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坑 2 年 — 單眼攝影 40 選 (上)
自2020年9月入手了第一台單眼相機以後,開始探索攝影的世界,到現在竟然也快要兩年了,於是把一些認為還不錯的照片挑選出來,在這裡一面紀錄、一面也分享當時按下快門的點點滴滴。
Small Talk
入選的第一張距離開始攝影的九月足足有半年之久,從懞懂到略懂,不知道這樣的時程算不算合格?
拍下這張照片的時候我剛入手了這顆鏡頭,在晚上散步到新北投車站試拍時,偶然看到兩個人站在這裡聊天;二月微涼的空氣,有人穿得厚重也有人穿著短褲,讓眼前的景象帶著一點輕鬆愜意。館內溫暖的光線,灑在地上與兩人身上,與背景的冷色日光燈強烈對比。在腰平的位置拍下這張照片,取名為「Small Talk」。
尼斯湖水怪
被朋友找去爬山,在半路上經過一個小池塘,池塘中間有一段枯樹枝伸出水面,像極了傳說中的尼斯湖水怪把頭伸出來的畫面,煞是有趣。剛巧這個角度的水面映照背後的樹林與天空,五顏六色地與四周黑色的樹影輝映,究竟誰才是負空間呢?
夏天沒吃完的粽子/在冬天被棄置/在河邊
在河堤外看到堆成一堆的消波塊。不太懂為什麼這裡會需要消波塊,不過也正是因為這種違和感而感到有趣,它們是被丟掉的嗎?為什麼被丟掉呢?為什麼被丟在這裡呢?總之它們就靜靜地躺在這裡了。為了讓水面也有靜靜的感覺,在沒有帶減光鏡的情況下盡量拉長了曝光時間,雖然有點怪怪的,但好像還好啦!
社子島上有一種芒花,一到了這個時節就會轉變成迷人的紅色。我蹲在芒花叢間拍得不亦樂乎,夕陽快掉到遠方的觀音山下了,為觀音山勾勒出淡淡的影子,也把四周染成金黃的色調。帶著金邊的紅色芒花隨風搖曳,在墨綠的背景中,用大光圈把近處的芒花變成夢幻的泡泡。
疏伐?濫伐?
每次入手新的鏡頭總會有很多新的想法,當然這次也不例外。騎著單車往淡水的路上,經過關渡時正好碰上眼前的這副模樣,據說當時正在做一個所謂「疏伐」的動作,也就是這紅樹林長得太多了,必須砍掉一些。我不是這方面的專業,但看到眼前的景象還是滿驚訝的,這事件在當時好像也引起了一些討論吧。
既然難得碰上了,就把它記錄下來吧!抱著這樣的心情,把單車停在路邊,然後跳下矮堤到退潮的河床上。廣角的鏡頭很適合強調一個主體並同時包含遠處的景色,再利用魚眼鏡頭的變形,把河道與遠山拉成一條弧線,讓被砍伐的樹樁與太陽分據兩邊。
淡水不淡
同一天,到達了淡水。當天的天氣真的很不錯。我帶著剛入手的魚眼鏡頭找尋著有趣的構圖,然後找到了這個地方。從這個角度拍過去,恰好讓山峰、水泥塊、平台與太陽在畫面上達成一個平衡,三者把水面箍在畫面中,這時水面上的反光讓人感覺有種玻璃球般的質感,而中央彩虹色的眩光則更添了一絲趣味。
Topaz
陽光在雲層中炸裂開的樣子,就跟刻面寶石絢麗的火彩一樣美麗奪目。在河堤外記錄了這個畫面,跟我喜歡的拓帕石一樣的藍天。
毛毛草,我是這樣叫它的。這種毛毛的草一定有什麼神秘的魔力,尤其是在夕陽的照耀下,在逢魔時刻的毛毛草,就像不屬於這個世界的植物,充滿了魔法的力量。
在背光的環境拍攝這類物體,就像鑲了金邊一樣,用標準鏡頭的視角開大光圈做特寫,既真實又魔幻。
台北是個很妙的地方,平常走在路上幾乎感覺不到水文的存在,有也是一些髒髒臭臭的水溝,但只要跨到堤防外,新店溪、基隆河、雙溪、淡水河之類的,台北還真的是離水滿近的城市。為什麼這麼不親水呢?
此刻的太陽已經完全沉入地平線下了,只留下天空漸層的夕彩;河面倒映著天空,河岸濡濕的泥土也因為浸了河水而染上了這分夕彩。
侘寂 Wabi Sabi
拍下這張照片的時候,剛剛看完了一本關於「侘寂」的書,然後在這個瞬間做了體現。
侘寂是日本三大美學概念的其中之一,一種包含禪意的美感,很難參透。就我淺薄的認知,我認為侘寂可以說是一種「無求而不造作的美感,蘊含時間的靜的力量」。這裡自然而然地形成這樣的畫面,而我剛好到了這個地方,剛好感受到了侘寂,於是按下了快門,是一種侘寂的體現。
禪意
簡單的東西就很有禪意。走過這裡的時候剛好一道陽光從竹林的縫隙間照了進來,點亮了這棵小樹芽,讓它在這一瞬間變得特別。如果每個人都有十五分鐘被世界看見,那麼在這個被看見的剎那,是否就算是全世界?
少年帶著他心愛的寶物踏上了旅程
那時很想嘗試森林攝影,於是往一些比較像是森林的地方跑。拍攝這張照片的地方是在一個環山步道,下午的時候會有一些老人家在這裡散步做運動,剛好碰到的一個阿伯往樹林走去。
阿伯只帶了一個塑膠袋放隨身的東西,在林隙光的照射下閃閃發光,像是什麼會發光的寶物一樣,我覺得這個畫面非常奇幻,魔法森林、寶物、阿伯,尤其是阿伯,讓一切又變得更奇幻。
在木桶圍繞的祝福下小憩
位在台北市市區有一間專賣木桶的老店,每次經過都很想拍一張,但礙於尷尬總是放棄。這一天跟朋友約在附近吃拉麵,剛好撞見老闆在打盹,趕緊掏出相機把握這個難得的機會。
芋葉朝露
跟家人出遊的早晨,剛看完日出,山裡的芋葉上留著點點露珠,用標準鏡頭做特寫非常地美麗。據說這種清晨之露非常珍貴,喝下去可以補 MP 2000。
掩藏
枯葉一直是很吸引我的一個東西,尤其在側光下顯得特別有立體感。這堆落葉很有趣,靠著山壁水溝的那一側長了點青苔,而枯葉又積在另一側,中間剛好被柏油路的白線畫過,又一片甫落下的黃葉蓋在白線上,看起來相當平衡。平衡就是美,因為平衡必須要剛好,而剛好就是難得,越是難得越是珍貴。
基隆的仙洞巖祭祀有台灣唯二的弁財天,不過這天因為疫情的關係不開放禮佛,算是旅程中一點小小的遺憾。即使如此還是拍到了不錯的照片。
基隆這個城市跟貨櫃的關係密不可分,這些搬運貨櫃的鋼構把基隆嶼包夾住,也暗示了它們之間的重要性。
背向神宮
第一次嘗試成功的電影比例 ( 2.35 : 1 ) 風景照,背向神宮。之所以會取名為背向神宮,是因為這張照片的背後正是關渡宮,是從關渡宮望過去的畫面。想不到在台北也能找到這樣遼闊的風景,順帶一提,關渡也是台北市少數能看得到稻田的地方喔!北投真是個好地方。
這個地方很有趣,每次來都有不一樣的收穫;不同的時間有不一樣的陽光,不一樣的色彩、不一樣的潮汐,每次都能找到些之前沒發現的角度,是個充滿樂趣的地方。
與上一張照片在同一個地方拍的,時間又晚了一點。太陽的角度很低,就快要沒入到地平線了,在河水與沙洲上拉出一條長長的光束。我很喜歡遠方高樓堆疊的感覺,逆光讓人充滿無限想像;如果經過時間的推移,那裡不再有人居住,斷垣殘壁的廢墟大樓就更具魔力了。
在一次精疲力盡的新竹流浪後,終於我們在傍晚時回到了市區。新竹動物園外頗有一種日本皇居外圍的風味,好像又回到了東京散步 30 日的時光,那時還沒接觸攝影真是太可惜了。斜陽讓樹葉跟草地變得很有立體感,好像油畫一樣,真實存在在眼前,又有一種不真實的感覺;應該是美得有點太過了,讓人難以置信?
使用機材:
Panasonic Lumix GF10、Olympus E-M5 III
Lumix 12–32mm f3.5–5.6
Panasonic Leica 12–60mm f2.8–4
Lumix 35–100mm f2.8 II
7artisan 7.5mm fisheye f2.8 II
Panasonic Leica 9mm f1.7
Lumix 25mm f1.7
Lumix 42.5mm f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