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別二載,刮目相看

默泉
樂以忘憂
Published in
5 min readFeb 17, 2019

近年成為音樂會「常客」後,發現此地聽音樂會的人可分為兩大類:一類因為自己喜歡而入場,另一類則希望下一代喜歡而入場。香港小交響樂團的一些音樂會,便很符合第二類觀眾胃口。

這些音樂會,通常請來卓然有成的年輕獨奏家,令小孩感到親切之餘,也可視作模仿對象。由台灣人氣小提琴家曾宇謙擔任獨奏家的「最愛小提琴」音樂會便是很好例子;當晚不但全院滿座,入場者不少都是帶著孩童的父母。

音樂會編排頗見心思,頭盤是現代作曲家Jörg Widmann的序曲,以貝多芬交響曲的樂隊編制寫成。之後是布拉姆斯的《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和對布拉姆斯眷顧有加的舒曼寫的《第二交響曲》。

當然,大部分觀眾都是衝著最動聽的布拉姆斯而來。此曲由樂隊沉靜地展開,然後逐漸增強,進入第二主題後,在弦樂部急逼雜沓的十六分音符下,獨奏小提琴才燦然登場。第二度和小交合作的曾宇謙,起初頗為緊張,三重按弦(triple stops)不太夠氣勢,幸好音色與音準俱佳。緊接著,是在長笛、圓號等烘托下,奏出遊移閃爍音階串的小樂段。此處本來幽微動聽,可惜獨奏者音量太細,有時更被長笛淹沒了。不過演出經驗豐富的曾宇謙很快適應過來,當來到那段纒綿緋側的獨奏時,已是成竹在胸。

年僅廿三的曾宇謙,是當今台灣最廣為人識的年輕音樂家。2015年,他勇奪柴可夫斯基國際大賽亞軍(冠軍從缺),旋即成為台灣樂迷的新寵;除了琴藝好,更因他的習琴過程十分刻苦。十三歲考上美國寇蒂斯音樂學院時,其父辭職陪他赴美,家境不富裕的他又常要到世界各地參加比賽,壓力之大可想而知。前年,他加盟DG出版唱片,名氣終於衝出華人社會,走向國際。今年三月他將應指揮Mikhail Pletnev之邀,在東京Suntroy Hall與東京愛樂樂團合作,可謂十年努力,終成正果。

2016年,他挾著獲奬聲勢訪港,與小交演奏其「成名作」:柴可夫斯基的小提琴協奏曲。但那次他的演繹過於冷峻,情感起伏不夠,造句亦有點生硬。士別二載,刮目相看,這次他明顯進步了。除造句更流暢自然之外,感情的掌控也更成熟;我甚至覺得,其演奏頗有David Oistrakh風味。

眾多布拉姆斯小提琴協奏曲的版本裡,我最喜歡Oistrakh版本:深沉、穩健、內斂,但不減抒情。而這些特質,又都很符合曾宇謙本人的性情。(記得兩年前訪問他時,他的回答總是平實的,絕無浮誇之言。)他拉奏高音尤其漂亮,肢體動作輕鬆自然,音色也好。看來這位年輕音樂家已漸漸建立起個人風格。真要雞蛋挑骨頭的話,是他尚差一點「抓住觀眾」的能量,即所謂壓場感。

布拉姆斯的第一樂章寫得實在精彩,常常令人忘記還有二和三章(因此第一樂章奏完時,往往有不少人拍掌)。其實第二樂章「慢板」也極好。在此樂章裡,雙簧管和獨奏小提琴的角色皆十分吃重,兩者不能缺一;可惜曾宇謙和小交雙簧管手的表現平板,沒能帶來驚喜。讀者如有興趣,不妨聽聽剛才提到的Oistrakh。他六十年代和Moscow Radio Symphony Orchestra演出此樂曲(在Medici.tv可找到演出錄像,指揮是Gennadi Rozhdestvensky),第二樂章奏得情意綿綿,如泣如訴,忍不住想replay。

中場休息前,曾宇謙大方安歌了三首小曲:Kreisler的《愛之喜》和《愛之悲》,以及西班牙作曲家Tarrega的結他名作《阿罕布拉宮的回憶》(Recuerdos de la Alhambra)。

頭兩首原為小提琴獨奏曲,這次改為樂團伴奏版本。《阿罕布拉宮的回憶》原為古典結他獨奏曲,這次改為小提琴獨奏版。Kreisler的小曲向來旋律優美,不必多言,但《阿罕布拉宮的回憶》用小提琴拉奏,效果卻不大好。原曲最馳名的輪指(tremolo)手法,能呈現出月色掩映於宮殿台階的寧靜致遠氣氛,但改編後情懷全失,殊為可惜。曾宇謙似乎新練此曲,出現了兩三次小失誤。雖然如此,敢於在安歌時選取偏門曲目,已經十分難得,也代表演奏家本人敢於開拓新路,值得支持。

*原載於2019年2月16日《文匯報》副刊藝粹版,此為修訂版。

Oistrakh與 Moscow Philharmonic Orchestra合作的布拉姆斯小提琴協奏曲。時為1967年,地點東京上野文化會館(指揮 Kondrashin):

喜歡以上文章的話,請多按綠色圓形「like button」(最多可按5次)和「tags」底下的灰色小手掌(最多可按50次)。你的手指運動,將變成真金白銀稿酬,支持我繼續創作。謝謝!

--

--

默泉
樂以忘憂

香港寫作人。嗜書如命,2017年創辦獨立出版社「毫末書社」,以寫書造書為終身職志。著有《吃一碗玉米飯,再上路》、《浮生誌》、《因自由之名》(合著)、《廢墟筆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