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應對驚恐發作?

許龍杰
是旦主義 Sidanism
May 6, 2022

驚慌惶恐的心理,人皆有之,特別是面對不受自己控制的環境。

試想像一下以下情境:假設你正坐在飛機之上,突然遇上劇烈氣流,機上行李散落一地,乘客尖叫呼救,令你不期然想起空難情景……真是想一想也令人心驚肉跳。

幸好人生的大部份時間,多數是風平浪靜,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沒甚麼驚喜。但如果是一個風和日麗的好下午,身邊明明沒有大事發生,卻突然之間,心頭湧上一陣強烈恐懼,相信大部份人,都會不知如何是好。

這種莫明的突發恐懼,在精神醫學上稱之為「驚恐發作」(Panic attack),而假如病人出現長期而重複的驚恐發作,便很有可能患上「驚恐症」(Panic disorder)。

一般人多數只是被特定的事物刺激,才會產生恐懼,例如:蛇、昆蟲、黑暗、高處、密閉環境等等。但驚恐症的病人,發作時卻不一定是由於甚麼特別原因,也不是被甚麼東西「嚇親」,而只是無緣無故,突然心驚膽顫。

首先是一陣心頭狂跳。跟著便是呼吸困難、手震冒汗,甚至頭暈腳軟,就像快要倒下。之後心底裡泛起一陣恐懼:「究竟是不是心臟病發?中風?會不會就此暈倒地上,當場猝死?」驚恐發作可不會提前預約,發作之時,假如剛巧在大街之上,人來人往,別人看見自己面色鐵青、大汗淋漓、神情古怪,會不會覺得自己很不正常,甚至以為自己精神病發,要送精神病院?此時心底更加不安,更擔心自己的身體和精神,會失去控制。

很多驚恐發作的病人,都會第一時間求救,甚至急召救傷車,但往往一到達急症室,徵狀便消失得無影無踪。看見醫生時猶有餘悸,但身體檢查、抽血、心電圖、腦掃描統統正常。整個經歷,猶如被騎劫上過山車,一陣急風驟雨,卻突然平安著陸。

其實,真正的驚恐發作,一般少則幾分鐘,多則十來分鐘,便會完結。越是擔憂,發作的時間只會越長。一些長期驚恐症的病人,往往懂得在驚恐來襲之時,還能好整以暇,找一個寧靜少人的地方坐下,喝杯水、定一定驚,等十來分鐘,讓驚恐的徵狀自然消散。如此沉著應戰,方能控制病情,也不會被驚恐症狀,牽著鼻子走。

越驚恐,越要沉著應對。

--

--

許龍杰
是旦主義 Sidanism

心靈作家,精神科大夫。愛好文史宗哲、品書茶禪。創立是旦主義(Sidanism),做各位的人生軍師。FB/IG/LinkedIn: @drhuilungk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