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習慣 Memo

Atomic Habits: An Easy & Proven Way to Build Good Habits & Break Bad Ones by James Clear

Frank a.k.a 複水
複水-法蘭克林筆記時間
20 min readJul 29, 2021

--

IG: https://www.instagram.com/p/CSZXiLbJVLX/

複水: 優化我們核心作業系統! 每天進步1%,一年後將進步37倍; 每天退步1%,一年後將趨近於0。但如何覺察到自己是往心中想要的方向進步呢? 首先最重的就是去思考自己的“身分認同”,我們相信什麼&價值觀? 先寫下我們就是怎樣的人? 共鳴我們的性格去選擇對自己有利的人生賽道與環境,然後不斷讓習慣成為身份認同一部分,反覆做著一模一樣的事,卻能無止境地感受到趣味,甚至愛上無聊! 那就掌握了原子習慣的秘密了。書中四個非常喜歡與幫助的問題

¶什麼事對別人來說是勞苦,對我來說卻是樂趣?
¶什麼事讓我忘記時間? “心流”
¶什麼事讓我比一般人得到更多報償?
¶什麼事對我來說是自然而然的? 覺得自己活著? 覺得自己真實?

原子習慣的四大培養秘訣:
1. 讓提示顯而易見 2. 讓習慣有吸引力 3.讓行動輕而易舉 4. 獎賞令人滿足
其中令人感到滿足的感覺之一,就是進步的感覺,而痛苦又驅動著進步。當體驗令人滿足時,較有可能重複某一行為,而帶來逞罰的行為會被避免。

就拿期望自己的投資精進來說,本書也幫助我嘗試找出壞習慣的成因,一直思考之前是什麼小習慣迴圈讓自己這麼順利能不斷自動重複好的行為; 但當開始不順利時,又發生了什麼事是我沒注意的? 該如何止血挫折迴圈,更重要的是我又從中學到與覺察了什麼? 如何從低潮中透過好的小習慣再站起來。最近就邊看邊設計一些遊戲規則給自己,例如: 雖想快速修復損失賺錢 (渴望是深層潛在動機,然後產生行為),變成每天都保持10次的小勝利,然後準備了個空盒與10個硬幣放在眼前,每當完成一次思考後的好習慣就紀錄與移動硬幣到空盒,並且每次勝利就把部分獲利移去一個獎賞帳戶,可以犒賞自己讓我享受著一項習慣的愉悅感,同時也避免未來大失誤重傷,而如果又犯了一些自己不該犯的錯就給自己一些逞罰例如減少操作部分%,並幾天不能操作等等。

以上只是個自己的小故事應用,邊看邊挺有啟發與喜歡實用,相信本書的原子習慣與身分認同的思考,能用在許多生活面向, 意識覺察到哪些壞習慣正讓自己走下坡中,哪些細微好習慣能讓我們每天都1%的進步著! 

前言
-從頭部受傷到重回球場
¶微小的改善,卻讓我有掌控生命的感覺
>只要你願意堅持多年,起初看似微不足道的改變終將向以複利計算一樣利滾利,滾出非比尋常的結果。
>習慣不變,結果就不會變; 一旦有了更好的習慣,凡事皆有可能
¶要寫好書,你必先成為那本書
¶本書習慣的四階段模型主幹: “提示,渴望,回應,獎賞” +行為改變四法則
>外在刺激(只要提供正確的獎賞或懲罰,就能讓人做出特定行為)+內在狀態(心情與情緒,感覺與行為)

基本原理:為何細微改變會帶來巨大差異?
1 原子習慣的驚人力量 (各個面向)
¶往往我們如此說服自己: 巨大的改變來自巨大行動。相較之下,百分之一的改善並不特別值得注意或甚至被忽略
¶每天進步1%,一年後將進步37倍; 而每天退步1%,一年後將趨近於0
>單一決定容易被忽視,但如果日復一日複製不當細微錯誤,最終導致的問題就是許多過失的累積。
>結果是習慣的滯後指標。你的財產是財務習慣/你的體重是飲食習慣/你的知識是學習習慣/你的雜物是整理習慣的滯後指標。
¶決定你是怎樣的人或你成為怎樣的人: 是日常習慣的累積,重複什麼就得到什麼。
>想要預測自己人生走向,就追蹤這些微小的事,經過10–20年後會變成什麼
¶潛伏之力的停滯期 (一個突然的轉變之前如並加溫25~31度突然開始融化)
¶別管目標,專注於系統就好 (持續追求微小善的系統,每天進步一點)
>贏家與輸家擁有相同的目標,卻不同的系統
>目標達成不過是短暫的改變,治標不治本(ex: 整理一次房間,之後開始亂,會真正改變的是造成那些結果的系統)
>目標限制了你的快樂 (一旦xxx就會xxx,以及非黑即白的對錯觀,系統優先你會愛上過程與滿足)
>目標與長期進步互相矛盾 (有限賽局與無限賽局),進步progress的條件是對過程process的投入
>決定你成功或失敗的,不是你的目標而是你的系統
¶原子習慣: 聚焦於整體系統,習慣雖小力大無窮

2 改變習慣最有效的方法,是改變身分認同
¶第一層是改變結果: 多半與設定目標有關 (你得到什麼)
¶第二層是改變過程: 習慣與系統 (你做了什麼)
¶第三層是改變身分認同: 你的信念/世界觀/自我形象/對自我與他人的評價 (你相信什麼,你希望成為的人)

>內在動機的終極型態,就是讓習慣成為身份認同的一部分
¶覺得自己”想要這樣的人”與”就是這樣的人”是兩回事。
>ex:我在戒菸 vs 我不抽菸 ; 群體認同 vs 個人認同
>目標不是讀一本書,而是成為讀書的人
>一旦接受了某種身分認同,對此身分的忠誠度可能影響你改變的能力
-改變身分認同的兩步驟: 1.決定你想要成為(就是)什麼樣的人 + 2. 透過生活中的小勝利來向自己證明
¶習慣就是身分認同的具體化: 越是重複某種行為,就越強化與那個行為相關的身分認同。
¶焦點永遠放在成為某一個人,而非得到某種成果
>習慣的精隨並非擁有,而是成為
>要成為最好的自己,必須持續編輯,修訂自己的信念,並拓展你的身分證同

3 四個簡單的步驟,讓你建立更好的習慣
¶貓的迷龍實驗: 他們開始沒有重複之前犯過的錯,而是開始尋找解決方案
>可喜的後果往往會被重複,大腦如何建立習慣?
-習慣可以讓你騰出自由思考與創意所需的心理活動
¶習慣的形成始於試誤,我該如何回應? 嘗試各種做法看哪次有用
>這感覺很棒,我在之前做了什麼? (嘗試,失敗,學習,在做不一樣的嘗試)
¶習慣不過是環境中反覆出現的問題的可靠解決之道。
>你碰巧遇上解決之道,會感到焦慮,然後你發現出門跑步可以心情平靜
>當習慣被創造出來,腦中活動的程度便隨之降低,你會專注在提示並把其他雜訊屏除,大腦跳過試錯誤的過程
¶想要騰出自由思考與創意所需的心理空間,讓習慣簡化生活中的基本事物
-習慣形成的四步驟(2問題階段+2解決方案階段): 提示,渴望,回應,獎賞
¶心智不斷在分析內在與外在環境,尋找獎賞所在的各個暗示,提示是我們接近獎賞的第一個指標,自然帶來渴望(習慣背後的動力與慾望)
¶回應是你確實執行的習慣,以想法或行為方式呈現,會不會發生取決於連結阻力有多大 (如所需的身體或心智勞力超出你願意付出的量)
¶為了兩個目的追求獎賞: 1. 獎賞滿足我們渴望 2.獎賞教育我們(哪些東西值得被記住)
¶四階段缺乏其中一個行為就不會成為習慣,去掉提示習慣根本不會開始,去掉渴望就沒有足夠的動機去行動,行動過於困難就沒辦法執行,獎賞未能滿足慾望未來就沒有理由再做一次。
>習慣的迴路: 活著的每一刻,都不斷掃視環境,預測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嘗試不同的回應,然後從中學習
¶所有問題都受到解決慾望的驅使,習慣的目的是要解決你面對的問題 (無論問題是痛苦或是想得到某樣東西)
>如何讓提示顯而易見? >讓習慣有吸引力? > 讓行動輕而易舉? 讓獎賞令人滿足?

法則1:讓提示顯而易見
4 行為改變的過程始於覺察
¶由於舊習慣一旦扎根,多半自動化到難以覺察
>榮格:”倘若無法意識到無意識,他就會指揮你的生活,然後你會稱之為命運”
¶指差確認: 將平時無意識行為拉到有意識層次 (每個都標記+-=判斷或是是否為有效習慣讓你達成最終身分認同,甚至大聲說出來都能提升執行改變的機率)
5 開始一個新習慣最好的方法
¶執行的意象: 我會於xxx時/xxx地,做xxx
>清晰且預先打算如何執行某一特定習慣,會使我們有效促使我們堅持目標與執行
>我要多運動 -> 我要在每周35晚上9點,做30分鐘的跑步
-徹底修正習慣的”習慣堆疊”
¶做完”目前的習慣”之後,我會執行”新習慣”。人類的行為常常是遵循這循環,如去浴室就會順便洗手,購物就會購買額外的配件
>把想要的行為,跟每天已經在做的事情綁再一起

6 激勵被高估了,環境往往更重要
¶汽水與瓶裝水的辦公室實驗: 人們選擇某樣產品,往往不是因為那產品是什麼而是因為產品在哪裡。
>習慣改變取決於你身處的空間,以及眼前的提示
>視覺是最強的一項,所見稍有不同,就可能造成巨大變動。例如電表顯而易見的用戶用電量明顯下降
-如何打造成功養成好習慣的環境
¶創造明顯的視覺提示,且持續最久的行為往往有多種提示
>例如廁所的小蒼蠅貼紙,大幅減少清潔費
>把買回來的食物如蘋果放在廚房視線內,就從此不會放到忘記
¶大部分人都活在別人創造的世界裡,多讓自己暴露在正面的提示中,環境設計能讓你奪回掌控權
-情境是觸發習慣的提示: 如在酒吧看別人喝酒通常會喝得多
¶定義行為的並非環境中的物品,而是我們與物品的關係
>且新環境中相對容易改變習慣: 去一個新地方,不同咖啡廳,公園的長椅,房子某個角落,然後在那創造一個新的例行公事
>一個空間,一個用途

7 自制力的祕密
¶自制力強大的的人與苦苦掙扎的人其實沒有太大不同,自律者擅長建構生活,不讓自己處於充滿誘惑的環境或是打造更有紀律的環境,所以反而通常是用到最少自制力的
¶惡習會重複,減少接觸會激發此惡習的提示。且讓好習慣的提示顯而易見

法則2:讓習慣有吸引力
8 如何讓習慣變得難以抗拒
-多巴胺驅動的回饋迴路 (超常刺激,多巴胺的提升)
¶一旦沒有慾望,行為便停止了。
>讓我們採取行動的是對獎賞的預期,而非獎賞的實現。想要(會大幅提升多巴胺與養成習慣行為)與喜歡的差別,正因為有了渴望才有回應
-如何運用誘惑綑綁,讓習慣更有吸引力
¶把想做的事跟必須做的是綁再一起
>改造健身自行車減肥才能邊看netflix
>電視台把每周四晚上八點與觀眾想放鬆喝酒連結起來
>想投資賺大錢所以補充一切不懂的知識
¶較高可能性的行為會強化較低可能性的行為
>做完”目前的習慣”後,執行”需要的習慣”,再來執行”想要的習慣”。
(因為做了需要的事,代表可以做想要的事)

9 家人與朋友如何形塑你的習慣
-社會常規的誘人拉力
¶我們的祖先都生活在部落中,融入群體與他人建立關係,得到尊敬與肯定,對生存來說是必要的。
>但往往自然而然地所處文化習慣,你會不假思索,不去質疑。尤其我們會去模仿三種人:親近的人,多數的人,有力的人
¶要打造好習慣,最有效方法之一就是加入一個把你想要的行為視做常態的文化之中
¶當你看到其他人每天都在做,新習慣變顯得可行。屬於某個群體更能支撐動機,共有的身分會強化個人身分(但有可能會壓過個人想要的行為),能讓行為持久,就是友誼與社群。

10 如何找出並解決壞習慣的成因
-採取行動的動機從何而來
¶渴望只是深層潛在動機的特定顯現。你的習慣是古老慾望的解決方案
>例如減少不確定性,舒緩焦慮,保存能量,取得食物跟水(愛吃麥當勞),找到愛情,贏得接納與認可,與人連結(滑臉書),名聲與地位(個人品牌經營)
¶覺察一個提示,依照過往經驗將其歸類,然後決定合適的回應
>只有預測到改變狀態會讓自己比較好時,你才會採取行動。
>渴望就是內在少了某樣東西的感覺,與想要的感覺之間出現了差距
-如何重新設定大腦,讓自己享受困難的習慣
>試著把”必須”改成”可以”。你必須早起->你可以早起
>重新思考的習慣,把重點放在益處: 你是否被輪椅限制住? 不會阿如果沒有輪椅我就只能躺在床上
¶動機儀式: 只要練習把習慣與你很享受的某件事物聯想再一起,利用特定儀式創造新習慣
>例如: 做愛前都播同首歌
>快樂提示: 深呼吸然後微笑

法則3:讓行動輕而易舉
11 精通習慣由重複開始,而非完美
¶攝影的啟發: 量組 vs 質組
>啟動與行動的差異,想法啟動但本身無法創造結果
>最有效的學習形式是實行,而非計畫
-習慣的養成取決於頻率,而非時間
¶重複是一種改變,強化那個習慣有關的神經迴路,將越來越自動化
x要花”多久才”能建立一個新習慣?
v要花”多少次”才能建立一個新習慣?

12 最小努力原則
¶如果你真的想要,或許就會去做,而人類通常選擇找方便省能量的事情做
>農業東西發展>南北發展
>讓習慣簡單到就算沒有意願也會執行至關重要,但不是只叫你只做容易的事,而是盡可能讓做那些長期下來會有回報的事
-如何用更少力氣成就更多
¶減少與習慣相關的阻力,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環境設計
>例如試圖在一邊使用手機一邊看書就是總總阻力
>找出過程中的每一個小阻力,然後將之消除,減去自己浪費的精力
-為了以後方便,把環境準備好
¶只要增加一個很小的阻力,就能避免一個不想要的行為
>例如把手機放在另個放間,避免一直方便拿到使用

13 如何運用「兩分鐘法則」停止拖延
¶決定性瞬間,每個選擇岔路(好或壞的掌控權),一天累積下來就會帶來巨大的影響
-兩分鐘法則: 讓習慣容易開始,新習慣的開始應該花不到兩分鐘
¶把過程開頭儀式化,越有可能進入高度專注狀態。要先標準化,才能最佳化
¶每晚就請前讀書>讀一頁 ¶想賺大錢>每天賺$100 ¶跑三公里>穿好運動裝
¶靜心30分鐘>每天靜心5分鐘

14 如何讓好習慣變得無可避免,讓壞習慣不可能發生
¶利用承諾機制,讓壞習慣的行動無比困難,甚至不能發生,鎖定當下對未來比較好的行為並將其自動化
>EX: 鐘樓怪人的雨果把自己衣服鎖進大櫃子不能外出
-如何讓習慣自動化,從此不假思索便能執行
¶某些行動會一再取得報償的。這些一次性的選擇起初需要費點心力,但價值會隨時間部段增高。
>EX 反傭推薦機制,買一張好床,關掉群組聊天通知,設定自動扣繳,一個好環境
¶盡可能讓生活自動化,就能把心力花在機器無法代勞的創造性事務

法則4:讓獎賞令人滿足
15 行為改變的基本原則
¶當體驗令人滿足時,我們比較有可能重複某一行為。帶來逞罰的行為會被避免
-立即獎賞與延遲獎賞之間的不一致
¶時間不一致性,人類更傾向當下確定有的獎賞,”覺得”其價值通常比未來可能有的獎賞高。
>壞習慣讓人感覺享受,但後果會讓人感覺很糟。而好的習慣代價在當下
>然而人類對立即滿足的偏好揭露了一個成功的重要真相: 較少人選則延遲滿足的路,如果你願意等候獎賞,就會遇到比較少的競爭得到的報酬也相對大
-如何把”立即滿足”變得對你有利
¶維持一項習慣的關鍵重點是”成功”的感受,就算是小規模的,也會讓你知道該習慣有回報,努力是值得的
>為什麼立即獎賞不可或缺,例如健身時你需要一個維持激勵的理由
¶讓行為的結尾令人滿意,強化法
>例如投資獲利時,就犒賞自己或將一部分錢存起來

>如帳戶裡多了50$美能夠提供所需的立即愉悅感,讓你享受一項習慣
>而短期的獎賞最好能強化你的身分認同,因為你會這麼做,是因為你就是這種人,到最後你越不需要外部來協助,因為身分認同就讓你如此做了。

16 如何每天堅持好習慣
¶迴紋針策略: 裝滿120個迴紋針盒子與一個空的盒子
>每完成一件事就移動強化行為的習慣追蹤器
-習慣追蹤幫你維持習慣
¶不要中斷連續紀錄: 不要中斷創作/賺錢/運動/的連續紀錄
¶最有效的激勵就是自己的進步,知道自己在前進,每個小勝利都餵養著你的渴望
>做完”目前的習慣”,我會”追蹤該習慣”
-如何在習慣中斷之後快速恢復
¶不要錯過兩次,毀掉你的永遠不會是第一個錯誤,而是後續接連發生的一錯再錯,錯過兩次就是另外一項習慣的開始
>不要讓虧損侵蝕你的獲利
-弄清楚何時應該追蹤一個習慣
¶當測量成了目標,就不再是個好測量方式
>例如若只強調考試結果,而不是學習過程,須更能看清自己進展的方式
¶最令人感到滿足的感覺之一,就是進步的感覺

17 問責夥伴作用大
¶讓後果立即令人不滿,痛苦是效能卓越的老師
>若想要避免惡習,根除不健康行為,那麼為該行動加上立即的代價,是降低發生率的最佳做法
-”習慣契約”讓違背承諾變成公開且令人痛苦的事
¶如同法律與法規,如果沒達成就逞罰
¶問責夥伴: 知道有人在看,會是個強大的動力

進階策略:如何從「A」到「A+」
18 基因如何影響習慣的養成

¶讓成功機率最大化的秘訣就是選對戰場,你會踏入對自己有利的賽道
>游泳的菲爾普斯 VS 跑步的羅揆伊 如果交換X
¶基因決定的不是你的命運,而是你在哪個領域會有機會
>關鍵在於把你的努力引導至讓你亢奮又符合你天生技能的領域,讓你的企圖心與能力一致
-性格如何影響習慣
¶獨特的基因特質合再一起,讓我們傾向有特定性格,就是在不同情境中都維持一致的一組特徵。
¶五大人格:
1.經驗開方性 (好奇與創造 VS 謹慎而堅守例行公事)
2.嚴謹性 (有條理有效率 VS 隨和與隨性)
3.外向性 (外向有活力 VS 孤僻保守)
4.友善性 (親切憐憫心 VS 疏離質疑)
5.神經質 (焦慮敏感 VS 自信冷靜情緒穩定)
¶配合性格打造習慣,選擇最適合你的習慣,而不是最受歡迎的習慣
>每個習慣都有一個可以為你帶來喜悅與滿足享受的版本,把他找出來
¶如何找到對自己有利的賽場
>學會玩對自己有利的遊戲至關重要
>你能享受任何事物,但較有可能從對自己很容易的事情中得到樂趣,例如在某個領域有天分的人往往較能勝任該領域的任務,然後做得好而受褒獎。之所以能保持充沛活力,是因為自己能在其他人失敗的領域中持續進步與成果,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
¶選擇對的習慣,進步就很簡單。選擇錯誤的習慣,人生就充滿掙扎與搏鬥
>”試誤”: EX戀愛中是約會 ; 商業中的A/B測試; 投資中的不同思考驗證
>假設你正在贏,那就擅用。假設你正在輸,那就繼續探索與開發
>用百分之80–90的時間投注在帶來最佳結果的策略上; 然後用剩餘20%的時間繼續探索 (GOOGLE 對員工的策略,造就GMAIL)
¶什麼事對別人來說是勞苦,對我來說卻是樂趣? 那你就特別適合
¶什麼事讓我忘記時間? “心流” 極度專注手邊工作
¶什麼事讓我比一般人得到更多報償?
¶什麼事對我來說是自然而然的? 覺得自己活著? 覺得自己真實?

>不管社會或別人告訴你什麼,或其他人對你有什麼期待,不取悅別人,沒事後諸葛,也無自我批判,只有投入與享受的感覺,當你感到真實無偽時,就走在正確的方向上。
¶倘若無法找到對你有利的賽場,就自己創造一個八
>每個人至少都能在某些領域透過努力成為前25%的菁英
>透過你的特質讓你做的事獨特與稀有,靠著”不同”勝出
>好的選手奮力贏得每個人都參加的比賽,傑出的選手創造出一個凸顯自身優勢,掩蓋自身弱點的新賽局。(也就容易躲開處處比較的陷阱)
¶找到比較有利的環境,就能翻轉原本對你不利的條件。即是非最有天賦的蛋也能透過小範圍類別成為頂尖來贏的勝利。
>滾水讓馬鈴薯變軟,讓雞蛋變硬
-如何善用你的基因
¶基因告訴我們要努力去做什麼,那個長期為你帶來滿足感的事,就是符合你性格與能力的行為,讓努力的方向變清楚,並發揮自己的無上限的極限

19 金髮女孩原則:如何在生活與工作中維持動力
¶關鍵在於執行”難度恰到好處”的任務,進入”心流狀態”:
>進步需要一種微妙的平衡,不斷尋找將自己推至極致的挑戰,同時也要持續達成足夠的進展,好讓自己保持動力,保持行動的新鮮維持吸引力與滿足感
>太簡單->無聊; 太難->失敗
-如何在感到無聊時保持專注
¶關鍵在於誰能每次都處理無聊的時候,一次又一次的讓它變好玩,你必須愛上無聊,誰都會遇到想放棄的時候,只在亢奮方便時努力,無法得到非凡的結果,你要知道什麼對你來說最重要。
>成功最大的威脅不是失敗,而是無聊,因為他再帶來愉悅感,結果變的可預期。
>變動獎勵: 如角子老虎機,間格無法預期,獎賞一直變動,讓多巴胺達到峰值,提升記憶效果,加速習慣養成,變動獎勵不能創造渴望但能減低無聊
¶反覆做著一模一樣的事,卻能無止境地感受到趣味,就是成就卓越的不二法門,你必須愛上無聊

20 建立好習慣的壞處
¶習慣為精通創造基礎
>例如下棋時,只有讓基本棋路自動化後,棋士才能專注於更高層次的棋藝
>但你對回饋就變得比較不敏感,因為他進入無意識地重覆中,錯誤就容易趁虛而入
¶習慣+刻意練習=精通
>精通是一個過程,你在此過程中將焦點鎖定在成功的一個微小元素,不斷重複該技能,直到將其內化,然後以這新習慣為基礎,往個人發展的下一個更高層次的疆界前進
>但就在你覺得自己已精通一項技能,事情自如應付的那個瞬間更須小心,不要踏入自滿的陷阱
-如何複查習慣並做出調整
¶湖人隊的CBE每年球員進步計畫: 維持努力,學會用正確的方式做事,然後每次都用同樣的方法做,反覆意識到錯誤並思索可能的改善途徑
¶決策日記: 紀錄每個重要決定,做決定的原因,以及期待的結果,並在月底複查這些選擇,看哪裡做對,哪裡出錯
>今年什麼事情很順利? 今年什麼事情很不順利? 我從中學到什麼?
>誠實報告: 驅動我的生活與工作的核心價值觀為何? 我現在如何誠實地生活與工作? 未來如何設定更高的標準?
>關注整個山脈,而非執著於每個山峰與溪谷
-如何破除放愛你前進的信念
¶抓住新的身分認同時,同樣的那個信念會妨礙你進入下一個階段的成長,你的身分認同會創造出某種”驕傲”,促使你否認自己的弱點,阻止你真正成長,這就是養成習慣的一大壞處
>身分認同可以富有彈性,不要讓身分的任何單一面向決定你是誰,如果一輩子只以一種方式定義自己,當那個身分消失了,那麼你會脆弱易碎失去自己。 EX運動員/軍人退休後

〈結語〉讓成果永續的祕訣
¶一枚硬幣能讓人致富嗎? 如果一枚再一枚呢,你不得不承認有一天某個時間點可以
>習慣的改變是上千次的累積,一連串的原子習慣堆疊

〈附錄〉來自行為改變四法則的一些啟示
¶覺察早於慾望: 注意到一個機會後,渴望才會發生
¶快樂就是無欲無求: 快樂是關乎慾望的不存在,滿足於當下。
>快樂就是一個慾望被滿足與新的慾望形成之間的空檔
>受苦就是渴求狀態改變與達成改變的空檔
¶我們追求的是愉悅的概念: 快樂無法被求得,他是隨之而來的
¶平靜就是不把觀察結果變成問題: 你注意到一個提示/事件,沒有因此採取行動的慾望,就能感覺平靜
¶夠大的”為何”可以克服所有的”如何”
>尼采: 知道自己為何而活,就能忍受任何活法
>若有足夠強大的動機與慾望 (為何),即使非常難,你仍會採取行動
¶聰明不如好奇
>做任何事的要訣就是先培養對那件事的慾望
¶情緒驅動行為: 感覺先出現,才是行為
¶只有在情緒(感覺)之後才可能有理性與邏輯(思考與回應)
¶痛苦驅動進步: 所有痛苦的源頭都是想要改變現狀的慾望,同時也是進步的來源
¶行動透露了你多想得到某樣事物
>假如你一直說某件事是你第一優先,卻未採取行動,那就不是真心想要,該跟自己誠實對話了,你的行動透露你真正的動機
¶獎賞就再犧牲的另一端: 回應與精力的犧牲後,獎賞將會出現
¶自我控制很難,因為無法自我滿足,除非放下它
¶期望決定滿足感
>滿足=喜歡-想要
>窮不是擁有的少,而是想要的太多
¶慾望負責啟動,愉悅感負責維持: 驅動行為的兩大因子: “喜歡”與”想要”
¶希望隨著經驗下降,然後被接受取代
>新的計畫帶來希望,因為沒有任何經驗限制期待
>亞里斯多德: 年輕人容易上當,因為很容易抱持著希望。

--

--

Frank a.k.a 複水
複水-法蘭克林筆記時間

💡 你價值與自由的人生夥伴 🌱 人生與投資,一起不斷提高內功,學習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