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oT智慧生活]購買智慧家庭(智能家居)產品的八大陷阱與迷思?購買前必看秘笈(下)

Hello~各位關注智慧家庭的朋友們大家好,

該怎麼買智慧家庭產品的第二集來了,建議新加入的朋友先觀看第一集,這樣才不會漏掉「智慧家庭實驗室」的叮嚀喔!請點擊原文連結:購買智慧家庭產品的八大陷阱與迷思?購買前必看秘笈(上)!

接續了上次的四個題目,簡單複習如下,就開始進入第二集從Q5開始!

#Q1:安裝智能家居系統感覺好貴好複雜,請問我目前的狀況適合購買嗎?

#Q2:智慧家庭不過是一台巨型遙控器?只是把很多遙控器弄到手機App上?不用還不是活得好好的…

#Q3:智能音箱最近廣告打得很兇,得先買智能音箱才能享受智能家居服務嗎?我只想聲控有比較簡單的方案嗎?

#Q4:使用智能家居系統需要點技術能力嗎?長輩方便使用嗎?會不會買了裝了但問題很多?

#Q5:選擇智慧家庭系統之前要問的四個基本問題?

智慧家庭的選擇最困難的在於,當你買了三個小米生態系的產品,你就得一路買下去,不然換一個系統就是從頭來過,市場碎片化的問題始終難以解決,如果您不是只想DIY玩玩,建議還是在選擇要採用哪個系統之前,諮詢智慧家庭專家,確認以下幾個最最基本的四大類問題:

  • 人機介面支援:家人用iPhone還是安卓手機?如果都有,能用Apple HomeKit嗎?能用Siri或者Google Assistant嗎?有支持幾家智慧音箱?有適合老人家使用的情境按鈕或者警急呼叫鈕?系統商未來是否有能力(本身有研發或者代理品牌的研發團隊)開發新型人機介面?
  • 產品延伸能力:這系統是走RS485線的還是無線的?用WiFi可以裝超過十個裝置嗎?以後要多裝一些裝置是不是要動到天地牆?跨樓層有什麼解決方案?系統商在家庭安全、節能、燈控、電控、在宅健康管理是不是都有方案?能幫忙整合好家庭視聽設備跟遊戲機嗎?
  • 互聯互通能力:我可以在目前的系統添加別牌的產品嗎?如果我真的很喜歡或者原來的廠商沒有提供?這個系統商未來是否有能力跟接下來幾年陸續會進入家庭的智慧家電品牌串接控制呢?現在買智慧家庭的產品,會不會沒法跟別加產品互聯互通?幾年後自己家中產品變成產品孤兒或資訊孤島?
  • 售前規劃售後服務能力:智慧家庭產品一但超過五件之後,就如同一個系統一樣,需要設定情境與自動化規則,需要有能力回應上述三個題目,當然也需要有解決系統發生問題時的效率與能力。

選擇智慧家庭系統應該得謹慎些,這跟過去買單一產品不太一樣,買來後服務終止、或者無法擴增服務、無法得到售後服務即時解決問題,這些都是在購買時容易疏忽的考量,多數人都看價格、看產品賣相、看廣告打得多大、看展廳夠不夠氣派,但是最重要的問題都疏忽了…

#Q6:智慧家庭幾年後將跟智慧手機一樣,最後只有谷歌、蘋果、三星、小米這些大品牌可以選擇嗎?

Apple’s HomePod, Google Home, and Amazon’s Echo don’t just want to play music, they want to build your smart home. ( The Washington Post )

以北美市場來說,市場分了幾大塊,在後裝DIY市場部分,Amazon、Google、Apple目前各霸一方的態勢已經很明顯,但是市場也不是由IT廠獨享,不論是電信商(AT&T、Verizon、Comcast),家庭安全類運營商(ADT、Alarm),還有智慧家庭系統品牌(Crestron、Control4、Lutron、Savant)等。

相較於手機這種單純以個人為基礎的人機介面,智慧家庭是個複雜的生態體系,各式各樣的軟硬體與系統廠商、各種不同的場域房型、各式各樣的房屋、建案、類智慧家庭商業空間(安養中心、飯店旅宿、月子中心等),都讓使用情境切割很碎片化,這也讓IT或互聯網大廠,不太容易能透過主宰某個熱門終端產品(手機、智慧音箱、穿戴式、智慧眼睛等),就掌控整個市場,熱門終端產品,只能說是個適合的人機溝通介面,而決定智慧家庭的成功與否,則是在於能否解決家庭中的問題,以及提升生活效率與幸福感。

台灣市場也會是一樣,或許谷歌智慧音箱會是佔有率很高的終端產品,但是台灣硬體廠、系統廠、軟體服務商要怎麼打動用戶挖掘用戶,那就得各憑本事了。

#Q7:使用智慧家庭的隱私會被侵犯嗎?該怎麼尋找(妥協)合適的產品與服務?什麼是邊緣運算與混合雲?

類比人類(工人智慧)的各式各樣服務業來說,不就是越了解你/妳的人,才能讓用戶賓至如歸嗎?同樣的對系統或者透過ML做出來的推測(人工智慧),如果用戶什麼資料都不給收集,系統如何能從用戶數據中提供自動化服務。

但讓用戶自行判斷目前正在使用的服務,其公司內部數據治理與管理的強度,是很困難的。即使是國際大品牌也時常出現資安問題,比如之前小米攝影機發生看到鄰居事件,或者Triple A(Apple, Amazon & Alphabet)與對岸的幾家智慧音箱大廠,也都被爆出其智慧音箱持續在未經用戶同意下收集用戶語音數據做大量分析,但這並不是一件新鮮事,畢竟在App時代人們就已經暴露在大量的數據收集之中。

但是,用戶對於數據的擁有權意識,勢必會隨著智慧生活來臨日益高漲,法規對於企業數據治理、管理規章制度、稽核機制、技術規範等,肯定也是越發嚴格。

https://en.wikipedia.org/wiki/Edge_computing

因此,智慧家庭系統架構(如上圖),極有可能再度回到過去以 Home Gateway 為核心的系統架構,搭配混合雲端平台,但這次被賦予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做邊緣運算混合雲,Home Gateway 或者邊緣裝置也會由於算法的精練與算力的增強而更具智慧。然而,邊緣運算帶來哪些好處?

  • 降低隱私疑慮 —尤其是帶有影像數據的民生服務或者政府機敏數據,在邊緣做好數據本地處理再上雲端會降低隱私疑慮。
  • 可靠度提高 — 很多自動化的情境與規則判斷,如果純粹倚靠雲端的IoT Exchange互聯網斷線時什麼都動不了…
  • 反應延遲降低 — 在某些高度具有時效性的報警服務,超過幾秒的網路延遲都是不被允許的。

當然雲端也有算力無限跟服務介接便利等優勢,畢竟,AI在哪裡學習、在哪裡執行,都得看實際應用來決定,一個混合形式且開放的系統,會在未來比較有延伸性與擴充性。

#Q8:最後,給想要導入智慧家庭系統之建商與室內設計師幾點建議。

相信很多室內設計師或建設公司過去都已經看過很多智慧家庭方案,甚或導入使用過而有不太良好的經驗,既無法提升整體提案亮點、系統出問題合作夥伴售後服務差抱怨連連、最後在這沒賺到什麼倒是賠了客戶信任…

如同在這一系列文章所提到的產業困境,B2B2C模式的建商與設計師同樣會面臨…以建商為例:

  • 過去建商多採用單一系統廠的解決方案,產品組合不夠完整(除了自動化,還有未來持續加入的智慧家電與生活服務整合?),建商也容易被單一廠商綁架,如要延伸開發則收費昂貴…..
  • 工裝與售後服務品質不穩定,師傅服務品質難以控管,用戶抱怨連連,連帶影響到建商口碑…..

在終端用戶(住戶或業主)發生的市場破碎化與服務鏈斷鏈的情況,終究會回到B2B這端,成為建商或者設計師的困擾。以美國市場來說,大型地產商Lennar是選擇跟亞馬遜Alexa平台合作,而蘋果在對岸推動HomeKit則是聯手富力地產,在建案內推動智慧家庭樣板房。

lennar.com

之所以要選擇跟平台型廠商合作(不一定要找國際品牌,但至少要有平台思維與開放架構),而不是尋找單一家庭自動化品牌的原因,還是在於Q5所提到的幾個考量,包括了人機介面持續更新的支援性、產品情境擴充延伸能力、跨品牌互聯互通能力等等,都是單一品牌比較難處理的部份,這些問題終究會回到設計師與建商手裡,如果您想結合智慧家庭方案的計畫是一個長期性的公司策略,那短期解決問題(好賣房子)的思維就會成為整個服務流程的不確定因素。

總結,在啟動您的智慧家庭計畫之前…

一定要先確認家人的需求是什麼(最重要),是嘗試性的DIY安裝幾個智能裝置感受一下,或者是正在裝潢您的夢想居家環境,如需要設計複雜情境與售後服務,那還是建議先找有智慧家庭行業知識的專家或朋友先做詢問,了解一些基本知識多問少錯,如果最後變成便宜的反而最貴,那就划不來了!

智慧家庭服務是系統不是商品!把選擇智慧家庭產品的自由還給用戶!

- 格物智聯 林祐祺 2021Q1更新

(本文同時轉載於MakerPro

--

--

林祐祺@智慧家庭實驗室
智慧家庭實驗室 — 專注於智慧家庭、智慧社區、智慧城市等產業數位轉型解決方案

「把選擇智慧家庭服務的自由還給用戶」,智慧家庭方案服務提供商。長期推動智慧家庭、智慧社區、智慧城市的產業發展與市場策略研究。2011年進入物聯網產業,2013年創立臉書社團「智慧家庭實驗室」,2016年開始陸續進入台灣幾大電信商與有線電視規劃智慧家庭平台,2020年創立格物智聯提供AIoT解決方案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