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戰之父是如何養成的 “Father of Star Wars”(prequel)

盧卡斯的創作之路(前傳)

在「我喜歡的導演名單」裡,絕對不可能出現喬治・盧卡斯。如果「電影導演」這個行業有技能評估表的話,他的分布必定非常不平均。

From Wookiepedia

如同盧卡斯承認(也如同我們看到的),他是個爛編劇、缺乏刻畫角色深度的能力;對他而言,演員只是道具,而且是難以控制、不好用的道具。馬克・漢彌爾(Mark Hamill)曾說過:「要是有辦法不靠演員就拍電影,喬治・盧卡斯絕對會這麼做。」這說明了在他執導的六部星戰電影中,大紅大紫是那些角色形象,不是演員。他的成功,來自於絕對的影像思考,以及統合(我盡量使用中性的字眼)團隊的能力,這些特質儘管沒那麼「藝術」,但卻也是電影導演不可或缺的成功因素。

這世界上許多偉大的電影都有原著小說或真實事件作為根據,尤其是奇幻/科幻片,星戰卻是異數。當然,任何異想天開都有其靈感來源,但星戰確實並非改編任何作品而成,電影就是星戰的起源。因此,彷彿從石頭裡蹦出來的《星際大戰》格外使我好奇:創作者腦子裡是裝什麼才會想到這些東西?於是我找出盧卡斯的其他作品,感謝老天,他作品不多。

如今回頭看這些影像,免不了將它們和星戰聯想在一起,無論對錯,總之擺脫不了。他的短片作品幾乎都被放上網路,若以下連結被移除,以片名搜尋也很容易找到。

一分鐘,一鳴驚人:速度、光影、權力

盧卡斯是南加大電影幫,他在這裡從大三課程開始踏上電影路,從選課的偏好就能見微知著:他對劇本寫作課一點興趣也沒有。他交出的第一部課堂作業《觀看生命》(Look at Life,1965)只有一分鐘,但拼貼風格(LookLife都是雜誌的名字,也是其影像的來源)和突出的配樂讓此短片橫掃學生獎項,這個簡短而猛爆的成功,在他心中為自己的創作風格埋下了自信的種子。

第二部短片《賀比》(Herbie,1966)沒有劇情,嘗試很多光影效果(有人說彷彿看到銀河系的誕生)。

第三部短片《自由》(Freiheit,1966)找來他的同學兼室友藍道・克萊瑟(Randal Kleiser,《火爆浪子》的導演)演出一個逃離東西德邊界的人,這種「逃跑」的情節也出現在他後面的作品。很難說他是出於什麼理由選擇這個題材,不過星戰系列本來就是具有高度政治意涵的作品,在這部短片裡,算是看到了他對於「權力」以及「對權力的抵抗」的一些端倪。

等到畢業製作《1:42.08》(1966,又名1:42.08: A Man and His Car,或1:42.08: To Qualify),盧卡斯索性直接以「賽車」為主題,回歸到幾乎沒有情節、以大量短鏡頭呈現速度感,類似沙漠的取景地,和大量主觀鏡頭、手部特寫,以及幾近低飛的奔馳,完全讓人聯想到《威脅潛伏》裡童年安納金・天行者那場飛車競賽。

大學畢業後成為研究生的這一年,他的創作能量旺盛,形式和題材相當跳躍,但風格則相對一致。《任何人住在一個(不知何如)的漂亮小鎮》(Anyone Lived in a Pretty (How) Town,1967,翻譯採高寶《星際大戰如何以原力征服全世界》,頁99)片名取自康明斯(E.E.cummings)同名詩作。如同詩句,整體看似呈現天真的田園氛圍,但伴隨著一個以早期默片的剪接手法出沒的攝影師,被他拍攝過的人會消失。以及夾雜著看似毫無關聯的工業都市畫面,確實讓人聯想起星戰正傳系列的構圖。

《皇帝》(The Emperor,1967),片名與星戰倒是無關。這是部紀錄片,「皇帝」是傳主廣播主持人Bob Hudson的自稱。受限於英文聽力和對背景的陌生,並不理解他選擇這個題材的原因,也許對其特立獨行的風格有所同感?片中充滿大量特寫鏡頭(包含以性感聲調隔空「對話」的女子),仍然夾雜許多非敘事性的(快速)影像。本片另一個不知道只是一時興起或意有所指的做法是把演職員清單放在影片中途。

接著是他短片時期最重要的作品《電子迷宮》(Electronic Labyrinth: THX 1138 4EB,1967),非常具有《一九八四》的反烏托邦風格(或說讓人想起蘋果那支《一九八四》廣告),以及可見《星際大戰》的幾項元素:嘗試逃脫制度的掌控、白色的無機空間、大量的發亮按鈕以及控制面板、穿著制服的管制人員(風暴兵)。這部短片後續發展為長片《五百年後》(THX1138,1971)。

退出為了獎學金加入的《麥坎納淘金記》劇組後,他到亞利桑那州沙漠拍攝另一部以數字為名的紀錄短片《6.18.67》(1967),一樣沒什麼劇情,但真是,非常的「塔圖因」。

第一部長片

盧卡斯後來加入了幾個不同的團隊,藉此賺取獎學金或薪水,但工作運不怎麼樣,直到認識了大他四歲,來自UCLA的法蘭西斯・柯波拉(Francis Coppola),他視柯波拉為第二位人生導師(第一位是他父親)。另一方面,「原力」(Force)的概念也已然出現。

在此先暫停一下,倒回幾年前。加拿大的年輕導演亞瑟・李普賽特(Arthur Lipsett)1963年以電影局廢棄的膠卷剪輯出短片《21–87》,對星戰有相當重要的影響,片中一個男聲說著:

Many people feel that in the contemplation of nature and in communication with other living things, they became aware some kind of force or something behind this apparent mask which we see in front of us, and they call it God, and you know it depending on their particular disposition to the question…

(不精確翻譯:許多人感受到,在對自然的沉思和與其他生物的交流中,開始對於在我們面前看到這個表象的面具,其背後的某種原力或某種事物有所意識,他們稱之為上帝,你知道這取決於關於他們對這個問題的特殊傾向……)

看到關鍵字了嗎?

從短片而來的《五百年後》如前所述有著反烏托邦風格,在盧卡斯為此片拍攝的宣傳短片《光頭》(Bald)的一開始,他語帶輕鬆地說著這部片是自己十歲時看漫畫而來的經驗,「我總是對於『我們活在未來』的事實感到驚訝,如果你想拍關於未來的電影,用寫實的東西拍就行了,因為我們正活在未來裡,一切事物都從現實中消失。」

片中藉由藥物控制性與情緒的做法讓人想起《美麗新世界》之類的冷科幻作品。據說盧卡斯本來要讓男主角提到「原力」,不過後來刪除了台詞。儘管我英語聽力有限,但對白不多(而且我很懷疑就算全部聽懂可能也搞不太清楚電影到底在演什麼),至少能看到其敘事及美學風格。「二手宇宙」的氛圍逐漸明顯,情節反映了他與同輩電影人對片廠制度的不滿(這部片的真實命運也在某種程度上催化了好萊塢電影工業的變動,例如《教父》),結局則給人一種樂觀的感受 — — 以及他的確非常會拍夕陽。帶著金屬面罩的黑衣機器人警察,顯然正是風暴兵的原型。

星戰密碼

星戰的細節和各種哏,經常讓我想起藏在迪士尼動畫裡的「米奇頭」,對影迷而言是種額外樂趣。從《五百年後》開始,即使星戰八字還沒一撇,但已經開始出現蛛絲馬跡。比如根據配樂華特・莫區(Walter Murch)的訪談,提到來幫忙配音(多半是背景人聲)的演員泰瑞・麥高文(Terry McGovern)在即興對白裡用了他朋友的姓氏,講了句「我可能(開車)輾過一個武技」(“I think I ran over a Wookie.”),就成了星戰「武技族」(Wookiee)的來源。片頭的《巴克・羅傑斯》(Buck Rogers)也有其意義。這是一九三〇年代在美國相當受歡迎的科幻冒險作品,與稍晚的《飛俠哥頓》(Flash Gordon)都是盧卡斯的星戰創作啟蒙。他將原本設定在25世紀的巴克・羅傑斯改成20世紀,正呼應了「我們活在未來」的概念。

想也知道,華納討厭極了《五百年後》,他們要盧卡斯修剪內容,也不幫這片宣傳,票房當然很糟。至於影評則呈兩極,但至少受邀參加坎城影展。在坎城,盧卡斯心中的「越戰三部曲」首部《美國風情畫》(Amarican Graffiti,1973)也得到聯美(United Artists)的合約。(附帶一提,二部曲是柯波拉的《現代啟示錄》。)

美國版的《小牛》

沒說是正式翻拍,不過《美國風情畫》著實是美國版的《小牛》,片名也帶著點「義大利文」風情,劇情集中在一夜之間。由於前作票房失利,盧卡斯被要求拍喜劇,不過這片帶來的成功可能誰都沒想到。故事發生在1962年的夏天,就是盧卡斯發生車禍、讓他對人生改觀的那一年,也是美國大量投入越戰的初期。高中畢業後的某個晚上,以霓虹閃爍、渾圓的drive-in速食餐廳作為起承轉合的場景,四個男孩各自遭遇的瘋狂小事。

據盧卡斯的說法,四個男孩中,有三個角色都是他不同面向的化身,年輕的理查・德瑞福斯(Richard Dreyfuss)擔綱,他的造型也看得到盧卡斯的影子:無聊得要命的格子襯衫和眼鏡。我對這部片稱不上特別喜愛,不過該片上映時越戰還沒結束,美國觀眾對約莫十年前風雨欲來的平靜天真,想必深有所感吧。

這部片與《星際大戰》看似截然不同,但兩者之間的關聯比想像中多:最直接的是因為《美國風情畫》以極小成本獲得的票房成功,為《星際大戰》注入資金基礎,他以50萬美金成立光影魔幻工業(Industrial Light & Magic, ILM)特效公司,一度毫無前景的電影特效行業,如今已是電影成立的必要條件,將另起篇章討論。

他的音樂品味與對車的喜好也一再展露其中。「車」這種純機械製造物成為劇中所有角色迷戀的對象,而「兜風是美國人的求偶行為」。一場關鍵的飛車競逐,是哈里遜・福特(Harrison Ford)第一次拿到的主要角色(他在這之前除了在影視圈演些小角色還兼做木工,盧卡斯是他的客戶),也成為唯一一個在《星際大戰》中「不是」首次與盧卡斯合作的演員。除此之外最重要的,可能是莫區在混音過程中無意間以簡稱說出的「第二卷膠卷之第二段對話」(R2-D2,指Reel2-Dialoge2)跟「武技」一樣被盧卡斯聽到後寫進筆記本,星戰宇宙最偉大機器人的名號就此誕生。

然後,終於,就是我們看到的《星際大戰》了。

(待續)

--

--

Ring Shen 沈如瑩
星戰筆記 Notebook of Star Wars

理科生、偏食的電影觀眾、書店與出版產業邊緣人,喜歡寫字和手工藝。工作守備範圍:撰稿、編輯、企劃、策展、零售空間規劃,文章散見報章媒體。個人網站|ringshen.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