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式建築在香港

清涼院
清涼誌___
Published in
5 min readMay 10, 2018

香港縱使曾是英國殖民地,但她的古建築並不全是英式,亦有以宗教建築為主的法式建築。法國人追求簡約低調,強調功能本身,要求實用,一道牆的裝飾線條亦追求簡約,可免則免。例如教堂頂部的城垛裝飾,法式線條最少,意大利式為次,英式則以華麗見之。

有些建築雖是由法國人建成,但亦不等於就是「法式建築」。譬如以太子道聖德肋撒堂為例,縱使其教堂斜頂及法式鐘樓都極盡法式風格,但它亦帶有東歐色彩。此皆因其設計由荷蘭本篤會著名藝術家兼建築師格寧神父籌劃,其圓頂尖塔屬拜占庭式教堂,而拜占庭式建築對東歐建築則影響至深。

柯比意(Le Corbusier)

在現代主義出現後,建築大師柯比意(Le Corbusier)對香港的住宅、生活模式的影響相當深遠。柯比意有「功能主義之父」之稱,提出「現代城市」(contemporary city)時正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及工業革命之後,城市急速發展,人口增加,居住問題成為負擔。柯比意認為「住房是居住的機器」,一幢房屋之中,建有眾多獨立單位,包括睡房、客廳、廚房、小花園等,以解決中低階層人口的住屋需求,可說是香港公共房屋的原型。香港早期十字型公屋,以及沙田的衛星城市、衣食住行共在小社區的佈局,概念正是來自柯比意。香港人適應力強,亦令高密度住宅的構想能夠成功落實。

i) 伯大尼修道院: 1875‧仿歌德式

伯大尼修道院(Bethanie),現為演藝學院電影電視學院校舍,由巴黎外方傳教會於1875年建成,為傳道會首間於東亞地區為罹患熱帶疾病的傳教士而設的療養院。1974年關閉後售予置地,由政府接管,1978至1997年間租予港大,2002年政府決定復修,2006年完工,並尋回1974年出售的各文物,如彩畫玻璃窗等。

伯大尼修道院主要由小教堂、療養院和僱工區三部份組成,具仿歌德式建築風格,設計佈局對稱,四面有外廊,外牆由底層基座的毛石與琢石牆、裝飾扶欄,及尖拱柱組遊廊而構成。香港由於氣候濕熱,大部份歐陸式建築都混合印度建築特色,功能以散熱為主,而非法國般需要保溫,故此伯大尼修道院樓底較高,其歐陸當地建築少見的四邊迴廊將熱氣隔開,熱空氣向上升以帶走高溫,保持室內涼快,亦可遮蔭擋雨。

ii) 香港大學大學堂宿舍:1861‧仿歌德式/都鐸/英國殖民地式

1861年由蘇格蘭商人杜格拉斯‧林柏建成,作商住用,巴黎外方傳教會於1894年購入,易名為拿撒勒樓(The Nazareth House)。後進行大規模重建,加建一所印刷工場,成為當時亞洲最大印書局。唯該東翼印刷工場已被拆除。法國傳道會於1953年撤離,香港大學遂翌年將之購入,1956年正式用作大學男生宿舍,命名為大學堂。

大學堂煣合仿歌德式、都鐸、英國殖民地式的建築風格,修院內外有很多尖拱形窗框,一為歌德式雙圓心尖拱,一為都鐸式四圓心尖拱,而建築群頂部建有城垛和十字形箭孔裝飾。

iii) 聖保祿修院:1928‧羅馬式

建於1928年,由巴黎外方傳教會羅拔神父構思,屬早期基督徒羅馬式建築,圓形頂蓋設計,配以格林多柱。格林多柱特色為柱頂雕花,柱身直且有底部。聖堂內外的格林多柱柱頂均刻有茂盛葉子,如直立的樹,象徵生命力。柱樑均建在聖堂外,內堂無柱阻礙視線,光線充足,空氣流通,不論站在何處均可清楚看見祭台。修院如伯大尼一樣同有迴廊散熱,地磚花紋亦與其相同。

iv) 終審法院:1843‧新古典式/愛德華式

前身為「莊士敦樓」(Johnston House),香港史上第一個行政官員莊士敦的官邸。1915年由巴黎外方傳教會購入,於1917年重建,屬新古典風格,在香港絕無僅有。整座大樓以花崗岩及紅磚建成,樓高三層,並附有地窖及角樓,而北面則有一座圓頂小教堂。

此本來並非法式建築,原建者為英國人,乃屬愛德華式。唯圓頂小教堂為法式,因當時外方傳教會開始與羅馬教廷不咬弦,因此不再跟羅馬式建築,圓頂教堂採用希臘十字形,向心形設計接近東正教。教會崇拜方式的轉變,亦在建築上以不同表達方式呈現。

按:清理一大堆儲埋既雜誌剪報,又唔想就咁放入回收箱,唯有真係睇一次,寫低先同佢地講拜拜。

Ref:

Metropop

--

--

清涼院
清涼誌___

非人類文字工作者/IT 畜,閒時只係識睇書、睇戲,最多都係識少少日文。不時寫下讀書心得為主。IT 技術文 CD ROM。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seiryou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