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 - 布蘭登堡門

布蘭登堡門是根據西元1791年修建好的城門修復的,城門東邊是巴黎廣場(Pariser Platz,得名自西元1814年時普魯士軍隊佔領巴黎、解放拿破崙鐵蹄下的柏林),直行就可沿著菩提樹大道(Unter den Linden)抵達博物館島跟附近的紅色市政廳;往西可一路經由六月十七日大街(Straße des 17. Juni)穿越蒂爾公園跟勝利女神紀念柱抵達西柏林,西北方是國會大廈、南方是歐洲猶太人受難記念碑。

在分享布蘭登堡門的歷史地位前,先來看看它的廬山真面目吧,建築樣式是新古典主義,有跟雅典衛城城門致敬之意!

一開始是腓特烈.威廉二世(Friedrich Wilhelm II)為了紀念七年戰爭的勝利而興建這個高26公尺、寬66公尺的宏偉城門,在西元1806年拿破崙鐵蹄在歐洲所向無敵時,普魯士也無法倖免於難,第一個通過城門的君主是拿破崙,城門上的勝利女神被他搬到巴黎,不過….旋即在西元1814年拿破崙戰敗時重歸柏林,這城門根本沒在巴黎展示過。布蘭登堡門原本就有勝利女神馬車(Quadriga),女神手持的鐵十字勳章(Eisernes Kreuz)是勝利女神回歸柏林時加上去的,而這勳章正是為了感謝對抗拿破崙的軍人而設計的。

所以呢….其實蠻有趣的就是當初普魯士一心一意的將法國逐出柏林、取回勝利馬車,結果現在法國又回到這區域,法國大使館就位於布蘭登堡門正前方的巴黎廣場,英國、美國、義大利使館區都在附近,這區域是柏林的使館區。

除了象徵德法之間的愛恨情仇,布蘭登堡門在東西柏林分立的歷史也極具象徵意義,布蘭登堡門原屬於東柏林,柏林圍牆就在城門西側,不過它的修復工程是東西德合力完成的。在柏林圍牆倒塌後,時任西德總理的柯爾通過這邊步入東柏林、接受時任東德總理漢斯.莫德羅的迎接,也象徵東西德終於邁向統一,所以呢….布蘭登堡門也是德國人非常重要的慶祝場所,每逢德國贏得世界杯冠軍,這邊到蒂爾公園的勝利女神紀念柱都是萬頭鑽動。

既然是最具代表性的柏林景點、交通又很方便,遊客如織自不在話下,建議一大早來參觀、結束之後再去國會大廈跟歐洲猶太人受難記念碑。

相關連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