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的樣子(五)-寫一本書陪你長大

晨熹社Asahikari
晨熹社 Asahikari
4 min readJun 11, 2020

有一天,我們終將只能在孩子身後默默的凝望

五月,書店開始展出淑慧《我想告訴你》的繪本原畫展,我們原來並不相識,先看到了淑慧的畫和繪本,和她的作品朝夕相處了將近一個月,才和她本人見面,初見面時就覺得:「啊~果然是人如其畫!」淑慧和她的作品一樣,有種溫暖靜和的氣質。

淑慧的母職資歷比我們都長久,她的孩子已然成年,我們聊起成為母親的開端,她微傾著頭回想,在記憶裡撿拾回來的都是甜美的片段,像是孩子幼年時可愛懂事的樣子,像是有孩子陪伴的家庭日常,淑慧笑說她的孩子天性溫和,也善解人意,就像人說是來報恩的天使,所以她在書裡把小孩畫作一隻憨萌可愛的小熊,讓小孩正在旁嬉鬧的闆娘著實羨慕,如果是闆娘來畫,大概是要把闆寶畫作一隻吱喳不停的小鳥或是在樹上攀跳翻滾的小猴。

不過淑慧的孩子會如此恬靜,應該也因為媽媽就是這樣溫柔寬宏的陪伴養育,淑慧說兒子沒有什麼叛逆青春期的表徵,真說要有一點反叛,可能就是他後來選擇了理工學科,用自己的步調去讀書學習,不若媽媽容易受書畫感動,他正在朝著和媽媽不一樣的成長之路前進。

淑慧的創作筆觸細膩清雅,書裡的人物和動物很多都是背面和側面的角度,創作者的敘事角度多是以一種不打擾的觀察距離,所以初看淑慧書時,我猜想她的孩子現在應該已經長大了,孩子幼小時生活裡緊緊相扣的親子聯繫已漸漸鬆綁,所以媽媽的視角退居到背後,從越來越遠的距離去凝望、去傳遞她的關心和期望,漸漸的鬆開手,是淑慧這個階段的母職課題。

很多人讀《我想告訴你》會覺得是淑慧為了孩子的創作,是寫給孩子的情書,但淑慧覺得它並不只是想說給孩子聽,也是她和自己的對話,其實是寫給自己的一封信。

回顧自己和孩子陪伴長大一路上,從緊緊相偎到漸漸分離,身為母親,隨著孩子長大,在心中想告訴自己的話,這段旅程不僅僅是鋪就了小孩的成長軌跡,也是一個女人的蛻變之路,很多的母親會在忙碌紛亂的育兒時光裡忘記要好好看看自己,好好和自己說說話。

也許翻開淑慧的《我想告訴你》,會讓女人想起的是自己在育兒期間的樣子,站在淑慧作品前,看著畫裡那個牽著孩子追趕公車的媽媽,會突然憶起的是當時孩子暖暖的手心和自己飛揚的裙擺,或是兒時牽著自己手的媽媽,嘴上叨念催促著永遠沒有停下來的關心,我們看到了那個為了孩子要努力堅強勇敢的自己。

闆娘為淑慧選的書是《媽媽的畫像》,媽媽在孩子眼裡心底的模樣,不一定會是媽媽真實的樣子,或是媽媽也想要成為的樣子,淑慧對生活的觀察和創作,每一幅畫、每一首詩,其實也是和內心自我的對話,在她的作品裡我們看見淑慧的樣子,不只是媽媽的樣子。

淑慧的《我想告訴你》(小典藏出版)

--

--

晨熹社Asahikari
晨熹社 Asahikari

以「家」為起點的選讀選物 讓你和妳和孩子,ㄧ起回家,閱讀生活,生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