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石」山原本應該唸「十」

星星與雨
星星與雨
Published in
Sep 20, 2022

從歷史地圖看六十石山的讀音演變

台東縣富里鄉六十石山是熱門的旅遊景點,但讀音一直困擾大家。

圖片取自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雖然居民都唸「旦」,但富里鄉公所、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說要唸「十」。有人說地名由來是「產量單位」所以唸「旦」,也有人說有「石頭」所以唸「十」。

台灣堡圖 (1904)

日治時期1904年的「台灣堡圖」片假名是注「チヨ」 就是台語的石(tsio̍h)。但台語不管當單位或是石頭,都是唸tsio̍h。所以這個線索沒用。

(3)

等到日治末期的地圖,已標為 seki。日文中「石」當「石頭」的意思才唸seki。若是單位量詞,會唸 koku。所以當時意思是「六十顆石頭」意思,所以唸「十」。

美軍兩萬五千分之一地形圖 (1944)
臺灣五萬分一地形圖 (1954)

1954年臺灣五萬分之一地形圖,持續標注日文地名的讀法,也有標示國語讀法的拼音,也是用「十」。

(4)

​傳說六十石山的由來是「一甲地可以產六十石米」。但六十石山是海拔800~1000公尺的山坡地,根本不可能種米種到「產量六十石」。

(5)

六十石山在日治末期才開始有樟腦事業,但在清末日治初期就已經有這個地名了,當地還未開發。與其用「產量」,不如是「有很多石頭」,來得直觀。

六十石山區域在戰後移入外省退役官兵,我猜應該是那時候「地名雅化」,為了取吉祥豐收寓意,而開始有「旦」的唸法的。

不過過去怎麼唸,不代表現在應該怎麼唸。而且「名從主人」,入境隨俗,或許就照當地人的唸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