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照顧產生「心」能量:壓力的檢測與覺察

明怡小編
明怡觀點
Published in
Jan 16, 2024

--

根據許多調查與訪談我們了解到,NPO工作者時常會將目光放在個案身上,在照顧他人的同時,常常忽略了對自己的照顧,較少機會好好認識與覺察自身壓力。1/11 明怡為NPO工作者開設自我照顧講座,邀請華人心理治療發展協會的心理師黃暐超帶領大家開始將視線轉回自身,注重飲食、保持水分攝取,都是實質性的自我照顧的技巧。

很多時候,我們容易忘記自己的極限和可承受的範圍,直到出現一些外顯的行為,身邊的人才知道要提醒我們可能是內在壓力所導致的異常行為,這些外顯行為包括咬指甲、來回踱步,嚴重者甚至失眠等,所以周圍同事、朋友也需要我們的關注。

辨識壓力

「覺察壓力」與「展開解壓行動」兩者都同樣的重要,因為有時候我們雖然知道自己有壓力,但如果不采取行動,內心的壓力就會積累過多,進一步會影響身心健康。

暐超介紹了職業疲勞量表並且詳細解析分數代表的意義,透過四個面向包括個人疲勞、工作疲勞、對內外部顧客的疲勞以及工作過度投入的疲勞,幫助大家檢視自己的疲勞指數以及身心狀況。檢測結果讓人反思是否在工作中過於投入,在假日除了工作之外似乎無所作為,又或是身心失衡,有發生疾病的風險。

講座當場統計發現大部分人的分數落在中高區段,顯示NPO工作者在工作的負擔上相當沉重,許多工作上的事情在沒有督導以及同事協助下必須得獨自完成,形成了一種壓力過大的生活樣貌。

知道,才能解決

每種動物代表不同的壓力源

暐超也運用動物心理測驗,以輕鬆愉快的方式讓大家了解自己的壓力源。並在過程中引導我們,即使是做簡單的心理測驗,內心小宇宙中都有可能閃過擔心做錯事情、時間的壓力、別人眼光的壓力等等,這些有趣的測驗讓我們看到自己平常忽略的面向,並且意識到認識壓力來源的重要性。

而面對壓力源才有機會了解自己可承受範圍的界線。在成長過程中,壓力有時候是一個正面的挑戰,可以幫助我們成長,但我們需要分辨自己承受壓力的極限。這樣才不容易因為外在因素:時間不足、工作環境壓力大、人際關係緊張,以及工作負擔過重等種種問題重重交織下形成的壓力導致身心失衡。

暐超強調:「僅僅看壓力量表的分數本身沒有意義,重要的是在不同面向中所承擔的壓力是否超過你能夠負荷的。」並且鼓勵NPO工作者立刻採取行動──「改變別人很難,改變自己最容易」。

壓力下的自我照顧

我們或許可以在每次的減壓行動中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式。培養自己減壓的習慣,不論是找到三位朋友可以偶爾吐苦水聊天,或是找到喜歡的運動方式,都能幫助自己紓壓,同時在朋友或同事中找到支持自己的動力,為自己找到減壓的習慣和承受壓力的界線。

在自我照顧的這個主題上,明怡基金會透過此次的分享,希望可以帶給NPO工作者更輕鬆自在的覺察自己的壓力,培養日常為自己減壓的習慣,也期待學員將這樣的覺察的工具推薦給工作上遇見的同事、個案身上!

--

--

明怡小編
明怡觀點

明怡同仁組成明怡小編群,帶著高度熱忱,持續摸索學習。我們把和NPO夥伴交流,網友指教,前輩請益等心得寫下,期許幫助彼此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