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熱點-【EP01.什麼時候才算開始創業?】

▂ ▃ ▅ ▆

最近開始覺得做點文字紀錄不錯,之後應該/希望/也許會每天出,如果有一天沒出,那一定是我那天偷懶了。好吧,不廢話,趕緊切入主題,不然要睡著了。

話說3年前,創業風潮盛行,台灣(也許只有台中?)開始冒出許多新創團隊、孵化器、共創空間。老實說,要當一位創業者,不難。為什麼不難?因為離職本來就不難,離職後,開始為自己的工作室工作,就算是創業了吧?

廣義來說,的確這樣就可以算是創業。
不論你是登記商行、公司,或甚至都沒有登記,先架個社群平台或網站開始接案,每天吃自己,沒有固定薪水,沒有固定上下班時間,就可以成為充滿光環的創業青年/斜槓青年/freelancer。

當然,我不是要貶抑上述的這些身分,因為我也是其中一份子。另一方面,我更想深入分享,我體會的:【什麼時候才算開始創業?】。

當個STAFF服務大家,也觀察許多...

【什麼時候才算開始創業?】

走過了3年,我們還沒掛。經營代代也3年,看了許多進駐者來來去去,我好像可以歸納出何謂真正開始創業的時間點。

  1. 為了面子問題,開始熬夜不覺得累的時候。
  2. 存款積蓄完全燒完的時候。
  3. 拋開包袱,不再為自己的固執堅持的時候。

其實鼓勵創業,也間接鼓勵了一群不想工作的人離職。
這些存了積蓄的離職者,看了點心靈雞湯跟打了雞血後,就開始加入新創介紹會,開始走訪各社交場合,推銷自己,謀求一點案子。

過了一段時間,因為不再像以前上下班一樣約束,不再有老闆與上級的進度壓力,開始過著爽爽的日子,呼喊著健康比財富重要。然後很快的,在存款快燒完的時候,紛紛離場回去上班,或出現「朋友合夥公司」,被召喚去和朋友一起創業(更大的滾雪球)。

說到這裡,其實鼓勵創業是雙面刃。把這群人丟入市場考驗,間接淘汰無法生存的那群,如果沒有某種個人特質或耐受力,很快就淪為一群looser的party。

為了面子問題,開始熬夜不覺得累的時候。

但是當另一方面,如果你還在默默蹲的階段,那認真地為自己所做的事情負責時,無形中會是很重要的累積。因為誠實、負責,你做的每一件事都會是重要的養分。

也因此,在午夜時分趕進度的時候,面子(不能開天窗)擺在疲憊面前時,疲憊好像不再那麼重要。聽起來好像很辛苦,也的確會這麼辛苦。但捫心自問,創業很多時候得到的,是自我的成長(beyond money)。

存款積蓄完全燒完的時候。

置死地而後生。存款或資源尚未耗盡的一刻前,是看不出問題點與挑戰的。
這又要談到那些可以申請(容易申請)的補助,或是青年貸款。

的確,貸款挹注資金,可以讓公司成長較快。但是,對於初期創業的人來說,財務管理都還在學習階段,突然挹注一大筆資金(天使計劃、股東資金),我認為要知道怎麼花錢,怎麼運用,可能都還沒有太多經驗。

我個人傾向比較保守的原則,有多少錢做多少事。這句話除了常與客戶溝通,也應用在我們自己身上。套一句台語:沒那個屁股別吃那個瀉藥。保守有時候是讓自己多點限制、邊做邊學,也讓時間走過,看身邊的例子。

初期創業的團隊若有大筆挹注資金,成敗往往一線之隔。真正可以運用資金擴大的,實屬少數。更多的,是搞太大排場。請太多員工(太多職位分工)、付太高薪水(為了公司形象)、進太多無謂設備。等到公司解散那一刻,才驚覺已一身負債,然後趕緊另找股東?或回頭上班。

如何覺醒呢?

就是存款燒完的那一刻,看你怎麼谷底翻身、無論是靠意志力、靠創意力、靠積極力,在艱困的環境下往上爬,如同一支會漲的股票一樣,從谷底往上衝。

拋開包袱,不再為自己的固執堅持的時候

堅持是好事,也是創業能往下走的很重要特質。不過這裡談的是,做人處事是否能更圓融。其實創業不是百分百看能力,很多時候,是老一輩講的:「學著做生意」。

學著做生意,就要拋開一些包袱。初期我最常聽不懂的,就是很多人愛講這個很商業,這個不商業的。商不商業從來不是癥結,老實說我也不懂你們說的商不商業的區別是什麼。我認為,創作就是對自己負責任。如果你在作品裡有特別想挑戰的事情,那就認真去挑戰。

就像主流與非主流音樂,本來就沒有絕對,只是剛好現在市場在這個當下,喜歡這樣的創作,非主流被看見而成為主流。所以不要去在乎、或去定義何謂主流,何謂商業化。只要對自己的創作投注努力,不要隨波逐流去追求時下的主流,累積的有一天會被看見。

我想,創作應該保持開放且彈性。

不要給自己過多的包袱,在乎別人眼光。任何階段想嘗試、想挑戰的,都勇敢去做,從做中學;會好過因為自己的固執,而導致停滯不前。

最後,何謂真正創業?

每個人的時間軸都不一樣,我只能說,創業時間點,一定不會是你呼告「我創業了」的那一刻,而是瀕死狀態下,重生的那瞬間

1U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