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我們給孩子最重要的禮物

-柯文哲的教育政策

柯文哲
我們的臺北藍圖
17 min readSep 27, 2018

--

教育資源是弱勢家庭翻轉人生的必備資本

在我自己的生命經驗裡,學習這件事是關乎階級的。在我那個年代,不是每個孩子都可以有辦法順利升學至大學,也不是每個孩子都可以從學習中更深刻認識自己,體驗知識帶來的美好。儘管現在的孩子大多都可以念到大學,然而,教育的內容始終需要走向精緻與適性與符合平等精神。從醫 30 年間,我因此對社會資源分配有了更深一層的體悟:教育資源是弱勢家庭翻轉人生的必備資本。

同時,我們教給孩子的學習內容將會大幅度決定這個社會的走向與未來的形狀。智識教育其實只是學習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培育孩子發展出自己的觀點與思路,以及生存的技能。這也是為何四年前我會喊出「實驗教育」,以及在過去四年積極發展「智慧雲端教學系統」,就是希望讓孩子可以在看似傳統的教學現場 — — 學校,可以發掘自己的志趣,培養自己獨立生活與思考的能力,並盡可能朝向多方面發展,而非僅僅是學會考試,只在意成績單的孩子。身為大人的我們很清楚,人生不是只有考試,而是如何有自信且有方法的迎接每一日的挑戰。

一個健全與開放的社會最重要的信念基礎是「平等」與「尊重」。因此,在我們的教育規劃中,面對差異、堅守平等的教育是重要課程。無論是不同族群或是身心狀況較為特殊的孩子,都應該擁抱自己特質並享受友善教育的空間。營造一個「共融」的學習環境,是我們地方政府的責任;讓孩子愉快成長,自小學習喜歡自己身上的與眾不同,並能友善平等看待這社會中每一個與眾不同的個體,是我們大人應該要肩負起的任務。

教育是我們嚴肅卻甜蜜的責任。以地方政府而言,我們在孩子呱呱落地之後便承接起進場協助家庭養育孩子的角色:從托育公共化、公立幼兒園到小學與中學教育,我們承接起孩子 0 到 18 歲的教育想像,特別是 7 到 18 歲的學齡教育。

過去四年,我們致力於教育資源的平等與共融式教育。我們對臺北的下一代教育有一個基本的自我要求:我們要讓孩子們成為比我們更進步,能一起讓社會變得更好的大人。

過去四年,我們致力於營造一個「共融」的學習環境,鼓勵孩子探索與學習。(攝影=陳家正)

讓學習翻過圍牆,翻轉階級
-實施「智慧教育」

以我們的教育理念,「智慧雲端教育」講究的不是展現教育技術的革新,而是運用網路雲端服務,讓教育資源可以明確落到臺北市每一個學齡孩子的手上,特別是那些社會處境較為弱勢的孩子。比如社子島的富安國小,以前和市中心的小學相比資源較少,但現在,他們成為全臺北市第一所三年級以上的小朋友都有平板電腦的小學。

這就是我們的「一生一平板」計畫:給所有的學生一人一臺行動載具,透過校園 E 化後的免費光纖網路,把國小、國中、高中所有的課程拍成影片放在網路上免費觀看。這項計畫涉及三個面向:平板與網路設施建置、智慧學習教室,以及符合適性需求的課程設計。

(1)平板與網路設施建置

經過一年多的努力,目前已經有 80 所學校、超過 2 萬 5,000 名學生有平板載具可以上網。同時,我們目標在 2018 年完成臺北市 109 校的校園高速網路建置。目前全市已有 19 所中小學有系統的使用平板來教學,過去一年,我們補助 50 校、250 個班級,共約 7,500 台平板,直到 110 學年度(2021 年)時,全市添購的設備已經足夠弱勢學生借用,其餘學生則依據「使用者付費」原則,全面自備行動載具。所有公共服務從較為弱勢端做起是我們的基本原則。

(2)打造智慧學習教室

臺北市的國中小以及高中職的學校,共有 236 校,我們近年對智慧教育在硬體設施上的努力包含:校園骨幹網路的汰換、班班有單槍,建置臺北酷課雲的網路學習平臺以及率全國之首創設網路學校等。今年,我們延續這股優勢,搭配前瞻基礎建設,規劃在各公立國中小、高中職校園,建置高速骨幹網路,提升網路的頻寬及穩定度。另外,在一般教室及專科教室,預計建置大尺寸的觸控螢幕、教學廣播設備,資訊整合控制器以及無線網路等設備,計畫性的協助教學現場進行革新,讓臺北市的智慧教育更上一層樓。智慧學習教室不只是提供網路雲端學習的硬體設施;更重要的是,它打破了學習的疆界。學生可以通過他校教師的直播服務,在自己的校園空間內遠距學習到自己所欲學習或加強的課程。

(3)符合適性需求的課程設計

地方政府層級接觸到的學齡兒童從 7 歲小一入學後,一路到 18 歲高中高職畢業。每一個孩子進入校園學習後,儘管有既定的學習進度主軸,但仍舊因個人興趣與學習狀況而有所不同。對此刻的臺灣教育體系,適性發展已是我們的核心理念。沒有一個孩子的學習興趣可以被扼殺。我們要確保的是,喜歡學習且吸收能力較好的孩子可以被允許超強,並擁有學習更多知識的空間;在學習過程中進度較為緩慢的孩子,值得更多陪伴與資源,保持對學習的興趣,同時具備面對挫折的能力。

因此,我們設計了「臺北酷課雲」,範圍從小學一年級到高職與高中三年級。舉例來說,國中跳到高一,學習力其實有極大的跳躍,但同時也預示了孩子極有可能在這階段遭遇不少挫折。酷課雲的功能正好可以補強這一塊。如我們今年就開了先修班還有國中升高中會考與高中升大學考試的密集班,像是國小、國中與高中職的「各學科磨課師懶人包」就可以協助孩子加強自己較弱的課程。

酷課雲的另一戰略目標是協助學生的升學「學習銜接」。當小學生要升國中,在數學也會遇到許多挑戰,像是「負數」、「質數」、「科學記號」都對於升學新生有一些學習的困難。英文來說,字彙量的學習需求也相應翻倍,這些對學生們來說都是很大的挑戰。酷課雲的可反覆重播與相應的客製化選單可以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提升自己的興趣,並通過不同課程設計與廣泛接觸不同老師,激發自己的學習潛能,並找到自己的志趣。

平板作為教育課程媒介不只是協助上述任務的達成,更重要的,它協助老師引導學生更加了解自己與他人的情緒與壓力,同理他人的需求與困境。比如,在國小的綜合課要介紹學生認識人的不同情緒,以及如何有同理心地面對他人的情緒,老師可以先請班上同學透過拍照、錄音等方式,將不同的情緒表現記錄下來,接著再分組說明、回答情境題。

酷課雲與相關智慧教育設計讓學習不再只有一種模式。它協助沒有資源去課外補習的孩子可以通過政府資源習得自己想要習得的知識與能力,同時也讓孩子在教學現場遇到挫折時,可以伸出手便取得幫助它補強學習的資源。對我們而言,好的教育是協助孩子面對挫折並找到方法突破困境。

教育是社會階層流動的動力,我們藉著網路人權的建立,確保人人有平等學習的權力。這不只是花錢建立網路、硬體、軟體而已,背後的大戰略是希望透過政府的力量,為貧窮家庭的孩子留下最後的翻身機會。

這是我們智慧教育的目標,也是我們企圖達成教育平權的一大工程。

我之前去了一趟臺北市數位學習教育中心。真正嘗試才發現,現在的科技真的很進步,讓學習有了更多的可能,跟我那個年代只能看課本已經完全不一樣了。(攝影=潘俊霖)

當生活環境成為孩子的學習資源
-推動「實驗教育」

孩子在進入學齡階段,校園便成了除了住家之外,生活與活動時間最長的地方。亦即,校園成為了教育最重要的場所。過往,我們的教育極為重視「智識教育」,非常在意成績表現。

時代日新月異,在我們這個時代,教育的核心理念已經從「過去學校學什麼」,轉向「能不能隨著環境不斷改變自己」。無論是體制內的教育實驗,還是體制外的實驗教育,抑或是校園中的雙語教育,無非是希望孩子擁有不同的學習方式,讓孩子知道如何學習,也專注在自己喜歡的事物上。我們希望讓孩子不再愁眉苦臉,也讓教育不再一成不變。

實驗教育大抵分為「學校型實驗教育」與「非學校型實驗教育」。在臺北甚至是台灣,非學校型的實驗教育是由民間引領政府展開改革。在我服務的這幾年,我們在「非學校型實驗教育」最具代表性的發展是設在寶藏巖藝術村的「臺北影視音實驗教育機構」。它是一所培育音樂、展演、視覺技術暨行政人才的非學校實驗教育機構,由臺北市文化局與臺北市文化基金會共同創辦,招募國中畢業生加入我們的學習團隊。我們在這間學校有許多創舉:一學年採四學季,避免暑假太長而導致學習中斷,期間安排行動學習和海外旅行,拓展經驗和視野;學生透過「選修課程」、「自組社團」、「自主學習時間」和「業界見習和實習」,創造自己的專屬課表。甚至,我們不以考試成績衡量學習表現,而是透過師生溝通的質性評量,瞭解學生的學習進度和成果。而在過去一學年,我們從一間非學校實驗教育機構,成長至七間。

同時,我們在「學校型實驗教育」方面有突破性的發展。首先,我們通過《臺北市指定市立學校辦理學校型態實驗教育辦法》。學校型態實驗教育的特色是是依據特定教育理念,以學校為範圍,進行整合性實驗。這是一個帶動整間學校一起進行不同教育主張的計畫,像是北市和平實驗國小就是我們這幾年最具代表性的公辦公營實驗國小。它不再是一個既有體制下的「教育實驗」,而是以全新的教育思維進行的「實驗教育」。

在我看來,實驗教育有三大意義:

  1. 它將生活環境設計成孩子的學習資源,而非限縮在學校。在這個理念下,孩子可以習得在海洋教育課程習到造舟知識,在食農課程中通過自己做午餐了解到飲食安全,在面山教育中,通過親身由老師帶著走過一趟山路,認識到自然的力量與種坐在教室裡習不到的知識。知識是在生活之中,並不僅限於書本。
  2. 實驗教育以強調孩子主動性的課程設計,讓孩子可以盡早與自己對話,探問自己的學習興趣,並尋求人格的獨立發展。
  3. 實驗教育走出學校,同時也走入家庭。彈性與多樣的課程設計,引導期待孩子接受實驗教育的家長必須投入更多心力,一起成為教育環境的共同經營者。

2018 年春天,我們為了擴大實驗教育的理念,首度舉辦「Inspire Lab 創新實驗教育博覽會」。這次展覽以「科技、互動及永續」為主軸,現場規劃 7 大重點教育展區:自主學習創新教育、網路學習不受限、特殊教育展潛能、城市的進步看幼兒及老人、國際教育開視野、教育研究與課堂實踐、臺北實驗教育一條龍,呈現近年創新實驗教育的不同樣貌。展覽期間,我們獲得許多迴響,特別是關於如何讓民間專業與學校辦學能夠更有效的合作與對話。這也是我們辦理這項展覽的目的。下一個四年,我們會有節奏地擴大實驗教育版圖,並同時持續優化我們的實驗教育設計。在體制內,我們會全權負責。在體制外,讓政府可以盡可能提供服務與資源的支持,這是我一直以來堅持的方向。

我們在「非學校型實驗教育」最具代表性的發展是設在寶藏巖藝術村的「臺北影視音實驗教育機構」。畫面裡的人,是創校校長小野老師。(攝影=陳家正)

看見自己與世界的美好
-落實「美感教育」、「平權教育」

實驗教育帶來了不一樣的教育思維與方法,美感與平權教育則是致力引領孩子學習用另一種視角愛護自己與擁抱身處的生活環境。

在過去,涉及「美」的課程只有「美術課程」。在校園中,「美」的定義也往往只有一種範疇:它也許是好成績、長得高、體育成績優異,或是人緣好的孩子。然而,臺北已經不一樣了。在臺北,孩子來自四面八方,他可以是新住民二代,也可以是隨父母自海外歸國的孩子,更可以是來自不同國家因緣際會來到臺北生活的孩子;同時,他也可能是身心較為特殊的孩子,或許因為身體狀況坐著輪椅,或許沈默不善交際,或許過動。校園生活其實是社會的縮影,我們一直致力於讓這些來自不同家庭與不同特質的孩子在校園中友善相遇,一起學習相互尊重與擁抱彼此的特質。最基本的工程,便是看見自己與他人身上的「美」。

假設我們是這麼期待著,那麼美感教育不僅是關於「美學」的教育,它更是我們如何從中挖掘出我們生活周遭環境「美」的能力。因此,我們無論是在校園內與校園外,有三大計畫需要推動:共融式教育方針、平權教育,與美感課程設計。

(1)共融式教育方針

共融式教育方針立基在我們不希望孩子在看見彼此的差異之後,選擇轉頭就走。相反的,我們希望他們能夠被引導,學習看見差異後,仍舊喜歡自己,並看見他人的美好,傳遞善意。因此,我們面對有特教生的國小校園,將規劃有進度的引進共融式遊戲場。同時,我們以「臺北市青年事務委員會」協力教育局,共同在國中小學推動跨主題課程:小公民養成術。我們讓孩子自己學習提案,由教員老師引導學生規劃由老師規劃引導學生研究校園、社區公共議題並策劃改進策略,培養人文素養。其中,其中國語實小學童彩繪醜陋的捷運工地護欄,說要讓校園周邊景緻「忍受變成享受」,便讓我印象深刻。或像是文化國小五年級的主題是課程則是「家的記憶」,讓孩子挖掘家鄉和家人的故事,觀察生活中的北投,並拍攝故事。其中一個作品,就是訪問媽媽和阿嬤的北投印象,並實際訪查,拍攝成紀錄短片。通過這些這圖課程設計,我們讓孩子能夠看見他人的需求,並提出具公共性的思維與計畫。

(2)平權教育

平權教育則關乎性別、族群與身心狀況的相互尊重。除了共融之外,我們也逐步在校園推動各項設施的性別與身心無障礙友善空間。我們的一生中會持續遭遇到許多觀念上的挑戰,而孩子往往是在整個社會中最能與新思維對話的一群。教育的意義不在於決定孩子的形狀,而在於提供充分資訊與貼心守護的環境,讓孩子可以自由且自主的學習到這社會本就存在許多不同的生命樣貌,而我們能做的,就是讓每個人都能享有基本的尊嚴與選擇生活的方式。

(3)美感課程設計

美感課程設計主力突破美的課程僅僅停留在「美術課」與「音樂課」,生活中的所有元素都應該成為孩子習得辨識美的能力的素材。我們希望從國小到高中職的課程設計中,爭取更多空間讓孩子可以一起定時走入博物館、美術館等公共藝術空間與練習在校園或社區內策展,並注視我們的公共空間並帶來反思。我們希望孩子不要停留在教室內,而是藉由實際行動,看見「美」,藉由手作與對生活空間提出規劃,發展出自己的「美感」與「美學」;也唯有如此,孩子的創作力與想像力才能在學習過程中持續獲得刺激與挑戰。學習不是為了固定我們看待世界的視角,而是不斷激發想像力,擁有持續迎接創新與新視野挑戰的意願。

美感教育,應該從小培養起。這張照片是我兩年前去看了一個很不錯的展叫做「單位展」。(攝影=潘俊霖)

看見世界的多元與寬闊
-「國際化教育」課程與體驗

語言存在的意義是為了促進交流、互動以及競爭力,讓自己與這個世界有更多接觸的可能。

(1)推行「雙語教育」

以我這個四年級生而言,雖然我在學生時期考試都考得不錯,但以前我們那個年代讀的英文是那種「教科書式英文」。我雖然會寫、也會讀,但是說得不大標準,聽力也不是很厲害。我還記得,那一年在美國做研究的日子,對我的英語學習與操練有非常大的影響。那年的經驗讓我相信一件事,語言的學習是全方位的。聽與讀是理解,寫與說則是積極表達自我。而且,要掌握一個外語,一定要時常使用,這樣才會內化成我們自己的語言能力。

當時臺灣的教育環境是那樣沒辦法,但現在我當市長,一定要讓現在的小朋友把英文學得紮實,能夠活用。在我上任之後,開始推行所謂的「雙語教育」,透過臺籍老師與外籍老師的搭配,增加學習環境的樂趣,讓大家不僅會讀、會寫,也要會聽、會說。不少老師跟家長都反映說成效很不錯,所以我們決定繼續擴大雙語教育的範圍,慢慢把這樣的教學模式導入更多臺北市學校當中,這樣小朋友以後就不會像我們這代人一樣每次要說英文還會有點怕怕的。

(2)鼓勵多元家族語言學習

除了英語教育之外,我們也希望孩子能夠擁抱自己的出身,並有學習家族語言與文化的空間。因此,我們希望能以鼓勵形式,在求學過程中推動來自東南亞與東北亞國家,以及原住民或是客家族群的孩子習得自己的家族語言與文化。這項計畫有賴公私協力,並需要臺北市的原住民委員會與客家事務委員會等專門文化事務單位協力投入。儘管它不會形成必修教育課程,但我們期許在將資源準備好後,鼓勵孩子學習自己的文化,讓自己成為自己的文化使者。

(3)推動日本「修學旅行」

同時,我們也推動讓擁有外語能力的孩子在臺北接觸國際交流的機會。這幾年,臺灣已經成為日本中學生「修學旅行」的首選,臺北市更是最受日本學生歡迎的地方。從 2009 年至 2016 年,日本公私立高等學校至臺灣辦理海外修學旅行之校數從 71 校增加到 386 校,人數則是每年從 1 萬 149 人增加至 4 萬 3,993 人。

為推動修學旅行計畫,臺北市參與的 23 所學校除運用教育局印編之中日文在地教材包(內含大稻埕、林安泰古厝、挽面等臺北著名地標及多元文化面貌 18 份教材)外,也自行結合社區、校本特色,規劃「臺北在地遊學」之套裝課程。像是:松山工農提供日本學生獨有的園藝課程體驗,並結合信義區的臺北 101 大樓以及四四南村的建築發展,讓日本學生一起探索臺北之美;又如成功高中充分利用學校生態校本課程搭建的蝴蝶昆蟲博物館,讓日本學生大開眼界;南港高中則讓日本學生和臺北學生進行體能挑戰與互動,各校均呈現最有特色的在地國際教育,23 所高中職至目前已規劃 65 項課程。

為了讓這項計畫順利發生,我們已於 2018 年 6 月在青年事務委員會與觀傳局還有教育局的合作之下,在松山工農設置「臺北在地遊學─日本修學旅行」媒合中心,初步 23 所高中職加入聯盟,預估每年可服務 3,000 名學生,加上原本透過臺灣國際教育旅行聯盟媒合或自行透過旅行社接洽的 5,000 人,臺北市每年可達 8,000 名日本學生來臺北。針對日本來臺北市參與體驗課程的學生進行收費,其費用納入學校基金,形成臺北市教育產業的雛型。

推動修學計畫,是希望增加臺灣學子接觸國際教育、文化發展的機會,也幫助他們拓展國際視野。同時,更落實教育產業輸出,增強臺北與日本之間的教育文化交流。臺北走進世界的第一步,就是走進東亞,相互學習。

今年 3 月的時候,我去旁聽國小的雙語教學課程,也上臺跟小朋友一起來 talk in English。(攝影=潘俊霖)

結語:把孩子想成為什麼樣大人的選擇權,歸還給他們

在成為臺北市長之前,我是一個父親,也是一個大學教授。教育一直是我生活中重要的課題。長年在醫療現場工作,我體悟到教育不該只是「智識」面,它真正應該關心的是如何協助孩子在盡可能公平的環境下,長大成一個有足夠勇氣與能力去面對挑戰、尊重生命,並願意對他人伸出援手的獨立大人。

教育如果是孩子可以翻轉原本弱勢人生的唯一繩索,那我就要讓它強韌到可以拉起每一個孩子。因此我致力推動共融、實驗、平權與智慧教育。期待讓孩子都可以平等受教,有實質的空間選擇與發展自己想要的未來。面對國際局勢快速變化,我認為我們除了積極推動向外發展的可能之外,最重要的基本功是掌握自己所擁有的武器。我們是繁體中文使用者密度最高的國度,我們同時也是與東南亞東北亞關係一樣緊密的國度。除了英語,亞洲各地的主要語言也要成為孩子,特別是新住民二代極為重要的語言資源。臺北是一座開放的城市,教育更應該要走向隨時能迎接時代變化並鞏固平等資源分配的理念。

今年的「臺北兒童藝術節」,我跟小朋友的合照。(攝影=潘俊霖)

以上是我的教育政策,歡迎幫我「拍手」,也可以提出意見,一起討論:

--

--

柯文哲
我們的臺北藍圖

現任臺北市長,剛加入 Medium 的新手。很久沒好好寫字了。我需要讀者,快來追蹤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