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千本沒看的書,每天僅工作五小時:一人出版社「夏葉社」島田潤一郎的時間編輯術

櫞椛文庫
櫞椛文庫
Published in
8 min readNov 26, 2018

【編譯整理/館長】無經驗、一個人和小規模,日本一人出版社「夏葉社」在看似劣勢的條件下,靠著社長島田潤一郎獨特的經營思維與理念,成功扭轉不利出版的因素。兩年前,伴隨著第二個小孩的出生,工作的安排與陪伴家人的時間比重,也跟著必須要做出調整,究竟他是如何「編輯」自己的時間和行程呢?

比起花時間在手機上,人生中有更重要的事要去做

作為一個編輯,是沒有辦法不閱讀的。

手邊已經買來但還沒有讀的書尚有一千本左右,要讀完這些書籍,或許會耗掉自己剩餘的人生歲月,但卻不會因此感到有任何的悔恨。這世上還有許多由那些比我們要有數千倍才華的人所寫出來的傑作,以現在正處於人生轉折點的 42 歲年紀,若不讀完就這樣死去是絕對不行的。

每個人的時間都是有限的,當你划著手機的時候,就會忍不住地看下去。自己大約是從一年半以前開始,就不再使用手機,從中也多多少少能感受到有一股被解放了的感覺,看看書或電影,但工作上實在是很難避免。

因為這並不是非黑即白的選擇問題,更困難的是如何自己控制並達到平衡,自己過去使用了將近七年的 Instagram 跟 Twitter ,也算是沒能好好做到自制的結果。不知道智慧型的手機在八年後的未來,會進步成哪一種形式和樣貌,至少在五十歲以前,選擇不用手機,也才能好好地去玩味自己的人生。隨著時間過去,說不定那時候的自己也早就習慣,而變得不再需要依賴手機。

四十歲正是應該要好好花時間陪孩子的時候,要讀的書又很多,身為編輯更不能不讀,所以沒有手機是比較好的。

自己是和一位常去書店的一般女性結婚,結婚沒多久就生了老大,那時並未因為小孩的出生而提早結束工作,反而每天仍是工作到九點、十點才回家。但這狀況自從老二出生後就完全改變,因為太太的年紀稍微年長些,體力上大不如從前,無法單靠太太獨自一人照顧兩個孩子,於是便決定將自己的工作時間縮短到一天只工作五小時。

在老二出生後的三個月內左右,幾乎是放下手邊的所有工作,專心地照顧和陪伴小孩,等到小孩的睡眠或在生活上比較穩定之後,便在內心默默許下「希望每天能夠五點準時回家」的心願。除了出差,最晚最晚也是在五點二十五分以前回到家,而對於喝酒聚餐的邀約,基本上是不參加的,拒絕了邀約以後,下班後的應酬也變得更少。

珍惜與家人的相處時光,反倒使工作的辛勞遠離自己

從去年(2017 年)開始,每天從早上十點工作到下午四點,中午給自己大概一個小時左右的午休時間,若事情比較多的時候,就會再更提早一點到公司。

平常大約九點半左右就會到公司,早上十點到十二點之間,會先處理相關事務的聯繫,像是書款發票,確認設計發稿或印刷日程的安排等,待中午稍作休息之後,會開始處理稿件內容的編輯。工作時間幾乎比過去少了一半,但每天工作的量或是書籍編輯的量卻一點也沒有變。

以前別人總會說,中午以前比較能集中精神地在工作,自己過去覺得那是騙人的,但自從工作時間調整之後,很明顯地感覺到工作的效率跟著在改變。每天四點下班,五點回到家後開始準備晚飯,吃完後幫小孩洗澡,等小孩們都睡了之後,晚上十點以後變成是跟太太的相處時間,聊聊天看書,或是一起看個電影,隔天就又能帶著新鮮感和活力進到公司。

雖說是以一人獨立工作為前提,但比起埋頭苦幹,更重要的是要能夠客觀地處理,因為當只有你自己一人時,更容易陷入盲點而感到迷失。沒有手機,家中也沒有電腦,一離開工作環境後反倒因此變得比較客觀,同樣一份手稿再重新看一次,也能讀出不同的觀點與新鮮感,這樣的循環是非常棒的。

從家裡到車站,步行大約只需要十五分鐘的路程,通勤時的短暫車程,與小孩的相處時光,在這些細微零碎的時間縫隙當中,一邊思考著企劃和工作,這樣的平衡說不定才是最剛好的狀態,把握僅有的時間有效率地做事,而不是埋頭苦幹而導致過於消耗時間。要把過去花十個小時的工作壓縮到五個小時內去完成,本來就是非常激烈的方式,等於從早上一醒來,就必須快速地攤開一整天的工作行程,然後馬上進入到工作的狀態。

「花點時間好好地考慮」——這大概是只有發生在,從家裡到公司之間的這段通勤時間內,最奢侈的一段思考時間,這樣一來,就連在精神上感到不安的閒暇都沒有,這就像是身上沒錢的時候,多半會感到非常的不安,因為不知道下一餐在哪裡,或是要怎樣才能存活下去,若讓自己有感到不安的閒暇,反倒會使自己陷入一種「這些留到明天再想好了」的消極迴圈。

經過這些日子以來的調整,發現最理想也最嚮往的工作狀態,更趨向是以勞動身體的行為來栽種作物的農家一般。如同當你手寫著要開給對方的發票或收據時,你能清楚地在腦海中投射出店家或負責人的模樣一樣。凡事越能夠親力親為,相信就越能夠做出好東西。

買書,就等於買下時間,也等於買下未來的自己

之前看了一部電影,裏頭提到了一句哲學家叔本華所說過的話,大略的意思是:「買書,就等於是買下了時間,也等於買未來的你自己。」在現在這個紛擾萬變的時代,能夠花一兩千日幣來買書的人,同時也是買下了未來的時間。有些人邊划著手機,邊看社群媒體上的資訊內容,時間就悄悄地流逝在那當中;有些人花了兩小時,甚至是一個星期來讀一本書。花費在閱讀上的時間因人而異,但卻更讓人能感受到時間的可貴。書本,本來就不是那種追求快速或便利的東西。

若小孩看到家中有書,或是父母親讀著感興趣的書,進而喜歡上閱讀,這或許就是自己堅持這份工作,而想要能夠延續下去的東西。思索著自己現在做的是甚麼樣的工作內容,抱持著這份心情去編輯每一本書,將這些想法透過書本傳遞出去,一想到這些就覺得自己不努力不行。

在出版的書籍當中有一本《ガケ書房の頃》,裡頭提到一句是自己非常喜歡的關於書店的句子:「書店並不是為了勝利的人存在的空間,而是為了失敗的人,無論是誰都會有遇到失敗之時,那時你就躲進巷弄裡的書店就好。」

自己也有突然甚麼都不想幹的時候,那時就會到書店去。像這樣的場所,無論是書店或圖書館,盡可能都想讓這些空間能夠存活下去。當自己的人生遇到困境或苦痛的時候,最需要的就是有人能夠給予自己一些建言,或是一個能夠讓自己好好放鬆思考的場所。

面對解決不了的難題時,有很多時候我們的腦袋裡就不是立刻就能跳出解答,有的要在一個小時內做出回答,有些則是要在一天之內找到答案,我們的一生當中都一直存在著這些問題,而遇到自己沒辦法立刻解決的問題,這時候就更需要能夠將一切暫停,好好地花時間來尋找解答。

就舉自己的例子來說,很多時候是在閱讀的當下,讀著作者在書中寫下的話語,茫然地想著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而這些從書本、電影,或者是音樂上所領會和頓悟到的瞬間,就像是小孩們在遇到最糟糕的狀況時,自己在那當下能陪伴在身邊的那種感覺。

曾經請教過一些長年經營著二手書店的人,關於能夠長久經營的秘訣在哪裡,他們的回答是,因為從沒想過能有安定穩妥的一天,正因為不知道明天將會發生甚麼,才得以能持續地經營下去。

而自己其實也是這樣,一邊想著何時才能安穩下來,一邊繼續工作,就算到了六十歲,也還是會這樣汲汲營營地忙碌著。總歸一句,我們目的就是要能夠長久地維持下去,而其中的秘訣,也是唯一的答案,就是讓自己不安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