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影評│高中 High School

Jean W
Jean W的五坪討論區
6 min readNov 6, 2017
High School Poster, 1968

基本資訊

片名│ 高中 High School
導演│Frederick Wiseman
年代│1968年
地位│最早一批direct movie

想到「高中」,映入台灣學子腦海的,無非是高三的聯考、制式或叛逆的制服、嚴格的教官與老師、好玩的社團,或者,那段被父母、老師禁忌的愛情故事。

但1960年代的美國高中是什麼樣子呢?導演懷斯曼利用獨特的鏡頭與觀點,呈現位於美國費城的一所高中內,發生的大小事。色調以黑白為主,全片中無訪談、導演說話,或是介紹性的旁白,全靠一顆鏡頭在校園內滾,滾到哪拍到哪,剪輯而成。這種導演不直接涉入,全靠鏡頭說話,讓鏡頭彷如「牆上的蒼蠅」般拍攝的手法,稱之為「直接電影」(direct movie)。《高中》,便是第一批直接電影其中一部。

以下分為幾個部分進行重點賞析:

一、主體:老師--學生--家長
這部片子的主角是老師-學生,而非學生-學生。而在老師-學生之間的關係中,又以老師為被攝主體。在拍攝過程中,懷斯曼將拍攝重點放在老師的言語與肢體,尤其是嘴部特寫,拍攝學生的表情或肢體反而較其次。在片中,老師可以以教育之名規範學生,讓學生符合學校紀律,也可以制止學生反駁、頂嘴。

老師以肢體以及語言阻止學生反駁
學生無法反駁或解釋

另一個有趣的場景是三個大人正在一個空間討論事情,一開始拍攝手法以及談論的事情,會讓人認為是三名老師,但討論到後面,會發現其中兩位是家長,只有一位是老師,而他們正在討論孩子的升學問題。家長做為教育體制中重要角色一環,同樣也會影響孩子的教育,懷斯曼透過鏡頭捕捉到家長出現在教育現場的畫面,跟老師討論教育問題,標示出了兩個權力主體。

學生家長
學生家長與教師

懷斯曼在拍攝人物時,常常以特寫鏡頭拍攝,先特寫整張臉,之後特寫到嘴部,意即,教師正是以話語權施展在教育現場的權力關係,無論以知識為後盾,或以紀律為武器,而學生手無寸鐵。

二、敘事方式
在《高中》這部片中,沒有明確的傳統敘事主軸,懷斯曼意並不在講述一個故事,而是在校園─在地理上被規範的空間─不同時空中發生的事情與意義。

在某間小教室中,一位老師對著站立的同學興師問罪;在另一間教室,老師教著音樂與文學;在走廊上,一位老師趕學生上課;體育場裡,學生做著一樣的動作、同樣的運動服上體育課。懷斯曼透過鏡頭一幕一幕將場景呈現出來,雖然在校園裡學生佔了大部份人數,但老師總比較能說話、命令、表達,而學生反抗的方式,只有斜眼看著老師、咬筆、趴睡。校園是一個場域,而教師、學生、家長組成一種特殊的論述秩序,懷斯曼透過專拍教師,輔拍學生,將權力主體顯示出來。

老師在走廊上趕學生回去上課

三、校園中的規訓與懲罰
懷斯曼的不少場景都是在拍老師說話、學生聽話,之後學生照著老師說的話去做。如前所述,校園場域裡伴隨的是老師與學生的不對等權力關係,而這些關係受社會的期待與法律保障,逐漸在學生自我中形成內化的凝視與自我監視,學生知道如何符合老師的期待,或者做什麼或不做什麼以避免被校規懲處,並且延續至今。

一幕在體育場裡的場景便能見到規訓的結果。學生們穿著整齊一致的運動服,而非依著每人身體狀況不同選擇適合運動的服裝,並且在老師的口令下進行一樣的動作,似乎在體育課時有動到就好,無關每人的身體狀況與興趣。

學生上體育課

在一堂類似美姿美儀的課程中,老師也指導學生如何走路,才符合社會中對於「美」的期待。

學生在台上走台步
老師指導

四、結論
懷斯曼在此部片中想談的,便是老師在校園空間中各種權力關係的展示,而這一切是被社會、國家與法律保障的行使權。不只在校園空間,懷斯曼也拍攝許多其他機構中發生的大小事,雖然他沒有在影片中明講自己對於這些狀態的評價,但攝影鏡頭即代表了他的觀點,即使沒有說話或表態,仍然可以引發閱聽眾思考懷斯曼想討論的議題。

另一層面,在影片中也會看見老師與學生、家長共同討論未來的升學問題,顯示了學校的社會責任:培養人才。在一幕倒數的畫面中,凸顯了學生有練習、表現、實習的機會,這也是學校的責任之一。但社會責任與權力關係該如何拿捏,又如何檢視,便具有極大的模糊地帶。

學生計畫成功接受表揚

師生的校園關係直到近年都還是熱門話題,近年台灣最轟動的例子便是林奕含事件。雖然並非發生在傳統校園的場域中,但其與教育現場、師生權力仍有不可分割的關係。且此事件也從傳統的師生關係,牽涉到男女關係,使空間、身分、權力的辯證更為複雜化。

知名網紅團體《這群人》亦拍攝了許多有趣影片呈現校園中各種面向,從學生、老師到教官,雖然詼諧且誇張,但其精準的再現引起不少人共鳴。

這群人│教官的經典語錄,2017。
這群人│你有遇過這樣的校園狀況嗎,2016。
這群人│老師的經典語錄,2013。

自1968年至今,已經過了近半世紀,但發生在校園中的許多議題仍尚未被妥善解決。以台灣而言,林奕含事件只是其一,報紙上不時也會報導出高中生因無法負荷課業壓力與家長的期待自殺,或造成性格嚴重扭曲。到了高等教育大學校園中,擠進世界百大的迷思,以及五年五百億的爭奪,學術自由或造假的風波也從來未減少過。如前所述,校園同時負有社會責任,以及權力關係,需要更多元的討論,更多方的檢視,以及更透明化的處理,或許才有機會引起關注,並且在適當的情形下做出調整,讓校園關係更平等安全、真正發揮效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