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靜,就是力量|內向者如何發揮積極的力量

林晉存
操作一下

--

本書是第一本針對內向與外向性格所做的全新探索。以大量實例探討內向、外向在不同文化、家庭裡的表現,在學業與職場的發展,更教導內向者如何將自己獨特性格轉化為優勢。

一般人認為多話的人比較聰明、外型佳、較有趣,也比較多人想跟他們交流。

很多內向者不願意面對自己,這是有原因的。我們生活在一種稱之為「外向理想」的價值系統中。

也就是大家認為理想的自我形象是合群、有主導能力,並且在聚光燈下如魚得水的。

內向的特質:如敏感、嚴肅、害羞時,現在已變成次等人格特質,讓人對內向性格失去信心。

「能夠停下來思索,而不是追尋刺激的個性」,長久以來都與學術和藝術的成就息息相關。

以下則與大家分享中覺得不錯的片段

P20 內向者與外向者的工作差益

外向者動作很快,會快速下決定,比較會一心多用,願意冒險,喜歡追逐快感、金錢和地位。

內向者動作比較慢,比較小心,他們喜歡專心做一件事情,有過人的專注力,通常不太在乎財富和名聲。

他們聽得多講得少,並且比較容易從寫作而不是從對話中表達自己的意見,他們不喜歡衝突,很討厭閒談瞎扯,但是喜歡有意義的討論。

內向者也未必是害羞的人。害羞的定義是害派羞辱,害怕社會一般人對自己不認同。

P40 外向的崛起:外向性格為什麼會變成文化理想?

二十世紀中期模範員工的樣貌:即使是工作性質比較不需要面對大眾,例如實驗室裡面的研究人員,最後獲聘的往往是有推銷員個性的外向者,而不是擅長思考的人。

從希臘人和羅馬人上,也可以看到欣賞外向的傾向。
希臘人認為雄辯是崇高的技能,而羅馬人最嚴厲的處罰則是將人逐出城外,不能與別人社交。

個性文化的崛起,加深了『只看重外向』的這種偏見。

P104 內向者性格所具有的創意優勢

內向的人喜歡獨自工作,而獨自工作往往是創新的催化劑。

P109 性格內向的人,傾向於在公眾領域中取得領導地位

在美學和理論的領域,則多半由性格內向的人佔有領導地位。這些人創造出全新領域的思維,或者現有的知識,而且他們在人生中有很多時間是獨處的。

P113 獨自練習的重要性

只有在獨處的時候才有辦法進行用心練習,當你仔細鍛鍊某項能力的時候,你才能清楚看出哪些事性、哪些道理是你還沒有領略透徹的,你才會努力提升自我的表現,你也才能不斷監督自己的進展。

因為盲目地練習無法改進你的缺點,只會強化你現有的認知。

『用心練習』最適合獨自進行,當你仔細練習某個技巧的時候,需要投注高度的專注力,別人在場可能會讓你分心; 你要有發自內心的、深度的積極力,才會進行仔細且用心的練習,且是你主動激發出來的。

唯有在你獨處的時候,你才能『直接切入最具挑戰性的部分』

P118 阻礙學習的過度刺激

在森林中漫步之後,會比吵雜城市街道上行走之後,更具有學習效率。

一個小的干擾動作,就會對生產力產生很大的障礙。

科學家得知,大腦沒有辦法同時注意兩件事情。外表看起來好像是同時進行多件工作,但其實只是在大腦中不斷來回切換對這些工作的注意力,這麼一來反而降低了生產力,並且出錯率也會提高百分之五十。

P122 腦力激盪的四項規則

  1. 不要評斷或批評別人的看法。
  2. 隨意發想。越狂野的點子越棒。
  3. 盡量發想。點子的數量越多越好。
  4. 可在成員的點子上再加以堆疊自己的想法。

而人數越多,表現出來的成果越糟糕
相較於六個人的團體腦力激盪,九個人的團體所想出的點子較少,內容也較差。

P200 因為環境的不同,每個特質在生存上的價值也隨著不同。

『害羞』個性的動物覓食次數較少,但覓食的內容變化比較大,平日就善於儲存能量,比較守規矩,在掠食者來襲的時候比較容易生存。

個性『外向』的動物經常橫衝直闖,比較容易被食物鏈上層的掠食者吃掉,牠們在生命中所遇見的危險比較多。

許多內向的人都擁有深思熟慮、注意細節等特點。把這兩個特點結合起來,就會成為一種威力強大的工具。

P219 內向者的回饋系統特性

內向者的回饋系統『反應較小,所以比較不會為了追求(回報性)可能性就忘我』,不會拼了命的想得到這些東西。簡單來說,內向者就是比較不容易『瘋忙』。

許多反社會及弄巧成拙的行為,都肇因於人們誇大了正面情緒。
而瘋忙可能會讓我們忽略了一些應該留意的警告信號。

P227 內向者的思考模式

他們天生的思考模式就是會壓低回報者的預期價值,然後開始思考相關問題,所以只要自己大過興奮、太過注意目標的時候,就會提高警覺。

內向者不喜歡往前衝的個性,不只讓他們避開風險,在處理需要腦力的工作上也很有用。心理學家稱之為『高明解題能力』

內向者的思考比外向者謹慎,外向者在解決問題的時候,容易採取速戰速決的方式,寧可求快而不求正確,所以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往往錯誤越來越多。到最後問題變得太困難,或太複雜,就乾脆棄船逃生。

內向者在行動之前會先思考,徹底消化手邊的資訊,願意花長一點的時間解決問題,比較不容易放棄,工作也比較不會出錯。

內向者喜歡先坐著想點事情,愜意想像,回想過去,然後計劃未來; 而外系者比較可能會注意身邊發生的事。彷彿外相者是在看『現在發生的事』,而內向者則是在問『未來發生的事』

遭遇困難時,外向者也比內向者更容易中途放棄。

P244 軟實力:亞裔美國人的外向性格

西方價值觀裡強調大膽和言談技巧,亞洲人讚揚安靜的個性、謙虛和敏感纖細。

從西方的觀點看來,西方人很難瞭解為什麼亞洲人這麼喜歡委曲求全,但對西方人來說是委曲求全的事情,對亞洲人來說可能只是基本禮儀。

P272 內向的人何時該表現外向?

我們因為在乎的人太多了,所以在各個場合會表現出不同的自我,通常不同的朋友所看到的我們,都有不同的面相。

我們可以根據不同的情境展現不同的樣子。

但即使有這種變化,還是有固定不變的人格特質。這些性格往往有固定出現的模式情境。

內向的人可以為了自己非常重視的工作,為了他們所珍愛的人,為了他們高度重視的事物,而表演出外向的樣子。

這些『假外向』的人也可以演得非常逼真,所以似乎每個人多少都知道要怎麼演出。即使這樣,我們可以控制自我表現的程度還是有極限,因為我們真正的自我會在下意識的肢體語言中顯露出來。

P315 內向者與外向者的對話

內向者的話真的比較少嗎?其實參與對話的程度都差不多。

當對話的兩人同為內向的時候,話題大多集中在一兩個嚴肅的主題上;對話的兩個人同為外相的時候,他們的話題則比較輕鬆廣泛。

內向者常會討論『困擾』
像是在課業、工作、友情上面的問題。對話的過程中,通常會給予對方建議,彼此協助解決問題。

外向者比較會講一些跟自己相關、但比較輕鬆的訊息,希望讓雙方找到共同之處。

而當一個內向者和外向者彼此展現了欣賞,內向的人會選比較輕鬆的話題。
外向人士覺得跟內向人聊天可以放鬆心情,而且可以把自己的問題坦白說出,沒有必要假裝自己很歡欣愉悅。

P316 內向者的銷售優勢

內向者擅長討論深度的話題,比較像是提供好建議的人,而不是一個一直想要說服客戶的人。

把自己變成諮商者,對客戶進行諮商
『客戶跟我買東西的原因不是因為他們了解我在賣什麼,而是因為他們感覺到有人可以瞭解他們。』

跟對方講話的時候,試著把自己調整成他的頻率,還有要特別注意他們散發出來的氣氛,多多觀察別人。

但是,難道銷售員不用把場面炒熱,保持情緒高昂嗎?
『很多銷售員就是講話飛快,或是要拿出魅力來說服別人,這些方式其實就是外向人的溝通方式』

而真正頂尖的銷售員,沒有一個是因為外向的特質而成功的。

心得總結:

我們的文化讚揚外向的生活,反對追求內在的生命旅程,所以我們失去了內在,只好再度尋找自己。

一直以來,我覺得我的性格是內向的,讀完這本書之後,更加明確的了解自己是內向的,也漸漸地在成長學習的過程中,在特定場合,可以適時的切換成外向者的特質,但回到自己的本質,偶爾總會喜歡一個人獨處、思考的時光。

也另外分享一本書給大家,『業務之神的安靜成交術』,在閱讀這本書之前,我也跟大多數的人一樣有著萬年的迷思,覺得銷售的優勢就是要外向、有魅力。

也覺得若是內向特質的人,一定沒有辦法把銷售這件事情做好

本書分享想了與既有迷失不同的觀點:
外向人的銷售狀況,和他們的性格甚至是心情息息相關,當他們的周圍一切完美無缺時,業績就會很出色;反之生活中出現了壓力或負面事物,業績就會一厥不振。

內向人因為沒有外向的特質,不論心情、周圍為何,都依照計畫、系統執行,並且獲得大致相同的成果,成交再成交。

而內向人的優勢,是知道該如何使用系統性和聚焦的方式,善用天生長處。

愛才是最根本的東西,外向社交並非必要,要珍惜你最親近、最喜愛的人事物。跟你最你歡和最尊敬的人共事,遇到新認識的人,檢視一下他是否符合這些標準,或是找看看有沒有誰會讓你相處起來很舒服的,不用煩惱要跟所有人都有交際。建立人際關西應該是讓人更開心的事,對內向者來說也應該是如此。

生活要過得好,秘訣就是把自己放在正確的舞台上。

善用你天生的能力,可能是毅力、可能是專注力、觀察力、深刻的見解,把這些能力用在喜歡的工作上,解決問題、創造藝術、深度思考。

--

--

林晉存
操作一下

簡單的事情專注做,有一天世界會為了你而感動! 關於「閱讀、訓練、心得、成長的各種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