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兒童文學導師──林良先生

兒童文學家
childsliterature
Published in
Dec 18, 2020
1997年3月26日「兒童文化資產叢書」新書發表會,右為陳玉金

文/陳玉金
圖片提供/陳玉金

得知林良先生辭世後,腦海浮現幾次和林良先生因為工作接觸的往事。時序跳回1996年,當時我進入雄獅美術負責編輯「兒童文化資產叢書」,林先生是這套書的顧問之一。1997年3月的新書發表會上,年過七十的他,親切沒有架子,這也是我第一次有機會和他說上幾句話。

2001年,有感於對兒童文學認識不足,我到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就讀,這時才認真讀了林先生的《淺語的藝術》。研究所畢業後,我到民生報桂文亞老師的童書部門工作,同時利用閒暇義務主編《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會訊》。2005年3月,年屆八十的林先生從國語日報社榮退,7月出刊的會訊企劃「兒童文學導師──林良榮退專輯」,我除了親自向林先生邀稿,也邀請兒文界的前輩和文友撰文,加深了解林先生的為人處事和對兒童文學界的貢獻。

在民生報工作期間,我負責重新編輯任溶溶翻譯的《安徒生童話精選》,2005年4月在新書分享會上,林先生針對安徒生的作品進行演講,會後由我記錄整理,這次的演講首次感受到不管大小場合,他總是作足準備,因此每次聆聽他的發言,總是收穫滿滿。

2006年,桂老師企劃「林良作品集」:《小動物兒歌集》、《小紙船看海》、《我要一個家》、《汪汪的家》順利出版。我很幸運擔任這幾本書的執行編輯,由於書籍附加朗讀光碟,幾次接林先生到錄音室的途中,他總是以不疾不徐的口氣,親切有條理的回答我提出關於兒童文學的問題。

2006年3月25日,林良先生手持小狗磁磚畫

學會在2008年出版了《2007台灣兒童文學年鑑》,我為這本年鑑的「年度焦點人物」報導林先生,和他約在重慶南路的丹堤咖啡採訪,順利完成報導。此後我因為研究戰後台灣兒童圖畫書發展,為了弄清楚歷史背景,多次致電請教林先生,他總是不厭其煩說明,有時問題太過細節,他也很實在的回答:「我忘記了,呵呵!」最讓我驚訝的是,原來他三十三歲那年寫下的第一本著作《舅舅照相》,就是依據他童年時期閱讀圖畫書的經驗,以圖畫書的概念來撰寫,這對我釐清民國初年童書的文類發展有極大幫助。

有了前面的合作經驗,2015年我擔任台灣文學館「台灣現當代兒童文學作家影音暨繪本創作計畫專案」計畫主持人,年過九十的林先生名列首位,對後輩的要求高度配合,錄影工作時以高效率完成,讓人心生敬佩。

回憶兒時的夏日午後,躺在長廊竹蓆上的我,經常一邊翻看著《國語日報》的「小亨利」漫畫,然後在陣陣涼風吹拂中沉沉睡去。這是小學前的生活片段。上小學之後,家裡出現了《爺爺和我》、《黑色的鬱金香》等國語日報出版的世界名著;學校的圖書室,也有中華兒童叢書的《小琪的房間》、《爸爸的16封信》等書,後來才知道這些都和林先生有關。最後,由衷感謝林良先生超過半世紀以來的辛勤筆耕,不僅為台灣兒童帶來豐富的閱讀生活,也為台灣兒童文學發展作出莫大貢獻。

(文章出處:《火金姑》2019冬季號)

--

--

兒童文學家
childsliterature

《兒童文學家》關注兒童文學創作,一年二期,由海峽兩岸兒童文學研究會編製、發行。本刊所有文字、圖像、影片以及資料,未經同意請勿重製使用。 Copyright © 海峽兩岸兒童文學研究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