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避自由 Memo

Escape From Freedom by Erich Fromm 埃里希‧佛洛姆

Frank a.k.a 複水
複水-法蘭克林筆記時間
34 min readDec 5, 2020

--

複水心得分享:https://www.instagram.com/p/CJbAkOlBzDr/

為什麼工作,社會,家庭,情感與生活會讓我們漸漸迷失自己?

複水: 此書至今已超過半世紀,依舊說透了現代人最深層處境-孤獨與恐懼。我們真的知道自己在追求什麼嗎?(資本累積或是個人生命成長) 渴望自由卻誤解所謂真正的自由是? 從封建中古世紀安全而不自由,進展到資本主義社會每個人看似獲取自由卻同時沉重地承擔彼此分離與內心不安。現代人逃避真實自由而依附於某共生主流群體關係,遵從外在規範符合社會期待,忽視了個性成長,只想暫時減輕生存孤獨,焦慮與懷疑,以保持著被大眾認可的脆弱安全感,犧牲了自我個性完整性,儼然逐漸付出昂貴代價現象: 生理存活但心理已漸凋零。然而,人類的歷史就是日漸全面個體化的發展史,我們內心依然有去追求個性完全展現為目的地渴望,即使權威體系社會也無法根除人類追求自由的狀況。若保持著消極自由,我們將離自由更加遙遠。展現積極自發性行為,我們將更認識自己且更支配自由! 你覺得自己真正的自由嗎?

導讀 — — 從逃避到追尋:自由倫理與自我藝術之間

前言.
¶研究對現代文化和社會危機最要緊的一面: 自由對現代人的涵義。
>政治發展與現代文化最大的成就: 對個性及人格潛在的威脅
¶要認識一個人,就必須把它放在塑造她文化環境裏加以考察
¶社會暨為人提供安全保護,又限制了人的發展
¶自由雖然給他帶來了獨立與理性,但也使他孤立,並感到焦慮和無能為力。兩種選擇
>逃避自由帶來的重負,重新建立依賴和臣服關係
>或繼續前進,力爭全面實現以人的獨一無二性&個性為基礎的積極自由

>因為要戰勝極權主義勢力,就必須首先弄清楚積極主義逃避自由的原因

第一章、自由是心理學問題?
¶人渴望自由

¶新制度的本質便是除依小搓人外,所有人都必須臣服於一個他們無法約束的權威
¶他們非但不嚮往自由,反而想方設法竭力逃避它或漠然置之
>法西斯權威主義 (德國&義大利); 納粹主義(特指德國)
¶對民主的嚴重威脅,並不在於外部集權國家,而在我們自己心中,在我們的法律習俗中
¶自由僅指沒有外在壓力,還是存在著某種東西-如果這樣,是什麼?
>促使人為自由奮鬥的社會經濟因素有那些?
>自由會不會成為沉重負擔,使人無法承受,竭力逃避它?
¶天生的渴望自由 vs 天生的的臣服願望
>臣服是否總指對公然的權威,是否也有對內在權威(責任和良心),是否隱含著滿足? 其本質又如何?
¶弗洛依德引導人們注意觀察分析決定人的某些行為的”非理性和潛意識”因素以及個人整體性格結構是對外部世界影響作出的反應,尤其是早期童年時代發生的那些事。
>他認為人基本是反社會的,在社會對人的壓抑下而成為文明行為的奇妙變化
>他認為文化上的人代表著”人”,現代社會裡特有的激情和焦慮則是根於人的生物構造的永恆力量
>他認為人與社會的關係基本上是靜止不變的,個人保持不便只在社會對他改變才會發生改變 (壓力越大,文化程度便越高,患精神症的危險也就越大)
>他認為所謂的人類關係領域便類似於市場,一種滿足天然生物需求的交換,此間與他人發生的關係總是達到目的的一種手段,但絕非目的本身。 (本書觀點與他相反: “及心理學的關鍵問題是個人與世界的那種特殊連結關係問題,而非每個人或彼此的本能需求之滿足或受挫”)
¶弗洛姆:”引起人個性差異的那些衝動如愛恨權力臣服恐懼,都是社會進程的產物,換言社會不但具有壓抑功能,而且也有創造功能”
>人類自身就是人類不段奮鬥的最重要創造物和成就,其紀錄便稱之為歷史
¶社會心理學的任務就是”理解人的創造-歷史進程” : 歷史不但造就了人,人也造就了歷史
>為什麼文藝復興時期的精神與中世紀的不同? 新能力及新激情是如何產生
¶靜態適應: 是指模式上的適應,整個性格結構並未發生變化,只不過是採納一種新習慣。> 如中國人到美國用了刀叉的習慣,他並不會引起新的衝動或性格特徵
¶動態適應: 在自我適應環境需要時,發生了某些內在變化。>例如一個孩子屈服於他嚴厲的父親
¶自我保存需求(不可或缺),是必須得到滿足,他構成人行為的首要動機。每種需求都有一個限度,達不到便無法忍受,超過了限度,希望滿足的需求的傾向便具有一種強大的衝動。>如飢,渴,睡眠等。所以他得吃喝,得勞動,意味著他不得不在特定環境下所決定的方式勞動。
¶經濟制度的特性決定了人的生活模式,決定整個個性結構的首要,因為急切的自我保存需求迫使人接受他生存的環境。但,”人格主要是由特定生活模式塑造的”,自孩提時起他就界家庭這個媒介面對他。家庭代表著一特定社會或階級的所有典型特徵。
¶另種刻不容緩的需求深植於人類模式的本質與生活實踐中: 人需要與自身之外的世界相聯繫,以免孤獨。感到完全孤獨與孤立會導致精神崩潰,翹如肉體飢餓會導致死亡。這種與他人發生聯繫並不等同於身體的接觸(與世界相連可以有多種方式)。
>如果僅僅使個人與他人相連,也是逃避最令人恐懼的”孤獨”避難所。
>一重要因素: 人只有同他人進行某些合作,才能生存。
ex: 就孩童實際在所有重要功能方面無法照顧自己時,與他人交往便是生死攸關的大事,限於孤獨勢必是對兒童整個生存的最致命威脅。
>使”歸屬”需求那麼強烈另個因素: 主觀自覺意識,即人借以認識到自己是異于自然及他人的個體的思維能力。否則他必然感到自己的微不足道與渺小。
¶之後討論圍繞本書的主題即: “人從人與自然的原始一體狀態中獲得的自由越多,越成為一個”個人”,他就越別無選擇,只有在自發之愛與生產勞動中與世界相連,或者尋求一種破壞其自由及個人自我完整之類的紐帶,與社會相連以確保安全。”

第二章、個體化發展與意義紛歧的自由 (個人的出現及自由的模聆兩可)
¶現代人的自由意味著什麼,又是如何逃避它?
>自由是人存在的特徵,其含義隨人把自身作為一個獨立和分離的存在物加以認識和理解的程度不同而有所變化
¶人類的社會歷史使于他在自然世界的”一體狀態中”,開始意識到自己是與周圍的自然即人相分離的實體之時。儘管他部份意識到自己是個獨立實體,但他還認為自己是周圍世界的一部分。”個體化”:一個人日益從原始紐帶中脫離而出的過程(如與母親臍帶的脫離),加深”我”與”你”之間差別的重要因素(尤其當出現”敵視”而生成為危險人物,如試圖打斷孩子自我權利主張,壓迫他感到備感無力)。
>而個體化增長與自我的侷限部份的受制於個人的條件,但主要受制於社會條件(每個社會的個體化水平程度是有一定限度的,一般正常個人無法逾越)
¶個體化進程的另一方面是”孤獨日益加深”,個人會開始覺得世界無比強大能壓倒一切,危險重重而產生一種無能為力和焦慮感,且他必須獨自面對。
>為了克服孤獨與無能為力感,個人便可能產生放棄個性的衝動,要把自己完全消融在外面的世界裡 (此類企圖必帶臣服特徵,在意識上感到安全與滿足,但在潛意識裡,他卻認識到其代價便是放棄力量與自我完整,因此是變相的加劇不安全感)。
>另種良性克服方式”與人和自然的自發關係”,這類聯繫的本質體現就是愛與勞動,他根植於全部人格的完整與力量中,因而也受自我增長中存在的局限限制。
¶個體化進程是一個力量增長和個人人格不斷完善的過程(free to更自由地表達個人自我),但同時又是一個喪失與別人共有的原始共同性(free from 為他提供安全並樹立信心的世界),更加分離更孤獨的過程(但若能發展內心力量和創造力是與世界建立新型關係的前提,與他人建立一種新的密切面又休憩相關的關係)。
¶”心理逃避機制”: 若分離和個體化進程,每一步都盼隨相應的自我成長那便相當和諧。但一些個人與社會原因卻會妨礙而讓人產生無法忍受孤獨與無力感。
¶”動物發展程度越低,他對自然的適應能力就越強,本能使然與控制其行為”
>相反動物發展程度高,行為模式的靈活性就越高,而人是最無助的,本能在人身上即使沒有消失,也在不段退化。
>當行為模式不再受先天機制限制時,人便開始存在了。他能忍受缺乏本能機制所引發的所有危險與恐懼,但這無助洽奠定了人發展基礎(生物學上的弱點,洽是人類文化產生的條件)。
>動物有不間斷的反應鏈即嚴格固定的行為模式。而人是間斷的,刺激當然存在,但滿足方式是”開放的”,他必須在各種行為中做出選擇
¶”人的存在與自由自始便是密不可分”
>並非積極意義上的”自由地發展”,而是”消極意義上的擺脫束縛”獲得自由即在行為上擺脫本能決定的控制
>從被動消極便主動適應且生產,他既支配了自然,也離他越來越遠。他既是自然的一部分又要超越自然。竭力幻想否定死亡,但死亡仍是他的最終歸屬。
>如伊甸園的故事,人類第一次自由的開始也帶來後果,無法自由地治理自己與實現個性。(脫離大自然獨立出現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讓他從做為一個部落或社會,宗教的一分子而非作為一個人來認識自己,因為能獲取安全感而不會感到完全的孤獨與疑慮,但也就妨礙他他展成為一個自由自覺有創造力的個人)
¶朝個體化加深方向每邁出一步,新的不安全感對人的威脅就更進一步
>解決個體化的人與世界關係唯一可能的創造性方案是: 人積極地與他人發生聯繫,以及人自發地活動-愛與勞動,藉此而不是始發紐帶,把作為自由獨立的個體的人重新與世界聯繫起來。
>然而若整體人類個體進化所依賴的經濟,社會,和政治條件沒能為剛才所說的意義上的個體化提供基礎,且個體化又失去了它原始安全的紐帶,那便會始自由成為一個難以忍受的負擔。於是便會產生逃避自由的強烈衝動或臣服於與他人即世界建立某種關係,借此擺脫不安全感,那怕以個人自由為代價也在所不惜。
¶中世紀後的歐美史便是個人完全出現的歷史。人們脫離了束縛自由的紐帶,但又沒有積極實現自由和個性的可能性,失衡的結果便是人們瘋狂地逃避自由建立新紐帶關係,或至少對自由漠然視之。

第三章、宗教改革時期的個人自由
第一節、中世紀社會與文藝復興

¶封建社會的特徵就是缺乏個人自由,但中世紀並未剝奪個人自由,因為個人上不存在。社會階級固定,人出生後到死亡其社會角色一致(農民就農民等),給人安全感與歸屬感明確,個人意識及世界意識尚未得到充分發展。
>雅各布.布克哈特<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化>: 人只是作為一個種族,民族,黨派,家族或社團的一員,只是通過一般的範疇,而意識到自己
¶文藝復興的新自由: 帶來個人力量感劇增,同時孤獨,懷疑,疑惑,焦慮。甚至有瘋狂追逐名聲的個人性格特徵起源,一種富有貴族和市民的文化。
>如果生命的意義有了疑問,如果與他人及自己的關係不在提供安全,那麼名聲便是消除疑問的一種方式。
¶資本主義崛起解放了個人: 每個人的成就都得靠自己努力才能有所得,而非來自傳統身分保障。使人從合作體系的掌控中脫離,讓人能依靠自己的努力與運氣去發展未來。
>失去了封閉世界的穩固地位,個人喪失對人生意義的解答,產生對自我及人生目標的質疑。將他人視為競爭者,新自由產生不安無力懷疑與焦慮,因此要順利活下去,勢必得想辦法減輕這些負面感受。

第二節、宗教改革時期
¶宗教改革基本上是一場城市中下層階級和農民的宗教運動
¶路德教派Lutheranism: 典型權威性格代表(愛權威也同時恨無權力者),對於確定感的強烈渴求並非真實信仰的展現,而是根植於他須克服那份難以忍受的無助與懷疑(對路得來說就是上帝,藉由無條件地順從來尋求確定感),(理性的答案永遠無法解決這樣的非理性懷疑,除非個人成為世界整體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路得宣稱:”人類在某種程度上的確擁有”自由意志”,但非在比人類更高地位者時,如神面前,人類頂多只能服從上帝或撒旦的旨意”
>某像教義或理念對受眾所造成的影響,取決於他對這些族群性格結構的吸引程度。只有當這些理念能實際回應某些社會族群強烈的心理需求,才能在歷史發揮作用。
>如認為人與上帝的關係奠基於因人的無力感而衍生的自願順從,僅管他有意識的使用”自願與愛”來表達這種順從
¶理念的分析兩個重點: 1. 檢視某種理念在提出者的整個思想體系中的重要性。2. 判斷這理念是否有別於提出者真正有意識表達出來時的意義。
> 例如希特勒的意識形態中,強調凡爾賽條約對德國的”不公平”佔了很大一部分,但在他整體政治意識中是對權力與掠奪的強烈渴望,”不公平”分量顯然極輕。
¶所謂”信仰”有兩種不同意義: 1.是整體人類內在的連結,以及對生命正面的肯定。2. 對個人對內心懷疑的回應,而這種懷疑根植於自身孤立與生命的負面態度(如路得信仰的補償性質)。
¶非理性的懷疑從未消失,只要人類尚未從消極自由演進到積極自由。
>如不由自主地不斷奮鬥,追求永無止境的知識,以獲得確定感,或者順從於自認能提供確定感的領導者等,不過這些方式都只能讓人不去意識到這份懷疑感只要人無法克服孤立處境,只要人無法滿足真正的人性需求,在整個世界中找到定位,那麼這份懷疑感就永遠不會消失。
>路得派”信仰”的解決方式: 以投降為條件的被愛。早已指出瀰漫於他們內心的不安,只要接受自身的不重要,極力自謙自卑,放棄個人意志,徹底的服從上帝就能被接受….(個人之於國家或領導人的關係有相似之處)。(他的人格和所宣揚的教義,對權威充滿了矛盾情結,當群眾反抗到超過一定程度時便會濃烈贈恨和藐視)
¶”懷疑”是現代哲學的起點-喀爾文教派: 人們壓抑懷疑的需求,成為最有力的研究動機。與路得類似,但額外以”得救預定論”為基石:個人最終會得到救贖或是詛咒是出生前就預訂好的來展示上帝的權利,努力是無用的,但你仍需積極展現努力的活動力,為了克服疑惑與無力感的救贖。
>”不斷努力與工作的強迫性行為”成為無力感的結果,狂熱的努力正式對抗難以承受的無力感的保證。
>將”勞動與工作”本身當作目標的態度,可被視為中世紀以來人類所發生最重要的心理變革尤其在中產階級的人格變化。一股強大的內在驅力如一個嚴苛的主人鞭策著。
>中產階級的所發展的壓抑敵意與憤怒,既忌妒富人又怕自己權力喪失,壓抑找不到出口而成為人格的變化甚至擴散在人與人關係中。
¶人通常會察覺對他人的敵意並明白表達,但對通常不會意識到對自己的敵意,因此這種敵意會以間接且被合理化的方式表現出來。一種是個人會積極強調自身的邪惡與微不足道。一種則將敵意偽裝為良心或義務。
>如現代社會的”責任感”或”良心”其實都帶著敵視自我的強烈色彩。所謂”良心”變成一個被人放入自我體內的奴隸管理者,驅使自我依據自認為是自己的目標和願望而行動,其實他只不過是經過內化的外在社會要求
¶社會演進決定個人的生活方式,及人與他人及工作間關係,型塑了人的性格結構。這種新結構導致宗教哲學政治出現新的意識形態,而新意識形態則加強滿足並穩固了新的性格結構。新性格結構又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影響社會演進。儘管這些特質出現在一開始是為了回應新經濟力量的威脅,但日後卻成為促成新經濟的生產性力量(工作驅迫力,極度節儉,願意將生命作為滿足權力目的的工具,禁慾,強迫性責任感等都是資本主義重要的生產力特質)

第四章、現代自由的兩種面向
¶我們通常只會思考彼此之間不會矛盾對立的事物
,並往往認定兩種相悖反的發展不可能來自同一成因。
>人們總是難以理解”自由” 有可能帶來一種負擔。只覺得能消除更多傳統約束,人就能更多自由,但不同型態的新威脅卻隨之產誕生,不必然是外在的限制,而是阻礙人充分體現人格自由的內在因素。
>ex 言論自由 <-> 但他的所思所言正是別人的所思所言,他並未擁有原創思考
¶真正自由: 不僅必須保存與增進傳統的自由,還應致力於取得一種新自由,那種讓我們可以體現自我,對自我與人生有信心的自由。
>資本主義不僅讓人脫離傳統束縛,也為發展中的積極自由做出極大貢獻,造就出積極且具批判性的現代人,同時也使個人越來越孤獨與孤立感。
¶他的目標,並非真的他的目標
>中世紀資本是人的奴隸(一切的活動目標只有在增進生命目標才顯得有其意義與尊嚴-即人類生命本身或靈魂救贖) ; 現代資本成為人的主宰,將經濟活動商業成就與物質獲利是為目的本身,人類的命運變成必須致力於經濟體系的成長與”資本累積”為直接地的目的,個人將變成巨大經濟的一枚小齒輪。(且路得與喀爾文也已幫助人類建構了足以成為僕人的心理角色)
¶”資本累積”為直接地的目的: 典型現象為: 人們享受工作,而非消費,人們累積資本,而非在實質消費上使用資本,造就今天工業體系華而不實的成就。
>使人類在歷史上第一次得以遇見未來不必為了滿足物質需求不段辛勤奮鬥(為累積資本而工作的原則客觀上對人類極有價值)。但從個人主觀角度來看該原則徹底使人類成為其一手建造的機器下奴隸,而感到無力感。
¶客觀功能的主觀偽裝(社會性的自我): 對無私奉獻的強調(客觀上的奴隸將生命投身於自身之外的目標),其實只是作為一種意識型態,目的在掩飾實質上的自我中心主義(主觀上受自我利益驅動)?
>自私等同一種貪婪,不存在真正的滿足,總是焦急地關心自己,永不滿足,永遠焦躁不安,害怕失去什麼,錯失什麼,這類人基本上不喜歡自己,反而深深地雁惡自己,非常忌妒可能擁有更多的人 (欠缺那種必須真正喜歡和肯定自己才能存在的內在安全感,看似乎非常喜愛自己,其實不愛別人也不愛自己)。
>現代人的自私,是一種因為真實自我嚴重挫敗而產生的貪婪,他的目標是社會性自我。看似極端維護自己特色,其實他自我已經被削弱成真實自我的碎片
>人類建造他的世界,但這個建造的世界成為了主宰者人似乎受自我利益驅使而行為,其實他整個自我及各種潛能都成了一個工具服侍著他創造的機器。人類依然抱著自己是世界的中心的幻想,內心卻像他祖先面對上帝的無力感
¶機器工具的冷漠精神: 對雙方而言,彼此僅具有工具意義,對共同之處外的對方沒有任何興趣。不只經濟活動,人與人間也存在這種疏離,人不僅販賣商品,也販賣自己(人格)。
>而市場決定了人格特質的價值,甚至它存在的價值。如此所謂自信與自我感只是反映他人對我所抱持看法的指標,個人無法在不計聲望與市場成就前提下肯定自己的價值。如果受人歡迎他就是重要人物,他的自尊依賴於他”人格成就”,他的聲望決定了個人能否維持自尊或陷入自卑感的深淵。
¶短暫支撐自我(或克服強烈不安全感)的兩項因素是社會威望與權力。部分來自所擁有的財產與競爭領域的成就視為自我的一部分,某種程度是被他人或自己視為不是完全合格的人。
>若無財產與社會威望的人,也可能從家庭或從一個他感覺優於其他人的群體而感到驕傲。
>但這些支撐軟弱自我的因素只能暫時彌補掩蓋個人焦慮與不安全感,而非根除。真正強化自我將引領個體性,獨立性與理性能力的進展(經濟與政治真正的自由,個人展現進取心的機會,以及逐漸成長的理性啟蒙)
>自由的兩個面向個人”應該或不應該”臣服於與自身成長及幸福無關的外在目標。
¶我們時代的主要兩種逃避方式: 1. 像法西斯主義國家那種對領袖完全服從 2.民主國家之中個人對於外在規則強迫性的遵從。

第五章、逃避機制
¶正常或健康的兩種定義: 1. 表示他有能力去滿足社會賦予他的既定角色(讓社會順利運轉) 2. 表個人能有所成長並獲得幸福的理想狀態 (個人圓滿發展)
>正常 (為了適應良好,喪失了真正個體性與自發性) <-> “汙名化的”神經質 (捍衛自我)
¶本章欲探討: 與初始連結一旦斷裂,內心孤立的個人因不安全感而產生的逃避機制。
>選擇: 積極自由 VS 退卻
第一節 權威人格 authoritarian character (施虐-受虐性格)
¶此逃避機制是個人放棄自我,並將自我與外在某人或某事熔接在一起以獲取自我所欠缺的力量。試圖尋求新的”次等連結”來代替已經喪失的初始連結。
> 順從與支配,受虐(自卑感,無法肯定自己且屈從於命令或依賴他人)與施虐傾向(使他人依賴自己; 掌控剝奪利用別人的一切; 使他人受身體或心靈; 甚至偽裝成對他人過度的善意或關懷: 我知道什麼是為你好; 我為你付出那麼多,因此有資格得到我想要的; 只因我被傷害過我也要傷害別人)
¶施虐者也會對其所宰制對象產生依賴,且明確”愛”著那些他自覺可以支配的對象(妻小,助手,服務生),給予他們一切除了自由與獨立的權力(只要不要離開籠子,他們可以擁有任何東西)。如男人對妻子殘暴的婚姻關係但始終分離不開或父母對子女等,一方施虐傾向一方受虐傾向。
¶全人類都有一種普遍的傾向,永無休止追求權力的慾望至死方休,追求享樂與安全的合理結果。
¶受虐傾向: 希望以某種方式受苦並樂在其中。讓自己成為無助且虛弱的個體從而產生興奮與滿足。
>佛洛伊德:人類在生物性中存在著天生毀滅/破壞傾向對他人或自身,本質上屬於“死亡本能death instinct”的產物。
>阿德勒:則視為”自卑感”與”權利欲”的目的面與理性面的表面問題而非人性中非理性衝動的深淵。
>賴許: 基於佛洛伊德基本概念,但指出受虐傾向者最終追尋的還是快樂,其所招致的痛苦只是連帶產生的副產品,而非目的本身。
¶受虐與施虐傾向,都是為了幫助個體逃避無法承受的孤單感與無力感。
¶受虐傾向者: 內心充滿孤獨與覺得自己不重要的恐懼感,但這些感受往往是不自覺的,被必須出人頭地與力求完美等補償性感受給掩蓋住了。
>不同形式的受虐傾向皆有著相同目的: 為了擺脫個人的自我,為了消除自由所帶來的重擔 (謀求安全感)。
>之所以是非理性的,正因為它是用來解決站不住腳的情緒處境的方式,最終這些方法勢必徒勞無功。
>想逃離痛苦感受的心理太過強烈,導致他無法選擇真正能解決問題的方法,而先選擇了假設可以解決問題的方式。
>只是作為一種為了成功放棄自我的工具,希望成為某種存在於自身之外整體的一部分,藉由參與一切深入其中(如某個人,機構,上帝,國家,良心)。可以不必再做決定,也於須成承擔命運的責任,從而避免該做什麼決定的困擾,也不用再疑惑生命的意義為何或是他到底是誰的困惑。
>初始連結是存在於個體化過程尚未發展完全之前。是屬於自然界的一部分,他給予個人真正的安全感與歸屬感。但因受虐而產生的連結(次等連結)則代表某種”逃避”,因為此時個人自我已然浮現,卻無法體現自由,因此受到焦慮疑惑與無力感壓迫。即使因次等連結感受到安全與歸屬感,但實質上是個無助的為小分子,在被淹沒的自我中繼續受苦。他和他所依附的力量永遠無法合而為一,對外界基本敵意仍在且還帶有一股想克服依賴的衝動來獲得自由,即使自己毫無所覺。
¶與受虐傾向”共生”的施虐者,將他人變成了自己的一部分擴張了自己,得到原本缺乏的力量,也是個人無法承受獨立自我與自由所產生的孤獨而進入共生關係。
¶真正的愛: 對特定人物的熱切肯定,並希望與那人的本質緊緊相繫。以雙方獨立和完整為基礎的結合狀態。
>受虐型的”愛”: 為了他人而表現出完全自我否定且將權力交付到他人,其來自人格中的共生需求,被譽為”偉大的愛”心甘情願為所愛的人犧牲,是某種受虐式的渴望。
>施虐型的”愛”: 也是一種假面具,當某人選稱支配他人是為了對方好,就算經常向對方示愛,其本質仍是透過支配他人,讓自己獲得快樂。
¶權力欲不是根植於力量,而是根植於軟弱。是個人無法孤獨生存的表現,欠缺真正的力量時,孤注一擲試圖尋求次級力量的表現。
¶權力的雙重意義: 1. 一是對某人具有支配的能力。 2. 另一種則是擁有做某件事的能耐和影響力,與支配無關,純粹代表本身能力方面的掌握。
>當一個人有能力時,他能以自我的自由與健全作為基礎來實現潛能時,他並不需要去支配別人,也不會強烈渴望得到權力。
>”支配”意義下的權力是”能力”的反面。 如 性虐待之於性愛
¶兩種權威類型: 1. 優勢是為了可以”幫助”服從者的條件(當事人心裡普遍存在愛,讚美與感激成分彼此鴻溝會越小,此權威本身也成為其對向某部分或完全認同的楷模) 2.優勢是剝削服從者的條件 (被剝削者對權威者感生怨恨與敵意,順從者將有違自身利益)
>第二種有時會將怨恨轉為盲目的崇拜,這可消除因怨恨帶來的痛苦與危險,並可以舒緩屈辱的感覺。此又可細分抑制型權威(對贈恨或非理性讚美越強)與理性型權威(順從權威者會日漸強大變得與權威越來越相似,所產生的情感也會隨列是者的壯大而遞減)
¶內在權威(良心,責任,超我抑制天性,似乎才是自由的精隨)超越外在權威
>而近代匿名權威 (常識,科學,精神健科,常規,輿論等面目) 更為妙暗示著你
¶權威性格特質: 他們傾向於公然反抗權威,並對任何來自”更優越/上層”的影響力感到憤慨(尤其是那些已經缺乏威力而讓人感到失望的),即使對他有利且毫無壓迫成分的權威也不例外。造反者而非革命家。
>對於生命的態度以及整體人生觀,都來自於他的情感傾向。喜歡限制人類自由的情境,不改變而是順從於”命運”,遠高於個人的力量。
>認為這世界只由兩種人組成: 有權力者與無權力者,優勢者與劣勢者,支配與順從,否認相互扶持的經驗
¶較溫和的依賴(想要別人的指引與保護而已),神奇救星(magic helper)如醫生,老師,神職人員,熱戀期對象,想從其中得到他對生命所抱持的期待,如何操弄他以免失去它,如何讓他坐到我所期盼的事,甚至讓”他”為我該負待的責任負責。
¶佛洛伊德: 人會終身依賴一個外在目標對象。將這種現象詮釋為個人早期與父母,尤其與性有關的連結延續了整個人生。他斷言伊底帕斯情節(戀母情結)事一切精神官能症的核心,並認為正常人格發展的注藥問題在於成功克服戀母情節。
>弗洛姆強調: 個人之所以需要將自己連節於權威的象徵,並非完全由原先父母的性吸引所造成(幼童的依賴性是自然的),而是幼童時期在自發性與自我擴張上所造遇到的挫敗(父母當起社會代理人時的壓抑行為),加上因此而導致的焦慮所致(使他開始尋求其他的神奇救星)。
>被視為正常人: 個人為自由與獨立所做出的掙扎完全以放棄收場,因此適應於外在世界。 被視為精神官能者: 試圖解決”個人基本依賴”與”對自由的追求”間所存在的衝突矛盾,但是不成功的。

第二節 毀滅性格
¶藉由摧毀外在世界,以逃避自身的無力感。即使仍是孤立與孤獨,但感到驕傲的孤立感。
>有些毀滅性是特定情況造成,如自己或他人生活完整性,或一己所認同的觀念收到攻擊的反應,且會與他在發展人生時所遭遇到的限制程度成正比。
>朝向生命的驅力受阻越嚴重,朝向毀滅的驅力就越強。毀滅性是無法實踐自我生命的後果

第三節 機械化的順從
¶自我與外界的差異消失,個人不在當他自己(代價: 喪失自我,形成保護色),他完全採取了文化模式所提供給他的人格類型,因此變得跟其他人一模一樣,也變得完全符合他人的期待。
¶本章: 設法指出個人的情感與思想如何被外在事物所引發,而主觀上卻被當作是自己所擁有的。以及如何受到壓制,不在是真實自我的一部分。 “擬似思考”
>一位漁夫與兩位觀光客的氣象報導故事: 漁夫: 自己的意見與思考結果; 觀光客一: 誠實的表達自己無法判斷; 觀光客二: 說出了”他的”判斷,實際上跟廣播預報一樣只是重敘述了一遍(相信權威意見),並相信自己是深思熟慮的才得到的說法 “相信他所說的是來自自己的說法”。
>某人宣稱美術館作品美麗又動人,但我們分析他的判斷,會發現他對該畫作並沒有獨特的內在反應。 (許多人對音樂判斷與感知也是)
¶非理性合理化說詞 Vs 理性合理化說詞 (用理性影藏其背後心理動機,即使邏輯正確)
¶所謂創意: 並非指別人在此之前從未想到過,而是思考者確實使用了它自身的思考能力,來發現外在和自己內心的新東西。個人積極思考所得出的想法總是新鮮又有創意。
¶我們許多決定其實不屬於我們自己,而是來自外界的提示。做決定是我們自己,實際上我們只是害怕孤獨,或因生活自由舒適面受到直接威脅,而努力符合別人的期望罷了。
>ex:問小孩想不想上學,回答”當然想”時是真心的嗎? 責任感壓力太過強大使他自覺自己想要去做那些被期待要去做的事。(實際狀況可能意識到一部分是真實想(如玩耍)一部分是必須去學校的事實)
>ex人們通常認為絕大多數男人都是”自願地”想結婚。還是陷入一連串通往婚姻但沒有退路的事件當中。
>仔細研究人們做決定的現象,會驚訝於人們將順從習俗,慣例,責任,或純粹壓力當作”自己的決定”,是多們離譜的錯誤
¶”擬似意願”: 所有的壓抑都會削弱部分真實自我,並將個人被壓抑的感受代換為擬似感受。”原始願望”被”虛擬願望”取代
>夢境,幻想,酒醉時擁有的真實自我會短暫地出現,這些想法可能已經好多年出現在腦海裡。可能是負面感受或內心最美好的東西,但個人必須加以壓抑他們,才不會受到怕/羞愧/嘲笑或攻擊
¶現代社會的機械化現象,加深了個人內心的無助感與不安感,因此人們願意順存提供安全感,並讓人免受疑惑之苦的權威

第六章、納粹主義的心理意涵
¶本章: 關注在納粹主義的心理學問題,亦即其人性基礎。那些會受到納粹主義所吸引的人,具有什麼樣的人格特質,以及該意識形態究竟具有什麼樣的心理特質對人們產生巨大的影響。
>”受到孤立” vs “歸屬於德國” 的政治鼓吹選擇: 最難以忍受的莫過於不跟社會中勢力龐大的群體合而為一,即使他們反對納粹
¶低階中產階級的典型心理性格: 愛強谮弱,目光狹義,對他人有敵意,情感與金錢節儉克制,主要奉行禁慾主義等,人生觀狹隘,懷疑討厭陌生人,對熟識之人感到好奇與忌妒且合理化為道德上的憤慨。整個人生無論是經濟或心理上都是基於一種匱乏 (渴望順從並且希望獲得權力)。
>並非納粹主義的成因,而是構成納粹主義的人性基礎,被拿來利用操弄這些人對生活感到焦慮與贈恨,漸漸陷入恐慌,一心渴望支配那些無權力者也可望歸順他人的心理。
>將自身所遭遇的社會自卑感投射為國家民族的自卑感
¶戰後中產階級的最後防線”家庭”也徹底粉碎。戰後社會發展動搖了父權的權威以及所相信的道德觀念(當然如君主政體與國家相繼崩壞),年輕一代隨自己喜好不再相信他們的行為是否為父母所讚許。
¶希特勒的人格尤為明顯,是典型低中產階級代表,強烈感受到自己是被拋棄的人與無名小卒。權威性格的代表作。
>鄙視且”愛護”著德國百姓的施虐傾向,談到社會大眾對於支配的滿足:”他們渴望見到強者獲勝,殲滅弱者或使其無條件投降,因為他們永遠不會理解國家政策對他們所進行的哄騙行為”
>認為以演說者的優勢力量馴服聽眾意志尤其是當他們身體處在疲勞的狀況下的夜晚。
>對公共集會的論述:”人們之所以會參與集會都處於心理孤寂的狀態並且非常害怕這份孤獨感,演說者可輕易利用這點使餐與者成為新運動的追隨者,達到群眾暗示作用的神妙影響力,領導者可以任意地操弄群眾”
>領導者必須奉承社會大眾,藉以隱藏對群眾的輕蔑和嘲笑的欺騙手法。尤其對無權力者又與她擁有相同政治目的人們
>毫不掩飾的表達自己的目的是: 宰制整個世界。”當你在某程度上已經征服和壓制整個世界成為主宰時,和平和人道等理念聽起來或許不錯
>在”物種自我保存的本能之中”:導致強者為宰制弱者而戰,最終在經濟上形成適者生存的法則。是希特勒看到”人類形成社群的第一個原因”將此本能視為對他人擁有權力的概念,認為世上最優秀且最強大的種族將獲得勝利。人類在能力上自由無限制競爭乃是生命的智慧所在,即使他自詡為”社會主義者”
>對自身的施虐傾向的合理化辯護: 解釋為為了防範別人的攻擊,”你才是那個有施虐傾向人格,因此我是無辜的”
¶社會主義:就是為了整體而犧牲個人,將”我”獻給”你”
¶那為什麼納粹沒法持續有穩定性?
>人類個體化發展過程以及初始連結破壞是無法回復的過程。
>人類的歷史就是日漸個體化的發展史,同時也是自由逐步發展的歷史。
>個人若為了逃避自由而今入共生關係,只會暫時減輕痛苦,但無法根除痛苦。權威體系無法根除會助長人類追求自由的基本狀況,也無法杜絕這些狀況所造成對自由的追求。

第七章、自由與民主
第一節 個體化的假象

¶擁有表達思想的權力這件事,只有當我們擁有真正屬於自己的思想時,才具有意義。
>孩童早期被教導擁有一些完全不屬於自己的感受: 尤其是要喜歡別人,對人毫不挑剔地友善與學會面帶微笑(社會壓力下的討人喜愛人格)。
>一般成年人對待無權力者通常並不真切回應(孩童,老人或病患),外界對他們的態度有時是公然的輕蔑高傲感或是不誠懇,一種強烈壓抑個人的獨立思考能力,賦予孩童虛構的世界圖像,企圖隱瞞世界真相或其好奇心。
>甚至是學校教育強調的應掌握”知識或訊息”來理解現實,但太多零散又毫無相關的信息被傾倒進學童的腦袋,佔據了學童的時間與精力,導致他們完全無暇也無力進行思考。的確,欠缺事實性知識的思考行為是空泛而虛構的,但若空有大量訊息,所產生的效果就跟缺乏訊息一樣。
>現代文明也壓抑人對意識到死亡,或壓抑人將死亡轉化為生命強烈的動機或作為促成人類團結的基礎。
¶另種壓抑個人思考的方式,在於認定所有”真理”都只是”相對性的”(宣稱真理完全是主觀性的想法須排除如科學研究,如此將喪失思考者本身的期待與興趣)
>我相信每個人都對”追尋真理有某種程度的渴望與需求”,而非思考者”必須掌握物質生活基本需求”否則就會缺乏探求的動機。
¶現代文化包含心理,經濟,政治,道德等基本問題: 使人們對議題感到困惑,但事實上幾乎多數問題都簡單到每個人都可以理解,以為只有”專家”才能理解(導致懷疑主義與犬儒主義的態度興起,或甚至輕易相信以權威之人立場所說的任何內容,將導致對個人思考的壓抑與不敢自行決定)。
¶另一癱瘓個人批判性思考的方式,就是毀滅個人對外在世界的結構化印象,讓世界是由許多細小片段組成且之間毫無關聯,讓你在拼圖裡看不出整體的意義並感受到困惑與害怕只能持續盯著細小事實的碎片。
>如在政治動盪新聞中播報後的香皂廣告插播
¶關於個人在情感與思考方便欠缺的”原創性”, 我們將所有精力花在試圖得到想要的東西,卻從未質疑這個行為的前提: “我們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我們從未停下來好好思考。
>求學階段,長大後的成就,金錢,聲望,如果我得到了這份工作,如果我買下了這新車,實現這趟旅行,…然後呢? 這些事情的目的究竟為何? 我真正想得到這些東西嗎? 我正在追求一個應該讓我開心,感到滿足的目標嗎? 這些問題讓我們害怕,因為她是對自身欲求的認知。 (但人們經常希望擺脫這些擾人的疑惑,說服自己因為疲累沮喪而以然後放棄思考,繼續追求相信”所謂屬於自己”的假象現成外界目標)
>活在自以為是獨立意志個體的假象中,且唯一提供的幫助是幫助我們對不安全感渾然不覺。
>而一位自由人所能擁有的真正安全感,只能來自這個真實的自我。”喪失自我”使得個人必須更加遵從外在規範,因為只有在符合別人期待時,才能對自己有把握。將付出昂貴的代價,儘管在生理上依舊存活,但心理上已然等同死亡。

第二節 自由與自發性
¶”逃避自由”並非使現代人恢復安全感,只是忘記自己依舊是個分離的實體。不惜犧牲自我的整全性,以尋求脆弱的新安全感。消極自由又導致新的束縛。
¶是否終將導向依結論: 人類無可避免地將陷入”新自由通往新的依賴”的循環?
“獨立與自由=孤立與恐懼?” >否
¶積極自由: 在於個人自發性地發展出完整且健全的人格。個人獨特性的充分展現與肯定,個人就是自己人生的中心與目的,個性的成長和實踐永遠不會次要於所謂更高尚的目標。
>自發性行為將獲取真正自由: 是個人的自由意志,並非單純指做某些事情,而是指運作於個人情感,智性與感官經驗中的創造性特質。出於真實自我表達(如藝術家,幼童行為地自發性),而非機械表現。
>”愛”是最重要的元素,不需要將自身消融於他人,也不需要佔有他人,而是自發地去肯定他人,以保全自我為基礎與他人產生連結。
>”自由”所帶來的二分法 — 個體性完整浮現與孤獨痛苦 — 被更高層次人類自發性行為給化解了,去擁抱外在世界。其自我的堅強程度會與其積極主動程度成正比。
>”做自己”: 最驕傲與幸福的是能夠去思考,感受,以及表達出真正的自我
>意識到自己是積極主動自發性的生活且具創造力的個體,疑惑感就會自動消失,並體認到生命唯一的意義,就是在於生命活動的本身。
>所謂”真正的理想”:它表達出了對某種尚未完成,但有益於促進個人成長與性福目標的願望
¶”自由”若要獲得最終勝利,前提在於民主體制必須發展成以個人成長與性福為目標的社會,個人生命意義不在需要所謂的”成功”或其他的東西來背書,個人也不再需要屈從於國家或經濟體制等外在力量受其操控。最後,個人所擁有的良心與理想,不再只是外在要求的內化,而是為了能夠真正表現自身的獨特目標。
¶民主,自由以及個人主義等詞語常遭到濫用。真正民主: 能在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創造出各種背景條件,以幫助個人達到完整的發展。
>相信生命,相信真理,更相信”自由”是積極又自發地體現個人自我。-民主才能戰勝虛無主義。

附錄 — — 人格與社會發展過程
¶社會性格: 由群體共有經驗與生活方式所發展出來的大多數成員性格結構的核心。
>”性格”是為了滿足自身”需求”而展現出來的行動力。
>個人性格則由社會性格變化出來
>自由乃是所有成長的最重要前提。

¶所有”理念”背後都有情感根基,正是理解某種文化的關鍵所在。
>將”工作與成就”視為人生主要目標的現代人(不斷勞動的強烈渴望),是以現代人的孤獨與懷疑感為基礎的。對於不同性格結構的人就完全無法理解如普韋布洛印地安人。
>甚至”社會性格”內化了外在需求,從而利用人類的行動力,來從事特定經濟和社會制度的任務。且當社會只要提供個人物質與心理上滿足,人們心理力量便會增強並鞏固社會結構。反之若出現”落差”,雖依舊性格結構行事但無法滿足需求,則可能出現阻礙個人經濟的追求,或無法使人依其本質而行為
>”理想”可以變成強大力量,但得視它回應了多少特定社會性格中顯著的特殊需求而定。例如宗教教義
¶家庭被視為整體社會的心理代表者 (父母人格代表他所處社會或階級的社會結構)
¶綜觀人類歷史,多數人都曾捍衛自己以抵抗更有權力者的壓抑,且每個人載幼童時期都經歷過無權力狀態將使人發展出可望真理與正義等性格特質,並成為人類所普遍具有的潛能。
>雖然基本的生活情況會形塑個性發展,雖然人類在生物性上並不存在固定不變的本性,但人性所獨具的特殊動能,逐成為構成社會演進的積極要素
¶弗洛依德理論生物性取向: 是將個人視為一個封閉系統整體,由大自然賦予人類某些生理性驅動力,並將個人性格發展解釋為為了回應”需所獲得的滿足或遭受到的挫敗”的次要重要性。(強調性快感區的口腔與肛門而昇華的人格特質,如想得到知識是想得到餵食的昇華; 或存錢保存的性格/資本主義是保存排泄物的無意識慾望等)
>而弗洛姆強調的是社會性取向心理學,個人與外在世界具有什麼具體關聯,而衍生出厭惡,愛,親切,共生等需求才是最重要的心理現象。
¶原始人類生存處於”匱乏”狀態,人類唯有當基本需求滿足後,有了多餘時間與精力,才會有文明發展以及隨之而來的產生”豐裕”現象(自由或自動自發,如愛,性慾)的各種驅力。
>而佛洛伊德則是匱乏現象的心理學,如將”享樂”視為解除痛苦緊張狀態(如性慾是出自於生理的強制性,而弗洛姆則視為豐裕自發的心理現象)後得到滿足。
¶社會性格的意義: 來自於人性動態地適應於外在的社會結構(心理,經濟,主義)。
>社會條件改變會造成社會性格改變,心理上會出現新的需求與焦慮,而新的需求會引發新的想法,繼而穩定強化新的社會性格,以決定人類的行為,進而影響意識形態內容。而個人性格也是動態化適應歷程(演進的自然結果)
>EX:中世紀社會瓦解與中產階級的威脅 -> 人們陷入無力的孤立感與疑惑之中 -> 心理改變回應了路德與喀爾文教義 -> 強化並穩固性格改變 ->性格特質又助長了資本主義的發展 -> 社會經濟與政治上的各變動。
>EX: 法西斯主義 -> 增強了性格的特質 (施虐與受虐傾向) -> 納粹式意識形態強化此類特質 > 支撐德國帝國主義況章的有效力量

To Be Continue…

--

--

Frank a.k.a 複水
複水-法蘭克林筆記時間

💡 你價值與自由的人生夥伴 🌱 人生與投資,一起不斷提高內功,學習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