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片雲》的故事似乎在在指出:下一代好與壞,是在乎母親的。如孟母如此育兒,「樵樵」就會是如此順服母意而不認是非,終於因不能自決而令悲劇發生;宛露因生母養母陷入痛苦,最後亦因丈夫的母親而陷入瘋狂⋯⋯這些倒是我「古文今讀」了。
電影也有不少有趣的「可觀處」。今日看來彆扭的文藝腔對白,「今天約你來,是要解決愛情兩個字」,加上為秦漢配上的磁性聲音說出這句說話,噢,倒不是有些真的「cult」味?最少當年「二秦二林」的偶像崇拜,真實不虛。
唯美如霧氣的反光霧氣鏡頭倒真令影片浪漫如煙雨濛濛。也不可不提最後「情深一咬」了,秦祥林被咬的鏡頭,那是快感還是痛?這就是宛露為孟樵留下印記的方法。那個被影友稱為「以武俠方法拍瓊瑤片」的「你冷靜點」鏡頭,倒真名不虛傳。
影片作為鳳飛飛歌曲的MV,倒也不算違和⋯⋯
談這些倒不是真的要「踩」影片,而是更加要清楚認識:這些都是一度瘋魔全台的文藝愛情片,裡面的家庭觀愛情觀,也大概對台灣社會有過衝擊吧!(這樣講只會是understatement)這種台式肥皂劇的公式,今日會變得「老土」、甚至成為笑點,當中流變是如何發生的?
想來就如TVB劇集一度席捲全球華人文化一樣,我們看待「三廳電影」與其他構成流行文化的重要角色/類型,也不能完全以今日標準看待?最少,要追溯在地觀眾群體的形塑建構、流行文化與地域電影流變,這些都是要認真思考的問題。而電影電視對在地社會文化的形成、改造,以至影響一整代人的美學觀以至整體價值,也不能等閒視之。如此一想,又不知過個二三十年,後人會用甚麼角度和史觀看今日影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