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滙商場真係高格調?市建局 觀塘裕民坊YM2 的定位、發展方向與隱

hkmalls
港mall專題
Published in
Apr 9, 2021

在今天的文章開始之前,首先要多謝一千位followers 支持筆者這個冷門的興趣,希望可以繼續和大家見證當下。

商場是香港人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不過當一個新商場的賣點,只剩下冷氣巴士總站的時候,大概這個商場很有機會是個大伏。

今天的話題,就是近日的話題之一,位於觀塘市中心的市建局重建項目裕民坊YM2。

想第一時間收到hkmalls 最新文章,請即like MeWe hkmalls 專頁,或在 hkmalls 網頁版( http://hkmalls.medium.com )點擊Subscribe 訂閱,即可在登記電郵收取最新文章。

在之前的預告文章中,也跟大家談過商場內的格局。

坊間有不少鱔稿稱商場的總面積超過三十五萬平方呎,但這個數字是計及巴士及小巴總站、户外廣場及三樓的綠化天台等公共設施,意味零售樓面僅佔整個項目的三分之一範圍。

另外,由於歷史原因,市建局需要原區安置受重建項目影響的商户,故此商場內另設裕民里(位於商場L1),及由食環署管理的裕民市集(位於商場B1)。

筆者亦曾經談過市建局以往的活化項目,例如旺角618上海街及西港城,都缺乏神髓,形神並不兼備。那麼這次裕民坊項目,又會否重蹈覆轍呢?

事不宜遲,筆者立即帶大家去商場走一轉。

裕民坊的零售樓面分佈在商場的B1 (裕民市集)、G (小巴總站旁邊的商店)、L1 (巴士總站,亦是商場中庭所在位置及商舖數量最多的一層)、以及尚未開放的L2及L3(設有綠化平台及天橋連接觀月樺峯)。

B1 裕民市集

進去裕民市集前,也要先講一些背景。

正如文初所講,裕民市集內的檔主屬於原區安置的持牌小販,他們大多是從當年物華街年代的市場,先遷往同仁街臨時小販市場營運,再遷到現今的裕民市集,也經歷過不少困難。

https://www.inmediahk.net/node/1020650

同仁街臨時小販市場
油麻地玉器市場(臨時)

同仁街臨時小販市場由食環署管理,雖然位置在舊小巴總站旁邊,但情況就像其他政府重置的設施一樣,吸引力欠奉,其入口比新近重置的油麻地玉器市場,更為隱蔽。

這個市集於2014年啟用,至今營運僅七年便會拆卸,用地將會成為重建區第四期摩天大廈的其中一部分。

對比其他政府的臨時設施,同仁街臨時小販市場當然說不上臨時了太久,但也不值得可惜,因為市場在開幕的時候,其設計和定位早已是為人詬病,不知道又花了大家幾多億元。

https://www.inmediahk.net/node/1029997

至於市建局在發展裕民市集上有多少誠意?大概在其位置已可以得到答案。一個設在地庫一樓的市集,比起嘉咸市集更缺乏吸引力。

又再岔開一點,談個同樣是因為發展而重置在地庫營運的市場。

但這不是在香港,而是台北(曾經)著名的士林市場。

就算在疫情前,相信不少香港人已不會再到士林市場了。除了因為設於B1美食區油煙滿佈外,其特色和氣氛亦已不再。

同樣變調的情況,也出現在裕民市集。

裕民市集內設有135個檔位,通道狹窄,雖然樓底不矮,感覺亦很局促,奇怪是在狹窄的通道上卻設有座椅。

筆者翻查一份2016年由市建局向觀塘區議會提交的簡報中,能夠找出這個市集設計不善的一些端倪。

首先,簡報中強調市集要安置的小販約120個,他們每年要繳交牌費,亦即是裕民市集的檔位數位不可少於此數目。

不過,比較同仁街市場及裕民市集的面積卻發現,裕民市集的面積僅為13,670平方呎,比同仁街市場兩層合共14,208平方呎 ,還要小了百分之四,但同仁市集的檔位卻只有125個,因此能夠解釋為何裕民市集顯得更為擠逼。

再細看簡報中,小販和市建局、食環署之間的溝通,更盡顯政府部門間的官僚。例如所謂主副通道之間有何分別,是主通道能夠提供通道讓市民前往小巴總站。

圖中右方牆壁將會通往未來的公民廣場

但事實上,市民前往小巴總站的動線中,根本不會刻意途經設在地庫的市集。即使第四、五期項目落成後,能夠從公民廣場前往市集,但不知道要多少年後才會發生。

由於裕民市集屬於歷史遺留的問題,自從當年物華街、協和街臨時小販市場開始,便由食環署管理,亦解釋到為何裕民市集繼續由食環署管理。

結果,市建局在重建項目中劃出這片空間,純粹以完成任務為目標,和「親生仔」嘉咸市集高調推廣及宣傳的待遇截然不同。

這個永久的裕民市集,似乎小販們只好自求多福。

走上一層,來到G層的小巴總站。

G 小巴總站

小巴總站位於物華街入口

小巴總站和巴士總站的設計,其實也令人費解。

在整個觀塘市中心重建項目完成後,其實裕民坊這條街將會永久消失,意味小巴和巴士必須途經十分擠塞的物華街和協和街進入總站。

不過,由於市建局的賣點為「冷氣巴士總站」,本來一般巴士總站內的坑位能夠為入口的交通瓶頸作緩衝,至今卻因為巴士要等候在落客區月台埋站落客,而令巴士車龍倒灌至物華街,加劇擠塞。

而小巴總站的入口設於協和街,但卻容許北行及南行的小巴一同進入總站,在繁忙時段相信會非常混亂。

另一個奇怪現象,就是在地面小巴總站旁邊的商店不多,反而把兩個黃金地段留作上蓋項目凱匯的入口及落客區,不過原因相信也不用多說了。

UG

由於地勢關係,UG層為商場位於物華街的主入口。主入口外設有露天廣場,筆者到訪的時候,商場正在進行泡泡活動。

L1-L3

至於場內設有最多商舖的L1,雖然稱為一樓,但其實在協和街亦設有入口。而L2及L3 則尚未開放。

L1除了冷氣巴士總站的賣點外,亦設有中庭。商場內的設計與近年私人發展的商場相近,例如設有小天窗。

另外若干商舖命名為裕民里,用作安置受影響的原區租户,包括小食店、五金行、藥房及傢俬店等。

不過裕民里的裝修及海報,卻像歷史博物館的經典再現展覽般,缺乏神髓。

L1亦設有流水裝置,不過筆者從過往利園三期的經驗來看,相信只會營運一年便會因為維修保養開支關係而關閉。

在之前的預告中,筆者已談過裕民坊的租户組合,會以餐飲為主。

場內的星級餐廳包括牛角Buffet、越南菜Brass Spoon及德美壽司,這些星級餐廳皆位於商場的L3,能夠面向花園平台。

而根據場內的電子屏幕中,商場非餐飲的旗艦商户,僅為橫跨L1及L2兩層的日式超市瀛木,為該超市第二間分店。

其他已落實的商户,包括肉類專門店DSPARK、美心集團旗下東海堂及魚尚、余仁生等。

裕民坊除了商户組合令人失望後,其動線亦因為要遷就巴士總站的設計,而欠理想。

最令人失望的,則要數上圖2號及3號巴士月台之間,竟然是截斷了商場動線的露天範圍,現在還未到夏天,但已經可以想像體驗有多差。

而這個凹位,彷彿是設計該巴士總站時,其實是預留了位置讓行人出入。

商場主要的人流,相信是來自小巴及巴士總站、以及從月華街途經觀月樺峰往觀塘站的人流。

不過,至今落成的只有連接觀月樺峰及裕民坊的有蓋平台,而通往觀塘站的有蓋平台,要待重建項目第四期的摩天大廈落成後,方有望啟用,亦即是說,至今從裕民坊是不能無縫前往觀塘站。

加上行人出入小巴總站,根本可從路面前往,而不用途經商場。單靠商場的商户組合及巴士總站,整體吸客力並不大。

在裕民坊開幕前夕,蘋果日報果籽剛好去了觀塘廣場一趟,詢問了租户會否覺得這個新商場帶來威脅。

當然,逛過裕民坊之後,一定知道觀塘廣場這種具有本地文化的商場,在這個時候是難以被新商場所取代。

不過,面對網購衝擊,不止是觀塘廣場的商户,其實各大商場亦需要蛻變。

未來裕民坊要面對的競爭,除了新地旗下apm及被喻為apm二期的巧明街項目外,還有同樣位於重建區的第四及五期項目。

根據在2018年修訂的總綱發展藍圖,第四及五期項目除了包括樓高六十多層的摩天大廈、政府設施及公民廣場外(現在看起來也有點諷刺),亦會有另一個樓高十三層的商場。

雖然市建局仍未開始招標,但該商場相信是由項目中標者所營運。

不過,項目至今仍然因為部分業權問題,而未能上馬,相信能夠趕及在2026年完工的機會甚微。

對筆者來講,也會覺得觀塘有沒有需要開設四個相同定位的大型商場?

回到裕民坊,說商場的定位是中產人士,又好像不及apm,但肯定不是以基層街坊為主,亦反映市建局在經營商場上缺乏經驗和遠見。

裕民坊會否未等到第四及五期項目開幕,便以死場的姿態重新成為筆者的題材?也許只有時間能夠證明一切。

(11/5更新 – 官塘傳情微縮模型展覽)

(4/7 更新,L3 天台花園已開幕)

下星期筆者帶大家離開鬧市。如果市區重建項目缺乏神髓,那麼市建局的活化項目更多是像活死人一樣。

那麼,發展商參與的活化項目又是否答案、抑或只是發展商迫於無奈要就範?

充滿清明氣氛

--

--

hkmalls
港mall專題

遊香港 逛大小商場 🇭🇰 Patreon @hkmal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