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P 5–2 】快樂,人類的終極追求:《更快樂》上

成癮
檯燈下的讀癮
Published in
4 min readMay 27, 2020
2020.3.22 @ 利百代文創館・陽光下

看了 Christensen 的《你如何衡量你的人生?》後,我開始思考跟這本書的標題一樣的問題。

後來,我在軍中跟同梯分享,大家應該做一個快樂表格,每天記錄「今天快樂嗎?」,是的話就在今天那一格塗上綠色,不快樂就塗上紅色。等老的時候,如果表格上的綠色多於紅色,就代表你有個成功的人生 — — 這才應該是成功的定義。

充滿回憶的軍中生活一去不返,但對快樂的思考還在持續。遇到這本書後,我對快樂又有更深入的省思,開始了解什麼是真正的快樂,甚至在讀的過程中,我就在變得更快樂了。

今天,就來聊聊如何更快樂吧。

「我們活著的目的,都是為了得到快樂;大家的生活雖不盡相同,目標卻一致。」

—《安妮的日記》作者 Anne Frank

根據一項研究,英國人的財富在 50 年內增加 3 倍,但只有 36% 的人表示快樂(1957 年則為 57%)。人們變得更加富有,卻反而產生更多焦慮。

有些人索性忽略所有焦慮,強調「人生苦短、及時行樂」的生活哲學,然而這真的是快樂嗎?

∎ 人的四種狀態

為了了解快樂的本質,讓我們把人分成 4 種狀態(如圖1):

1.拚命三郎型:不顧一切追求目標,以為達到目標等於快樂。

2.享樂主義型:好逸惡勞、及時行樂,不考慮未來的結果。

3.虛無主義型:放棄追求快樂、覺得人生毫無意義。

4.快樂開朗型:懂得平衡現在與未來,真正擁有快樂。

前 3 類的人都認為現在與未來的快樂不可兼得,「拚命三郎是未來的奴隸;享樂主義是現在的奴隸;虛無主義是過去的奴隸」。事實上,享受追求目標的過程與及時行樂是可以並行的,美國衛生、教育暨福利部前部長 John Gardner 說得非常有道理:「我們活著目的是為了攀爬,不是為了休息,在山谷和山頂都是如此。」

我自己 4 種類型都曾經歷過,曾經為了目標捨棄其他休閒、曾經只想享受當下不管未來、曾經覺得活著根本沒有意義;現在,我還不完全是快樂開朗型,但正往這方面努力,也覺得生活充實且快樂。

你呢,你是哪一種類型?想成為哪一種類型呢?

∎ 快樂的定義

亞里斯多德曾說:「快樂是人生的意義和目的,也是全人類的生存目標。」

自古以來,快樂一直有多種定義。本書作者的定義相當簡潔,也深具啟發性:

「大體上能從生活中體會到樂趣和意義的一種感受。」

這句話包含了兩個面向:樂趣與意義。

「樂趣」是當下的正面情緒,代表現在擁有的好處;「意義」則伴隨使命感而來,代表未來能擁有的好處。

這與上述的「快樂開朗型」不謀而合(當然!),更強調了我們應該平等地追求樂趣與意義 — — 只追求樂趣可能犧牲未來利益,只追求意義則容易忽視當下情緒。

∎ 目標與快樂

我一直認為,達成目標就會獲得快樂;但達成目標後,就會有另一個目標,不斷輪迴。我曾聽人說過:「追求成功,是為了讓人更成功。」正是這個道理。

後來我才發現,「達到目標只能給我們一時的快感,追求目標的過程卻能讓我們體會生存的價值。」

心理學家 David Watson 也提到:「當代研究者都強調,努力追求目標的過程 — — 不是完成目標的結果 — — 才是擁有快樂和正面情緒的關鍵。」

還有許多研究也都強調目標與快樂的關聯性。而根據 Kennon Sheldon & Andrew Elliot 的看法,目標要符合「自我需要」、「個人親自挑選」兩大要素。也就是說,目標必須是自己真正想做的,而不是被他人要求的,這樣真正享受追求目標的過程。

說到這,你可能會覺得:「追求目標,反而讓我不能專注當下!」作者的回覆相當好:「目標應當扮演的角色是:讓人毫無牽掛地享受當下。」

沒有目標,會讓人無所適從,不知道當下該做什麼,反而不容易專注;擁有堅定的目標,就會非常了解自己該做什麼,更能享受當下。

蕭伯納說:「人生最大的喜悅,就是能善用自己認定的偉大目標。」

動漫主角的魅力與毅力,來自於他們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偉大航道 / 忍道。

∎ 小結

這篇文章,我們探討了人的 4 種狀態、快樂的定義與目標和快樂的關係。下一篇,我們會進一步討論快樂在不同領域的應用(教育、職場、感情),以及獲得快樂的撇步。

我是成癮,你的修煉夥伴。

歡迎在底下給我些建議,幫助我寫得更好!

#人生的十項修煉

#五月情緒修養

用力鼓掌,恭喜自己讀完文章!留言給我建議,幫助我寫得更好!追蹤 Facebook & Medium,給自己一份一年的承諾!

--

--

成癮
檯燈下的讀癮

我是成癮,用閱讀與行動,修煉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