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職王!趙公明如何從瘟神變財神?

星星與雨
星星與雨
Published in
Mar 1, 2021

--

力爭上游、擺脫黑歷史的勵志故事

台灣民間信仰中,有許多道教神仙被當作財神,如比干、關公、土地公。但常見的「武財神」,就是玄壇真君(姓趙,字公明,多稱「趙公明」)。相較於比干、關公這類真實存在過的歷史人物,趙公明是一個假想出來的虛構人物。而且令人意外的是,趙公明第一次出現在歷史上是「瘟神」。究竟趙公明是如何從瘟神轉職成財神的呢?

(註)因為本文引用古文繁多,為求閱讀順暢,過長的引文附於最後提供參考。

(聲明)財神有很多位,本文特指「武財神」玄壇真君(面黑、多鬚、手持鐵鞭、元寶,坐著黑虎)。而非一般穿著官服、戴官帽、笑臉迎人喊「財神到」的財神。

本文特指「武財神」玄壇真君(面黑、多鬚、手持鐵鞭、元寶,坐著黑虎),而非廣義的財神

魏晉南北朝:冥神&瘟神

道教起始於東漢末年,而接續東漢的魏晉南北朝也是趙公明初登場的年代。這個時候,趙公明是冥神與瘟神

東晉干寶的《搜神記》是記錄神仙鬼怪、奇人異事的著述,其中:

……皆經疾病及兵亂,皆亦無恙。初,有妖書云:「上帝以三將軍趙公明、鐘士季各督數鬼下取人(下凡取人性命)。」

趙公明在這裡的身份是統領兇鬼擾亂人間的將軍,以疾病和戰爭取人性命。

南朝陶弘景是道教聖人,他所撰的《真誥》是上清派的重要經典。其中趙公明是與墳墓相關的諸神之一,或是瘟神的名字。

天帝告土下塚中王氣、五方諸神、趙公明等……(陶弘景注:)趙公明:今《千二百官儀》,乃以為溫鬼之名。

隋唐:默默消失了

唐代道教受李唐王朝大力提拔,然而這時期的道教經典罕見趙公明的記錄。很長一段時間,趙公明被遺忘在歷史中,連唐代道教盛行都無法被顯揚。

宋元:是秋天下痢大瘟神,但開始被收服

趙公明仍是瘟神,但在南宋開始有了被東漢張天師收服的傳說。

當時認為趙公明在東漢受到張道陵(即張天師,道教創教祖師爺)收服,變成「玄壇大將」,不再作亂。這也是後世趙公明戎裝裝扮的來源。

這個傳說到元代有更多細節發展出來,更加具體的說趙公明主管的是「下痢」。同樣也是被張天師收服。

元明成書的《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又附會了一個發生在隋代的新故事(隋代比明代早了600多年,就像我們現代突然發明了一個明代劉伯溫的新故事)。說隋文帝曾經看見五位力士出現在天空中,官員說:「他們是『五鬼』也是『五瘟』。如今五瘟現身,國家將會有瘟疫爆發。」結果那年果然爆發了瘟疫,百姓病死者眾多。後來隋文帝建廟祭祀這五方力士,還給他們都封了將軍。

趙公明形象化成秋天的瘟神,被隋文帝封了將軍。

元明的《三教源流搜神大全》說趙公明是瘟神

南宋首次出現「財馬」(吳自牧的《夢梁錄》)。元代的雜劇《來生債》「誰待要祭那財神,我則待送那魔君」都可看出宋元開始流行財神信仰,但並不指趙公明。

元代:新身份!商紂王的部下

特別的是,元代民間話本《武王伐紂平話》中趙公明和其他瘟神,變成商紂王的將軍抗周。結果被姜太公在食物中下毒毒死。可能是瘟神和紂王都很討厭,就把他們湊在一起。

明代:瘟神被東漢的張天師收服

明代的《列仙全傳》中,趙公明是被張天師收服的瘟神。右圖是張天師。

明末的《列仙全傳》趙公明沒有自己有傳,而是出現在「張天師」章節裡面,是被張天師收服的惡鬼將軍:

「時有八部鬼帥,各領鬼兵,動億萬數,周行人間。劉無達領鬼行雜病、張元伯行瘟病、趙公明行下痢……虛毒嘯禍,暴殺萬民,枉夭無數。」

於是太上老君派張天師收服。經過鬥法,八部鬼帥終於被降服。

明代《封神演義》是趙公明轉職成功的關鍵

道法會元》中的趙公明符咒

由於宋元開始出現「趙公明被張天師收服的傳說」,因此在元明的《道法會元》中,趙公明被冊封「金龍如意正一龍虎玄壇真君」,主管「賞善罰惡」,與求財無關

上述提到元代有趙公明是商紂王部下的傳說,使得明代的《封神演義》中,趙公明變成戰力高強的將軍,並有黑虎、鐵鞭等法寶。但趙公明幫助商紂王對抗周朝,因其助紂為虐,最後一定要戰輸姜子牙。後姜子牙依照「元始天尊」的旨意將趙公明被封為「金龍如意一龍虎玄壇真君」,手下有招寶、納珍、招財和利市四神,專司「迎祥納福,追逃捕亡」。因此在此之後,趙公明和手下四個財神,被民間合稱「五路財神」

因此,雖然趙公明在宋代是瘟神,但宋元之際「趙公明被收服」的傳說,加上明代「趙公明被收服後,手下有四個招財神」的傳說,造就趙公明終於華麗轉身,從瘟神變成財神。瘟神的背景就被世人刻意淡忘了。(求財的時候怎麼可以說神明的黑歷史呢?)

明清:財神身份確立、廣受歡迎,有人說他是回族人

由於《封神演義》的流行以及明代資本主義的蓬勃發展,明清之後趙公明多被稱為「玄壇神」,廣受市井小民歡迎。(可見明代陸粲《庚巳編》、明代王同軌《耳談》、清代王有光《吳下諺聯》。)

清雍正時期《陝西通志》記錄趙公明是陝西西安周至縣人。

在清代到民國的大陸時期,開始流傳趙公明是回族穆斯林,祭祀時不能供奉豬肉的新傳說。這個財神便又有了新身份了。

結論

清代黄伯祿:「俗祀之財神,或稱北郊祀之回人,或稱漢人趙朗,或稱元人何五路,或稱陳人顧希馮之五子……聚訟紛如,各從所好。或渾稱曰財神,不究伊誰。」

清代學者也發現大家的財神可能未必一樣。其實民眾拜財神的心理也是祈求富貴,所以我猜測一開始的財神信仰(宋元時期)並未特指誰才是財神,然而隨著明代道教發展興盛,便為財神信仰增添更多細節。(如清末民初也開始流傳玉皇大帝其實現在換關羽當的傳說。)

或許,趙公明能從瘟神變成財神的寓意,也是勸戒人們努力向上、力爭上游!

附錄:評價《武財神顯靈神跡》與台灣某財神廟塑像

台灣有財神廟喜歡飲用明代《武財神顯靈神跡》說趙公明是幫助唐高祖曹太后消災解厄的神明,所以被唐高祖「塑金身五座」,甚至說有一尊已經來台灣接受供奉了。

這件事完全禁不起檢驗。

台灣某財神廟認為本塑像是唐高祖御製的財神塑像

第一,《武財神顯靈神跡》並非道教經典。

如上所述,道教正統經典應該是被《道藏》收錄的經文,如上述的《三教源流》、《道法會元》、《正一殟司辟毒神燈儀》,但在此之中並沒有趙公明是武財神的記錄,反而認為趙公明是瘟神。《武財神顯靈神跡》只是一份道士的作品,在當時不受到重視。

第二,孤證不引、孤證不立原則。

除了《武財神顯靈神跡》之外,正統經典和史書完全沒有「唐高祖敬拜趙公明」的記錄。由於史學「孤證不引」原則,這個明代才發明出的唐代傳說,距離唐代太遠了,完全不可信

第三,此塑像不符唐代風格。

先不說此塑像雕塑風格不像唐代、工藝技術也不像皇帝御製塑像。這個塑像左手拿鐵鞭,這是到元代才發展出來的財神形象。右手拿元寶,也是明代的產物。這個塑像絕對不可能是唐代的神像

文獻原文

魏晉南北朝是瘟神

《太上洞淵神咒經》卷十一:「又有劉元達、張元伯、趙公明、李公仲、史文業、鍾仕季、少都符,各將五傷鬼精二十五萬人,行瘟疫病

《太上洞神洞淵神咒治病口章》:「又一鬼王,自稱趙公明,領三萬鬼,主令人家中斧創傷。」這裡趙公明也是掌管小鬼、導致瘟疫的瘟神。

南宋開始,出現趙公明被張天師收服的傳說

南宋《三天玉堂大法》卷二四:

今祖師以收其五部(鬼帥)而歸正,故總攝瘟司也。但五部之鬼自受祖師誓約之後,歸心正道已久,故張元伯以忠信立雷府直符,趙公明以威直充玄壇大將,餘皆為酆都丑獄之酋長,皆不復為妖也。

這個傳說到元代有更多細節發展出來,更加具體的說趙公明主管的是「下痢」。同樣也是被張天師收服。

元《歷世真仙體道通鑑》卷十八:

「時有八部鬼帥,各領鬼兵動億萬數,周行人問。劉元達領鬼行雜病、張元伯行瘟病、趙公明行下痢、鍾子季行瘍腫、史文業行暴汗寒瘧、範巨卿行痠痛、姚公伯行五毒、李公仲行狂魅赤眼,皆五行不正,殃禍之氣。……真人遂命五方八部六天鬼神,會盟於青城山黃帝壇下,使人處陽明,鬼行幽暗,使六天鬼王歸於北鄷,八部鬼帥領眾竄於西域,五行之毒,又戒而釋之。」

「昔隋文帝開皇十一年六月內,有五力士現於凌空三五丈……張居仁奏曰:『此是五方力士,在天上為五鬼,在地為五瘟。名五瘟,春瘟張元伯、夏瘟劉元達、秋瘟趙公明、冬瘟鐘仕貴,總管中瘟史文業。如現之者,主國民有瘟疫之疾,此為天行時病也。』帝曰:『何以治之,而得免矣?』張居仁曰:『此行病者,乃天之降疾,無法而治之。』於是其年國人病死者甚眾。是時帝乃立祠,於六月二十七日,詔封五方力士為將軍。」

元明《正一殟司辟毒神燈儀》:「東方行瘟張使者、南方行瘟田使者、西方行瘟趙使者、北方行瘟史使者、中央行瘟鍾使者。」趙公明仍是西方(或是秋天)的瘟疫主神

清代趙公明變成回族人

清顧祿《清嘉錄》:「十五日為元壇神誕辰,謂神司財能致人富,故居人多塑像供奉,又調神回族、不食豬,每祀以燒酒、牛肉,俗謂『齋玄壇』。」

清末小說《海上塵天影》:「相傳趙是回回教人,回教不吃豬肉。」

雍正時期的《陝西通志》:「元帥名公明……居趙大村瓦子岡時,黑虎為
民害,帥入黑水谷採薪遇之,遂擒虎。」

民國20年《天津志略》:「初二之晨,居民、商店均祀財神,焚香放炮,以羊、雞、魚供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