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納,其實是在抉擇中找到自己的方向。

[圖片來源]面白創意:來做一些事

點燃你對收納的心之嚮往

第一次看見廖心筠老師時,是在她的收納講座裡,很想知道被粉絲親暱稱呼「廖哥」的她,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嬌小的身軀帶著嘹亮的嗓音,充滿朝氣、輕鬆自在不失嚴謹,對於每個問題都細心聆聽,更引領學生一起找到答案,就是希望他們走出教室,還能繼續使用在生活上;她和學生就像朋友家人般熟悉,他們的背後都有著無數個對於生活與人生的難題需要整理,而廖老師則是點燃他們心之嚮往的那個人。

[ 圖片來源] 收納幸福粉絲專頁

「收納」不單只是將東西收好,而是結合你的生活,讓心也一起歸位。談到收納,廖心筠笑著說「家裡整齊了,好像一切可以變得幸運、思緒也更清楚」,其實收納是一門藝術,她認為收納的抉擇是最重要的,「在這個很多物品都很好購買的時代,你可以從很多東西中取捨,找到自己最想要的、最希望的生活,我覺得這是收納整理的根源。」

[ 圖片來源] 收納幸福粉絲專頁

收納轉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同時反映你內心的狀態

其實更多人是渴望讓家不只是整齊,也要有像家一樣的生活。對此廖心筠提到,在收納之前,最需要先思考的是:「你們想要在這個家過怎樣的生活?要了解全家人心目中對家的理想願景?比方說:哥哥想要一個乾淨的房間、爸爸想要一個泡茶的地方、媽媽希望陽台可以種花草。透過了解每個人對家的渴望、找出家的樣子,重點是家人們對於這個家的共同希望又是什麼?」正是因為有了對家的願景,在溝通理解的過程中,翻轉與家人之間的關係,有太多的例子,讓廖心筠看見收納背後的意義與力量。

在接觸收納的案例中,常碰到太太想讓家中的環境改變,但是往往另一半不願意,這時候廖心筠也有她的一套。在實地走訪委託客戶的家時,她先讓太太學會,客戶的先生會感受到另一半真的在改變和想認真的一面,就有可能被打動;又或是運用比較心態讓客戶的家人感受到被同理,轉而嘗試收納,比如說:「你看你先生雖然這樣,但至少東西收的滿好的,你們家有百分之八十都是你的鞋子。」

因為講的是事實,所以很多人透過專家這樣的認可和鼓勵,就會願意改變;甚至是媳婦自己想改變,但她只能動自己的房間,所以當她開始整理自己的房間,不斷地清出東西時,突然發現公公也開始整理客廳的東西,其實只要看到身旁人的改變,人就會不自覺地動起來。

[ 圖片來源] 收納幸福粉絲專頁

廖心筠指出,台灣人真正的問題不在於收納,源頭其實是面對「斷捨離」這件事情的態度:因為方便所以購買重複的物品、因為便宜所以多拿一些贈品、覺得每一樣東西都很重要等等。這樣的狀況其實請再強的收納師都沒有用。「最根本的問題不是物品,而是人。如果你遇到每一樣東西都想把它帶回家,那根本不可能做好收納。」廖心筠有感而發地說,有很多人常常感到匱乏,可能是童年或心理因素造成現在的結果,但她覺得最基本的,還是解決根本:也就是人,才有辦法解決物的問題。

收納、人與物品之間的關聯?

每個人都很習慣在「物」裡面加諸自己的情感與象徵,而物品本身其實是沒有其他意義,所有事情都來自於人的情感,最大的影響就是當人因為情感而把物品帶進家;所以當這個人的心態改變,他就也有辦法改變這個家。

「很多時候你可以從環境去看出一個人的心理狀態,像我接觸久了,反而覺得自己很像家裡的心理醫生,我一看就知道你們家現在是什麼狀態。」廖心筠其實不只是收納師,因為擅長觀察細節,她更像是擁有空間與人之間的讀心術,透過收納與斷捨離,讓人能夠擁有重新出發的力量。

用心傾聽,用收納表現愛

仔細發現,其實廖心筠粉絲專頁上的文章很長,除了案例分享之外,更多的是對於收納的想法與對生活的連結,很多粉絲都能耐心看完,貼文下面的回應也非常的豐富。廖心筠即使在撰寫分享的時候,都能感受到背後不只是案例作品,更多的其實是那個人的呈現,甚至是一段段動人的故事。

因此引發很多人更有信心,最後更成為交心的朋友,即使過了好一段時間,粉絲都還是會與她分享自己的近況,甚至是因為收納讓自己的生活更好,這些的回饋都讓廖心筠感動萬分,因為生命影響生命,讓更多的人得以在生活上獲得轉機。

[ 圖片來源] 收納幸福粉絲專頁

遺物整理,讓人能夠學會道別

廖心筠協助過不少案例整理親人留下的遺物。在開始之前,必須先梳理他們和往生者之間的關係,其實這不是一般的斷捨離,而是需要一點人生的體會與感想。在面對整屋子都是回憶物的時候,其實當下是很痛苦的,廖心筠提到「像我之前去過一個房子,案主十年都沒有進去,當我們一走進去,看到桌上有一束十年前他送給媽媽母親節那束花,日曆就停在那一天,當下的情感是很重的。」

更有很多人無法跨越這道情感上的斷捨離,廖心筠則透過遺物整理的方式,同時傾聽每一個人的生命經驗。「進到要整理的房子時,我會跟房子對話、跟屋主對話,當然屋主不一定在那個房子裡面,我會說今天要做什麼?我是誰?為什麼我要來?當然花最多時間的,還是跟這個提出整理要求的人對話。」廖心筠帶著在世者一起去找到:究竟往生者想傳達什麼樣的訊息給他們?最後將情感整理好,讓人生繼續前進。

讓收納變成教育的一環,從小開始

廖心筠因為明白收納對人的重要性,也曾經到中途之家演講。那些孩子因為過往的經歷無法回到原生家庭,但即使是內心充滿傷痕,他們更渴望找到一個方式來改變自己,讓自己的人生更好。

那次的講座結束後,還有中途之家的小孩跑來跟她說,希望長大之後也能像廖心筠一樣幫助他人,「我希望我的收納可以擴及到教育,公益我也很樂意,重點是我希望可以讓人知道:透過收納整理可以改變很多很多,甚至改變這個人的人生都有可能。」坐在廖老師對面的我,當下覺得非常榮幸能夠認識這樣的人,對自己的工作與社會,都有那麼濃厚的愛與責任,如此純粹地希望讓社會的人因為這樣更好。

[ 圖片來源] 收納幸福粉絲專頁

談到近期的規劃,除了忙著規劃新書之外,廖心筠也一步一步實現關於收納的願景。近期北部講座結束後,新一期的「人生整理講座」今年將會在南部、中部開課,預計明年會出親子收納教育的相關課程。有心將一件事情專注做到好,這不只是專業,還有背後對於人的關懷還有愛,才得以在收納這條路上,走得長久走得更遠。

【後記】小編當天採訪廖心筠老師之前,和夥伴一起跑去淨灘,隨口和老師分享了這件事情,沒想到老師也曾經一個人帶著小孩在海邊淨灘,讓我深受鼓舞!即使是微小的力量,老師仍是用滿滿的愛與關懷在社會上付出自己能力所及的事情,我特別和與閱讀這篇的每一個人分享這份感動。

圖片來源:廖心筠個人臉書

你可以關注更多:
收納幸福
文字的那些小事:接案觀察日記

特別感謝:
Nick Li / 面白創意:來做一些事

【#有溫度的工作人:work with heart,work with love!】
#扭轉社會現狀劣勢 #影響社會觀念 #改變社會認知

--

--

Alice Huang 愛力獅
文字的那些小事:接案觀察日記

不只是文案,文字是我觀察生活的出口與方式。觀點思維/行銷案例/創業觀察。FB@文字那些小事、IG@alice.freelancer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