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藝術 Memo

The Art of Loving by Eric Fromm

Frank a.k.a 複水
複水-法蘭克林筆記時間
13 min readMay 21, 2021

--

渴望真愛的現代人

前言
¶除非他以極大的努力去發展他整個建設性的人格,如果沒有愛人的能力,沒有真誠謙卑之情,沒有勇氣,信心和格律,他就無法在愛情中獲得滿足。

一.愛是藝術嗎?
¶愛是需要學習的,需要知識與努力

¶關於被愛與去愛
>許多人忽略自己的愛之能力,對大多數來說,關注的是如何被愛,如何變可愛,為了達到這目的去討好”贏得朋友及影響他人”,EX男性為了變更有錢有勢,女性使自己外觀更有吸引力,或是雙邊都追求共用的特質如培養愉快的風度,有趣談吐,助人,客氣等
>而有吸引力的眼光在現代多等把對方視為物品包裝的樣貌。總言之,墜入情網的觀念通常只是與人性貨品互相交換相關,所以導致人們認為愛無須學習。
¶墜入式愛情又混和性吸引所引發的,對於那些一向與人隔離孤立的人那合為唯一的時刻會特別奇妙,然而這種癡愛與瘋狂僅證明了他們原先孤獨的程度。
>如何克服愛情的失敗,去思索失敗的緣由,並開始去學習愛的意義(理論與實踐,最終融入直覺之中)
>多數人深深渴望愛情,卻極少有人去學習,幾乎把每件事都看得比愛情重要:成就,聲望,金錢,權勢

二.愛的理論
1.愛,人類生存問題的解答

¶隔離感或切斷與外界的聯繫,會造成焦慮不安,所以我們必須用某些方式與他人及外在世界結合,脫離孤獨之牢
>有些傳統公共部落(因為這樣就不至於引起不安及罪惡感是大家共同的合乎道德)會習慣用狂歡儀式(外加”性”),或崇拜動物圖騰,神祇等,但當人類越是從這些出奇地結合中浮昇出來,他就越與自然視界隔開。
>只有性行為,而沒有愛情,除了短暫的時刻之外,永遠無法溝通兩個人之間的鴻溝
>與團體結合消除孤立感,反向是個人自我大幅度的消失
¶在實際生活中當人人已經幾乎沒有任何不同時,人們對於”不同”痛心的需要
>儘管我們所有的人是一體,但我們每個人又是獨一無二的個體,自身就是一個宇宙。現代人所謂的平等乃是”機械式”的平等(如職業上,娛樂上,性別上等),那些喪失了個人性的平等。
¶除了一致社會化來緩和隔離所產生的焦慮不安以外,現代生活另兩項大影響因素: 工作的僵化和娛樂的僵化,人們極少創發性,他們執行的都是組織所規定的,電影書籍也是廣告選定的,星期五或電視節目,玩牌,社交聚會等也是。一切都是被規定好的,他如何能夠不致忘記他是一個獨一無二的人,且他只具有一次生存機會。
¶第三種創造性活動: 在一切型態的創造工作中(那些我計畫,產出的,和見到成果的)和外在對象合而為一結合
¶上述三種結合方式都只是片面解答,完美的解答則在於人與人間的結合與渴望,在於人同他人的融合,在於愛,是生命中最強有力的扎針。
>創造性工作不是人與人結合,狂歡式融合是一瞬即過的,一致化所達成的結合又是假結合
¶當我們說”愛”的時候,所談的究竟是哪一種結合? 1.作為生存問題之成熟答案的愛(真正的愛) 2.各種不成熟的愛(或稱共生結合)
>共生結合Symbiotic union: 彼此互相依賴,母親與胎兒的關係,被動型式的被虐狂式的關係或屈服(命運,疾病,性慾等,放棄自己的完整性,將對方鼓吹就像是她生命的延展),或偶像崇拜等。主動型式的虐待狂(把他人變成自己重要的部分,使自己膨脹起來加強自己)。主被動相同之處在於融合而不具有完整的人格。
>成熟的愛式保存自己的完整性,在保存自己的個人性條件下的結合。愛是人生命中一種積極主動的力量,把他與他人結合起來
¶在主動傾向的運作中”行為”,人是自由的,他是傾向的主人。如冥想除了生命以及自己同世界的合一外,沒有任何其他目的和意圖,只有內在的自由與獨立條件才能產生。
¶在被動傾向的運作中”激動”,人是被驅使的,這種傾向的動機是他自己所不知道的。EX:有人被深刻的不安和孤獨感而不停工作,或被野心與貪心所驅迫的外在活動。
¶愛的首要意義是給予而非接受。
>只有生活的最低需要被剝奪的人才不能享受把物質給予他人的樂趣與喜悅
>給予的主要領域不在於物質,而在於特屬人類的人性領域,他把自己給予出去,他充裕他人的生命感也同時反饋回到他生命中,也使他人成為給予者,他擁有物之中最珍貴的給予出去,或是生命能量(他的興趣,關懷,了解,知識,幽夢,憂愁,生命的一切自然展露)。
¶世界的關係: 愛換愛,信賴換信賴,妳希望能影響別人,自己必須是個能鼓勵他人前進的人,否則將失效
¶愛的能力,依愛者的人格發展而定 (關懷,責任,尊重,了解)
>愛是主動關懷被愛者的生命及生長; 責任是完全自動的行為; 尊重是一種能力,他人是怎樣的我們就照他的樣子來認知他獨特的個性,相信他照本然的去生長發展,如果我們愛一個人,我們將感到與他合一; 了解是穿透核心的,以他人的處境來了解他的時候才能做到,並去了解”人的靈魂祕密,最深的核心”
>愛是積極主動地穿透他人生命,了解祕密的願望因結合而滿足,在融合的行為中,我知道了你,我知道了自己,我知道了每一個人,而我又什麼都不會”知道”,那是以結合而知的。
¶知汝自己: 一切心理學的主要動機,想了解人的一切,想了解他最內在的秘密,因為無法僅由一般思想而認知的方式來滿足
>只有當我們能以客觀的態度去認識一個人,才能夠在愛的行為中認識到他最後的本質
2.父母與孩子間的愛
¶無條件的母愛: 我們起初是”被愛的”,因為我是我
>出生單純接受的”被愛” -> 童年時期”創生愛”給予(一幅畫,東西,給予變得比接受滿足,他感受到一股能力新的結合與分享)
¶不成熟的愛: 因為我需要你,所以我愛你
¶成熟的愛: 因為我愛你,所以我需要你

¶有條件的父愛: 有著引導,期望與要求或任務 (社會性)
>而成熟的人,他是自己的母親與父親,他將他們不同性質的愛內化了
>一個過分縱容的母親或柔弱不關懷的父親,將可能導致孩子一直停留在早期母親的依戀中,覺得無助的人,這種性格特色是要受保護,要被照顧,而缺乏父親的則是格律與獨立,無法用自己的力量主宰自己的生活。
3.愛的對象
¶愛的首要意義不是對某個特定人的關係,他是一種態度,一種性格方向,這種態度和性格方向決定了人對世界,以及作為一個整體而言的關係
>愛是一種主動的行為,是靈魂的力量
>如果你能對一個人說”我愛你”,則必能夠說”在你之中我愛一切人,通過你,我愛全世界,在你生命中我也愛我自己”
>如果他的愛只愛另外某一個人,對於其他人漠不關心,則他的愛只是共生結合關係的依戀,或者擴大了的自私而已。多數人相信愛是由對象所構成,而不是由能力構成。
a.兄弟愛
¶愛鄰人如愛自己,兄弟愛是對所有人類的愛(甚至包括對無助者,陌生人,脆弱與不安全者與敵人)。若對於他人認識只以表面為本,則只會認識到人的不同處,這些不同處是使我們隔離的東西,我們必須穿過核心,建立中心到中心的關聯。
>”我愛你” 意義可以很平凡,也能很特殊,這態度是由說話者生命深沉之處發出的
b.母愛
¶兩個層次: 生命的保持與照顧與責任(乳是給予愛的初始象徵) + 對孩子注入對生命的愛使他感到活著是美好的事 (蜜是愛象徵生命的甜美)
¶人類”超越”的需要,不能滿足於被創造者的角色,人類需要覺得自己是個創造者,去產生意義和內涵
>母親對嬰兒的無私愛,給了她生命意義與內涵。(男人通常用人造事物和理念來超越自己,這個動力在她不能以生育的方式滿足他超越的需求)
>即使對於孩子與自己的分離 (或容忍與支持分離讓孩子成長),她仍舊對孩子充滿愛
c.情愛
¶是希望和另一個人完全融合,從本性上是排他的,或非普遍性的
¶然而沒有愛的結合,在性的幻覺消失後,彼此和原先是一樣遙遠的,隔閡甚至更明顯
d.自愛
¶愛自己與愛他人並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連結一致的
>而通常愛她人的人,對自己也具有愛的態度,在原則上,就”對象”與自己之間而言是沒有區別的,真誠的愛是建設性的人格之表露,它含有照顧,尊重,責任和了解,他不是被人影響產生的傾向,而是一種主動的努力,根據自己愛的能力,也為被愛者的成長與幸福努力。
>而自私則不一樣,只關心他自己,一切只為他自己,他不會因為給予而快樂,只因獲取而快樂,也非愛自己太多而是愛的太少(或恨自己)
¶如果你愛自己,你就會像愛自己一樣愛每一個人
e.對神的愛 (宗教)
¶早期的神祉以二次元發展,一個是神祇的女性與男性,另個是指人所到達的成熟度,由於人類不斷進化,這個程度決定了他對神的概念和愛的性質(自己的形象,祂是無名的,是一切存在的基石,是真理,甚至就是我)
>對大部分人來說信仰上帝,就是信仰一個能幫助人的父親形象,而這是兒童的幻想(因為兒童是無知,無助,需被讚賞或逞罰)
¶困思邏輯: 我們是我們,又不是我們。真又非真
>思想的最高階乃是讓我們知道我們一無所知
>人並不以在思想中尋求答案為其終極目標,思想只能使我們認識自己,但不能給我們終極答案,終極真相,思想有遠掙脫不了困思之網,唯有”合一”的”行為”可以終極掌握,不是正思而是正行(西方注重正思,而東方較重視正行)。
>正思導致教條,科學,組織等; 正行導致寬容,人的自我改造。
>馬克思: 哲學家們曾以各種不同方式來解釋世界,但其任務則是去改變它
¶如同孩童對父母般的依戀到在自己內心中建立起母性與父姓原則,逐漸充分成熟。同樣的我們對上帝的起初依戀(早期人類宗教發展),到後來我們與祂融合合一融入自己的生命,不在是外在力量,終致當他說到神的時候,其意義僅是詩意的,象徵性的。

三.現代西方社會的愛及其瓦解
¶資本主義下,人們不斷失去了個體性,人與人關係本質上也互相疏遠,使人類察覺不到最基本的人性願望超越與結合的需要 (吃得好,穿得好,性慾滿足,然而沒有自我)。
¶現代人的愛-愛情與婚姻的兩人聯隊,以對抗世界免於孤獨的避風港,而這兩人份的自私卻被誤認是愛情和知心,甚至是以性滿足為圓滿愛情關係基礎,就認為是愛。
>為了追求共同目標,或相互滿足,都要依照對方表白出來的需要而調整自己的行為
>將愛當成是性滿足或二人聯隊,以逃避孤獨是現代西方社會愛之瓦解的兩種”正常”型態
¶神經病態的愛: 其中之一將其對父母形象的依戀(情感,期待,害怕)投射所愛的人身上
>ex有對母親的嬰兒般依戀的男人: 他們要求的是被愛無條件的愛,而不是去愛,而他們通常則是膚淺或不負責任的,而當女人不在符合他們幻想式的期望時,衝突與憤怒就隨之而起,甚至覺得自己受到傷害,愛情生活將會令他嚴重失望,也無法達到更高一層的成熟人格。
>ex在父母互相不相愛,但又壓抑著,不爭吵,不表露,她們間的隔閡會使得小孩的關係很不自然,處在這種環境中所經驗到的乃是”正正經經”的氣氛,常覺得不知所措或焦慮不安沒有堅定地根,他會退到自己的世界之中,做白日夢,保持冷漠,甚至影響之後愛情關係(可能狀況是他會主動挑起爭吵,把那折磨人的的偽裝中立宣告結束)
¶偶像是崇拜的(假)愛: 一個人未能到達自我認同的階段,以此展開自己力量為基礎
¶投射型的(假)愛: 其目的是逃避自己的缺點或問題,取而代之是指責或責備所愛者的缺點與弱點
>EX: 當一個人未能使自己的生活有意義,他就試圖要使他孩子生活的有意義,這注定是要失敗的,因每個人的生存問題只能由自己為自己解決,不能由其他人代理。
¶衝突: 不是為了掩蓋而是體驗問題的深刻的內在真相,絕不是毀壞姓,導致澄清,情感的淨化,兩人將浮昇出來,比原先更多的知識和力量。
¶總結: 現代人把自己變成商品,體驗他的生命力是把他都做投資,依照地位人格市場現況,竟可能獲取最大利益,與所有人和自然疏遠,除了隨波逐流,生命沒有目標,除了公平交易換取利益與消費外,生活沒有原則,沒有其他滿足的方式。
>如卡內基”如何贏取朋友和影響他人”: 完全侷限在世俗層面上,我們把最大的關心放在事業成功上,”即事業的成功”未曾被懷疑過

四.愛的實踐
¶任何藝術的實踐想要做的好需要”格律或”自律”” (他必須是意志的展現或心甘情願,並且慢慢習慣於一種行為)
¶”專注”則是必要條件,人們總是想一次做許多事,在難以同自己相處上看的出來 (ex自己獨處時能不看書,不聽音樂,不喝酒等,多數人無法讓自己腦袋空閒下來)
>試著這一刻所做的是一定要是唯一重要的事,將整個我完全放在上面。吃飯專注,聽音樂專注,看一本書專注,談話專注避免瑣碎談話,操盤專注
>對自己生命的敏感: ex當我們疲倦和沮喪時,察覺它,支持它,認清它,為什麼沮喪?
¶”耐心”,如果你想精通任何藝術,速效是很難的
¶想變成大師,都要對這門藝術有”無上的關心”
¶很多人每天8小時被強迫花費精力去工作,不是按照他自己的心意,也不是他自己的方式,而是由工作律動給他規定好的,所以當他不工作時,他就想偷懶,或充滿混亂。
¶如果我們依戀一個人是因為我不能靠自己的腳站起來,則我所依戀的人確實可以說是我的救援者,但之間的關係不是愛的關係。
¶最受尊近的是最具有傑出精神品格之人,和傳授做人態度的
¶”自我陶醉” vs “客觀看待人和物本來的樣子”
>客觀思考的功能是理性+情感的謙卑之情(脫離了兒童期全知全能的迷夢),我們必須在每個情況下保持客觀,並且在自己不客觀時能敏感的察覺到+ 合理的信心(根據自己的經驗,建設性人格而非全力的屈服,對自己的思考力,判斷力,和觀察的信任,一堅實確定的性時,它充斥著整個人格的一種性格特徵,我對自己有信心是一個自我存在的核心,而非大眾認為的就當真,也不用依賴他人的褒貶或讚賞做為自我認同的基礎)
>對一個人有信心,是最原本的形式母親對嬰兒的信心(相信他會活下去,會成長,會走路,會說話,相信他未來會愛,會幸福,相信他會發揮潛能)
>去注意到我們在什麼時候會失去信心? 要看穿我們用以掩蔽的合理化藉口,認清我們在什麼場合會懦弱,又以什麼藉口把這懦弱合理化。我們所懼怕的是去愛,信心小的愛也小。
¶活動與行動: 如果我愛,我就不斷的,主動的關心我所愛的人,不厭煩,不倦怠的,避免內在懶惰的條件,不管在其他領域或愛的領域他是以建設性人格去生活的。
¶愛是一種人格特徵,存在於你所接觸的每個人的態度上
¶資本主義下手段已經變成目的所謂公平交換原則(尊重他人權益但不要愛他,是隔離的,不負責的),與愛的原則是不能並存的(有責任,一體性的),然而這個結構是不斷在改變的。愛是人類生存問題的唯一明智及滿意的解答,不只在個人上也在社會上,其基礎是建立在對人類本性的洞察上。
>愛在西方世界仍是邊際現象,因在這個以產品為中心貪圖消耗的社會,只有那些不一致化的人才能抵抗社會給他的壓力與影響力。

--

--

Frank a.k.a 複水
複水-法蘭克林筆記時間

💡 你價值與自由的人生夥伴 🌱 人生與投資,一起不斷提高內功,學習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