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丘尼禁入?佛國裡的泰國比丘尼賦權之路

今年六月,不丹宗教領袖 Tulku Jigme Chhoeda,向144位女眾授比丘尼戒。在此之前許久,藏傳佛教只有沙彌尼。此舉在藏傳佛教中恢復了佛教的比丘尼傳統。日後,可能會促使更多藏傳佛教團體必須面對此事,恢復比丘尼傳統。

漢傳比丘尼的存在,是台灣社會早就習慣的事。不過在泰國並不是如此。2016年10月,泰國國王拉瑪九世蒲美蓬辭世,自當年10月28日起至隔年10月5日,政府開放民眾前往大皇宮弔唁。泰國比丘尼復興運動的推動者達摩難陀比丘尼(Bhikkhuni Dhammananda),與一群比丘尼、沙彌尼欲以出家眾身分進入大皇宮弔唁,卻遭拒絕。在場篩選僧眾身分的僧侶大學助理教授 Teerapak Chaichana 表示,因為比丘尼不合法,所以無法以出家眾身分進入。

然而,這個法是什麼法,是有爭議的。在至今現存六部完整律典中,一部為巴利律藏,另五部以漢譯形式保存下來,《十誦律》(說一切有部 Sarvāstivāda),《四分律》(法藏部 Dharmaguptaka ),《摩訶僧祇律》(大眾部 Mahāsāṃghika ),《五分律》(化地部 Mahīśāsaka),《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當中比丘尼的戒律是存在的。反觀泰國僧團,從僧伽法到國家法律,都未能支持比丘尼的存在。

問題出在何方?佛陀時期有比丘尼,仍而,比丘尼傳承在上座部傳統中斷多年,即使臥佛寺泰國壁畫裡曾有比丘尼,但未有證據指泰國曾有比丘尼的存在。

20世紀末,斯里蘭卡在韓國比丘尼及台灣比丘尼的協助下,開始有女性受戒為上座部比丘尼。為何泰國沒有?因為比丘尼受具足戒需二部僧授戒,所以其中一個條件是比丘尼僧團,而僧團必須來自清淨的上座部傳統。在沒有泰國比丘尼僧團的情況下,就無法產生合乎律制的上座部比丘尼受戒。

達摩難陀比丘尼曾多次討論關於泰國比丘尼議題的矛盾之處。在泰國在過去七百年來未有女性受過具足戒的情況下,泰國僧侶卻強調二部僧授需要比丘尼僧團的必要性,「因此,它永遠不會發生。」

女性若真要依律典成為上座部比丘尼,過程複雜(雖然律制如此,但漢傳佛教傳統成為比丘尼不需兩年)。

出家前為宗教學者的達摩難陀比丘尼是怎麼出家的。2001年,她到斯里蘭卡受戒成沙彌尼,2003年後再回斯里蘭卡受戒為比丘尼。她的立場是:「我們不必經由誰來確認我們是上座部佛教的比丘尼,因為當我們剃度時,已知自己是經由上座部律制出家的比丘尼。」曾看過研究達摩難陀比丘尼的論文,比丘尼的自我認同,與她們所使用的語言之中,也有其交涉互動的演變。

在反對比丘尼出家的聲音當中,最知名的僧侶為 Phra Payutto。他是學者型比丘,是超級保守派。如有人問,台灣比丘尼僧團的系譜,也是來自上座部佛教,難道不能授戒泰國比丘尼?Phra Payutto 回以:

如果台灣比丘尼真的源自上座部佛教好了(指漢傳比丘尼最早是由斯里蘭卡的比丘尼赴中國傳戒),然而比丘尼傳戒需要二部僧授戒,若授戒的比丘來自上座部佛教、比丘尼來自漢傳佛教,這樣被授戒出家的比丘尼是混血兒,一半血統是上座部、一半血統是漢傳佛教。(喝!好一個血統論!)

現代使用的第三版《僧伽法》頒布於1962年,於1963年執行。將權力集中於僧王一人,以中央集權式與津貼控制,至今,讓泰國佛教仍有相當保守的性格,也影響一般民眾對比丘尼的看法。比如,女性穿著黃色僧袍被視為是不適宜的舉止,甚至會被公審。拍身分證照片時需要換下僧袍⋯

甚至有些Mae Chi(八戒女)對比丘尼的態度也是負面的,Mae Chi雖然從事修行生活,但在法律上並不被視為是宗教人士,我必須承認我是震撼的,當我在 Justin McDaniel 的研究中,看到許多Mae Chi並不支持比丘尼的存在,有知名的Mae Chi為巴利語學者及論藏研究者,她卻不想成為比丘尼,也認為在泰國不該有比丘尼,「因為上座部的比丘尼傳承已經在印度失傳了。」

我想,我真的太習慣台灣的比丘尼文化了。原來,沒有什麼事是理所當然。

--

--

satie tang
曼谷一滴 วันดี

泰語愛好者,興趣是讀泰國新聞,以及曼谷城裡的大城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