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構》Instagram的未來

黃豆泥
豆泥的放送頭

--

Instagram 將成為食物殺手級 App。

(本篇為重新撰寫的文章) 一個有關食物資訊化的未來幻想

一切都從用了iPhone開始,最近愛上了iOS,特別是健康平台(health kit)。打開紅色心臟的應用程式「健康」,像極了發現了新大陸,「人類的未來就在這上面了吧!」內心一股激動,產生了諸多幻想。

第一個可以預測的未來是:「你我都可以擁有的健康」將會是下一場資訊交易競技場,身體資訊即將從過去醫院的電子病歷滑移到大型企業,大型企業將另起健康紀錄的爐灶,讓醫院慢慢跟上,讓公部門慢慢跟上。

在累積與應用的過程中,利益相關團體,包括個人與企業,將無痛架構出巨大的健康資訊雲,營養學,就是其中一部分。

先回到蘋果的「健康」平台

蘋果的「健康」平台總共分成四大類別與其他,分別為健身、營養、睡眠、正念。「健康」記錄著生活中的各式生理數值,如每日的走路步數、卡洛里消耗量、睡眠時數、月經週期等。iOS本身即具有初步整合功能,如時鐘的就寢功能能替您安排固定的睡眠時間,將螢幕變黃提醒夜晚的到來。

但是「健康」威力無窮的地方在於,他是一個很棒的平台,具有通用接口。健康可以匯入匯出無數第三方開發者的產品,如Nike+, Runtistic, Zova 可以匯入跑步、重量訓練等健身資訊;Sleep Cycle, Pillow 可以匯入睡眠資訊、Foodzy, Nutrino 匯入營養資料…等。

我彷彿看到了邪惡優生學的影子。打個嘴砲,蘋果即將自行劃定了完美人類的形狀,由各家協力廠商配合,最後逼我們適應。用廣告的方式強力洗腦,John Berger說過:「廣告將過去賣給未來。」過去的理想成為現在的我們追求未來的目標,我們一直在進步,在某個設計好的框架裡進步。

健康就是都市人所追求的一部分。

只有蘋果才能完成,因為蘋果已經整合成功,平台利於廠商進入,利於使用者沈迷其中。而剛剛提的都還只是「健康人」這塊,蘋果另有給「病人」的Healthkit與Carekit,醫療業者得以相應開發針對帕金森氏症、糖尿病、臨床檢查等等客製化功能,不在此多提。

自從iOS8推出健康平台,生理資訊書同文車同軌,接下來就看哪一列火車跑最快。而都市人的身體將成為資訊界第一個大餅。

其中便是「營養」

由於最近天天下廚,對食物議題產生了一點興趣,舉凡產銷履歷、碳足跡、食品認證、剩食餐廳,到食譜應用、餐廳應用、外賣應用、營養紀錄等,現成食物領域耕耘之深,讓我大開眼界。可見吃飯還是跟皇帝一樣大。應用程式成群,食物本身已成為資訊生活的一大主題。

身為紀錄狂,我嘗試了許多飲食應用,舉凡減肥、購物、食譜、營養記錄等,其中有許多讓我印象深刻。如每天跟您聊天順便記錄飲食的Lark機器人、利用社群力量達成減肥的Fitribe、還有使用公開資料庫記錄食物營養的Nutrino,藉由掃條碼或搜尋菜單紀錄熱量或營養。自從有了「健康」平台之後,這些應用程式全部與其連動,我可以在「健康」檢視每日飲食,如卡洛里、蛋白質、鈉離子等。

但是到目前為止出現了一個問題,好點子,不日常。

這些應用再厲害也出不了強迫症使用者之圈子。這些先鋒使用者是手不離機的都市人,即使如此,要大家每日乖乖輸入資料實在難過。這時候可以從都市人的使用動機觀照起,不如一問:都市人是什麼讓你執著於健康資訊呢?

真能改善生活品質嗎?
使用過後,真有「Wow,活著好棒棒」的感覺嗎?

如何創造有感體驗,隱藏記錄於無形,再讓記錄創造價值,才是殺手級應用,這就叫做大數據。 A_A

這幾年人類正加速online,聊天有虛擬社群、工作有協作工具、讀報有電子媒體、看電視有網路串流、搭車有Uber。泰半生活都已被應用程式接管,那吃飯呢?用模控學的角度來看,機器可以怎麼輔助人類?

吃飯這件重要的小事如何成為資訊社會一環?
如何對我們有益呢?哪裡會有問題?
更健康?企業更賺錢?

關鍵問題是:如何記錄食物於無形?

Uber自動車新聞給我的啟發

最近Uber一直在自動車領域蠢蠢欲動,終於在上上週發表了自動化卡車。它成功自動運送N加侖的水,站上檯面與Tesla、Google X打對台。為何是Uber?Uber擁有巨量計程車業載送資料優勢,這給了自動車背後的演算法莫大幫助,不論是道路資訊、用路人習慣、路況整合,這些都是共享經濟底下後發先至的邊際效益,資訊握在手裡,希望無窮。

不過,Uber跟吃飯有什麼關係呢?

關鍵在潛伏的資訊。讓我們打開資訊101,資訊的使用方法不外乎三種,蒐集、分析、應用。誰能夠取其一就夠格成為一方之霸,三者全拿者統一天下。例如,Uber「蒐集」乘載資訊,「分析」乘載行為,「應用」於自動駕駛技術;那目前,誰在蒐集「吃飯」呢?

其實各山頭早已慢慢佈局,如Google Map 餐廳資訊、Instagram 美食Hashtag、foodpanda 外送服務、foodies食物相機、evernote food(已下架)、甚至全聯福利中心食品倉儲都可以算…可以說是五花八門。

既然平台端那麼複雜,不如我們從消費端分析,進食只有兩種方式:上館子與下廚,上館子已有ipeen愛評網;下廚已有yummly食譜。不過我認為最後的王者將是instagram。

年輕人的第一應用,Instagram,簡稱IG。IG這個平台每天有上千萬張美食相片被分享著,附帶hashtag與地標,如「#馬卡龍 #好好ㄘ 在台中CJSJ」。這是絕好的機會,巨量平台優勢在於,相同地點相同熱門料理,會大量重複出現,沒有例外。

打個比方,東東芋圓,大坑入口第一店,遊客路過享用綜合芋圓拍照打個卡,hashtag #永遠的友情 #朝聖 #東東果然好吃 爾爾。東東芋圓總共有十多樣料理,幾經累積,所有產品皆已被IG資料庫記錄。

擁有資料之後,IG可以做什麼呢?IG可以開發影像辨識系統!

蒐集。

以前曾經想用影像辨識軟體分析食物含有多少熱量,後來想想根本不必這麼麻煩。難度在於,分析平面影像中的漢堡的絕對體積實在困難,遑論遮播的部分。但是只辨識該物件是漢堡鐵定簡單多了吧。

兩個設計方向:第一、hashtag鏈結。第二、菜單鏈結。

一、採用機器學習優化hashtag與影像之間的關係,到後期甚至可以推薦使用者hashtag,強化hashtag使用頻率,屬於機器學習的正向循環。

二、如果餐廳主動提供菜單,是不是又更簡單了呢。IG只要能分辨相片裡出現的物件,是麥當勞清單中陳列的漢堡、薯條、可樂即可。從申論題變單選題,及格率大增。最後再援引菜單資訊提供營養成分,同步美國國家營養資料庫(或其他),將大幅降低營養成分辨識難度,提供可靠的熱量依據。

那如何達成「餐廳主動提供菜單」呢?提高誘因。除了基本匯入流程要好,最重要的還是廣告功能。IG早已推出廣告服務(Sponsored)讓各家官方帳號花錢吸引更多用戶,再者,精準行銷(廣告投放技術)也是IG絕活。我會把「主動提供菜單」與「廣告演算法獎勵」做連結,同時塑造綠色良心企業的招牌。如下:

Instagram Food

「我們Instagram很榮幸今天發佈了史無前例的新功能 — — Instagram Food。身為餐廳主人,您可以主動提供菜單標籤(如 #pasta #brunch),或是驗證貴餐廳地址上分享的相片內容。如果完成以上步驟,我們將給予您的餐廳更高的曝光機會,精準的廣告造就滿出來的人潮。同時我們將協助您完成餐點營養分析,打造新世代健康網絡。」

經過人肉與機器學習分析之後,我們掌握了食品影像辨識的關鍵演算法。過去世界各地麥當勞的大麥克被用來幫助判斷各國物價水準,是為「大麥克指數(Big Mac Index)」,而不遠的將來,大麥克將被用來作為世界各地影像辨識機器學習的對象,是為「大麥克自拍(Big Mac Selfie)」。由於精確的尺寸與熱量控制,世界上每一個角落每一個大麥克都有一樣的數據與影像,有助於作為量尺,推估其他食物。驚人的是,Instagram的 #Bigmac標籤有288,225則。

跨國大型連鎖集團讓我們有機會創造下一波健康飲食運動,關鍵在於演算。麥克魯漢會說:「食物這個媒體(Media)被賦予了全新的用途,口腔與胃會適應新科技的來臨。」

分析。

殺手級應用,食物濾鏡(Food Filter)

擁有足夠影像辨識技術與營養資料庫之後,IG便可以進入下一階段,讓我們來看看這次的發表會現場:

「一張相片,一種人生。」
「一樣食物,一種品味。」
「一個口令,一個動作。」(X)
「一個動作,一切資訊。」

「這一次,我們不改變世界的配色。這一次,我們改變世界與你的關係。食物,是世界給我們的禮物,也是Instagram帶來的禮物。」

「只需要用Instagram相機一照,智慧食物標籤就會出現,讓您可口的生活被更多人看見,同時享有全球餐廳折扣。營養資訊也將同時出現,同步匯入「健康」平台,讓你進行更好的調理。更棒的是,這次連自己做的料理都可以辨識。IG不僅是分享美好的平台,也是與你一同打造健康的好夥伴。Food Filter。(掌聲)」

藉由新奇且實用的功能推送健康,我想這就是社群平台最好的社會責任了。再加上雙鏡頭相機的普及,AR技術對於食物量體的估量將會更精準。隨手就能知道營養資訊並同步專家建議的那天肯定快到來。

應用。

社群就是未來的智慧廚房。

以上僅只是以 IG 作為案例推想,事實上,許多平台都非常有潛力。十幾年來許多單位已陸續推動食物資訊界的新專案,如產銷履歷、食物碳足跡、開放條碼平台、共食、共煮等,食物這個媒體正在被搬上網路,再加上Fintech加入將實現金流夾帶食物資訊流的可能性。資訊平台作為容器,承接一切變化。蘋果的「健康」就是一個非常好的選項。

黑心食品加速進食意識

或許食物資訊化的初始建置成本很高,但是過了一定規模之後將成為強悍武器。食安武器,甚至終將沒有人敢嘗試沒有經過食物資訊化認證過的餐廳、食材。關於食物的恐懼簡單列舉:地溝油、基因改造、重金屬、非人道飼育、料理環境、味精、三聚氫氨…等,恐懼將加速資訊化進程,所以某些國家很適合。

如今每一種電子器械都有識別號碼,食物也將如此,聽起來很科幻,但是換位思考,食物識別化也只是現有條碼系統的延伸而已。吃是基本人權,是生命活動四元素之一,食用風險食物等於自殺。未來人只會更信任資訊而不是自己的舌頭。

吃飯這門領域的媒體學

  1. 空隙:回到單純的進食行為,不算社交功能的話,進食的意義只有兩個,「好吃」與「營養」。可惜的是,目前為止兩者並沒有很好的連結。我們常誤以為營養不美味,追逐美味常忘了營養。營養導向的應用程式通常看起來很難吃,至少不像如此娥娜的Instagram。兩者還有很大的整合空間,這裡有寶藏。
  2. 數值:料理之於卡洛里就猶如貼文之於讚數,卡洛里本身沒意義但是併料理觀之,就有許多實際影響了。
  3. 感官:味覺是最難以共享的感官,視聽觸如今已有許多人際溝通功能,味覺仍非常原始,如果味覺能資訊化,他將開啟溝通的更高層次,在此之前,健康資訊直得作為灘頭堡。

結語

追求健康不等於追求生活。

生病之後,我們注重康復,因此我們注重營養調理。既然如此,為何不在生病之前就注意營養呢?引發疾病的,不是康復,而是此前的生活。

麥克魯漢說過媒體即是訊息(Media is Message)。紙本讓集約分工興起,電時代讓部落生活復活。如果未來食物本身即為媒體,食物資訊化時代來臨,會發生什麼事呢?

古騰堡印刷術的出現讓口耳相傳的聽覺時代結束,電子化讓線性思考的視覺時代結束,麥克魯漢認為接下來是觸覺的時代(在這裡我認為他想講的是本體覺),因為觸覺發散直觀。但我覺得接下來一定是味覺與嗅覺的時代,藉由視覺辨識與電子標籤嫁接出新的電子知覺系統。畢竟味覺與嗅覺才是我們人類最原初的感官器官。

且讓我們等著。

--

--

黃豆泥
豆泥的放送頭

現於公部門服務,目標為研究數位科技如何幫助民主社會。分散式自治組織實踐者。中國醫畢業,曾於台北榮總一般科住院醫師,側寫臨床工作與紀錄個人洞見,著迷於未來人的工作型態。新文章放於 Matters:https://matters.news/@mashbe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