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體社群經營怎麼做?辦活動就是作社群?-聊聊來坐夥巷子裡的那一年

實體社群經營要怎麼做?巷子裡的小店生存紀實

這是一間開在巷子裡,什麼都沒賣的 2x 坪小店

首年累積 3000 以上到訪人次

有些事情在當下看得沒那麼清楚,之後往回看才覺得,當時確確實實地經營出了一個 實體社群,有一群來坐夥的好朋友。其中有些人結婚了、有些人成為我們的工作夥伴、有些人互相之間有一些合作、有些還是朋友一段時間會聚一次。

但那時候我們也許不知道這就是在做實體社群經營;總之,儘管目前社群並不依存於空間存在,但這些連結仍在某些地方延續著

來坐夥」開幕是 2015 / 02 / 15,由我和妹妹一起經營;全力經營只有第一年,第二年我們兩人就各自有其他工作;然後隨著她創業的「聚樂邦」逐漸成長,以及我自己後續多次開刀與復健的日子,空間逐漸逐漸地愈來愈荒廢,只能維持最最最輕量的營運狀態。

(目前則是已無對外營業,轉型成為聚樂邦的辦公空間)

要怎麼經營實體社群?

線上社群我不太懂也缺乏經驗,相對來說我比較擅長實體這一塊。以經營實體社群來說,有一個固定的空間場域是大大加分的因素,沒有固定的地方會讓經營難度提升。

不過空間不是這一篇的重點,就先略過~

想要經營出一個實體社群,依據那一年的經驗大概整理出這幾個原則,或者也可以說是階段。

1. 要有主題

2. 持續互動

3. 變成朋友

4. 為社群付出

5. 共創社群回憶

要有主題

那一年在來坐夥有過這些主題聚會:

|都會女孩談心小聚 (每周一)

都會女孩限定,主題每周不同但都是女孩們所面對世界中的各種問題與現象

|共學小聚 (每周三)

主題就是跨領域學習

|英文共學小聚 (每周四)

主題是英文學習

|喝酒喇低賽 (每周五)

主題就是酒、和幹話

|女同志聚會 (每周日)

女同志限定的聚會,每周主題不同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比較沒那麼固定的,例如 鬼島勞工聚會 ,主題就是悲慘的勞方所面臨的困境。有 台北異鄉人 的活動,主題就是生活在台北的外地人。

要有具體明確的對象,不然就是要有具體明確的議題。一種是依據對象的樣貌去發想議題,一種是透過議題吸來各種對象。最終呈現的都是議題,或是族群的樣貌,藉此去吸引對這些議題、或這些身分標籤、或這些人有興趣的人,讓他們來到這裡參加這些活動,建立最一開始的接觸。

不同的主題會經營出不同的實體社群,或許會有一些重疊但基本上還是各自不同,畢竟這些人感興趣的事情都不太一樣。

然後是第二步:

持續不斷的互動

要形成社群就 不能只有一次,於是必須要持續不斷,持續不斷地舉辦活動,在同樣的主軸下的各種主題活動,讓人們可以不斷地前來相聚與互動。

辦一場活動很簡單,進到這一步就開始有難度,持續不斷地舉辦一樣 (同主軸)、又不一樣 (不同主題) 的活動。目標是要持續吸引到同一群人,當然每次可以有新血,但每一次都至少希望能夠留下幾個人,讓這一群人的人數愈來愈多。

接著第三步:

讓他們變成朋友

社群不是一對多,是多對多。假設有二十個熟客,這二十個人只是各自跟老闆熟,這不叫做社群,只是很多熟客。讓這二十人相互認識,至少相互知道,有些是點頭之交,有些變成好友,這才叫做社群。

所以從經營者的角度而言,一開始當然必須靠自己去拉住人,建立人際關係,也許因為你很有魅力於是讓一些人因為你而留下。但接著就得開始轉換,開始讓人們之間相互認識、建立關係,建立一個人際網,而不只是很多條人際線

第四步:

讓他們付出

為社群付出,而不是為你付出。為何要這樣?因為 付出過才會更認同、更有感情,只是一直被服務感情不會深。那要怎樣叫做為社群付出?

舉例來說,協助解決社群中其他人的問題,例如某人要訂什麼票訂不到但你幫他搶到了。或某人想要認識誰而你幫他牽了線。另外一種是服務社群,例如在社群活動中各自出力協助一部分,比方說協助煮飯、清潔打掃、或是當暗樁。

付出當然是由淺入深,不可能一開始就要人壓身家。一點一點地從低門檻開始,隨著付出愈多感情愈深就更願意付出。而到了那個程度,成員自然會對社群有認同感、有歸屬感。

接著是最困難的第五步:

共創社群的回憶

其實跟四有點像只是更進一步。差異大概是 經營者的涉入愈來愈淡,社群愈來愈有自主性。以來坐夥為例,到後面都會女孩聚會的主題完全是她們自訂,我什麼都不知道。共學小聚會有人自己帶新朋友來加入,主導主題,自己相約相揪另外的活動。或甚至有人在店裡求婚、舉辦婚禮小派對一類。

社群中的每個人都是創作者,一開始經營者的身分會愈來愈淡也必須要愈來愈淡,社群才會真正走出自己的樣貌。但其實還是需要經營,需要一些協助去維繫,如果真的完全放掉那隨著時間,大家會各自走上不同的人生階段,逐漸逐漸仍會慢慢淡掉,所以經營者只是變淡,但依然要存在。

以上五步驟統整:

要有主題

持續互動

變成朋友

為社群付出

共創社群回憶

來坐夥共享空間兩周年店慶
兩周年時的店慶

可以看出過程中我們辦了很多很多活動;但是 辦活動就是經營社群嗎?

當然不是!活動只是社群經營的一個強力工具,如果缺乏整體架構只是狂辦活動,那還是很難經營出一個社群。

一定要記得:只是有很多人、一群人,這不叫做社群。一群有關係有連結的人,才能稱之為社群!

為什麼要這麼努力去經營實體社群呢?除了上述這兩篇提到的 社群有其商業價值 之外,假設你是想要經營空間,對實體空間而言,人是其中最核心的要素~為了 要持續吸引到對的人來到空間裡,社群就是一個很重要的東西!

--

--

東東 (吳東軒)
一個 NF2 罕病患者的斜槓人生

業務出身的行銷人,確診 1/40000 機率的 NF2 罕見疾病後,從此踏上不同的人生道路。喜歡思考、喜歡書寫、喜歡自由,也是一個加密貨幣愛好者,期待區塊鏈與加密貨幣普及到日常生活的那一天。著有《人生很難,就想活成喜歡的樣子》一書,個人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neohexw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