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住得起,到有溫度的住在一起

— 柯文哲的住宅政策

柯文哲
我們的臺北藍圖
22 min readSep 20, 2018

--

打造一個每個人都負擔得起的居住環境

家,是一切的起點,但對於許多在臺北生活的年輕朋友來說,要在這裡成家立業,卻是件非常困難的事。

然而,我一直深信,在臺北生活,不應該只是少數人的權利;一座光榮的城市,應該要是一座開放的城市,一座每個人都能在這裡安居樂業的城市。而作為人民基本權益的居住權,在城市裡一定要獲得保障。在臺北,過去四年,居住正義不再是個口號,而是個「進行式」。

現階段,我們雖然沒辦法讓每個人買得起房子,但好歹要能夠租得起。為此,我們透過「直接供給」(如:興辦公共住宅、包租代管)與「間接供給」(如:租金分級補貼),提供市民數量充足的「可負擔住宅」(英文叫做 affordable housing)。具體而言,我們自四年前開始大力推動「公共住宅」(公宅)興建,目前規劃中、興建中加上已完工的總共有將近兩萬戶;與此同時,有鑑於經過盤點後發現臺北市閒置一年的空屋竟然高達 3 萬 6,000 戶,我們推行「包租代管」政策,讓閒置空屋進入租屋市場,增加租屋市場的供給量,試圖解決易受租屋歧視弱勢者找不到房子的問題;此外,我們也把一定比例的房地稅收拿來做「租金分級補貼」,讓各個階層的家庭都可以用合理的價格在臺北找到一個家。

除了透過公宅興辦、包租代管與租金分級補貼三管齊下,「居住安全」也同時被我們放在第一順位處理 — — 畢竟安全真正比什麼都重要。我剛上任時,就要求頂樓加蓋成三個使用單元(以上)的違建,不論新舊,認定有危害公共安全之虞者,一律拆除。今年年初也推出「建築物自主維護檢查表」,讓大家下載來檢視自己的住所環境是否安全。此外,我們也大量推廣住宅用火災警報器,就是希望能守護大家居住的安全。

城市就像生命,若要運作得好,要有各種不同的組織、器官分工合作,才能讓生命成長、茁壯。臺北不會只屬於在這裡有房產的百姓,也會需要許多想在這裡安身立命的家庭、想為這座城市奉獻努力的年輕人。當來自不同背景的人們,都能在這裡找到屬於自己的家,這座城市就擁有無限的發展可能性。

在臺北,我們將在最短的時間內,興建數量最多的公宅,推動最迅速改變居住環境的社會運動 — — 世界上沒有發生過的事情,正在臺北發生。

新世代居住模式的想像與實踐
— 興辦「公共住宅」

高房價、高房租,一直是人民感到最痛苦的事情,但過去二十年為什麼沒有一套完整的「公共住宅」(公宅)計畫?我認為最大的原因是因為蓋公宅會「做到流汗,被嫌到流涎」。畢竟從土地的取得與整合、附近居民的溝通,考察社區環境的需求,還要解除大家對於公宅刻板的印象,就已經吃力不討好了。此外建築施做期程長,在有限的任期中往往等不到剪綵,對政治人物而言不僅不會加分,反而惹來一身腥。但對我而言,公宅若今日不蓋,明日會後悔,畢竟沒能讓市民安身立命,何來讓大家能夠共存共榮。

經過了數十年努力,臺北市的基礎設施已經達到現代大都市發展的水平,接下來我們要思考的是,如何提供一個宜居的居住環境。因此,在我上任以來,「公共住宅」政策一直是我們最重要的政策之一。什麼是「公宅」?公宅就是由政府出資興建、只租不賣的社會住宅,以低於市場行情的租金提供給年輕人、社經地位較弱勢的族群居住,回歸居住的基本需求。三年前,在我出訪韓國首爾時,我不但親自入住體驗當地的公宅,也和他們的 SH 公社討論住宅政策,深深感受到韓國政府將公宅當作國家重要政策的用心。考察回國後,我們持續積極推行公宅興建的具體策略,同時聆聽都市中不同階層的聲音,開啟政府與居民在居住制度上對話的機會。

在我們的努力之下,臺北市目前有 32 處、超過 1 萬戶公宅正在同步施工、規劃發包中;而最早完工的健康公宅,與今年完工的興隆公宅,也已經正式上網公告申請,並且從登記抽籤的踴躍程度,可以觀察到年輕人普遍對於公宅的供給有高度認同。

在我剛上任時,都發局就開始盤點臺北市的國有、市有的土地,試圖規劃公宅基地,但從協調土地來源、溝通預算編列、了解臺北的住房需求、化解民眾對公宅的刻板印象,接著從設計、發包、施工到蓋好、驗收、入住最快也要六年。我也多次親自參與公共住宅的說明會,甚至也被附近居民大聲斥責、抗議。公宅的興建其實並不如想像中容易,也需要一定的時間。但我認為,對的事,就要堅持去做,才是進步價值。如果因為遇到障礙就放棄,放30年也是一樣不會改變。

兩萬戶公宅的數量龐大,對人民生活、都市景觀、新型態的居住模式都會有所衝擊。正因為公宅所回應的是臺灣未來五十年的居住需求,是革新臺灣住宅文化的重要轉捩點,我們始終秉持著一顆謹慎的心推動這個政策,以求打造出設計貼心、管理用心的實用公宅。

這是最早期完工的健康公宅。我蓋的公宅不像傳統那種「火柴盒」,是有經過專業設計的。(攝影=陳家正)

我們在興建公宅時,有五個主要任務:保障居住權、帶動智慧建築產業、導入「循環經濟」的概念、形塑城市美學,以及創造新世代的居住文化:

(1)保障居住權

首先,是保障人民的居住權,既然現階段沒辦法讓每個人都有能力買得起房子,但起碼要讓大家都租得起房子,而且是有品質的房子。統計至今年 6 月底,社會住宅只占全國住宅總量的 0.121%;而我們臺北市,社會住宅占全市住宅存量的0.803%,是全國最高,但對應到人民的需求,仍是微不足道。臺北市有 100 萬戶,距離我們目標 5%只租不售的公宅還有好一段距離,但整體方向對了,相信在不久的未來,每個人都能在這裡找到屬於自己的家,有真正有屬於群體的感覺,能安心自在的生活在這座城市。我們也將以容易遭受租屋歧視者為優先照顧對象,盤整這些族群的需求,在四年內漸進式的提高弱勢族群入住的比率至 35%,並提供符合需求、設計友善的房型。

(2)帶動智慧建築產業

第二個任務,是帶動臺灣智慧建築的產業。為了扭轉社會對於公宅的刻板印象,我要求每一座公宅不只外觀要有設計感,還要導入智慧三表:智慧電錶、智慧水錶、智慧瓦斯錶,並將太陽能發電系統、儲能系統、建築物能源管理系統,整合建置成智慧電網系統,讓整棟公宅的用電更有效率,共同降低尖峰時間的用電負荷。我常說,政策引導產業發展,不是光靠補助,而是透過政府的投資帶動,協助廠商能夠度過最艱難的開發時期。臺北市政府藉由「智慧公宅」的推動,讓臺灣的智慧建築產業有機會建立 know-how,有經驗後自然就會有機會走出台灣。尤其世界各 IT 大國緯度都較臺北高,若要到其他氣候相仿的亞熱帶國家如緬甸、印尼推展智慧住宅,臺灣就能有經驗上的優勢。期待藉由公宅的帶動與精進,讓臺灣智慧建築產業有機會在國際上更進一步。

(3)導入循環經濟概念

第三個任務,是將「循環經濟」的概念導入在臺灣的住宅興建過程中。我今年年初去了一趟荷蘭,親自考察循環經濟的發展趨勢;現在,我也要把這個概念運用在臺北的公宅上。所謂的「循環經濟」,就是在前端的原料開發、產品設計時,就要想到未來有一天,當公宅面臨老舊拆除時,要讓垃圾量最小,甚至建材可以回收再利用。這與跟過去從原料到產品,最後通通拋棄成垃圾的「線型經濟」概念不一樣。我們在即將開工的上千戶南港機廠公宅中,用總工程經費的 20%來導入循環經濟,包括牆壁、隔間的建材都要可以循環再利用,所以從設計、材料到資產管理的邏輯都需要重新思考。未來我們蓋的公宅,也會朝向這個目標邁進。

(4)形塑城市美學

第四個任務,是形塑城市的美學。以前,政府興建公共住宅,只是當作一個「可以住的地方」,外觀像火柴盒一樣單調制式,與社區的連結也不多,導致很多居民對公宅有很大的成見,甚至反對。我們蓋的公宅不僅要是綠建築、智慧建築,還要達到各種美學標準。很多人會問我,那為什麼之前的公宅都那麼不好看?我只能說,時代不同了,除了顧及居住者的實用性外,也要站在城市發展的角度上思考,自然能夠蓋出兼具外觀跟實用性的公宅。

(5)創造新世代的居住文化

第五個任務,也是最重要的任務,是創造新世代的居住文化。隨著婚姻觀念改變與普遍少子化,臺北單身人口大幅成長,因此公共住宅分為一房型、二房型與三房型,比例為 6:3:1 ,也就是有六成住宅是針對單身量身打造,顛覆傳統三房兩廳的制式住宅設計。至於內部設備,每間廁所都有免治馬桶,而且採通用設計,拿掉門檻並採用乾濕分離,讓身障、長者都能方便進出;另外,我們透過物業管理公司的管理,提供全方位的服務,讓入住者只要勾選清單,就能選擇光纖網路、有線電視等之預約申請服務。

儘管推動居住正義是大家的目標,但仍有部分市民對住家附近蓋公宅有疑慮。又因過去的設計規劃不當,公宅往往被當作「嫌惡設施」,引起周邊區民反彈。有鑑於此,我們在興建的同時,就將社區需求為納入考量,涵蓋社會福利設施,希望公宅能成為鄰里的好厝邊。因此別於過去一樓只做商場的設計,我們還將部分空間拿來建置包括公共托嬰、非營利幼兒園、老人日照中心,以及社區居民活動中心等社福設施。並在興建公宅之前,與當地里長充分溝通,了解附近需要整修、補強的公共設施。如此一來,公宅蓋好了,也能支援鄰里與社區裡的社福設施需求,公宅反而成為周邊鄰里的「社會福利空間」。以前我們要尋找合適的空間落實社會福利或提供社會創新服務都很困難。後來,我發現求人不如求己,透過完整的規劃,直接在新蓋的公宅低樓層拿來做使用,就可以解決很多問題。

未來,隨著愈來愈多公宅陸續興建完成,我們也將規劃10%的公宅(小規模基地或部分樓層)作為社會創新服務的實驗室,譬如與醫學中心合作,打造「健康老人宅」,提供銀髮族的遠距醫療服務;與智慧建築相關產業合作,提供一定比例的公宅變身「智慧社區」,引進電動車、公共租車平台、數位水電表等;此外,我們會嘗試推展新型態共享空間(如共同廚房、客廳、洗衣間),以及共同居住(非家庭型態、跨世代共居)的居住實驗,建構混合居住的共融居住模式。

回到公宅,不再只是休息;不但底下有育嬰、托老、社區中心,我們還委請專人協助美化社區或水溝清淤,更讓入住的青年能夠為社區提出一些想法,讓這新興的居住空間成為一個全新社會形態的的實驗場域,創造更多有創意的互動模式;提出概念並入選的青年,將被納入「青年創新回饋計畫」,不只不用抽籤即可入住公宅,市府還會挹注相關資源,幫忙實現理想中的社區新型態。我們不但要讓大家有房可住,更要能夠從過去被動的選擇房源、到現在主動創造住屋環境的可能,落實社區自我賦權,找回在這座城市生活應有的豐富想像。

這些對於公宅的規劃,絕非幻想,而是現實。在已經完工的健康公宅與興隆公宅,都能看到我們對於新世代居住模式想像的具體實踐。而既然公宅將陸續興建完成,我們也將持續統計、分析居住者的需求,循序漸進的讓公宅蓋得愈來愈好,能夠真正符合民眾的期待。

我們把健康公宅一樓的空間拿來做公共托嬰中心,符合社區的需求,也透過這個方法增加公托的供應量。(攝影=陳家正)

負擔不起的部分,交由我們來補貼
— 落實「租金分級補貼」

臺灣社會有著「繳房租不如繳貸款」的概念,記得我剛與太太陳佩琪醫師結婚時,我們每天勤奮的工作,省吃儉用的把薪水存起來,累積的存款除了養兒育女之外,更是想擁有一間屬於我們的房子。三十年過去,臺北市房價所得比竟高達 15 倍之多,也就是說想要買一間房子必須不吃不喝 15 年才可能買得起,對一般的上班族來說談何容易。

在臺北市租屋比例約 18%,相當於有 18 萬戶家庭有租屋需求,而且有增加的趨勢,租屋取代買屋的風氣正逐漸顛覆「有土斯有財」的傳統觀念。縱然租屋,高額的房租依然是生活的壓力主因,因此從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都祭出租金補貼的租屋紅包,用最直接的方式照顧租屋族。租金補貼施行多年,但對租屋環境真的有實際的改善嗎?重新檢視之後,我發現過去租金補貼方案為「不二價」,無論租金高低都是定額補貼,而且一年只有 7、8 月開放申請,逾期就錯失補助機會了。在我與社會局、都市發展局多次研議之後,我們拋出九宮格的「分級租金補貼」的構想,努力讓制度更貼近市民的需求。

「分級租金補貼」的概念有別過去發放定額 5,000 元租金補貼,我們認為應該要依照市民的需求給予相對應的資助,而不是齊頭式的發放。因此,我們按民眾合理負擔、最適居住面積、家戶人口數進行劃分成九宮格,九宮格中可以申請 3,000 到 11,000 不等的租金補貼。我們同步納入每月住宅支出不超過家庭可支配所得 3 成等原則,依家庭所得、家戶人口數,擬定補貼額度。以第一階家庭為例, 一口之家最高可申請到 6,000 元的租金補貼;二口至三口家庭最高可申請到 7,000 元的租金補貼,四口以上家庭最高可申請到 11,000 元的租金補貼。再以不同收入家庭為例,同樣為五口家庭,第一階收入家庭最高可申請到 11,000 元的租金補貼,第二階收入家庭最高可以申請到 10,300 元的租金補貼,第三階收入家庭最高僅可申請到 5,000 元的租金補貼。也就是說,收入低的租金補貼,比收入高的租金補貼多;人口數多的家庭補貼,比人口數少的租金補貼高,針對不同負擔進行分級補貼,符合居住正義的價值。另外,過往只有兩個月的申請時間,今年開始我們嘗試加開第二次租金補助列車,讓有需要的民眾有再次申請的機會。

凡制度必有例外,政府要在例外中想辦法改進讓制度更完善,我們會繼續努力,讓制度能落實到臺北市市民的生活中。

鼓勵房東釋出閒置空屋
— 推動「包租代管」

一個負責任的政府要解決市民的問題,並不是把問題還給人民自行解決。我認為「食衣住行育樂」是生活的基本,其中「住」雖然無法讓每個人都有辦法買房子,但最少要提供一個友善的租屋環境,讓社經地位弱勢的族群可以免於找不到租屋處的困境,也能用適當的價格承租到舒適、安全的房屋 — — 這是身而為人的基本權利。

除了興辦只租不售的公宅作為實現居住正義的主要方案、提供分級租金補貼作為次要方案,我們也推出「包租代管」政策作為補充方案,鼓勵空屋釋出投入租屋供給市場。經過統計後發現,臺北市三個月無人居住之空屋約有 6.47 萬戶,超過一年沒人居住的空屋就有 3.5 萬戶,如果能將這些空屋出租給易受租屋歧視弱勢者,將能補足分級租金補貼無法涵蓋到的租屋歧視問題。

現行租屋市場的問題是,許多擁有閒置空間的房東會因為租屋管理麻煩瑣碎、擔心房屋損壞或者租到奧客等擔憂,不願意釋出空屋到市場。我認為,面對問題就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藉由「包租代管」活化租賃市場,先讓屋主放心把空屋人給政府,我們經由公開招標程序徵選廠商,業者再以低於市場租金「包租」或「代管」方式提供給獨居老人、身心障礙、單親等弱勢家戶;另一方面政府也會針對經濟能力,分級補貼租屋房客,在雙方都有獲利的狀態下提升房東與房客的意願,讓住宅資源能循環利用,照顧更多民眾。 自從「包租代管」政策上路以來,坦白講最困難的是房東加入意願,因此我們在推廣政策時,增加誘因讓更多房東願意投入。

首先調降房屋稅和地價稅。在臺北市房屋稅課徵標準採準階梯化課徵,家用房屋自住者每戶按 1.2%,非自住之住家用房屋在兩戶以下者每戶均按 2.4%,持有三戶以上者每戶均按 3.6% 課徵。我自己覺得很奇怪,有些房東不願意繳非自用房屋稅,導致房客無法順利申請補貼,造成福利看得到吃不到的困境。因此,我們針對那些水電零用量的房屋加強稽查,揪出不繳非自住稅的房東。另一方面,我們將調降包租代管房屋的地價稅與房屋稅,研擬「臺北市社會住宅興辦及公益出租人出租房屋減免地價稅及房屋稅自治條例」,房屋稅從課徵 1.5% 調降至 1.2%,地價稅從 10‰ 降到 2‰,還有修屋補助和獎勵等優惠,我們希望這些誘因可以刺激房東把手頭的空屋放到租屋市場,讓資源有效利用。

未來我們透過「加值服務」品管,建立房東的信心。 第一步,內政部「106年社會住宅包租代管計畫」規定每月簽約租金上限 18,000 元(即市價租金 22,500 之八折)但這個租金天花板有一個問題,這樣的價格對三房型以上家戶來說很難成交,我們在今年 2 月向中央提出調整天花板租金的必要,讓各個房型的空屋都可以用合理的價格進到租屋市場。

第二步,我們執行「加值服務行動方案」,讓租賃雙方都能安心。短期我們先針對房東、房客,依據雙方提出的證明文件,進行基本條件積分評分。房東提供前房客的推薦函和房屋安全證明,房客則提出前房東推薦函、工作證明等收入證明,我們將這些資料整合起來作為租屋履歷的基礎。如此房東不會擔心收不到租金,房客也不怕住到品質不好的屋子,解決了大部分的問題。中期,我們發問卷,請房東跟房客填回饋量表。長期來看,每一個人在租屋市場的一舉一動都在為自己打分數,這樣的滿意度普查就能建立起一個人的價值,我們還可以針對普遍不滿意的項目進行改善,打造出管理用心、使用者開心的宜居城市。

除此之外,我們每一年會提供 360 件再生家具,只要參與「包租代管」的經濟弱勢家庭,我們每戶都贈送一至三件的家具。另外若有網路、電視安裝等生活問題,房客也可以像媒合業者提出諮詢,讓房客能安心生活在這座城市。

經過統計,包租代管自去年 11 月開辦以來到今年 3 月 14 日止,全台灣共有 1006 件媒合成功的案例,臺北市就占了其中的 338 件。很多人問我怎麼做到的,原因很簡單,把小問題一一解決就沒有大問題,我們光溝通就在每一區都開公聽會,邀請里長與市民一同討論,同時各局處邀請里長、里幹事和社區發展協會一同把問題帶回市府,我們再逐一解決,自然表現得比較好。

今年 5 月斯文里都更要進行拆除,這個幾乎不可能的任務裡,包租代管在斯文里都更發揮很大功能,很多弱勢居民住在裡面不是土地所有權人,但他是臺北市民,所以都發局跟社會局合作協助他們找房子住,這時包租代管制度便發揮了效用。這對市府夥伴來說是很大的激勵。

我們透過興辦公宅與租金補貼政策,盡可能提供人人可負擔的住宅。然而,我知道,仍會有部分群體,即使具備抽公宅、領補貼的資格,還是很有可能抽不到、或者找不到租屋處以致於根本領不到補貼。我們將持續推動「包租代管」政策,讓受租屋歧視的弱勢者不會再落於居住的網絡之外。

住得安全,永遠是第一要務
— 安裝火災警報器・鼓勵自主檢查

過去,要在臺北找到一個舒服的住處並不容易,這件事臺北市的年輕人尤其有感觸,在每個月可負擔租金有限的狀態下,有時能找到房子就不錯了,根本沒辦法追求舒適,甚至安全。這也意味著,對於這些經濟相對弱勢的租屋族來說,每天的生活都必須面對許多潛在的風險。

舉例來說,臺北市有很多分租雅房是違章建築,不論是頂樓擅自加蓋或者非法隔間,皆讓居住變得不安全。過去也常發生分租套房失火的事件,狹小的隔間都讓消防隊救災變得更棘手,諸如此類的意外事件都突顯居住安全的刻不容緩。

(1)涵蓋學生宿舍的公宅規劃
有鑑於大學周遭危險租屋的普遍現象,我們在未來四年,將逐步把「公共化」的概念導入,以北投士林科技園區專案住宅提供大專院校承租,用以照顧學生居住需求。

(2)建築物自主維護檢查表
我們推出「建築物自主維護檢查表」讓市民隨時為自己的住處做一次徹底的「體檢」,並結合「Hello Taipei」單一陳情系統,透過派員協助到宅檢驗,確保民眾住得安全。

(3)住宅用火災警報器
住家火警釀成的災難,是許多民眾最擔心的事。根據統計,超過70%人命傷亡是因為延遲發現及避難逃生受阻導致。而安裝「住宅用火警警報器」(住警器),能在災害來臨時及早發現,並且有足夠的時間緊急應變、逃生。為了確保市民的生命財產安全,今年消防局擴大編列800萬預算,補助市民安裝住宅用火災警報器,只要是居住在5樓以下、未設置火警自動警報設備住宅的臺北市民,都可以到里辦公處或住家鄰近的消防分隊申請補助一只住警器。截至去年底,臺北市住警器的安裝普及率已經超過一半,為56%;在今年1月底之前,臺北市因裝設住警器,市民避難成功的案例一共達120件。在我們今年的持續大力推動之下,在各大賣場、網路商店都可以買得到住警器,年底前普及率可望提升至70%;未來四年,我們也將繼續積極推動補助政策,讓普及率達到九成以上,並進一步加強防災宣導,降低憾事發生的機率。除了住警器的推廣,我們消防局還開發了全臺灣第一個「視訊」App,民眾拿起手機通報消防隊時,還可以同時拍照和定位,傳輸現場影像給勤務中心,不用擔心雞同鴨講;藉由GPS定位,還能讓勤務中心掌握報案的位置,把握黃金救援時間。

(4)居家修繕補助
臺北市老房子多,屋齡 30 年以上的老屋有 9 萬 3000 棟(約 58 萬戶),占全市房屋的 7 成。我們除了持續推動「老屋健檢」,在協助中低樓層更新增設電梯、居住安全及環境更新改善,以及耐震結構補強的等三方面皆提供相關補助。未來,我們也將與有志於推動老屋重建的專業人士合作,成立「危老輔導團」,免費為有需要的民眾提供法令解說丶輔導申請耐震能力評估,經評估可適用「危老條例」重建者,將協助提具重建計畫申請重建。

此外,針對長者的居住安全,我們更特別與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攜手推動「老人居家修繕補助」服務,協助弱勢長者進行居家安全簡易修繕及設置生活輔具(如扶手、止滑墊),使其在宅生活環境更為安全及便利,也免去長者為尋找資源來往奔波的困擾。

安全,是一切的基本要件。透過這些多元的補助措施,我們要確保大家都住得安心,不必對潛在災害提心弔膽。

興隆D2公宅還特別設計有簡易的跑道。年輕人不能一直宅在家裡,偶爾也要出來活動一下筋骨。(攝影=潘俊霖)

結語:嶄新的居住文化,正在臺北誕生

臺灣的居住環境結構長期扭曲,在有心人士炒作之下,一般家戶根本難以負擔起如此高昂的房價;同一時間,不健全、不透明的租屋市場,也讓租屋困難重重,無法保障社會中的每一個群體。此外,社會住宅的觀念在臺灣起步較晚,國家對於社會住宅的興建長期投入不足、租金補貼制度又不完善。導致臺灣的居住環境對於社經較弱勢的族群相當不友善,居住的基本權無法獲得保障。

面對這不斷扭曲的居住環境,購屋市場與租屋市場的改革勢在必行,然而,由於這牽涉到中央與地方的分工,地方政府能做得有限;我呼籲中央政府應直面問題根源,推動更進步的資訊、金融、稅制的法令與機制建立,如住宅資訊的充分揭露、閒置空屋的積極盤點、租屋安全的妥善保障等。倘若方向正確,我們一定會盡力配合。

在地方政府權限內能做的事情,我們會如同四年前提出改革性的新政一般,持續站在推動居住正義浪潮的最前端。未來四年,我們將竭盡所能落實完善的住宅補貼(興建公宅、租金補貼、包租代管)政策,建構讓每個人都負擔得起的居住安全網。

如上所述,目前我們的住宅補貼政策,有興辦公宅、租金補貼、包租代管三種機制。根基於現下三種機制,我們將精益求精,以求改變持續發生。大體而言,公共住宅的興建為主要手段,接下來要全力衝刺近兩萬戶完工;而租金補貼政策作為次要手段,我們將盡力讓分級租金補貼達到《住宅法》中「可負擔」的標準,並強化配套機制;至於作為補充手段的包租代管政策,除了將空屋逼入租屋市場,我們未來將更聚焦於解決「租屋歧視」問題,回歸以易受租屋歧視弱勢者為優先對象,提供合適租屋處給這些年邁獨居、身心障礙、低收入等弱勢家戶。

就最重要、也最受關注的公宅興辦政策,我想進一步闡述我的想法。

這四年來,我們讓大規模興辦公共住宅不再是選舉口號,真的在生活中開始改變。在這過程中,我們也了解這是一件吃力不討好、難度極高的任務。是的,我承認,四年前 2 萬戶公宅完工的估計確實與實際狀況有落差,我們就好像在用百米速度跑馬拉松,但正因為我們每一天都全力衝刺,所以才能無愧於心。現實狀況的阻礙與外界的批評,並不會阻礙我們繼續蓋下去的決心,之後我們會繼續秉持著百米衝刺的拚命精神,在理想與現實之間尋找出路。相信在 SOP 已經確立的情況下,興建的速度會不斷加速。

而我們實現居住正義的野心並不限於此,對我來說,公宅絕對不是蓋完就好了,我們還要藉由這次前所未有的居住環境改變,帶動臺灣居住文化的革新,創造「共融」的新居住型態。我始終相信,住在臺北的我們,其實一點也不冷漠。當居住正義獲得落實,新世代的多元居住模式日漸浮現,我們的居住環境將會是友善的,有鄰里感的,而其構築而成的居住安全網,也會在需要時及時接住那些社會福利或照顧網絡無法觸及的人們。

「人們為了生活來到城市,為了生活得更好而留在城市。」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曾經這樣形容人與城市之間的關係;而作為市長的我,自然有責任讓每個人都有權利選擇在臺北這座城市生活,而且,還要生活得比以往更好。

過去四年,嶄新的居住文化正在臺北誕生;未來四年,在我們的努力之下,每個人將不會只是住得起,還是有溫度的住在一起。

這是我 7 月 8 號去興隆 D2 公宅參觀的時候,攝影師幫我拍的照片。你看裡面的擺設跟採光都很不錯吼。(攝影=潘俊霖)
如果你直接滑到最下面也沒關係,可以看一下這邊。我用講的,你花個幾分鐘聽看看好了。

以上是我的住宅政策,歡迎幫我「拍手」,也可以提出意見,一起討論:

--

--

柯文哲
我們的臺北藍圖

現任臺北市長,剛加入 Medium 的新手。很久沒好好寫字了。我需要讀者,快來追蹤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