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Donki 油塘中心家興

hkmalls
港mall專題
Published in
Jan 21, 2021

今天為大家帶來油塘系列的上集。在香港還未有Donki的時候,其實就已經有非常有本土味的家興。這次來到家興位於油塘的全新分店。

家興共有七間分店,分佈在港九新界。老闆王重家對抗百佳及惠康多年,而其中一個經營超市的哲學,相信就是買舖。

王重家曾經接受蘋果日報訪問,透露絕大部份舖位由他持有,例如紅磡黃埔大廈地舖,面積近六千平方呎,在1997年購入價僅為740萬元。

家興曾經在多區設有分店,包括早年不獲領展前身領匯續租的沙田禾輋廣場分店、以及飽受滲水困擾的深水埗鴨寮街分店,該店至今已結業。

回到油塘中心的新分店,面積近一萬五千平方呎,和Donki 尖沙咀分店相近。有去過家興的人,都知道地點一定不是很方便。

油塘分店的門口,剛好對面就是房署旗下旗艦商場大本型,所以最方便的方法就是穿過大本型,從高超道出口過對面馬路就是了。

大本型在2012年開幕時,一直豪言要成為九龍東的太古城。

不過八年過後,大本型比對手領展旗下的鯉魚門廣場更不濟。

source: WiNG@Wikipedia

場內旗艦商户為百佳和先施百貨合營的SU-PA-DE-PA,多年來都是各有各做,而百佳更要「硬食」連接油麗商場的購物廊巨舖,以確保百佳在油塘站一帶的壟斷地位。

話說遠了,有關油塘區內商場即將變天的文章,請留意油塘系列下集。

一走進油塘分店的門口,發現家興也是和Donki 一樣有售賣熟食,不過當然不是關東煮,而是富香港人特色的燒臘店。

家興另一樣和Donki 相似的地方,是其手繪海報。當大家還為了Donki 的手繪海報而趨之若騖的時候,家興的手繪海報,卻有一種老香港的味道。

去過家興的你,該一定有經歷過無盡的排隊人龍

家興主打的當然不是什麼高檔路線,狹窄的通道、近乎沒什麼裝修的店面,明顯是主打精打細算,能夠將貨品在不同商店的價格,都能夠如數家珍的購物決策者(師奶)。

而在經濟下行和失業率上升的情況下,除了恆指外,大概大部分人都會稍為節衣縮食,令主打價廉物美的家興、十二蚊店等有望受惠。

家興的策略,除了貨品價格較連鎖超市為低外,亦有照顧消費者的需求,例如來自日本的、最近流行的貨品等。當然,這條鰻魚看起來,好像已經急凍了七日七夜。

不過這款南天制麵,其實是香港製造(誤)。

這款檸檬夾心餅,感覺有點暴露年齡。

大家有聽聞日本女性為了補血而搶購美祿嗎?不過筆者相信,家興在盤古初開已經在賣美祿了吧。

近年主打民生的超市越開越多,尤其老一輩更為受落。

例如政治立場明確,社會運動期間被「裝修」的藍店優品360、由鄧成波四子擁有的民生 Manson 、背景疑似中資的大生超市、以及主打泰國貨品,由林景楠創辦的黃店阿布泰。

主打民生常被視為建制派口號,「蛇齋餅糉」亦彷彿成為了建制派的專利。

但正如這個果籽訪問一樣,疫情對小本生意的影響尤其嚴重,在疫情下求變,重新面對街坊的需求,除了為生存,其實也是一個社會責任。

--

--

hkmalls
港mall專題

遊香港 逛大小商場 🇭🇰 Patreon @hkmal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