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地球科學課綱的討論、實踐與反思:拋磚引玉提供自己的一點想法

Wayne Tsai
教學相長|Learning by Teaching
4 min readDec 8, 2017
本次研習的研習手冊。

今天到台中一中參與「與課綱對話 — — 解讀自然領綱中的地球科學」研習,聽麗山高中周家祥老師談地球科學課綱的沿革,會發現現在我們還能有地科可以教,真的要很感謝天文這一個領域沒有辦法被現行各個學科內容取代掉 (抖);聽聽很多教育現場的老師談論教學上的困難、對課綱的建議等,才發覺自己這個學期實習所教學的內容,其實很多對學生來說太困難了 (真是要感謝我的學生還沒給我翻臉) 。所以重新檢視課綱的內容,對未來自己的教學實在必要!

現行課綱與教材的問題

當然問題不只出在課綱,「一綱多本」也是造成現今課程內容難度太高的因素之一,因為課綱寫得模糊,各個出版商就各自解讀內容,於是大家就越寫越難。舉例而言,太陽系的起源與演變一方面有很複雜的物理過程,很難在課堂上完整交代;即使可以,學生也不知道學這個內容要做什麼。因此今天的研習中,許多老師也對課綱的內容提出了很多刪減的意見,目的是希望學生能在有限的時間中,能清楚地學到最完整的內涵,而進行取捨。

由於宇宙學回歸地球科學科,所以天文的時數就突然暴增,也導致課程內容過於困難。因此今天各個老師提出最多意見的周日運動和周年運動,在課綱建議的內容雖然為

「周日運動可說明不同緯度地區觀察的差別。」(EFa-Vc-1–2)

但是大多數的老師認為光是要把這其中的幾何概念說清楚就很不容易了,更何況提到各個緯度的差別,以及老師們只能在有限的2–3個小時內談完天球、周年運動、周日運動和太陽系的結構等困難的概念。所以老師們建議,在108課綱中可以把完整的內容放到加深加廣的課綱中,而不要在高一的時候詳談 (意思是說在高一的時候只介紹台灣地區的星空,以及周日運動只強調地球自轉造成星星每天提早4分鐘升起的概念即可)。

從這些討論,我想說的是:現在我只是一個實習老師,其實從來沒有真正去瞭解過到底課綱想教的是什麼、課本和課綱的落差在哪裡,也沒有真正去思考教了這些內容到底想要給學生什麼能力、哪些內容是學生真正在未來能用到的,所以總是有個迷思:「學生在高中時代,就是應該學這些內容,不然學高中地科幹嘛?學國中的就好了!」參加完這次研習後,自己終於比較能夠掌握課綱的精神,以及這樣編排的用意,希望未來在進行課程設計可以比較符合課綱所指的方向,把真正重要、精華的內涵傳遞給學生,這樣應該會比總是東塞西塞、讓學生消化不良的內容設計來得更好吧!

素養導向的課程與實踐

從這學期的實習,可以發現自己是個很貪心的老師,總是希望教得詳盡,又能帶學生做很多實習活動和課堂討論。之前上到「濕度的測量」這個單元時,我就把實習活動手冊的內容做了一點修改,讓學生從科學假設開始思考 (即哪些因素可能影響濕度),然後設計實驗 (自選三個地點進行測量),最後解釋實驗結果,於是本來只是希望學生學會乾濕球溫度計的原理和用法,就被修改成一個小型的探究活動 (詳細的成果和檢討之後會再發一篇文)。

在「濕度的測量」實習活動中,筆者讓同學自行假設影響濕度的變因,並且讓同學自己在校園中選擇測量的地點,期許學生能夠透過實驗結果,判斷其實驗是否能夠成功驗證所假設的變因。

這樣的活動雖然能讓學生學到探究,但這真的是「基礎地球科學(上)」這門課的目標嗎?也許一部分是,但是就算探究很重要,在這門課當中教,學生能學到的也是很有限。到頭來只能告訴學生說:「探究是科學的基礎,但是時間太少,所以這樣的實習活動只會是一個簡介;如果真的要學應該要另外開一門課來學才會比較完整。」也許,這也是為什麼新課綱要開探究與實作課程的原因吧!希望未來透過探究與實作的課程,老師們有機會可以好好的讓學生認識什麼叫科學探究、什麼叫論證,讓我們的自然科學教於不再只是淪為計算、觀念的記誦,而能真正對培養科學興趣和素養有正向的影響。

--

--

Wayne Tsai
教學相長|Learning by Teaching

師大地球科學系畢業,目前就讀台灣大學大氣科學研究所碩士班。研究領域為氣候變異與預測,興趣是科學教育、科學哲學、數位音樂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