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如何寫好一篇樂評?

@AT沒有筆名
懂聽TS251
Published in
3 min readMay 3, 2019

--

Photo by dhe haivan on Unsplash

就我來說,寫樂評其實是一件主觀的情感發洩。因為就我來說,看樂評的目的,其實就是為了找到音樂上的共鳴與發現未知的看法。

不管是在樂評上,或是其他評論型文章,要是讀者能通過一篇文章,了解到新的東西,無論是趣聞,技術,知識或其他,那這就是再好不過的了。事實上樂評這種「載體」起到的最關鍵的作用是介紹,作者向讀者介紹對其評價對象的認知與態度,這本身就是主觀的。

那一篇好的評論,我們要怎麼寫呢?

多廣泛涉略與交流,除非你有天份

對於音樂鑒賞,首先要著重培養自己以下幾種能力:

1.對音樂音響的辨別能力。 這是指對音樂的音高、節奏、力度、音色等基本要素的辨別能力,如果欣賞者具備了對這些音樂要素的辨別力,也就具備了音響感知的基礎。

2.對音樂音響的感受能力。 音樂音響的感受力包括旋律感、節奏感、多聲部的音樂感以及對樂曲結構的整體感知等幾個方面。

3.對音樂的注意力和記憶力。 音樂是時間的藝術,音樂的音響材料是在時間中展現並隨著時間的運動轉瞬即逝。注意力能始終保持對音樂的新鮮感,記憶力能使音樂留下深刻印象並使音樂的進行得以延伸。如果欣賞者在欣賞過程中沒有對音樂的高度注意力和記憶力,就不可能得到對音樂的整體認知。

怎麼了解更多的作品情感?

音樂,我們暫時把它們分為這樣的兩種:一種是講述了故事的,另一種只是單純表達創作者當時的情緒。 對於講述了故事的作品,需要深入了解故事和創作背景。

各種作品藉由不同的人閱讀後,就會有不同的評價與觀感,所以這樣的評論其實對於一般人較難有指標性的評論。但如果個人的感情色彩容易引起共鳴,但要短時間建立權威性就需要更多人的支持。

不過比起文章或畫作,音樂是更虛幻與抽象的情感載體,用框架去裁定與束縛對它的理解,似乎又太過侷限;因為你可能不喜歡他呈現的風格,但另一方面也無法否認它的技術含量是無懈可擊的。

所以我認為,沒有絕對好壞的樂評,因為抒情評論是給大眾看的,專業的評論是供行家間探討的。寫出來的文字,多少會擁有參考價值。

你讓普通大眾去看從社會,音效,技術方面全面分析的樂評,是對牛彈琴;讓行家去看感情真摯的抒情樂評,也是雞同鴨講。作者也好讀者也好,要選對受眾。

從專業角度提出的批評是有理有據的。如果是純粹從個人角度出發,寫來欣賞OK,對於看法上的琢磨,沒有絕對的好壞,你說對吧!

各位,這邊的臉書和IG都上線了,還不快追蹤起來看更多樂評和樂團紀錄!

臉書:懂聽 TS251
Instagram:lovemusicts251

期待與你在社群平台上相會!

[懂聽TS251]
聽得懂曲子,寫出看得懂的評論,我以此自勉;
TS251,則是我的根,想知道請動動小腦袋。
[最後,請幫我在文章最下方的圖示拍手~]
- 如果您覺得這篇寫的還可以,請給我10個拍手。
- 如果您覺得這篇寫的好像有點意思,請給我20個拍手。
- 如果您覺得這篇寫的對您有點幫助,請給我30個拍手。
- 如果您覺得這篇寫的對大家都有幫助,請給我40個拍手並幫我分享。
- 如果您覺得這篇寫的棒呆了,請給我50個拍手,留言讓我知道。
再次感謝您的閱讀。合作邀約或建議可以留言,或聯繫:Facebook:懂聽 TS251
Instagram:lovemusicts251
Email:kakashiterry@gmail.com

--

--

@AT沒有筆名
懂聽TS251

因為我們一無所有,所以要更堅強;等待我們花開時,幫助別人一起綻放,這就是我在這寫作的理由。[樂評人] Email:lovemusicts251@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