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oT產品經理]蘋果AirTag有支援Android安卓手機嗎?是的,但是只是部分…(2/2)

一定有很多人有疑問「AirTag支持Android安卓裝置嗎?」目前有些中文媒體寫得不太清楚,在這邊做簡單說明。是的,安卓手機支持 AirTag,但是只是部分支持,只有在遺失協尋模式(Lost Mode)時才支持。

Image source: Apple Inc.

閱讀本篇之前,建議您先參考前一篇 AirTag 相關文章:AirTag — 蘋果重新定義人類與物(東西)的關係,也解決了找不到東西這個生活難題!

AirTag 主要的技術原理分為三個層面 — 分別是近距離定位、通訊廣播、資料交換

  1. 近距離定位技術:過去其實不乏有很多的廠商做過類似的產品,其中最有名的就是「Tile藍芽防丟器」,使用的多半也是藍牙這類 Proximity 的技術,也就是可以大約知道在一個範圍內,但不能精準的知道在哪裡。而蘋果由於添加了其佈局已久的 UWB U1 室內定位晶片,使用 iPhone 11/12 的用戶是可以透過 Find My 尋找到公分級定位的遺失物品 (蘋果稱其為 #精確尋找 #PrecisionFinding),相較於過去只是在範圍內尋找,使用者體驗與使用效率會高出很多。
  2. 通訊廣播技術:採用的是低功耗藍牙 (Bluetooth Low Energy)的數據廣播,只要在藍芽通訊範圍內有 iPhone 裝置,就會收到推播訊息並得到大概位置並且 AirTag 會發出聲音通知, 而如果需較精準或使用 AR 功能視覺化尋找,就要開啟 iPhone UWB「精確尋找」功能。
  3. 資料交換技術:也就是 AirTag 跟手機的溝通橋樑,採用的就是手機 NFC 的近場無線通訊技術,這跟悠遊卡綁定手機後直接觸碰付款或通關的方法一樣,只要觸碰 AirTag 就可以得知聯繫資訊並與失主聯絡。

AirTag「Lost Mode 遺失模式」需要廣大的安卓手機用戶支持才有意義

Source:apple.com

如上圖所示,在蘋果官網提到的「或支持NFC」所指的大概就是安卓手機,在NFC觸碰後會出現可以點擊出現的通知。點擊後會指引到一個網頁,提供有關AirTag的聯絡資訊,包括其序列號,就可與失主聯繫找回遺失物與AirTag。

安卓手機也支持 AirTag?只能說可支持 NFC 協尋,但並沒有尋找失物的主要功能

安卓裝置初期將只有 NFC 觸碰查知那些設定為 Lost Mode 的聯絡資訊 (Contact Info),可以聯絡失主找回遺失物,但是並沒有找回失物,與重要東西忘記帶走做即時通知的這些功能,只能幫助協尋遺失物品。

所以大家看到目前大約就可以隱約感覺,安卓手機上不太可能支持完整的 AirTag 功能,原因主要有二:

一個就是不是每支手機上都有 UWB 晶片與服務支持,而且某些國家尚未開放 UWB 頻段 (台灣不在限制區域內),可以做到公分級定位與支持 AR 視覺化尋找功能,再來就是蘋果有沒有意願(或商業模式考量)把藍芽+NFC的服務完整移到安卓手機,因為如果不是iOS作業系統層級的服務,對安卓手機用戶來說,這不過就是買了一個比較昂貴的藍芽防丟器+APP…

當然如果蘋果跟知名品牌聯名操作的策略奏效,目前已知的是 AirTag Hermes 愛馬仕聯名吊牌,或許即使是只有限制功能的安卓手機用戶,也會很開心的掛上 AirTag Nike 在運動包上,搭配著 Nike Kyrie Irving 籃球鞋,幫著陌生人或朋友們尋找遺失物~

Source: iMore

蘋果的策略思考是建立一個全球的「尋找 Find My 生態圈」

透過全球數以億計的蘋果裝置(安卓也可在遺失模式中協尋)所組成「Find My」網路,換句話說就是一個遍佈全球的藍芽基地台核心網路,這些裝置使用藍牙廣播技術將偵測附近是否有遺失物,並將其位置回報給所有人,大幅增加找回機率。

而且以蘋果一貫的資安架構來看,整個過程都會經過端對端加密且匿名處理,其他使用者甚至是製造商與蘋果本身,都無法得知裝置的位置和失主聯絡資訊。

蘋果最強的就是把服務整合到iOS平台等級,做出最友善快捷的使用體驗

這次從蘋果幾年前開始有 AirTag 的產品上市風聲出來後,原本找尋遺失物行業的領導品牌 Tile 的反彈一直是最大的(如下方新聞連結),Tile 已在全球出貨 3000 萬台,佔比美國零售市場 80%。其原因就是控訴蘋果利用 iOS 平台優勢,加上與蘋果產品線之間無縫整合的高度使用體驗,推出碾壓行業的原生服務。但這是無法避免的,Amazon/Google/Facebook也正在做同樣的事情,利用自身的平台優勢做橫向整合,提供給使用者最佳服務。

被AirTag輾壓!藍牙追蹤器廠商Tile聯手Spotify,上聽證會控訴蘋果與Google

在AIoT或智慧家庭的行業裡,產品策略規劃一直有個鐵律,就是那幾家現在或未來可能會走的路與做的事,除非能卡到關鍵的技術或市場,不然就是能閃則閃,這次 Tile vs AirTag 的後續發展,就讓我們好好觀察下去~

— -
www.smarthomelab.tw #智慧家庭實驗室 林祐祺 2021.04.23

--

--

林祐祺@智慧家庭實驗室
智慧家庭實驗室 — 專注於智慧家庭、智慧社區、智慧城市等產業數位轉型解決方案

「把選擇智慧家庭服務的自由還給用戶」,智慧家庭方案服務提供商。長期推動智慧家庭、智慧社區、智慧城市的產業發展與市場策略研究。2011年進入物聯網產業,2013年創立臉書社團「智慧家庭實驗室」,2016年開始陸續進入台灣幾大電信商與有線電視規劃智慧家庭平台,2020年創立格物智聯提供AIoT解決方案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