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P 5–3 】快樂,人類的終極追求 :《更快樂》下

成癮
檯燈下的讀癮
Published in
5 min readMay 28, 2020
2020.02.04 @ 清大門口・陽光下

我們在上篇文章中討論了人的 4 種狀態、快樂的定義以及目標與快樂的關係,這篇文我們來看如何達成各個領域中的快樂,還有常保快樂的小撇步。

∎ 教育&工作的快樂

行為科學家 Donald Hebb 曾在 1930 年做過一個實驗:他找來 600 名 6–15 歲的學生,告訴他們不用做任何功課。上課不乖的話,處罰方式是去教室外玩耍;聽話的話,則會獲得更多作業。

Hebb 在研究報告中指出:「這種規定實施了一、兩天之後,所有學生都發現他們還是比較喜歡有功課,而且意外地比從前學會更多數學演算法。」

這個研究顯示:人是喜歡學習和工作的(或至少沒想像中討厭)。

不管是學習或工作,人們都存有「工作偏見」,習慣把它們與痛苦連結在一起。然而,心理學家 Mihaly & Judith 曾提出一個研究結論:人們在工作期間,比在家時更能產生忘我經驗。這也是 Mihaly 的經典書《心流》的主要概念之一。

我們都以為自己討厭學習和工作,其實無所事事可能更加可怕、無聊。

英國作家 Samuel Smiles 曾說:「一個人最大的不幸,就是自己不必花任何力氣便能滿足所有願望。這樣一來,前途、慾望、奮鬥,對他都沒有意義了。」因此,我們應該把工作和學習看成「權利」而非「義務」,去享受這些心智活動。

至於要如何找到自己熱愛的工作呢?作者提出 MPS 流程,依序問自己三個問題:

1. 什麼工作對我有「意義」?

2. 什麼工作能提供我「樂趣」?

3. 什麼工作能發揮我的「專長」?

找出三者的交集,就更容易找出想要的工作囉!

∎ 感情上的快樂

心理學家 Dyner & Seligman 的研究發現,非常快樂的人和比較不快樂的人,差別在於是否擁有「豐富而滿意的社交關係」,可見人際互動對快樂的重要性。

那麼人際相處的感情上,我們要如何保持快樂呢?

答案是:無條件的愛

當別人是因為外在因素,如金錢、美貌等愛我們,就是有條件的愛;因為內在特質,如堅定、熱情等愛我們,就是無條件的愛。

心理學家 Donald W. Winnicott 發現,有媽媽陪在身邊玩耍的兒童,比媽媽不在身邊的孩子更有創造力,因此 Donald 將媽媽在身邊的範圍稱作「創造圈」。作者提到:

「而無條件的愛則能創造『快樂圈』,鼓勵我們追求有意義、有樂趣的事物。」

付出並獲得無條件的愛,我們才能常保快樂。

而 Branden 強調:「愛情最重要的互補關係是:除了照顧自己的利益,也考慮到對方的利益。」

一段關係中,雙方必須是對等且公平的;更重要的是,彼此會為了對方著想,有時甚至犧牲自己、成就對方。

作者也指出:經營婚姻比找對伴侶更重要。真命天子/女出現的機率微乎其微,我們真正該做的,是好好經營感情。畢竟,誰會以為找到好工作,就不用再打拚了呢?

∎ 更快樂的小撇步

接下來分享一些讓你更快樂的實用方法!

1. 利人與利己

作者提到:

在做某些選擇之際,首先要問自己:什麼事情能讓我快樂?先不必考慮那件事能否讓別人快樂。接著再問自己:我想做的事是否會剝奪別人追求快樂的能力?若是的話,我們的快樂也會打折扣。

愛默生說:「人生最完美的補償是:人若不先自助,亦無法誠心助人。」

先讓自己快樂,再想辦法讓別人快樂吧!

2. 快樂推進器(Happiness Boosters)

這是作者提出的創新概念:持續時間從幾分鐘到幾小時,能提供生活意義和樂趣、對現在和未來都有益的休閒活動。

用現代語言來說,就是「充電」。找到自己生活中的充電器,讓自己隨時能回到最佳狀態。

3. 追求快樂的深度

快樂可以分成兩種維度:高度&深度。

高度是指「快樂的起伏程度」,像是雲霄飛車的刺激感;深度則是「快樂的穩定程度」,也就是你「多常」保持快樂。

高度能提供短暫的快感,但稍縱即逝。因此,我們應該多多追求深度,快樂不需要每次都是「興奮」,更多的時候應該是一種平靜的力量。

4. 相信自己值得快樂

世界上許多文化都會假設「人性本惡」,提醒我們要看到自己的黑暗面並矯正它;但在這種思維傳統下,我們很容易認為自己不配擁有快樂。

針對這一點,Branden 的想法非常精闢:

「希望尋找某些價值的人,得先認為自己有資格享受那些價值;想追求快樂,也必須認為自己有資格享受快樂。」

5. 放慢腳步

這個世界不斷在加速,每次我們都被資訊轟炸到精疲力盡。更糟的是,人會有「壓力殘留」現象(Teresa Amabile):不只在高壓的當下,甚至連續好幾天,人的創造力都會降低。

Norbert Schwartz 說得好:「當太多事情競相佔據我們的時間和心思,就會喪失活在當下的能力,也會失去欣賞與享受生活的能力。」

少就是多,用更少的事,換來更快樂的生活吧!

∎ 結語

科學革命對人類影響深遠,也帶來一個很大的問題:唯物觀(material perception),人們開始將追求物質看作最重要的目標。

因此作者呼籲大家追求「唯樂觀」(happiness perception),這不是要我們屏棄物質,而是轉換價值觀,將快樂視為終極貨幣。

當你年邁時,某個下午獨自坐在木椅上,拿起快樂表格 — — 你覺得會是紅色格子多,還是綠色格子多呢?

我是成癮,你的修煉夥伴。

歡迎在底下給我些建議,幫助我寫得更好!

#人生的十項修煉

#五月情緒修養

用力鼓掌,恭喜自己讀完文章!留言給我建議,幫助我寫得更好!追蹤 Facebook & Medium,給自己一份一年的承諾!

--

--

成癮
檯燈下的讀癮

我是成癮,用閱讀與行動,修煉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