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熱點- 【EP07. 設計師可以協助什麼?】

▂ ▃ ▅ ▆

在打開頭標題的時候,我原本想談談設計師應該要做什麼。不過近日與其他同學交流有感,覺得與其談應該做什麼,不如來談談可以協助什麼。

(從協助的角度出發,覺得比較有一種激勵人,且主動的感覺)

接案的日子以來,除了做設計以外,我一直不斷在思考的是,如何讓設計這件事情可以成為更專業的顧問型態,而不是只放眼在創作。

試著在與客戶配合的流程中,讓自己的價值更有意義。下面是幾點我認為可以思考看看的方向:(僅個人建議,讀者自行斟酌)

1. 諮詢需求階段,我們要做的更多是「引導」

在客戶委託前期,了解客戶需求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去了解客戶的需求,我們可以在前期準備一些表單供客戶填寫,藉此了解客戶的生活習慣、擁有物件、預期目標、預算範圍等。

表單其實是很好的一個方式,讓客戶和你之間,有一道緩衝,透過這中介,讓客戶有時間好好去思考自身真實的需求是什麼,也讓一些不便透漏的顧慮,透過表單呈現出來。

不過表單畢竟不是萬能,因為往往可能有一些問題/選項還沒有被設計到,客戶也無從填寫,這些問題就會被暫時擱著。

身為設計師的你,可以在前期試著多睜大眼睛,少說多聽。多觀察客戶的反應、多聆聽他們話中的意義。除了沉澱吸收,我們可以在這個階段釋出更多善意,客觀的去引導客戶說出心中的想法。

比如說:「這部分的材質,以A、B、C三種來說,只要維持白色系,在我們看來,設計的效果呈現都是不錯的。關於花色、質感,可以依您們的個人喜好去做選擇。」

又或者:「把手的造型,對我們來說,沒有侷限一定要何種形式,挖圓洞、挖溝縫,就設計的角度看來,不會左右整體風格,反而都會有不錯的點綴效果。在最後選擇上,我們都可以試著去搭配看看。」

也可能是:「關於配合廠商,我們保持彈性開放的態度。如果市場上有更好的選擇,我們也傾向站在客戶最大利益的角度去考量。」

上述這些,只是我們在與客戶討論的過程中常常發生的情景,但都能達到不錯的回饋及效果。換句話說,很多時候,決定不會是當下發生。有緩衝及時間思考,才能做出雙方都有共識的好選擇。

需求清單,是一種問卷設計

2. 規劃製圖階段,從製作說明書出發。

我知道設計師的工作,是要朝最精萃的創作出發。創作是設計師的事情,製作是廠商的事情。我們做設計的方法比較不同,會創作與製作一同思考。

也就是說,很簡單,怎麼畫之前,先思考怎麼製作。

從這個角度出發,在進入畫圖階段,就會設想更深的層面:

「思考紙張這樣又細又窄的折線,傳統人工加工上會不會出現裂痕?」

「思考實際這樣的造型,內部的設備管線如何跑線及串連。」

「思考這樣大型的部件,從工廠加工完後,實際運送如何在現場組裝?」

「思考實際放樣施作階段,在不同師傅讀圖可能發生理解誤差的情況下,如何用最簡單易懂的方式,讓師傅理解順暢,且即使做錯,仍有彈性修改的可能。」

除了一般細部的詳圖,我們更傾向繪製很類似IKEA的家具爆炸圖。

因為爆炸圖能交代物件構成的邏輯與各不同面向,也是施作者一目了然的首選圖面表現方式。

從製作的角度出發去創作,我們發現能避免更多現場可能發生的問題,從而減少時間、硬體成本的浪費。設計可以是簡單有秩序的,好做的設計也能體現好的工藝水平。

爆炸圖能一目了然各部件的構成

3. 替做事的人多想想,如何協助、優化他的辦事效率。

設計是一項整合的行業,我們往往會遇到很多不同的專業廠商。創作即便再精彩,也要有人實現。「一個敢做夢,一個敢流汗」。在與廠商的配合過程中,我們可以去思考:

「第一次配合,觀察廠商的作業習慣。第二次以後,嘗試讓廠商做起來更順手。第三次以後,優化到讓配合模式越來越有效率,這就是默契。」

「我們常常問廠商難不難做,其實不是挑簡單的去做。而是去了解廠商的能力所及,在可控的範圍內,讓品質達到廠商能做出的最佳狀態。當然,如果可以挑戰,設計必然是追求工藝上最極致的狀態。」

「隨時追蹤、關心,也是應該做的工作。讓廠商覺得我們在同一條船上,不是交待後坐等結果。我們都期望產出一件更進步的作品,過程必然會有難關,犯錯做錯不要緊,正因為有嘗試、有追求、才有進步。」

對我們來說,廠商是長期配合的夥伴。我們自身要不斷精進,也要了解國內外廠商的趨勢。相信本土,國外可以做到的,我們也能做到,以此前提不斷吸收新知,也不斷給廠商新的刺激。兩者在互相協力的關係下,達到雙贏的狀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