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hoon”是從「颱風」翻譯過去的嗎?

星星與雨
星星與雨
Published in
4 min readOct 3, 2018
by NASA

我一直以為 “typhoon”是「颱風」的英譯;看我這樣寫,就知道:“typhoon”不是從中文「颱風」這兩個字的翻譯過去的。那麼,“typhoon”這個字又是怎麼出現的呢?

阿拉伯文->葡萄牙文->英文

英文裡,“typhoon”這個字最早是16世紀末,由葡萄牙文傳入,當時英文的颱風寫作touffon。而葡萄牙文的「颱風」(tufão)是從阿拉伯文裡的「旋風」(طُوفَان ‎ ṭūfān)來的。因為葡萄牙帝國在16世紀時已經活躍活動於印度洋,所以就會從阿拉伯文裡認識印度洋中的熱帶氣旋。

16世紀葡萄牙的航海活動 credit: Uxbona

希臘文?

至於阿拉伯文怎麼來的,有人認為是從古希臘文來的。希臘神話中有個風暴之神叫做Τυφῶν(英文譯做Typhon)。但也有人覺得阿拉伯文是獨立於希臘文自己發展出這個字的。

風暴之神提豐Typhon(17世紀蝕刻畫)

粵語的角色?

但是,不管是阿拉伯文ṭūfān、葡萄牙文tufão、或英文的touffon,都離今天的typhoon還是有點差距。有些人覺得這個字在使用時,可能受到粵語的影響。粵語的「大風」唸作“daai fung”,可能是在外國商船、傳教士在中國南岸貿易、傳教時,被粵語影響,而從touffon變成typhoon,之後普及於現代。

中文的「颱」字

中文的「颱」,具有氣象意義的,我查到最早出現的出處是清代1703年王士禛《香祖筆記》:「臺灣風信,與他海殊異。風大而烈者為颶,又甚者為颱。颶倐發倐止,颱常連日夜不止。正二三四月發者為颶,五六七八月發者為颱。」而四庫全書裡,「颱」字皆獨自使用,或與「颶」並用(如藍鼎元 〈論臺鎮不可移澎書〉、〈論海洋弭捕盜賊書〉),沒有「颱風」這個詞。

「颱風」這個詞,最早是由日本的氣象學家在明治末年(約1900年)發明的。應該是後來才傳回中國。

「颱」是台灣人發明的

但是這個單獨的「颱」是怎麼來的呢?四庫全書裡,「颱」字只有在描述清國台灣省的天氣時會用到,所以,搞不好真的是因為「台灣」而來。但是,也從台灣閩南語來的。

乾隆十四年(1749年)《重修臺灣縣志。山水志》:「府志又云:『颶之甚者曰颱。颶倏發倏止,颱常連日夜。颶驟而禍輕,颱緩而禍久』。考六書無臺字,所云颱者,乃土人見颶風挾雨,四面環至,空中旋舞如篩,因曰『風篩』。謂颶風篩雨,未嘗曰颱風也。臺語,音篩,同臺,加風作颱;諸書承誤,今刪之。」

這段文字中看出,18世紀台灣人已經稱颱風為「風篩」,只是字的寫法還不固定,如17世紀末舉人陳輝(乾隆時人)就曾有過:「月眉灣作避風臺。」的詩句。(不過《重修臺灣縣志》也有「颶風」的用法。)

但是如果「颱」是17世紀才由台灣人發明的,那更早的颱風,或是其他地區的中國人,要怎麼稱呼颱風呢?

古人怎麼稱呼颱風?

答案竟然是「」,而且從很古早就開始了。

南朝宋《南越志》(約470年):「颶風者,具四方之風也,常以五六月發。」

唐代《投荒雜錄》(約830年):「嶺南諸郡,皆有颶風;以四面風俱至也。」

唐代《嶺表錄異》(約880年):「嶺嶠夏、秋,雄風曰颶。」

以前漢地稱呼颱風為「颶風」,由來已久。後來被從外國(阿拉伯、葡萄牙、英國、日本)傳回來「颱風」取代,也算一段錯綜復雜的巧合歷史。

題外話,除了typhoon和希臘風暴之神typhon有關之外,hurricane詞源也是來自於中美洲阿拉瓦克人的風暴之神。

附錄:

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臺灣縣志》(今台南):

「故三、四五月行舟者,鮮颶風之患」

「六八月、十一二月以及正月,時而颶發、時而台生」「颶,四面之風也,驟發而驟止;台則以漸而至,常連日夜」

「天邊有斷虹,颶風且將立至也」

「五十七年七月,霖雨浸淫,颶風大作」

這時候修縣誌的士人多由中國內地而來,所以用「颶風」一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