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重點的人生】Readwise

各位爸媽大家好,一年又要結束了,你有替明年立下什麼新計畫嗎?看著孩子慢慢學習與成長,我們除了欣慰,另一面是不是也常懷疑自己是否也有慢慢成長呢?

這次我們來談談自己,這是關於學習與記憶的話題:不管是書籍、網頁、文章乃至任何社群貼文…你還記得昨天閱讀過的任何內容嗎?

我發現自己每天好像讀了很多資訊,但卻也常忘了曾經讀過什麼內容,當與人談話或想寫些什麼時,腦中一陣翻攪,手指著某處嘴巴唸著那個什麼什麼或是曾閱讀過某某某發生的某件事,嗯嗯阿阿一陣後總還是想不起來。(這世界什麼可以挑戰,就是不要挑戰為人父母者的記憶力。)

而今天我就要來介紹一個相見恨晚,有效改變我閱讀與筆記習慣的App:Readwise

習慣讓我成為資訊拾荒人

我是個喜歡把文章存下來的人,特別是有興趣但當下不一定有時間閱讀的文章,我就存進筆記軟體(Evernote與Notion),一方面立即釋放心理壓力,也避免瀏覽器上總是滿滿的標籤頁不敢關,而且之後有空再進行閱讀,也可以利用筆記軟體留下重點或是自己的想法。

不過,想像總是美好,現實卻是無比殘酷。

我的筆記搜集了各式各樣的網頁文章,但全都混雜在一起,若有機會閱讀,也常常像是為了消化數量,讀過去就算了,而更多的狀況是自己成為了資訊拾荒人,筆記軟體中只是堆積了大量的未讀文章。

最後成就的只是 彷彿自己有在努力閱讀資訊的心理假象罷了。

所以我決定從流程來改進,首先是增加 篩選過程,當看到想要閱讀的文章或資訊時,依然會選擇先保存下來(因為很多時候確實不適合立即閱讀),不過這次不是直接存入慣用的筆記軟體,而是多一個步驟先存到稍後閱讀的軟體(我是用Instapaper)。這時候我還不會太過主動篩選文章,只要覺得內容有趣或是覺得想讀/需要讀,就會先存下來。

就為了畫重點

當有空或是在一些零碎時間,我會打開Instapaper找東西讀。這類稍後閱讀軟體,會把網站中的廣告、邊欄等去除掉,只保留下文章本身,讓閱讀體驗更沈浸專注。

我到這時候才會開始比較認真「篩選」:畫重點與判斷是否要留存。閱讀文章時,我會特意把喜歡的段落、字句等內容,利用軟體的 畫重點(類似螢光筆)功能標注出來,而如果一篇文章都找不到地方畫重點,基本上大概比較偏向資訊類,讀完可以直接刪除或封存起來。

但其實直接存到筆記軟體,也還是可以把特定內容標註出來,那為何還要多一個中介?(況且在Instpaper畫重點還是付費功能!)

為的是下一個步驟:自動整理,並且只留下重點與回顧。

都是自動的 只保留重點

這時就需要介紹第二個軟體 Readwise。

Readwise是一個自動化工具,他能夠跟許多軟體連結,「自動」把我們在這些軟體中標註過的重點與註記,抓取到Readwise內。

當把Readwise與慣用的筆記軟體連結後,這些文章或是閱讀歷程,會「自動」同步到筆記軟體中,且只保留我們標註的精華重點(若有需要全文,則可以快速點擊連結到原始來源,或是在Instapaper內找到),有效解決我們的資訊拾荒症頭。

而且Readwise會每天從資料庫中撈取部分重點後,以設定好的頻率與數量寄到信箱,每天打開信箱都會收到一組 #回顧,讓自己再讀到之前曾畫過的重點內容,隔一段時間再看,往往會有不同感觸與想法,這時就可以馬上再寫在備註內。

內化與輸出 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

Readwise讓我不管是利用Kindle閱讀書籍,逛網頁後把文章存在Instapaper(瀏覽器也有外掛可以直接存段落),聽Podcast(利用Airr),甚至可以掃描「實體書」後再畫上重點。

而在Readwise把重點內容連結後,他會自動導出,並在到我的筆記軟體Notion中直接整理好。每天也會從隨機地把這些讀過的內容,寄給自己進行回顧,增加個人把資訊內化,與最重要的:重新輸出的機會。

重說一次Readwise三大重點功能:1.自動抓取多重來源。2.回顧畫過的重點。3.自動同步到筆記軟體並整理。

簡單方便地串連起我不同的閱讀(吸收)行為,慢慢建構起個人小小的知識體系。這工具改善了我原本隨性隨便閱讀,但也隨便就遺忘的知識吸收過程,推薦給各位有時會有點懷疑自我的爸媽們。

我們需要為人生畫重點,有些時候,可能需要刻意地只把力氣放在重點上。很多事情,錯過了不可怕,可怕的是以為自己沒錯過,但其實根本沒放在心上,那才是真的錯過了….

本文介紹的APP:Readwise

如果你對Readwise有興趣,註冊就可以有免費一個月的試用,若使用我的邀請連結註冊,可以再多一個月(共兩個月)的免費試用時間:[https://readwise.io/i/seite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