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你瞬間醒悟的拆解憤怒(一)

願你擁有憤怒的自由

SHU-FAN,WU
此生故彼生
23 min readMar 28, 2024

--

以往禪修的練習時,禪師們總是念念提醒大家憤怒是不好的,但既然是不好,為什麼人會產生憤怒,是什麼機制造成如此,一直是我心中的困惑,無意間看到這本書,翻閱之下了解背後的成因,肯定自己的憤怒情緒是有正向的意義,只是要如何轉換這樣的情緒,是需要行動和建立新習慣。

作者簡介:叢非從

薩提爾模式心理師、講師,十餘年心理學專業,應用心理學碩士、中國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同台灣諮商心理師)。主要接受薩提爾模式、精神分析、認知行為培訓。

本書將憤怒的成因分為六種,分別敘述個別的成因,以及破解方法,最後導入至總結。

主要章節標題如下:

  1. 評判──你是錯的,所以你應該改
  2. 期待──我比你厲害,你應該聽我的
  3. 自我要求──因為我不能這麼做,所以你也不能這麼做
  4. 情感連結──因為我不開心,你也要像我一樣不開心
  5. 恐懼──因為我很擔心,所以我不能那麼做
  6. 愛──因為我愛你,所以你也要愛我

一、評判──你是錯的,所以你應該改

你的大腦自動對「孩子看電視」的行為貼的標籤是什麼呢?

  • 懶惰、不上進、不認真:當孩子被貼上這些標籤時,他們很自然地覺得他很糟糕,這時他們的的憤怒就被啟動了
  • 會放鬆、會念書也會休息:這些標籤,覺得孩子很懂得照顧自己,這時他們為孩子感到欣慰

⮕思考憤怒,首先要找到標籤,其實就是找出:當你憤怒時,你是如何評價他人呢?

標籤並非事實:什麼是事實呢?你說伴侶自私、孩子笨,觀察者切換後結論還是一樣嗎?真的是所有人都這麼覺得嗎?

⮕他人是自私、愚笨、不可靠、冷漠這些評價,都只是你大腦創造的事實,並非客觀事實。但在你主觀世界裡,無法察覺這只是你個人評價,而誤以為這就是客觀事實。

⮕憤怒其實是說:「你是什麼樣的人,是由我說了算的!你必須同意我。我不接受反駁!」

標籤是一種忽視

如果妻子常對先生說:「你太不負責了!太無能了!你太自私了!」這樣概括化的標籤貼上之後,妻子很難再有興趣去了解:他怎麼了?他發生了什麼?

即使是正向標籤也是種忽視:比如媽媽一直認為孩子很優秀,那麼孩子可能質疑真實的自己是否優秀,會恐慌:「萬一我變得不優秀了,媽媽是否還愛我?」

越是給他人的行為命名,越是難以看到真實的他人,這時的你與他人之間,隔了一個標籤,越是對標籤執著,就越是無法與他人建立真實的連結。

憤怒源於標籤的差異

就算對他人貼了標籤也無所謂,如果對方願意承認,你也不會憤怒,但對方是真實的人,很難完全認同你的看法,對他自己行為有他的理解,與你不同,這時你就會憤怒。

憤怒要解釋:你不解釋,別人真的不知道你在生什麼氣

比如談論一支手機,你關注的是顏色好不好看,他關注的是什麼規格,看似你們都在評論這支手機好不好,然而卻根本不是在同一個邏輯裡談。關鍵在於,你們不知道對方不清楚自己的重點,僅僅以為對方不懂、不配合,然後就生氣了

例如:妻子說:「今天早餐的餅是剩下的,味道不好,我又買了現煎的蔥油餅,讓大家吃好一點。孩子上課壓力大,吃好很重要。我老公看到後很生氣,他說:『餅還沒吃完又買新的,吃不完的難道要扔了嗎?』」

⮕兩個人都在溝通買餅的事,但一個談「用心」問題,一個在談「浪費」問題,他們根本不在同一個邏輯裡。

人生最可悲的世界是:你生了一頓氣,對方也很害怕,然而他卻不知道你為什麼生氣。更可悲的是,你以為他知道你為什麼生氣,實際上他根本不知道你生氣的原因,而你也不知道他不知道。

憤怒是代表你很在意某個「點」,因此就需要把你所貼的標籤表達出來。

  • 這件事對我來說,代表了XX
  • XX這個問提對我來說很重要
  • XX是我人生的一個議題
  • 我想邀請你照顧一下我在意的這個部分

比如剛剛的例子,妻子在面對丈夫的責備後,可以對他說:「買新的餅代表了我對家很用心。對我來說用心是一個很重要的事。我希望你能照顧一下我對用心的在意。」老公也可以說:「在我的理解裡,舊的沒吃完就買新的,是一種浪費的行為。不能浪費,是我人生的一個議題。我希望你能照顧一下我對浪費的敏感。」

這時,他們就在做一次真正的對話了。

當你憤怒時,問自己幾個問題:

✅憤怒時,你在意的是什麼?哪個「點」對你來說很重要?

✅對方知道你在意什麼嗎?你有表達過你的在意嗎?

解釋某個東西對你來說什麼很重要,這樣別人才有理解、並照顧你的感受的可能。解決憤怒的方式之一,就是告訴對方,什麼對你來說是重要的,以及他為什麼重要

當然未必有用,對方也很可能真的不在意你的在乎。有人可能說表達過、解釋過,對方還是不改變,怎麼辦?

表達、解釋只是我們維護自己在意部分的方法選項之一,不是絕對有效,當你知道什麼東西重要,你可以有更多方式維護自己重要的東西,比如「不浪費」對你來說很重要,你可以要求自己不浪費,發起「全家省錢大作戰」等行動。

當他人對你憤怒時,你也可以好奇他對你貼的標籤是什麼?找到這個答案後,可以迅速地維護你們的關係。比如之前提到買餅的妻子,當她發現先生在意的是浪費這個問題後,可以去欣賞他的節儉:「我看到妳不願意浪費,你真的是個懂得節儉的好老公。」

化解評判:學習運用「具體化表達」

以前是、現在是、以後也是、很多方面、所有方面都是…以人格詞彙對一個人進行評價,無異於給他人扣上一個大帽子,在你的世界裡,為他人的一生下一個定論。

要破解憤怒?運用理性來推動自己,反概括反標籤,反以點及面。兩個技巧,區分這是事實,還是標籤?

第一步驟 區分

第一個技巧:找到他的「A -面」證明他不是A。譬如你對孩子貼了一個笨的標籤,那就去找三個以上證明他不笨的證據。

第二個技巧:找到一個點所在的不同面向。也許伴侶沒做某件家事。習慣性地確立他很自私這一面,但其實這個點不僅能說明他自私,同時也說明他愛自己、不強迫等,這些是不同的平面。一個點是同時存在很多不同平面上的。

第二步驟 具體化表達

麗如丈夫聚會晚歸,可以有三種表達方式:

  • 具體化的表達:「你今天回來的時間,比約定的晚了一個小時。」
  • 相對具體的表達:「你今天回來晚了。」
  • 概括化的表達:「你一點都不體諒,只知道自己玩,太自私了!」

越是描述事實,越容易溝通。越是具體化的表達,你體驗到的憤怒就越小。越是具體的表達,則傷害性越小。

為什麼我們喜歡概括表達?既然具體化很好,但表達起來很難,且是一件利大於弊的事情。

第一個好處:省力

當你描述「我今天上了一天班回到家裡,看到你沒有做飯,躺在床上玩遊戲手機」這麼真實、客觀的細節,會給你什麼樣的感覺呢?你會覺得麻煩,壓抑的難受,不如把這個現象概括為「我覺得你很自私」來得省力。但如果你想與對方有一種好的溝通,建立深度的關係,就必須用你的理智做一點推動。這個過程需要「反省力」

第二個好處:可控性。

貼標籤是一個透過已知去理解未知的過程,既然已知也就相對可控。貼標籤能給人帶來一種可控感。

例如:

加入一個新公司,一種類似失控的感覺->避免失控->對未知的他人貼上標籤->A同事「溫和」,B同事「暴躁」->新的環境,陌生人->已知可控。

面對丈夫莫名發脾氣->為何發火、什麼時候發火未知->小心翼翼提心吊膽太難受->貼上「暴躁」、「情緒不穩」、「神經質」等標籤->馬上理解為什麼發脾氣->已知可控

可控感雖然會讓人舒服,但你想要與對方有好的溝通和關係,就要面對這種失控,你會感覺茫然迷惑,不知道如何表達這時你需要一定的耐心和好奇來完成關於對方的理解,找到一致、共同認識的標籤。

欣賞的眼光,重新看待自己

你真的很捨得對自己好:說話採用最省力,少動腦的方式,能簡單、粗暴的溝通,絕不細緻,耐心的交流,就是你保護自己的一種方式。面對不夠了解的人和事,懶得去細想到底是怎麼回事,用最簡單的方式完成理解,給自己的頭腦留出更多空間。

憤怒時的否定:當我憤怒,你就是錯的

你覺得他錯了,你就會憤怒嗎?,是的,但比這個讓你更憤怒的,其實是他不同意自己做錯了,這時你會產生一種新的衝動,想更加憤怒地把他的認知導正過來,讓他承認自己錯了,因此憤怒也在說:「這就是你的錯,你必須同意我。

難道「自私」、「不上進」、「懶惰」不是錯誤的事嗎?

關於自私:

敢於自私的人活得比不敢自私的人開心,很多自私的人比不自私的人要活得更久,如果自私是一種錯,那麽邏輯就會變成這樣:過的開心比過的壓抑要錯,活得久比活得短要錯。

但是自私,的確會招人討厭。

生活愉悅角度⮕有利的,好的,對的。
招人喜歡的角度⮕有害的,壞的,錯的。

長遠來看,就不一定,自私的損失可能更大,而無私者有可能是一種投資,以短期損失獲得長期平衡,以此獲利。

例如:

媽媽A教孩子出門在外,不要太善良多自私一點,這樣能保護好自己。
媽媽B教孩子出門在外不要太自私,這樣會比較好交朋友。

他們誰對誰錯呢?這兩種媽媽其實是各自各有各自的角度。

關於不上進

還在讀小學就夢想去美國讀博士,夫妻看著孩子給自己這麼大壓力,特別心疼。怕小孩子因為迷戀學習太上進而錯過童年的快樂。

⮕對他們來說上進是不好的。

平凡的父母他們把自認為人生的不完整,歸因為不上進,覺得「都是我不夠上進,才導致我現在的平凡。」看到自己的孩子不上進就會憤怒,覺得那不是應該的。

⮕對他們來說上進是重要的。

所以上進與否,取決於誰的角度出發,取決於這個人,當下更想要的是什麼?常聽到青年才俊「猝死」的新聞,他們過於勤勞,我們卻未聽過,有人真的「墮落死」、「安逸死」、「懶死」。

「觀察者」和「標準」

這個世界有對錯之分嗎?有的,但在討論對錯之前,一定要先確定兩個要素:「觀察者」和「標準」。

一部電影講走私藥物的故事,主角不為盈利,只為拯救那些買不起正版藥的人活下來,而走私藥品。他錯了?從法律上來講,是錯了,因走私犯法,但是對於那些被他拯救的患者來說,他是對的。

對錯是存在的,誰制定了標準,對錯就由誰來決定。從你的角度看,他錯了;但在他的角度,他卻是對的,你們的視角不同,標準不同,結論就不同。其實不存在客觀上誰對誰錯,不僅是「對、錯」,這樣的二元對立,實際上一切評判,都是需要「標準」才能存在的。

高低、胖瘦、富窮、遠近、上下、聰明和愚笨,這些形容事物的詞都是無法單獨存在的。

表達時不去否定別人很不容易,畢竟悶得很難受。建議:表達對錯時,加上「標準」和「角度」。

如果你覺得自己是對的,準確的方式應該這樣表達:「你影響到了我的利益,從我的利益出發,你就是錯的。」但對方來講就變成:「我自私(他承認這個標籤的前提下),是為了保護自己的利益不受損,對我來說,這就是對的。」

全面否定:你怎麼什麼地方都不好

一個人對伴侶憤怒時,可能會這麼說:「我怎麼這麼倒楣,當初瞎了眼才看上你!」聽起來就覺得這個人好慘,但實際上真有這麼慘嗎?其實未必,但是人在憤怒時,卻容易體驗到「我很慘」。他們會持續替自己加碼,才能讓自己不斷憤怒下去,讓憤怒的效果更好。

而「我很慘」,就是一種對憤怒強而有力的助燃劑,為了能進一步體驗到「慘」,人就要啟動另一個憤怒的殺手鐧:「全面否定」。以偏概全,你一件事沒做好,我就要上升到人格層面,否定你整個人,平面變成了立體二維變成了三維。

全面否定是想表達「強調」

許多媽媽的經典語錄「你怎麼每次都這麼笨」、「你怎麼什麼都做不好」、「你怎麼從來都不收拾」並非在描述事實,而是在表達嚴重性,強調自己的憤怒感,伴侶之間也常有這種反問:

「難道我就沒有一點好嗎?」
「難道我一點對的地方都沒有嗎?」

⮕當一個人這麼反問時,他就完全陷入對方的字面意思去了。看不到對方只是在強調他的憤怒程度。

一個人之所以把話說得又狠又絕,其實只是想強調這件事對他來說多麼重要,他有多麼受傷。

有些人並不認為自己追求完美,覺得對方「偶爾」錯不要緊,不要「天天」錯,「經常」錯,但你再進一步問對方:「對方哪次錯你是可以坦然接納呢?」就會發現其實根本找不出,因為他們潛意識裡,想要的是對方「從來都不犯錯」。

雖然他們表面上是成年人,但內心依然停留在非好即壞的嬰兒階段。因為嬰兒有一個特點,瞬間即永恆,此刻即永恆,意思就是此時此刻,就是我的全部。嬰兒沒有整合能力,沒有時間觀念,無法辨別出好媽和壞媽其實是同一人,如果三、四個月後,整合能力階段沒有發展好,雖然理性上仍會隨著發展出記憶能力,情感上卻依然無法整合。

長大後看到別人也會重複嬰兒時期看待媽媽的狀態,要麼都好,要麼全壞。

當別人滿足我的時,就都好,我特別開心,感覺自己上輩子拯救了整個銀河系,遇到一個這麼好的人,但是當別人不滿足我時,他就是全壞,我特別憤怒,感覺自己上輩子犯下了滔天大罪,才遇到一個這麼壞的人。

這一刻,當事人全然忘記了帶給他傷害的人,恰恰是昔日無數次對他好的人。

全面否定的好處和壞處

運用全面否定給對方帶來的打擊是非常巨大的,能讓人「原地爆炸」。因為讓對方體驗到極大地被吞沒感和被誤解感。但如果想要建立關係,就要少用誇張的詞彙。

他只是這次這樣,還是每次都這樣?他只是這一點不好,還是所有地方都不好?但另一方面,會發現這很難,因為人的潛意識之所以選擇全面否定,是因為這會帶來很大的好處。

⮕好處一,很痛快。我越是感到自己很慘,才越能顯得對方特別壞。

⮕好處二:更引起對方足夠的重視。要描繪成「大錯特錯」,才能引起對方足夠的重視。

⮕好處三,保護自己。「你從來不愛我,一直這麼自私。」這是多麼絕望的體驗,儘快體驗到絕望,就可以在心理決定離對方遠一點保護自己。人在感覺到對方特別壞時會產生想離開他的衝動,

但即使如此,你還是得忍著去溝通,這就是保持和諧關係的代價。因此你也必須找到新的,能引起對方重視的辦法,而非用全面否定的方式。同理,對方用全面否定的方式,只是想強調內心的憤怒程度,並非客觀的事實

用全面表達代替全面否定

有些人會覺得,其實自己也會稱讚對方,告訴他「你很棒」。想請你感受一下,你在稱讚時,是具體的、認真的指出他哪裡棒?還是用一些很概括的詞呢?當你表達否定時,具體程度是一樣的嗎?無論肯定還是否定,你的情感濃度是一樣的嗎?自在程度也一樣嗎?

作者在上課時有位同學說:「我發現我向老公表達感謝和認同時會有些憋扭,傳訊息還可以,面對面講卻醞釀很久也說不出來,還是罵他的時候比較順口。」這位同學傳遞出去的,就是全面否定。

這種全面否定可能與原生家庭有關,小時候可能有一對怎麼做都對你不滿意的父母,長大後你就複製了這種模式,對待你的伴侶、孩子等親密的人也如此。

⮕複製父母的模式就是人潛意識裡對父母表達忠誠的重要方式,另一方面,是我們能與父母親密的方式,讓感受一致。

並不是要你盲目地讚美,只是建議當你在表達時,不僅要把對方的不好表達出來,也要把他做的好的地方表達出來。

全面的表達更有利於維護和諧的關係。

— — — — — — — — — — — — — — — —

憤怒中的規則:我的規則,即是真理

憤怒也有靠山,就是一個人內心深處的規則。所以我憤怒是來自於規則,有規則才有犯錯。

聽到的很多關於「人應該」、「夫妻應該」、「朋友之間就是應該」的描述,都是一個人內心深處的規則。

有位同學向作者表達他的憤怒:「我重感冒又咳嗽,老闆居然對我說,『不要以為你咳兩聲就不用工作了』,這令我非常憤怒。」

背後有一個更深的規則來指導這個具體規則,老闆為什麼要關心員工呢?他說,因為老闆是強者,經過昇華可以找到他潛意識更深的規則,「強者應該關心弱者。」

有了這個規則,再加上老闆是「管理者」與「健康者」的雙重強大存在,而他是「被管理者」與「病人」的雙重弱小存在,他的憤怒就更加強烈了。體驗一下這兩句話所帶來的不同威力:

  • 你應該關心我!
  • 身為強者,你應該關心弱者!

⮕帶有規則的表達,會讓你覺得自己憤怒的更加坦然,更有自信。

規則越多,愈容易憤怒

一個人的內在規則越多,別人觸犯他規則的機率就越高,他也就越容易憤怒。比如對一個媽媽來說,如果她的內在規則包含:

  • 人應該講衛生
  • 人應該守時
  • 人應該誠實
  • 人應該勇敢
  • 人應該有禮貌
  • 人應該外向、開朗
  • 人應該節儉
  • 人應該做事俐落
  • 人應該認真
  • 人應該聰明
  • 人應該有自覺
  • 人應該考慮別人的感受。

那你可以想像,她在於自己的孩子相處時,雙方會有什麼樣的心情?跟這樣的人生活一起,你會感到你的生活中充滿這兩件事:

  • 果然會挨罵
  • 怎麼又挨罵了呢?

這些規則的地雷埋在什麼位置,具體有哪些種類,就連當事人也未必知道。但是當他憤怒時,這些規則就會暴露出來。

所以憤怒有一個好處。他透露了一個人的內心有哪些地雷,我們可以藉著憤怒,去發現它。

苛責程度越大,越容易憤怒

規則除了多寡,還有兩個面向,重要程度和範圍。

規則的重要程度與現實是無關的,只跟這個人的「認知」有關,如果「他認為」這是原則問題,那麽地上有根頭髮也可以變成天大的事。

規則的範圍,是指它的邊界,比如說「人是不能遲到的」,這個規則多大範圍內算是遲到?你能接受孩子上學遲到5分鐘,還是可以遲到一節課?「房間應該保持乾淨」,到底是一塵不染才算乾淨,還是沒有亂糟糟就算乾淨?

規則的包含範圍越大、越細密,對別人違反規則就越敏感,別人踩雷的機率也就越高。

規則從哪裡來?

1. 小時候父母以同樣的方式對待過他,形成了這種範本

2. 帶著這些範本,進入的學校,學校對他進行了磨練和修正。

3. 接著進到社會,又進一步磨練,並嘗試修改一些不符合社會規則的規則。

當衝突發生時,人們的反應就會有兩種:

靈活的人格:有助於反思自身

人們可以重新去思考哪些規則是合適、應該保留的,哪些規則需要被修改,應該被放棄。

僵化的人格:會選擇憤怒

他們對於規則沒有反思能力,認為規則是唯一的。世界本該如此,於是他們會責怪別人,為什麼不遵守規則,為什麼要挑戰「我的規則。」

一個人之所以憤怒,並非因為他不想修改自己,自以為是,而是他沒有能力看到這個規則只屬於他,未必屬於這個世界

「大家都……」是規則的強化

人在憤怒時,是處於無覺知的狀態,認為自己所堅守的原則,是一種真理,是全世界通用唯一的,而非「我的原則」。為了這個真理,他會找很多幫手和目擊證人來證明。

  • 所有人都是這樣
  • 正常人都這樣
  • 大家都這樣
  • 世界本來就應該這樣

⮕一個人在憤怒時,其實內心的真理感是非常強烈的。這個部分作者稱之為「對憤怒的加持」:一旦把規則上升到真理,憤怒就會被徹底引爆

憤怒的四級助燃過程:

我先對你的行為貼個標籤,認為「你就是……」

對這個標籤進行否定,認為「你……是不對的」

接著對這個否定來點概括化,認為「你哪裡都不好」、「從來都不對」

最後使用真理加以否定,認為「人就是應該……」

既然對方身上有那麼多隨機的地雷,那我們為什麼要跟他往來呢?因為他對你來說是有價值的。

價值就像是金子,人際往來,其實就是在互相採礦。你的金子越多,別人靠近你的動力就越大。這時人際往來就成為一場博弈,他不知道此刻觸動你的,到底是金子還是地雷?不知道這一刻是驚喜還是驚嚇?而你們需要透過相處來互相探索,這個過程就叫做「磨合」。

如此,讓別人不離開你的方法,就變成:

讓你的金子變多點,使他對你更有興趣。

讓你的地雷變少點,使他和你少一些摩擦。

「我不允許你和我有差異」的摩擦

要求對方遵守自己的內在規則,往往容易引起對方的抗拒,因為別人也是有自我的人,他有自己的規則,運轉系統與你不同。兩個獨立個體在一起互動,實際上就是兩套規則在相互碰撞,這必然有摩擦。要解決這個矛盾,至少有五種方法:

  • 你妥協,放棄A,
  • 我妥協,放棄B。
  • 折衷:你放棄部分A,我放棄部分B。
  • 分開:保留A和B,我不再改變你,你也不再改變我。
  • 透過講道理、說服、利益交換等手段,心甘情願地達成某種一致。

當別人對你憤怒時,對你來說也是一個契機,你可以藉此去了解他內在的規則是什麼。然後你就能發現,你們倆規則的差異,並為此做一點什麼。

欣賞對方是個獨立的人

當無法與對方規則達成一致時,可先試著去欣賞對方,有自我是件好事,代表你們兩個是獨立的人,有碰撞,有衝突,同時也有了生機。不然,他就成了你的傀儡,你的機器人,並不是一件好事。

憤怒固然讓人難受,但其實正是在提醒你,對方是獨立,有主見,有自我的個體,不是你的玩具、奴隸,被你驅使。

當衝突發生時,他不同意你,但你渴望他同意你,那你就只能不斷嘗試以有效手段去慢慢協商、溝通,來協調你們的關係,而非強制。正因為他與你不一樣,才讓你的生活充滿了生機。

你可以去欣賞一下你自己,你的憤怒是在說,我有自己的原則,在我們的關係中,我不想輕易放棄妥協,是一個渴望堅持自我的人,是有原則的人,有主見的人。

雖然,這些並非所有時候都能給你帶來快樂,但並不影響許多時候,其實他是在保護你,你可以為自己的這個部分而感動?

你需要做的從來不是完全放棄自己的規則,你只需要在某些特別的時候,適度地看見別人的規則,適度地放棄自己的一部分規則。

協調差異:以接納與尊重,處理差異

孔子曾說「君子和而不同。」意思是君子之間,可以有不同的看法,但是依然保持和諧,那就是:「允許不同。

最基本的要素就是「接納」和「尊重」,但是,接納與尊重雖然是和諧處理差異的好方法,但這種方法的弊端,就是費時、費力、費神,需要一個人的心理能量比較飽滿。其實不需要每次面對差異時都使用,但你可以掌握這種技能,在你認為有必要時,就可以運用了。

有時用指責、講道理、妥協、控制等方式,也是處理差異的有效方式,每種方法都各有利弊

第一步:中立與好奇

關於中立,有句話可以詮釋:「凡有所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當你對他人的行為保持中立時,才可能真正去理解真實的他人,到底是怎麼樣的。你可以有標籤,覺得他就是這樣的人,你可以有否定,覺得他這樣不對,你可以有規則,覺得人生應該就是你想的那樣,但你要知道,這些只是你個人的觀點,而不是客觀事實,他人並沒有同意你的義務。

如何做到中立呢?一定要把以下的話內化到大腦裡,當你感到憤怒時,這些話能夠自動彈出來:

⮕此刻我理解的他一定不是真實的他。

⮕他內心的規則一定與我的規則不一樣。

這樣你就可以好奇他給自己的標籤是什麽?他對你的否定是什麽?他內心的規則是什麽?例如孩子就寫作業的事情與你討價還價,你可以好奇:

  • 他怎麼了?
  • 他為什麼跟我討價還價?
  • 他怎麼理解自己的這個行為?
  • 他怎麼看待我對他貼得不認真的標籤
  • 他怎麼看待我對他的否定?
  • 他怎麼看待我的規則?
  • 他知道討價還價,我會不開心,為什麼還要頂著這個壓力這麼做呢?

第二步:接納差異

一:即使你覺得「全世界都應該……」,他也有不同意的自由。

接納是件很無奈的事,是不得不去做的事,因為有時對於別人,你什麼都改變不了,每個人都擁有平等的價值觀和選擇權,即使大多數人都如此,即使正常人都如此,每個人依然有權利說:「我不願意」。

你不喜歡這樣的人可以去改變它,改變不了他,你可以離開他,但是既改變不了他又離不開他,如此你就只能接納他了,這就是你要接納的第一件事。

二、即使他此刻同意你,也不代表他所有時刻,所有事情都遵守這個規則同意你。

世界上並沒有價值觀相同的兩個人,哪怕是基本的價值觀,也很難相同。因為人內心的規則,是階段性的、事件性的,會隨著事情、環境、時間和心情等因素的變化而有不同。

人其實都有雙重,甚至多重標準。就像我們在電視劇裡看到的好人,受到現實中的某些刺激會變壞,壞人受到了某些感召會變好。這些都在說明:人的規則是變動的。

心情不好時想放棄不做了,恨恨地心想著:「算了不負責任了」;但心情好的時候,誰不想擔起這一份責任呢?這是你要接納的第二件事。

所以價值觀不同的人能生活在一起嘛?

健康的關係其實是這樣的,信念相同的地方,我們彼此相愛,信念不同的地方,我們互不干擾。人與人之間健康的情感狀態也是這樣的,有時相愛,有時分離,有的地方相愛,有的地方分離,也就是彼此融合,又彼此獨立。

與其思考如何找到價值觀相同的人,不如學習如何與不同相處更重要畢竟差異是必然的。

第三步:尊重

尊重,就是允許別人跟你不一樣。當你開始接納別人不同於你的地方時,你才開始真正地看見他人。

在你的世界裡,地板應該保持乾淨,在他的世界裡,地板只要能走人就行,當你無法忍受地板不乾淨,可以去偵詢他的意見:「地板可以打掃嘛,畢竟是我們共同的地板。

在你的世界裡,孩子應該被保護,在她的世界裡,孩子應該被嚴格管教,當你無法忍受孩子被罵,也可以去征求他的意見:「孩子我可以保護嘛?畢竟是我們共同的孩子。

這兩個問題聽起來很可笑,背後卻是很深的尊重。我允許你跟我想的不一樣,我不批判你的不同,比我更好或更壞,我們只是不同,沒有好壞,沒有誰高誰低,是平等的。

也許這接受起來很難。你會覺得很不可思議,那是因為長久以來,你的世界裡只有一個答案,你從不曾走出來,認真看看外面的世界,他是豐富多彩,五彩斑斕的,顏色也許有深淺明暗,但顏色本身是沒有好壞之分的。

如果你看不慣對方的做法,那麽你就要為自己的看不慣負責,而不應該把責任推給他人。如果你希望別人為你妥協,那你就要拿出相應的姿態,而不是強迫別人為你妥協。

尊重的前提,是你要意識到「你的觀點,不是全世界唯一對的」。因此尊重他人,是有巨大的喪失感,你會意識到,你不是神,別人與你是平等的。

第四步:學習與整合。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每個人都是我的老師,眼前這個人雖然有和你不一樣的生活規則,但是他遵守這個規則,能讓他活到現在,說明,這些規則還是有良好的社會功能,也有繼續遵守下去的跡象。

思考點:他的觀點與我不一樣,有哪些好處值得我學習?哪些壞處要避開?

譬如,從不控制孩子有哪些壞處?適度管教孩子有哪些好處?思考過這兩個問題後,你會發現,因為制定規則而控制孩子,孩子漸漸學會規則,在形成規則過程中,一個人必須經歷委屈絕望等過程,必然伴隨著受傷,這也是人與社會規則磨合的過程。

在與父母相處中產生的挫折和控制,正是孩子日後在人際關係中遭遇挫折的預演,這些你能夠從對方堅持的「家長可以控制孩子」觀點中學到的好處。

學習不是複製對方,而是思考對方的可取之處,而後整合到自己的世界裡,如此你的世界便會多一種可能性。

那些與你不同的人,其實都是來渡化你。他們是在提醒你:不要固著在自己的世界裡,不要偏執。不要活著只有一種可能。走出來看看,試試其他的生活方式,說不定可以活得更好。

你開始邁向靈活的人生,心理健康的最高境界,就是「靈活」。根據事情的不同、時刻的不同,靈活選用不同的觀點,而非偏執地固守某一個。

然後你就可以進行下一步:在自己的規則和他人的規則之間,進行一定的整合,形成一個更有利的規則。這時,你就成長了。

第五步:感激。

如果你願意,你可以感激。他人告訴了你另一種思考世界的可能性,如你不喜歡,也可以不去做。但起碼你的世界被另一個人拓寬了。這些都是可以去感激對方的原因。如美國治療大師薩提爾的那句名言:「我們因相同而相連,因不同而成長。」別人與你不一樣的地方,正是幫助你成長的地方

(待續)

--

--

SHU-FAN,WU
此生故彼生

Have backgrounds in psychology, religion, and culture, previously worked as a project engineer in the optoelectronics industry. A graduate student in NT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