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行錄」的明清中國

讀《從漢城到燕京:朝鮮使者眼中的東亞世界》

歷
歷史.集記
9 min readDec 6, 2018

--

這本書的內容如書名所述,就是出使中國的朝鮮使者的經歷和故事。在十六至十八世紀,朝鮮每年派出使者到北京(燕京)向中國皇帝朝貢,而他們返國會交上一部記錄——學術界稱之為「燕行錄」,描述他們在漢城到燕京的旅程中所見所聞,而在字裡行間中也可一窺他們所思所想,了解這批朝鮮文人有著怎樣的世界觀。

「壬辰倭亂」的細節

1593年明朝軍隊進攻平壤城(圖片來源: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97553

提到明朝和朝鮮的關係,其中不得不提明朝派兵支援朝鮮抵抗日本的入侵。第一章中是講述鄭崑壽的故事,他在1592年8月出使北京,並說服明朝出兵支援朝鮮,在戰後因而被封為「第一等扈聖功臣」,作者從他的角度來觀察這場「壬辰倭亂」(朝鮮對戰事的稱呼)的細節。儘管朝鮮為明朝的藩屬國,但請求明朝出兵並不是簡單的事情,鄭崑壽並非傳信使,而是遊說的任務。

鄭崑壽要讓明朝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必須強調日本軍隊「意圖攻擊遼東」,但這不是甚麼難題,真正困難是一些執行的問題。首先,在日本大軍的攻勢下,朝鮮全國一時間處於恐慌之中,先不論防禦或反攻敵人,他們對敵人軍情的毫不知情,特別在朝鮮朝廷逃難後,鄭崑壽在不知敵人的實際人數和行軍情況下,盡可能地請求明朝派出足夠的軍隊。然而,援軍的物資成為另一個問題,鄭崑壽已無力為明朝提供糧食,也就是援軍還需要自備糧食。

當鄭崑壽抵達北京後,萬曆皇帝早已有意出兵支援朝鮮,但朝廷內仍有不少「非戰派」提出反對。雖然明朝看似承諾出兵,但鄭崑壽多次向兵部尚書石星打聽出兵的時間表;直到回程時,他仍然沒有確實得到答覆。不過,明朝最終出兵支援朝鮮對抗日本大軍,在鄭崑壽之後有無數朝天使出使北京,向明朝提供情報。然而,明朝和朝鮮的合作底下不乏唇槍舌劍,明朝官員多次指責朝鮮沒有為戰事付出,既不提供糧食又不練兵反攻,且求援初期刻意低報敵軍的軍力,但最後兩國仍然成功抵抗日本軍隊的入侵。

朝鮮使者眼中的「晚明」和「明末」

《義州北京使行路》,圖中呈現朝天使團來往中國和朝鮮的路徑( 圖片來源:https://gushi.tw/between-china-and-korea/

在「壬辰倭亂」後,朝鮮恢復與明朝的年貢,每年派出朝天使團到北京。

在明清時代,中國的外交是採用「朝貢」模式。簡單來說,中國以「天朝」自居統治「天下」(世界),周邊的國家可派人向天子朝貢禮物以示臣服;天子會冊封該國為「藩屬國」,並送上厚禮給使團,透過禮尚往來的方式來確保天朝的和平。不過,這種厚禮薄來的做法對財政構成沉重負擔,其後朝廷對藩屬國朝貢的次數作限制,一般是數年來作一次朝貢,唯獨朝鮮是年貢,且收得最豐富的禮物。

對朝鮮而言,朝天使團不僅是與強大的睦鄰保持友好關係,也帶有其他重要的目的。一直以來,朝天使團中設有「質正官」(古稱「朝天官」),他的任務是到中國準確無誤地學習知識(與玄奘取西經有點相似),並把先進的學說和制度引入到朝鮮。作者指出朝鮮不只是追隨中華,更期盼自己能夠「以夷入夏」,成為中華。朝鮮士人自少學習漢文,使用漢字書寫,背誦中華的儒家經典,可見他們對中華文化和學術的非常崇拜。

另一方面,朝天使團從漢城到北京的路上會進入遼東,該區是中國重要的軍事防線,隨時防範「北虜」的入侵,所以使團也會借此機會了解明朝和外邊地區的軍情。除此之外,利瑪竇(Matteo Ricci)在萬曆年間進入北京,這批傳教士向中國人展示西洋的知識和科技,當朝鮮使團目睹《坤輿萬國全圖》時更深感震憾。在往後的歲月裡,北京傳教士也接觸朝鮮使團,嘗試到朝鮮傳教。因此,作者形容朝天之行不僅只是單純的外交之行,也是讓朝鮮人認為世界的旅程。

儘管明朝在朝鮮人眼中是如此敬重的對象,但朝天使團也遇到不少理想崩壞的事情。在萬曆年間,質正官趙憲、許篈來到中國,他們屢次受明朝官員索賄,以及繁重的賦稅雜役造成民不聊生,而在國子監(明代最高的學府)更目睹監生爭搶使團的禮物。此外,明朝的學術風向也會使朝鮮士人感到不悅,如一直擁護朱熹學說的朝鮮士人對明朝士人轉為學習新興王陽明「心學」感到不滿。

隨著女真族的崛起,漢城至北京的道路已不再安全,在明朝失去遼東地區之後,朝天使團改行海路,但航行極為危險。在崇禎年間,朝天使團在北京所關心的不再是學術,而是滿洲人的戰事情報,不論是直接向官員詢問或是向路人打聽。然而,滿洲人的鐵蹄正一步步進迫朝鮮和明朝,在1637年朝鮮國王仁祖向清兵投降,改奉大清正朔;而明朝也在1644年滅亡,滿洲人入主中原。

眷戀明朝的外邦

在明朝覆亡後,朝鮮改為向清朝皇帝朝貢,儘管制度和禮儀保持明朝時的方式,但「朝天」行被改稱為「燕行」,朝鮮文人對清朝的態度遠不如前朝。朝鮮對清朝的敵視不僅是入侵的仇恨,同時也視滿洲人為蠻夷;而中國在這批蠻夷的統治之下,風俗和文化漸漸地受「污染」,最明顯的例子就是「薙髮」。在清初的「燕行記」中,朝鮮使節對清朝統治下的中國充滿反感,同時也不斷尋找過去「中華」的影子,或是仍然思明的中國士人,但結果卻讓他們大為失望。

1792年蔡濟恭的畫像,當時朝鮮官員仍然穿著明朝官服。(圖片來源: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1/18/Joseon-Portrait_of_Cha_Jegong-Black_danryeongpo.jpg

在朝鮮人的心目中,昔日他們所崇敬的「中華」已經在中國消失,但並沒有放棄明朝復國的希望,甚至朝鮮國王孝宗計劃發動北伐,但未能成事。在這等待之中,朝鮮保留著明代的衣制和禮儀,以「小中華」自居承傳中華的文化。作者提到當時面向普通讀者的歷史教科書,如權以生的《史要聚選》或朴世茂的《童蒙先習》等,這些書藉都影響著朝鮮人的世界觀:大明國是一個偉大的國家,而自身的文化承繼著大明國。另外,朝鮮士人更自發書寫明朝的歷史,如郭瀏的《皇明記略》和李玄錫的《明史綱目》,由於他們沒有忌諱,編修明史一度成為朝鮮士人的狂熱。

在燕行使團除了官員和士人之外,還有不少商人、通事和僕役等在使團中參與貿易。他們相較於士人更願意與清國人打交道,甚至與官員交朋友,既是方便使團在中國的活動,也有利於與中國人經商。當時,朝鮮使團帶來的禮品包括朝鮮紙、扇子、銀妝刀和靴子等,但他們嚴禁帶花紋的布疋和人蔘到中國,其中人蔘被朝鮮朝廷視為戰略物貨產品。另外,朝鮮朝廷也曾經限制過多中國產物進口,這既是杜絕奢侈風氣,也是防止過多國內資金流向中國。

隨著朝鮮和清朝的接觸日久,朝鮮「思明」的風潮也隨時間漸漸沖淡,在全國熟悉中國歷史卻不諳本國歷史的情況下,朝鮮士人開始轉向重修本國的歷史,同時也接受清朝為中華王朝的延續。

朝鮮與日本的小插曲

雖然本書主要講述前往中國的朝鮮使團的經歷,但作者也提及朝鮮和日本兩國在十六至十八世紀的外交。

在「壬辰倭亂」期間,日本軍隊曾經俘虜大批朝鮮人並送到九州,這些俘虜既有平民也有將領和士人。作者講述兩位被俘虜到日本的朝鮮官員——魯認和姜沆的故事,前者是在趕往戰場的路上被俘,後者則在海上被捉。由於兩人皆為文人,熟識書法、詩詞和中國經典,不少熱忱著漢文化的日本僧人、文人和武士與他們接觸和交流,他們書寫的書法和創作的詩詞也能賣得一大筆金錢,漸漸地積累了一堆財產。儘管中國與日本的外交中斷,但日本的貴族和僧人階層仍然嚮往漢文化、享受中國貨品,所以對這些熟悉漢文化的朝鮮文人非常欣賞,甚至希望能結交為友。

然而,魯認和姜沆並無意留在日本,他們計劃利用自己的財富逃回朝鮮,但在海路相當危險,加上日本對海上的封鎖,結果逃走失敗。逃走失敗的朝鮮人會被帶到近畿地區軟禁,並盡可能地分隔他們,以防止他們互相聯絡,但仍然無阻他們嘗試離開日本。在戰爭結束後,魯認在大明使團的協助下逃出日本抵達中國,得到萬曆皇帝批准返國,回國後受到朝鮮朝廷的表彰。姜沆也在戰後一段時間,於1600年被釋放返回朝鮮。

在「王辰之亂」後,明朝和朝鮮很快與日本恢復外交聯絡,並朝鮮派出「通信使」到日本處理返還戰俘的事。作者又以其中一位製述官——申維瀚為例,解釋通信使團的工作除了「親善友邦」之外,他們也要向日本「宣揚國威」。通信使團既有展示武藝的「武官」,也有「製述官」創作詩賦,而申維瀚在行程中由清早到深夜不斷地寫書法和詩詞。

雖然戰爭結束,但朝鮮和日本的「戰爭」從戰場帶向外交上。朝鮮人不但記著差點亡國的仇恨,同時也視日本為沒有文化的蠻夷,一直稱日本人為「倭人」;日本人希望能擺脫中國的朝貢體系,建立屬於自己的世界規則。在1709年,德川綱吉就要求朝鮮稱幕府大將軍由「日本大君」改為「日本國王」,這一要求引起朝鮮的不滿,因為天皇才是日本國王,且這也打破了原來的「對等」稱呼,結果還被朝鮮拒絕。

後記:朝鮮使者眼中的中國

本書為一本「燕行錄」的通俗讀物,從朝鮮使者的眼中閱讀明清時代的中國,以及朝鮮與中國、日本的關係。對於較少接觸相關課題的讀者,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入門讀物。從這些故事中,我們看到中國、朝鮮和日本之間的互動和影響,在研究某一國家的歷史時,我們可能會忽略了鄰國的文獻和視觀,對這國家的歷史有所乏失。

由於本書主要由多個故事組成的通俗讀物,若要對「燕行錄」或明清時期的中朝關係史有深入了解,可能需要閱讀同一作者的另一本書——《眷眷明朝——朝鮮士人的中國論述與文化心態(1600 - 1800)》。

從漢城到燕京:朝鮮使者眼中的東亞世界

作者:吳政緯
出版:秀威資訊
版本:2017年7月第一版

--

--

歷
歷史.集記

為了生存而不斷閱讀和輸出的小傢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