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動裝置的核心,安裝在人腦裡!

John Yang
江講 John' talk
Published in
5 min readSep 25, 2018

說到互動裝置,你會想到什麼 ?
彈奏一台鋼琴,就可以創作出一幅畫 ;
把鞋子放進一座透明金字塔,金字塔會分析出你的個性 ;
走進一個房間,電視螢幕會讓你看見,你身後跟著一個紅衣小女孩。
這些都是我們做過的互動作品 ;
令人匪夷所思的,可能是技術怎麼作到。
但其實,真的讓人願意開始體驗的,並不是技術,而是人性 。

互動裝置,顧名思義,
就是:透過一個裝置和人們產生互動。

人們想和什麼互動?
不會是一串程式碼、不會是臉部追蹤技術 、不會是3D列印機。
人們想和什麼互動?
這才是發想互動裝置時,最關鍵的問題。

當問題回到核心,你就可以第一時間先撇除科技偏見。
我是說,你會以為:要做互動裝置,一定需要工程師或科學家,
需要最新最炫的科技,才能做得到互動。這是偏見。
其實,你更需要配備的,是對人們的行為洞察。

洞察行為,
是為了找到互動的 " 動機 " 。

我先介紹一個最容易下手,效果也最立即,
卻非常少人鑽研的互動心理 — 「刻板行為」。

有這麼一個超厲害的互動裝置!
免插電 、免接電腦,除了一塊板子 、一組腳架,沒有多餘的機械裝置。
但是呢,每個人看到 都知道該做什麼動作,多半也都會做,
而且,還會主動拿起相機拍照,PO到社群網站,幫忙擴散。

想到是什麼了嗎 ?就是那些...挖了橢圓洞的人形看板。
「橢圓洞人形看板」輕鬆完成了所有互動裝置渴望達成的目標。
它運用的原理很單純,就是:
人們認為有洞的人形看板,就是用來放臉拍照的!

「橢圓洞人形看板」是透過使用「刻板行為」的互動裝置典範!

這個行為,是透過從小到大的出遊經驗,一而再 、再而三的,遇到、玩,遇到 、再玩,遇到 、又再玩... 。根深蒂固在每個人的腦袋裡。

當你搬出「橢圓洞人形看板」,已經不需要再耗神引導、製作告示牌、撰寫體驗步驟,教育人們該怎麼作。你只要確保,你印在板子上的圖案,會是他有興趣拍的,那就已經足夠!

「刻板行為」已經幫你俘虜了人們的某個行為,要互動起來,格外輕易。
你要做的只是去發現,哪些「刻板行為」可以被你運用。

當你路過一個未完成的拼圖,會想要動手去完成;
當你看見一幅畫著滿滿細節的插畫 ,會想要開始尋找威利;
當你聽見國歌,四十歲以上的人,會下意識地想要立正;
這些都是已經存在人們大腦裡的「刻板行為」,
等著你去運用。

這種圖片的切割方式,就明示了這是一張拼圖,引誘路人動手。斯德哥爾摩的麥當勞,曾在賣場推出這個有趣的互動看板,提供完成拼圖的人優惠券。

引發互動,除了利用「刻板行為」可以有比較高的成功率,
其實人性中還有很多近乎直覺的行為,可以善加運用。

2014年在「坎城創意節」贏得大獎的「 The Social Swipe」,
把公益看板直接變成刷卡機。
至今看來,仍是相當厲害的idea!

被綑綁的一雙手,搭配標題「釋放他們」(Free them),
讓你直接看到綑綁,必須被拯救;
擺放著一塊麵包,搭配標題「餵飽他們」(Feed them),
讓你直接看到食物,可以被分享。
這時,你可以拿出信用卡,刷過屏幕中央的刷卡機,
就可以切斷繩索、切下麵包,同步完成 2 歐元捐款,
" 似乎 " 直接把你的捐款立即轉換為實際的幫助。

刷卡就可以看見你實際提供的幫助,是這個idea最迷人之處。

把洞察說得漂亮一點,是捐款的用途,可以被捐款者親眼看到。
但其實,我相信捐款者也知道,那畫面都是預錄好的。
並非他所幫助的人實際綁在手上的繩索,或是實際吃到的麵包。
但他還是比任何時候都願意捐款。
為什麼?

我覺得,就很單純的只是:
人們喜歡看見,自己的一個小動作,可以引發變化。

把錢幣丟到推幣機裡面,會引發錢幣推擠,有機會獲得被擠下的物品;
把水球丟到樓下,會引發路過的同學尖叫,有機會獲得同儕間的傻笑, 外加訓導處罰站(可接受的損失);
把信用卡刷下去,會引發麵包被切下,有機會讓對方獲得真正的幫助。
雖然回饋或大或小不一。但其實,這三個行為都來自同一個洞察:
人們喜歡看見,自己的一個小動作,可以引發變化。

說到這裡,再想想互動裝置。你還覺得,需要高深的程式人員或機械工程師加入嗎?可能還是需要,但那已經不是重點了。
因為互動裝置可以成功的和人們互動,讓對方產生反應,
關鍵是能找到人們的行為動機。

動機不一定深奧,
需要的,只是多一點觀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