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精神病院

斜槓達叔
斜槓達叔的生活點滴
3 min readApr 12, 2020

以下內容是轉貼至我媽精神病院日記
我媽是個近60歲的護理師,在台北的精神病院服務超過15年,面對各形各色的精神病人有很多不同的人生體會,寫了好幾年的日記,最近我媽開始從手寫改成用語音輸入的方式,這些精選故事我相信對人們認識精神病有很大的幫助,但我媽畢竟不擅使用網路工具,會在她個人臉書上分享就很了不起了,所以我把她的故事放在我的部落格這邊,希望未來大家未來google都可以找到。

基於個資法和保障隱私的責任,不會有任何圖片或照片補充,所提到的病人或醫療人員都是化名,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給那些認為精神科病房是恐怖的,電影看太多的人 。
這一篇談的是精神病人住院的流程:
首先你一定要有自傷或者有傷人的危險性,才會被送來醫院。然後經過門診或是急診的醫生判斷,你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對你會比較好,你才可能住院,那麼住院以後呢?
你會被帶進有兩道門的病房,兩道門,是為了預防病人逃跑用的。
再來護理師就會為你介紹住院生活須知。就像旅館一樣,哪裡是廁所,哪裡有電話,哪裡有開飲機,那個地方希望你不要去,如果你是男生就不要去女病人區,如果你是女生就不要去男生區。
會告訴你洗澡的時間,吃藥的時間,哪些東西不可以帶進病房,比方說超過30公分的繩子,包括你的鞋帶,你的絲襪,你的長浴巾,都不可以使用。更不要說那些會破的瓷器,可以打人的鐵器,通通不准使用。最可怕的是你的手機被沒收了,你只能使用電話IC卡,去跟外面的人聯繫,而且還有時間的限制。
住院做什麼,首先就是要讓你被人家觀察,在這種保護性的環境下,你的藥物對你適合嗎?什麼藥物最適合你?如果你睡眠狀況很糟,你是入睡困難,還是很早起來,用的藥物都不一樣。
是什麼樣的藥物會讓你有不好的副作用?哪些藥物最適合呢?只有住院才能知道。住院期間才能好好的調整藥物,短短的門診時間,通常說不清楚,也看不明白。
接下來你就會做很多的身體檢查,排除是因為生理上的因素,而有精神病的傾向。例如你可能有物質濫用 。要做一些神經學的檢查,看看你腦波正常嗎。
經由藥物的調整,或者心理治療,你比較正常了。可以從自我封閉的狀態,走到了客廳,可以去看電視了,可以跟人對上眼了,可以對人比較客氣有禮貌了。可以照顧自己的個人衛生了,睡覺已經比較正常了,我們期待你去參加一些復健活動。
復健活動有什麼,可以讓你打球跑步,做瑜珈,唱歌,參加一些會談的團體,甚至於做小點心,打毛線做小手工,增加你的成就感。
有的時候要做心理測驗, 評估你現在的能力,跟你的年齡,教育水準是不是相符合,也可以作為下一次住院的參考。
每天都會有護理師,醫師,心理師,社工師,輪流跟你講話,確定你都很正常,評估你的狀況。再來你可能外出4小時,由家人帶出去,試試看你的適應狀態。
外面是一個刺激性的環境,也許只是外面走一走,你都會覺得有人要害你,有人要殺你。那你最好再回到醫院來,再住一陣子。如果你好的已經不再害怕了,就可以到達準備出院的階段。
出院去哪裡呢?如果跟家人 實在合不來,可以去住在康復之家。如果實在亂的可以,仍然需要保護性的環境,就可能要轉介到收容性的醫院。也可以留在醫院的復健體系。
如果需要補助的話,我們的社工師會想盡辦法,醫生也會想盡辦法,減少你的醫藥費。
這個時間大概要多長,大概一個多月,這個是個平均的數字,有人非常的長,有人也非常的短,這是不一定的。
以上的每一個環節,都是決定你住院時間長短的重要因素。有人因為藥物副作用 ,有人因為跟家人談不攏。有人因為精神狀況很糟糕,而延長的他的住院。這是一個人性的環境,不是電影演的那種很可怕的地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