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土生土長的都市小孩,當成年後認識的朋友分享自己童年在三合院裡度過的點點滴滴時,我的回憶多半散布在臺北城西側的各大公園,和百貨公司頂樓的遊樂場。三十年後,公園多半仍在原處,彷彿成為人事變遷的見證。青年公園周圍的國宅,象徵當年人人嚮往的安定生活;日治時代慣稱的「新公園」,如今紀念著二二…
那是好多好多年前的冬天。
他們父女已經兩天沒有吃過像樣的食物,冷風順著河水吹向那個實在無法稱之為家的遮蔽物,鑽進每一個縫隙、滲透所有的報紙和破布。
爸爸躺在床上,連咳嗽都是有氣無力的。「小梅,小梅⋯⋯!」無人應答,女兒不在,卻不是因為開學的緣故。小梅在屋外草叢四處探尋著有無任何可能換成食物的東西,有時候會撿到可能是從橋上掉落的,或更外面的馬路滾來的金屬甚至個人物件。但這類意外收穫總不常出現,於是她開始愈走愈遠,今天已經快要走到馬路邊了。就在小梅幾乎要放棄的時候,似乎看見水溝蓋上有個東西,她快步跑過去,竟然是一個十元銅板!她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