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孩子從母姓這件事」的後續

David Ting
江湖一人
Published in
Dec 22, 2023

文章出來後,收到很多朋友的訊息,其中,有一些真情流露:「如果出生在一個重男輕女的家族,從小很多的權利就被忽視,那為什麼要求我從父姓?」、「好多人的『本該如此』,對我來說一點也不『理所當然』」。我想很多人此前,和我一樣,沒有思考過「孩子何不從母姓」這件事。又或者這樣的想法曾經閃過,甚至和伴侶討論過,但是不了了之。看到文章和人們的留言,似乎好多人許久以來壓抑的想法和感受爆發了。或許自己已經不能做些什麼,或不用再做些什麼,但看到有人重新提起,勇敢發聲,如果是我,我想,也會有寬慰的感覺。

事發不久,我詢問一位溫暖的朋友,如果是她,會怎麼和長輩溝通。接著,我發了一段文字給媽媽,基本上是用她的架構完成的:開頭先道歉;重點放在感謝爸媽上;最後,提到一個多了孫女的美好未來。我覺得,她都可以出一本模板溝通書了。若是你時不時也和長輩意見相左、有些衝突,想寫點東西給他們,下列文字歡迎自由取用。

謝謝你表達你的感受,我們也在乎你的感受。讓你感到傷心,覺得沒有被尊重,我感到很抱歉。但是,我也想感謝你們從小用心的教育。感謝你們的付出,讓我成為敢為自己發聲、勇於把想法付諸行動的人。或許有些事過去沒有人做,有些觀念也很難被打破,但是因為有你們開放民主的教育,才讓我一直以來得以獨立思考,也勇於嘗試。在我的心中,你們和很多其他父母有所不同,願意支持孩子的想法實踐,所以我才有勇氣提出我真實的想法。

將來,我也希望把孩子養成獨立自主的孩子,而不是聽話順從的孩子,但我也能想像,從孩子還小開始,就要有好多的調適,跟說服自己的過程。我想,讓孩子變得聽話順從,對父母來說絕對是最簡單的教養方式,讓孩子獨立自主勇於展現自己想法才是困難的。

或許需要時間,但希望你們可以像過去支持我/我們一樣,這次也能支持我們這個不容易的決定。你們也是不容易的父母。

最後,不論結果如何,也希望你們一樣愛你們的孫女。

近期,我和幾個朋友討論過,為何告知孩子要從母姓一事時,雙方女性的長輩,反應比較強烈。她們各自經歷過懷胎十月,生出的孩子也都跟了爸爸的姓,成了「夫家的人」。或許她們沒有過被剝奪感;因為被學校、家庭、環境教育如此,覺得小孩從父姓天經地義。又或許她們想過,但「如果我敢說這種話,會被爸爸打斷腿」 — — 其中一位女性長輩的發言。如果,她們曾經有過被剝奪感,看到子女勇敢表達類似的感受,想做些什麼,不是應該感到欣慰嗎?為什麼會憤怒、難過呢?

我猜有幾種可能性。一種是「斯德哥爾摩」:當年被壓迫的自己,漸漸喜歡上了這個體制,反過來站在壓迫者的一方。不一定是孩子從母姓,可能是類似的事,例如團圓飯要回夫家吃;女性要負責買菜、做飯、洗碗;要擔起照顧小孩的責任;不要忤逆婆婆,想法不同要隱忍。另一種可能,是當年的自己,沒有反抗的權利,或是反抗失敗了。現今,看到子女竟然可以這麼做,心中便興起一種「不公平」感。「住什麼月中?當年我生完就回去工作了,還一邊帶小孩啊!」、「生產幹嘛打無痛?生小孩哪有那麼痛?生你的時候我也痛過啊,不會死啦!」。為什麼你可以?我當年不行,你現在也不行。媳婦還沒熬成婆啊!好像這樣做,便能為當年的自己討回公道。

為此,我沒有感到憤怒:你們可能也是受害者,為什麼要檢討受害者?我體會到,她們會這樣做,其實是表示:當年她們也受傷了。提出反對意見,就是她們療傷的方式。許多NBA 老球員,「貴古賤今」,喜歡批評現在的球員動不動就輪休,身體差,又不尊重自己的工作,對不起買票進場的球迷。有些人說,因為現在隨便一個球員薪資都幾百萬鎂,一年抵他們十幾年,老球員感到受傷,因此揀事情來說;我覺得是類似的情況。攻擊別人,代表自己受傷了。

又或者,她們可能反抗過,失敗過,不願意看到子女重蹈覆徹。她們是在告訴寶貝的晚輩,不要走上這條路,太痛苦了。不要想太多,人生會輕鬆一點。自己委屈一下,大夥和氣一點,不是很好嗎?

出了社會,我才漸漸發現,會提出「委屈一下」、「和氣最重要」的,多數都是老闆,或掌握權勢的人,因為他們不想要現況改變。當然,也有無意和命運搏鬥的小人物,不想花力氣,重新順應新的制度。這些長輩們是哪一種呢?平心而論,可能兩種都是吧。哪種都好,家人不必志同道合;道不同,不相為謀就好,家人還是家人。不該脅迫利誘,也不該情緒勒索,強加己身價值觀於他人身上;長輩對晚輩,或是晚輩對長輩,都是如此。

活到現在,我對很多事物,已不再如年輕時憤怒,我一度擔心自己是否失去了人生的熱忱。後來我發現,憤怒與否,我其實從未放棄「反抗」。多數人都這麼做的時候,我就是喜歡自己想一想,試一試別的選項,久而久之,我認識到,「反抗」變成了類似我人生主軸的東西。有人說,你就是為了反抗而反抗!我以為這樣沒有問題。很多人為從眾而從眾,人們也不會多問。反抗也可以讓我意識到,原來許多事,存在著一條「界線」,也有很多持相反想法,只是沒有說出,或者無力說出的一群人存在;就像「孩子從母姓」的議題拋出後,我們收到的各種回饋。在一個所有投票,永遠全票通過的社會,一定有人被消音;這個我們熟悉。在一間眾人意見永遠一致的公司,也需要有人扮演反對者,人們才會注意到不同的可能。同時,我希望藉由「反抗」,更貼近「不一樣」的人們一些,更了解他們在想什麼,他們的感受是什麼。每個人在意的事情不一樣,這是我在意的事情。

每個人的人生課題也不一樣。我的課題,是自己從小不會表達情緒,害怕不會被接納,也擔心影響到別人,因此一直壓抑許多感受。直到今日,我還在學習抽離、接受、撫平自己的情緒。或許因此,當我發現人們在某些議題上,壓抑了自己的情緒、感受與想法,我能感同身受。當有人有了情緒,我也努力接納:不論為何,你就是有了情緒,正用你的方式在排解。當你出口傷人,是因為你受了傷,尚未撫平。轉念回來,我就能理解,也能接受為什麼雙方的女性長輩,在孩子從母姓這件事上,反應比男性更激烈:因為她們傷得更深。

日前,高中同學會,和一位同學問起他當爸爸後的感想。他說,帶小孩,就是把小時候自己欠缺的、覺得可以更好的,自己當爸媽重做一次。小時候常被否定,就多給孩子鼓勵;小時候缺乏關注,就多回應孩子,給予安全感。當爸媽,就是重新走過一次自己的小時候。我聽了深有所感。這或許也算一種「讓小孩去實踐父母的夢想」,幫父母療傷,但我對此並不排斥。懷孕前,我和老婆也花了幾天時間,細細聊了從小到大,對父母的管教哪些特別有印象,哪些喜歡,哪些則不好受。自己變成爸媽,我們就得時時提醒自己:不要對孩子做自己當年不喜歡的事情。

最後,之前提到修法開放孩子可以從母姓之後,實際從母姓的比例只有5 %的事。幾位朋友私訊告訴我,他們家也是從母姓,是那5 %喔!但是爸爸媽媽兩人的姓一樣。也有媽媽說:小孩跟爸爸姓,她覺得最大的好處,是小孩不乖起來,可以大喊:你們幾個姓X的給我出去!我想告訴他們:不要來亂啦。

孩子出生前,我想先整理好這些想法,在她出生後,我們才能告訴她:你的姓得來不易,這世界也沒有事情,是理所當然的。孩子的名字,我們也取好了,我覺得相當溫柔,又不失霸氣。且待下次,再和大家分享。

--

--

David Ting
江湖一人

受到金庸先生的影響而開始寫作,眼下最喜歡的作家是余華。為台北托福第一品牌SK2 TOEFL 共同創辦人、台灣第一間數位化安親班凡凡教育共同創辦人。期待工時少一點,快樂多一點。究天人之際,成一家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