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災難,我們要讓自己更有能力承受挑戰

-柯文哲的韌性城市政策

柯文哲
我們的臺北藍圖
8 min readOct 13, 2018

--

不只要抗災,更要防災、減災

近年,氣候變遷影響加劇,國際上許多城市遭受災害的衝擊往往也都超過工程手段的極限。這預示了,未來的都市災害可能會超過公共工程可以承擔的範圍。因此,城市不應該只努力「抗災」,更應該從「預防災害發生」(防災)與「減低災害衝擊」(減災)等方向來努力。

在臺北市供建築使用、公共使用、交通使用與遊憩使用土地約佔臺北市總面積的 44.1%,集中於大同區、中山區等臺北盆地低窪地區。此外,部分建地開發亦往北投區、內湖區等山坡地入侵。就「氣候變遷調適」而言,臺北市土地利用現況以及建築發展之分布型態,具有較高的風險;在極端氣候發生頻率日漸提高的今日,暴雨帶來的淹水災情與坡地災害造成的損失很可能將隨之加劇。

我們必須認知到,我們無法透過軟、硬體的配套措施就百分之百免於災害的衝擊;而如何具備在災害造成巨大衝擊之後的調適能力並迅速站起來,是我們得面對的重要課題。我認為,臺北應該要朝一座「韌性城市」邁進。所謂的「韌性城市」,是以永續經營為目標,不單是減災、防災,更重要的是,城市要成為有能力面對災害,不畏懼災害所帶來的衝擊,並且具有可以快速恢復的系統性能力。

我們認為要城市要有韌性,必須透過與水共存的「海綿城市」、「田園城市」和實踐「低衝擊開發」(LID)等政策,讓城市有因應各種災害的彈性與復原力。除此之外,透過新闢濕地、公園綠地,落實減廢與回收再利用等循環經濟的概念,我們要讓臺北這座城市不但有韌性,更可以真正朝向永續發展的目標前進。

松山區三民里的居民在綠屋頂種的絲瓜,既肥大又美味(攝影=潘俊霖)

在城市裡種田並非夢想
-實現永續的「田園城市」

「田園城市」計畫並非傳統的綠化工程,而是站在食農教育、社區交流、空間創意、社會公益、永續生態與都市景觀的多元價值下,鼓勵在有限的都市空間中找尋可以綠化的閒置空間、建築屋頂、校園空間與任何有趣的社區角落,種植可食性植物,創造生態友善的城市風景。

我們也鼓勵社區以符合永續精神的手法來打造田園基地,同時也利用經營田園基地的機會,促進里民交流與推廣食農教育,在校園內也讓食農的教案融入在自然科學的課程中,讓都市的小朋友可以了解他們吃進去的食物與整個糧食系統的關係。

在我們帶頭推行「田園城市」之下,臺北市至今已累積闢建 16 萬餘平方公尺的田園基地,並且有超過 9 萬人次參與種植。這些田園基地,大多建置在都市中吸熱材料的空間上,大大降低了臺北市吸熱材料的總面積,也緩解熱島效應帶來的衝擊。未來四年,我們會朝下述方向繼續努力。

首先,我們要在臺北 12 個行政區設立分區的「田園城市民眾推動委員會」,結合民眾與專家學者,共同規劃出具有在地特色的田園城市。委員會還可以傾聽參與者的想法,快速精準地解決問題。另外我們還賦予委員會一項重要的任務,就是關懷弱勢族群的參與,發展「社會性農業」,同時鼓勵參與者邀請家人一起到田園同樂。我們也會持續鼓勵學校以田園基地當作推動食農教育的基礎,持續朝永續與循環經濟努力。

第二,幫田園城市創造科學底蘊。我們要協助議題研究經費,鼓勵學術研究人員或都市農耕實踐者們,針對當前都市農耕重要議題進行研究與深化,成果可供公眾參考利用。不論是與療養機構、醫療院所合作,追蹤參與者的身心靈轉變,讓硬體的 KPI 漸變成軟體的 KPI,抑或是讓環境感測技術與田園基地結合,在減緩都市熱島與實現永續城市過程中扮演關鍵角色。

第三,分享都市農耕的美好。我們希望農耕的市民朋友能把收成時的喜悅向外擴散,藉由耕種者的健康生活,讓生活農耕變成一股潮流。因此我們舉辦「田園日」歡迎平時好奇都市農耕的市民朋友,實際參訪田園基地,建立園圃與市民們的多元連結。參與者一多,「人潮帶來錢潮」,就可以建構產業模式創造都市食農供需市場。當田園城市融入市民生活,我們便掌握與國際城市學習與經驗交換的機會,形成臺北觀光推廣特點的契機。

最後,我要讓「田園銀行」變成「田園平臺」,提供各種田園的資源與支持。舉例來說。田園平臺協助田園參與者、潛力參與者、物資需求者、知識需求者與人力需求者找到需要的資源,獲得全方位的訊息。

透過這些政策,我期許有更大的參與面積、更多的家庭參與這場都市的綠色行動。

參與「田園城市」栽種的社區居民開心收成。(攝影=潘俊霖)

雨天儲水,晴天散熱
-不怕水淹的「海綿城市」

臺北市的熱島效應加劇,加上地形狹窄容易淹水,我們要創造一個與水共存的「海綿城市」作為治水政策的核心。最普遍的海綿城市實踐會集中在道路及廣場改成透水性的鋪面,讓城市變成「雨水撲滿」,達到「雨天儲水,晴天散熱」效果。

但就臺北市而言,由於氣候變遷具備大尺度、多層次治理等因素,其衝擊範圍廣大,單就災害層面上不確定性高,導致無法有效掌握災害的衝擊程度。過去以減緩災害為主要因應之對策,目的在於降低災害發生的可能性,而近幾年對於面對災害的思維則漸漸轉變為調適,減輕氣候變遷下無法避免的負面衝擊和影響,著重妥善處理氣候變遷所造成的衝擊。因此在永續發展發展的前提下,我們整合水資源、土地使用、自然生態基盤、河川流域等為一體性的治理思維,將臺北市導向在面對環境變動之下,透過系統調整而可以快速恢復的應變能力。

我們藉由設置雨水花園、多功能蓄洪池、透水鋪面等設施,讓城市能夠吸納更多雨水,讓人造水泥城市,轉變為能夠吸存水、過濾污染物質的「超級大海綿」,達到降溫、防洪、抗旱等效益,根本解決人造城市阻絕水與生態的問題,這是邁向「韌性城市」的首要基本步驟。

內湖的「金瑞治水園區」在豪雨期間可以滯留雨水,平常則是民眾的散步好去處。(攝影=潘俊霖)

在大尺度的都市政策上,我們會持續朝著這五個原則來落實在每一個環節與土地上:

一、恢復水的自然能力與因地制宜的土地規劃

二、檢核現有建設,並遵循「水的自然循環邏輯」的逕流管理策略(降雨、蒸發、逕流、蓄窪等)逐步調整海綿城市的打底工程

三、發展實驗性的生活整合型空間治理規劃

四、透過行政區域的合作,參與流域治理之任務分派與策略推動

五、將未開闢的公共設施綠地與潛力綠色基盤用地進行徵收與容積調派,創造更多的保水、蓄水與滯水的綠色基盤空間。

2016 年 9 月,我去視察文山區防洪工程。(攝影=潘俊霖)

另外,以「低衝擊開發」(Low Impact Development, 簡稱 LID)為基礎的雨水管理系統也是我們持續實踐的政策。LID 常見技術包括綠屋頂、透水性鋪面、雨水儲集系統、植生滯留單元、植生溝、樹箱過濾設施及自然排水系統等。其水文功能除了可以降低都市土地的不透水面積,並且利用土壤和植被的蓄存、入滲、過濾和蒸發等功能,進而減少地表逕流、延長流徑,降低洪峰及增加集流時間,同時亦透過植物、土壤及土中微生物的過濾、吸附等物理、化學及生物反應,對於暴雨初期的非點源污染所造成的嚴重逕流水質之改善效果極佳,藉以達到減輕下游區排及河川生態環境的壓力。因此,LID 措施不僅可減少暴雨帶來的都市洪災和水質污染,同時具有生態、社會和經濟的效益,如緩和都市熱島效應、節省能源、提供都市內動物棲地,並為市民創造出舒適的都市生活環境和空間等益處,我們會持續在每個建設環境進行 LID 的規劃與要求。

面對極端氣候,韌性城市除了硬體上的建構讓城市可以快速復原,軟體上的配套措施也要銜接起來,防災才會做得完整,所以找到脆弱的面向,進而調整 SOP 是很重要的部分。因此,我們將重新檢討現有防災據點、救援動線和基礎設施是否會遭受衝擊,並依據檢討報告做出調整。例如,我們要加強醫療院所的防水能力,並增加低脆弱度的路面作為救災通道。另外,當旱災來臨,各種硬體建設能讓我們不用那麼快速的陷入缺水狀態,即使如果真的缺水了,醫療院所的用水也應該優先。這些軟體建設,將有效保護城市在遭受侵害時,至少民生基礎設施還能順利運轉。

(攝影=潘俊霖)

以上是我的韌性城市政策,歡迎幫我「拍手」,也可以提出意見,一起討論:

--

--

柯文哲
我們的臺北藍圖

現任臺北市長,剛加入 Medium 的新手。很久沒好好寫字了。我需要讀者,快來追蹤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