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節隨筆:《非常戰爭劇場六面體》

Mike Kwan
映畫.札記
Published in
Mar 22, 2018
圖片來自柏林影展官方網站

《非常戰爭劇場六面體》片名譯得稍為浮誇,但影片還是不錯的。如果說星期二晚的《深入火心》是個「人類學研究」那麼《非》就是一部口述歷史的影片了。

略為查看 Lola Arias 的創作歷程,口述歷史、老兵與劇場,似乎都是她的意念核心。她再現的自然也不是「大歷史」,而是庶民的、個人的歷史。《非》這部影片也不是一個孤立的電影項目,包括反覆在影片被重演、講述的導演另一部劇作《Minefield》,同樣與福克蘭/馬爾維納斯群島戰爭有關。(或許其中一些影像也是劇作中曾經出現過的?)

導演也頗刻意地將「操作」展示給觀眾。如老兵們回憶時攝影棚的背景與收音者的在場(人不在、麥克風也在),甚至在畫外出聲「指揮」老兵們的動作等等。看到某些場面,我也不禁想,到底老兵/演員們在鏡頭前展示的一切一切,包括 talking head 講述、兩國老兵面對面談論歷史、以至「場外」的酒吧(這場尤其操作得明顯吧!不過當中兩國人的「深層矛盾」又能說不存在嗎?),到底是「表演」、還是「真實」?又或者,其實兩者皆有?影片中呈現的倒正正踩在真實與操作的界線之上。說影片是「對真實的創造性處理」,但也不盡然能以「紀錄片」限制《非》的性質,相當妙。

另一方面,影片也不單介入現實、也在創造新的現實。影片呈現針對這場戰爭的訪問及言說之中,也將兩國軍人各自傷痛展現在對方面前 — — 有一場甚至真的把身體的「傷痕」互相談論 — — 雖然導演借演員之口調訐「這是阿根廷的項目呀(It’s an Argentine project, let’s face it)」,然而鏡頭前的兩國老兵同樣是受害者,各有各前因後果欲訴。「互相觀看」除了種族、也是世代的,影片最後一場的兩代交換位置的設計,也是個不錯的方法。

這樣的視點、這樣的項目,自然也不是民族主義鼓吹者所樂見的,亦正因如此,更應該將這種方法學,投入各種「國仇家恨」的言說之中吧。

P.S. 原來導演 Lola Arias 被《方寸見人心》導演「借」用其名作為 “The Square” 的作者呀⋯⋯其後 Lola Arias 出來指出,《方》的導演是「偷」了她的名字。不過這些倒是與影片無關的花邊了。

--

--

Mike Kwan
映畫.札記

間中寫文,常常廢嗡。寫作興趣包括電影、影展、劇集、時事及其他雜談。在Facebook經營專頁「映畫.札記」,又與影友陳子雲共有一podcast「正反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