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衝與誠品生活: 尋找書店僅餘的生存空間

hkmalls
港mall專題
Published in
9 min readAug 1, 2020

位於尖沙咀樂道的辰衝書店已在7月31日結束實體店,辰衝書店是繼大眾書店後,另一間在2020年取消實體店面的書店。

筆者在年初時,亦曾經分析過大眾結業的原因,那麼辰衝取消實體店面的原因又是否一樣?而實體書店又是否仍有生存空間?

Source: 官方fb

辰衝書店在1918年創立,位於樂道安順大廈的總店相信在大廈落成不久已設店,甚至很多人都誤以為樂道的地舖是辰衝的物業,直至書店欠租的新聞在五月傳出。

報導中引述,辰衝每月的租金達二十三萬元,對書店來說是天方夜譚。而報導更指,辰衝自2014年已開始欠租,顯示辰衝的經營狀況在過去六年一直沒有改善。

根據差餉物業估價署的資料,安順大廈在1963年落成,換言之樂道總店很可能已在港屹立五十年,而辰衝全盛時期在海洋中心亦設分店。

根據黃夏柏的網誌透露,樂道總店在1964年7月開幕,當時僅為分店。

這次雖然結束樂道的實體店,但集團旗下另外兩個品牌的實體店會繼續營業,包括位於金鐘太古廣場的Kelly & Walsh,以及位於中環安樂園大廈地庫的香港圖書中心。

香港是文化沙漠,香港人不看書已經是陳腔濫調。而今年香港書展也因為疫情反彈,而被迫延遲,更令不少香港人唯一的買書和閱讀的動力都失去。

講到辰衝,當然會想到英文書籍。辰衝的命運,也大概從1997年,香港回歸中國後,已經開始倒數。

會閱讀英文書的族群,雖然是小眾,但一直都有需求,亦因此香港曾經有多間連鎖書店以售賣英文書籍而聞名,例如來自澳洲恬墨書舍(Dymocks)、葉壹堂(Page One)、來自菲律賓的Metrobooks等等,但都因為不能承擔香港昂貴的租金,而先後結業。

租金佔營運成本很大的一部分,也不是每一間書店都能像聯合出版集團旗下的書店般(三聯、中華、商務、天地,有中聯辦的資金不斷支持。

但更令英文書店缺乏生存空間的,是網上書店Book Depository 近年崛起。雖然辰衝表示會繼續在網上經營零售業務,但筆者很懷疑是否有競爭力。

走上Book Depository 的網站,不難發現熱門的書籍也有提供折扣,而他們的特價也不像某些商店般先標高原價再減價,而是確實比實體書店便宜。

除了免運費外,在疫情之前,Book Depository 的速遞速度亦算不錯,在網站標示約需五至九個工作天,基本上是能夠達標的。

加上Book Depository 是全球性網站,熱門和冷門的書籍都不難找到,本地的英文書店更缺乏生存空間。

那麼中文書店的生存空間呢?大眾書局在年初撤出香港的零售業務,只剩出版及教育業務,意味本港的連鎖中文書店只剩下聯合出版集團旗下的書局,以及誠品生活。

當然,很多人會去支持樓上的獨立書店,例如開益、樂文等,英文書店則有在新蒲崗的清明堂(Bleak House Books)。但正如在大眾一文中提到,書店是一種意識型態。

在港區國安法實施後,政府公共圖書館已經把部分政治人物的著作下架進行覆檢,可以預期售賣實體書籍的空間亦會進一步收窄。

來自台灣的誠品書店,近年走的方向是近乎綜合百貨,書店只是其一部分,甚至是一個形象包裝。

不過,書店最重要的本質,還是其軟件 – 書籍。誠品曾經在深圳設店,銳意發展誠品生活,而淡化其書籍的種類。結果誠品以疫情令人流減少等原因,在今年年底結束深圳店。

誠品生活要發展非書籍的業務,來增加額外收入是無可厚非,就算本地也不乏書店嘗試複製誠品的成功方程式。

2014年,Page One (葉壹堂)曾經在海港城設有超過三萬平方呎的旗艦店。該店在開幕時曾經是打卡熱點,店內更有花店、餐廳、甚至高級家具等,最後也是敵不過租金而不斷萎縮,到2016年尾停業。

回到誠品,筆者先帶大家去太古城店走一轉。

太古城店佔地兩層,從2016年開幕至今,布局已經有所改變。現時書店只佔店舖近半面積,其餘的部分則由不同的寄售商(Consignment)所承租。

寄售顯然不是新的東西,誠品的上一手租户永安百貨,便是最早期以寄售形式營運的百貨公司。當然寄售有機會令店內缺少特色,但百貨公司方面也不用去管理庫存和人力資源,更可以像業主般,在收取租金以外,從寄售商的收入中取得分成。

誠品生活內的寄售商包羅萬有,除了在疫情前被視為金蛋的天仁茗茶外,還有餐廳、台灣手信店、髮廊、甚至中醫診所。

source: 誠品官方網站

誠品這一條綜合百貨的方程式,曾經是很成功的。例如在2018年開幕,台北的誠品南西便是一間走文青、小清新路線的綜合百貨。

但網購盛行,對誠品實體店的打擊日益嚴重。在台北,經營超過二十年、以24小時營業為特色的誠品敦南店,已在剛過去的五月結業,雖然誠品方面表示敦南店結業非因疫情所影響。

誠品董事長吳旻潔接受媒體訪問時,亦不諱言,她們較擅長營運實體零售空間。面對台灣同業如博客來及金石堂,在網購銷售上已經發展得相當成熟,誠品也要加快腳步去轉型。

習慣倚靠人流(foot traffic)的誠品,在網購上是否仍有優勢,還是個未知數。但誠品在台灣將會進行一連串的整合,關閉一些業績表現欠佳,又或者是只單獨營運書店,而缺乏額外收入、「未來性」的分店。

吳旻潔強調,誠品未來要走「全通路」的方向,會走進小社區,開設小型店去觸及更年輕的用户。

這個新方向亦開始在香港推行,正好填補大眾結業的缺口。

回到香港,早於去年十二月,誠品便以期間限定店的名義,進駐新世界旗下的荃灣D•PARK愉景新城,位置為地下前韓國時裝店SPAO的部分舖位。

店舖面積雖然僅約三千平方呎,但也有誠品的精髓在,店舖亦是走小型綜合百貨店的路線。

而配合商場的親子定位,誠品亦另設一千五百呎的兒童館。

相信因為荃灣店效果不俗,於是誠品再下一城,在新地屯門V City開設另一間期間限定店。

屯門店面積二千多呎,由於店舖較荃灣店面積更小,故只集中售賣書籍和文具,但和荃灣店不同的,是V City網站內的購物指南並未有列出誠品(位置為M-18)。

倘若屯門店生意不錯,相信更有可能會承租同為新地旗下,元朗形點的大眾舖位。不過新地會否以正常租金去談,又是另一回事了。

另一地產商信和,似乎就更為積極。面對其龍頭商場屯門市廣場及奧海城的空置率持續上升,後者更一連失去二期H&M 及三期大眾書局兩家旗艦商户,信和便立即招攬GU及誠品取代。

據地產站報導,誠品在港第四間正式分店面積八千平方呎,位置就是在三期前大眾書局的位置,預計九月開幕。奧海城三期為帝峰皇殿基座商場,雖然偏離奧運站,但更為鄰近旺角,有望吸引旺角一帶的人流。

不過該區的街坊大概也明白,旺角街市一帶長期擠滿了人,和誠品好像談不上關係,反而大角咀還開了些文青咖啡店。

誠品在港擴張,提供另一個選擇,對香港讀者來說當然是好事。但在香港經營書店,相信環境只會更加艱辛。

延伸閱讀:吳旻潔專訪

延伸閱讀 (論文慎入)

《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誠品品牌延伸策略之研究》張櫻蘭

--

--

hkmalls
港mall專題

遊香港 逛大小商場 🇭🇰 Patreon @hkmalls