你加入 — 慌世代臉書社團www.facebook.com/groups/165581641033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