唭哩岸文化工作室 守護在地石記憶
唭哩岸,一個對外地人來說極其陌生的地名,對許多人來說,充其量不過是個偶爾經過的捷運站名。但許多人不了解的是,唭哩岸曾有過一段輝煌的「打石」歷史,出產的唭哩岸石早期被是北部許多重要建築的材料來源,然而隨著這些古蹟舊址的拆遷,這些百年建材也隨之消逝。有感於此,在地人李庚霖和幾位夥伴一同創立「唭哩岸文化工作室」。
【記者黃英壹/台北報導 】就讀臺灣藝術大學古蹟藝術修護學系的李庚霖,畢業後加入儲備社區規劃師培訓計畫,課程中和幾個志同道合的夥伴以自己的家鄉「唭哩岸」作為提案項目,開始了長時間的田野調查,四處拜訪耆老,記錄唭哩岸的在地故事和文化。過程中,因為歷史文獻稀少,讓資料的採集和佐證難上加難,李庚霖苦笑說:「不像北投區的溫泉資源這麼豐富,這麼受大家關注,唭哩岸這邊的所有東西真的都是『問』出來的。」課程結束後,他不願讓這段時間的努力就此打住,2014年擔任召集人,成立「唭哩岸文化工作室」,延續守護文化資產的理念,期能透過他們的努力,保留這些珍貴的唭哩岸石,並且用藝術激發大家的文化意識,讓所有人重新認識唭哩岸。
為了搶救唭哩岸石,唭哩岸文化工作室和許多所在地中、小學合作舉辦講座、導覽,透過教育的推廣與扎根,讓年輕學子有機會走出校園,認識社區、用行動一同守護唭哩岸石。此外,唭哩岸文化工作室也在2018年底,發起募資成立「唭哩岸石銀行」,當有唭哩岸石建物被拆除時,協會能掌握形況並盡速回收、整理唭哩岸石,建立完整的循環機制。無論是用於未來的古蹟修復、藝術創作或是教育展示,都可以讓唭哩岸石有效地重新被利用,不讓重要的文化資產輕易被抹滅。
在守護唭哩岸石這條道路上,縱使李庚霖滿腔熱情,工作室仍面臨到不少問題,社區規畫師這個身分畢竟仍屬義務性質,經費的籌措便是現實的一大難題。儘管隨著唭哩岸石銀行的募資成功,以及媒體的協助報導,唭哩岸石的議題獲得大量關注以及政府和民間的重視,也成功得到資金的挹注,不過遠水救不了近火,礙於公部門預算編列的期程限制,一些唭哩岸石在拆遷、運送時所產生的立即性支出,只能靠著李庚霖自掏腰包填平。此外,也因為李庚霖並不具備對這些唭哩岸石的所有權,因此無法馬上利用它們,只能等待政府日後進一步規劃,更間接造成了唭哩岸石循環利用的空窗期。雖然這些問題可能沒辦法立即解決,不過搶救唭哩岸石的工作刻不容緩,李庚霖希望公私部門能夠加快腳步,盡速做好準備!
近期,李庚霖體認到文史教育的重要性,除了繼續蒐整、存放唭哩岸石,也到各社區開課、演講,並與其他社區文史團體分享、交流經驗,將自己的能量向外擴張;他也更積極向外找尋合作對象,例如:與技職學校學生合作,結合他們的專業,為唭哩岸石找到不一樣的利用方式,進一步活化它們的價值。訪談後,李庚霖期許現在的學子們,多培養自身敏銳度、關心周遭環境,只要有心,便可以在各個領域找到自己熱忱的所在。
【唭哩岸石小檔案】「唭哩岸石」石英砂岩產自北投唭哩岸一帶,是臺北盆地第二老地層木山層的沉積岩。岩體抗酸耐火,成為臺灣重工業時期煉鋼、玻璃與陶瓷產業重要的建爐材料。1970年代因產業轉移,且主要產地被徵收為陽明大學校地,唭哩岸石停止開採,此後需要石材的人,便只能從禁採前的庫存,或是被拆除的老屋殘塊裡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