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思不藏私】Inspired ~ 書摘 3/5

Vince Huang
【文思不藏私】
2 min readDec 11, 2019

--

練習用書上的五篇為主題,整理成五篇書摘,每篇限定在 1000 字內。

第三篇 適合的產品

產品團隊最重要的產出物就是產品的商業價值,傳統的『產品路線圖』(Product Roadmap)著重於做什麼?哪些功能排在哪個階段?這些功能的優先順序為何?

這一類的『產品路線圖』又稱為『利益關係人導向的路線圖』(stakeholder driven roadmap),因為它能滿足利益關係人的兩大訴求:

  1. 讓團隊能投入最有價值的事情。
  2. 讓專案的時程是可以精準預估。

然而,產品路線圖存在了兩大問題

  1. 一半以上的創意是不可行的:可能是缺乏價值、可能是不易使用、可能是實際限制、可能是商業價值低。
  2. 可行創意是需要反覆迭代的:反覆的修正調整是一個滿足商業價值產品必經的過程。

簡單來說,產品的價值是解決問題,而不只是交付待辦清單或產品路線圖上的功能。

實際上,產品團隊必須要清楚了解『商業情境』(business context),包含了『產品願景與策略』和『商業目標』。這是需要一個『充分獲得授權的產品團隊』才能達到的情境。利益關係人明確告訴團隊需要他們完成什麼以及如何衡量關鍵結果,然後讓團隊腦力激盪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案,重視的是『商業問題有沒有被解決』,而不是『工作項目』有沒有被完成,這過程中產出的『產品路線圖』又稱為『結果導向的產品路線圖』(outcome-based product roadmap)。

建立產品願景有幾項關鍵原則:

  1. 從為什麼開始
  2. 專注於商業問題上,而不是提出解決方案
  3. 提出激勵人心的產品願景
  4. 堅守願景,但彈性的看待細節

如何執行產品策略也有幾大原則:

  1. 聚焦在一個目標市場或一群客群
  2. 產品策略呼應商業策略
  3. 關注用戶,而不是競爭對手

可以運用『目標與關鍵結果』(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 OKR)來確認商業目標。

  1. 目標應該是質化的,關鍵結果是需要量化的(可被衡量的)。
  2. 關鍵結果應該是衡量商業價值,而不是衡量產出物(output)。
  3. 讓目標與進度都是透明的。

接續看【Inspired ~ 書摘 4/5

--

--

Vince Huang
【文思不藏私】

A Product Owner in software company, interests include agile/scrum, machine learning and mobile design. https://www.linkedin.com/in/kuoyuhu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